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320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docx

西峡县中医院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

西峡县中医院2021上半年(卫生类)人员招聘试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髋关节()。

A、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

B、只能完成屈伸运动

C、节囊内有股骨头圆韧带

D、由股骨下端和胫、腓骨上端构成

【答案】C

【解析】髋关节组成:

股骨头和髋臼组成。

关节囊外有韧带加强,前方为髂股韧带,前下方的耻骨韧带,后

上位的坐骨韧带,囊内有股骨头圆韧带。

髋关节的运动:

能绕冠状轴作屈伸运动,绕矢状轴作内收、外展运动,绕垂直轴作选内旋外运动,还可作环转运动。

2、在经典和旁路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C1q

B、C4

C、C2

D、C3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组成及两条主要的激活途径的认识。

常见错误是选C1q或C1r,认为不论哪条途径都应有C1的成分参加,所以没仔细审题便选了一个补体成分;选C2和C4者较少,认为两条途径任何成分都可以参加;本道题不容易错选C2和C4,而容易错选C1q或C1r。

3、学生解答问题时,能做到“一题多解”,这说明下列哪种思维能力强()。

A、再现思维

B、求同思维

C、辐合思维

D、发散思维

【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

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从一个目标出发,思路朝着多个可能的方向进行,得出多种合乎条件的结论的思维。

学生“一题多解”正是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强。

故选D。

4、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是()。

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B、基底膜

C、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D、肾小球系膜细胞

【答案】B

【解析】基膜层为非细胞性结构,膜上有直径2-3nm的多角形网孔,网孔的大小决定分子大小的不同的溶质是否可以通过,以及带负电荷的硫酸肝素和蛋白聚糖,也是阻碍血浆蛋白滤过的一个重要屏障。

5、下列哪项是区分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依据()。

A、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程度

B、有无发绀

C、起病缓急

D、有无CO2潴留

【答案】C

【解析】起病缓急是鉴别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的依据。

6、肝素的主要功能是()。

A、削弱因子Xa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

B、灭活因子Ⅶa-TF复合物,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C、与抗凝蛋白结合增强其抗凝活性

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C

【解析】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肝素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7、女性,68岁。

有慢支肺气肿病史20余年,突然气促、呼吸困难加重半天入院。

胸部X线片提示右侧肺压缩。

予插管引流5日后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水封瓶液面仍随呼吸波动。

进一步考虑的治疗是()。

A、加用负压吸引装置

B、胸膜固定术

C、剖胸手术

D、胸腔镜下手术

【答案】A

【解析】患者胸部X线片未提示有胸腔积液征象,故可排除血气胸及脓血胸。

患者肺压缩面积不大,张力性气胸可能性较小。

经插管引流5日后仍未复张,提示胸膜破口较大且未能闭合,故考虑为交通性气胸。

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且为慢阻肺、肺功能不全者,故治疗可考虑负压吸引。

8、呆小症的病因是()。

A、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B、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

C、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少

D、食物中缺碘

【答案】A

【解析】甲状腺激素可以刺激骨化中心的发育,使软骨骨化,促进长骨和牙齿的生长。

如果在婴幼儿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后会出现智力低下和长骨生长停滞。

9、抗利尿激素()。

A、由垂体后叶合成

B、作用于能近曲小管

C、在体液渗透压下降时分泌增加

D、在血容量增加时分泌减少

【答案】D

【解析】在血容量增加时分泌减少(代偿机制)。

10、作用于髓袢升支粗短皮质部和髓质部的是()。

A、螺内酯

B、呋塞米

C、氢氯噻嗪

D、氨苯蝶啶

【答案】B

【解析】呋塞米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皮质部和髓质部,特异性抑制髓袢升支管腔膜侧的Na+-K+-2Cl-同向转运子,抑制NaCl的重吸收。

故选B。

11、内毒素的毒性分子是()。

A、磷脂

B、脂蛋白

C、特异多糖

D、类脂A

【答案】D

【解析】类脂A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12、组织相容性抗原指的是()。

A、同种移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有核细胞表面抗原

D、嗜异性抗原

【答案】A

【解析】组织相容抗原又称同种移植抗原。

13、可被巴氏消毒法杀死的是()。

A、结核分枝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霍乱弧菌

D、痢疾杆菌

【答案】A

【解析】结核分枝杆菌抗酸染色呈红色,对酸、碱、自然环境和干燥有抵抗力,但对湿热、酒精和紫外线敏感,可被巴氏消毒法杀死,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14、肝震颤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A、急性肝炎

B、肝硬化

C、脂肪肝

D、肝包虫病

【答案】D

【解析】检查时让病人仰卧,双腿屈曲,在触到肿大的肝脏下缘后,将右手手指末端的掌面按在肿大的肝脏表面上。

用浮沉触诊法当手指压下时,如感到一种微细的震动感,即为肝震颤。

见于肝包虫病。

是由于包囊中的多数子囊浮动,撞击囊壁引起,此征对其诊断有特异性。

故选D。

15、对附睾正确的描述是()。

A、下连输尿管

B、由附睾管构成

C、贴附于睾丸前缘

D、产生精子

【答案】B

【解析】附睾紧贴睾丸的上端和后缘。

附睾头由睾丸输出小管弯曲盘绕而成,输出小管的末端汇合成一条附睾管,附睾管弯曲构成附睾体和附睾尾。

附睾管的末端向后上方弯曲,成为输精管。

主要作用是贮存精子。

16、我国规定,麻疹疫苗免疫的起始年(月)龄是()。

A、8月龄

B、1岁

C、1.5岁

D、7岁

【答案】A

【解析】出生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

1个月月龄,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

2个月月龄,接种(服)第一次脊髓灰质炎疫苗。

3个月月龄,接种第二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一次百白破疫苗。

4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第二次百白破疫苗。

5个月月龄,接种第三次百白破。

6个月月龄,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8个月月龄,接种麻疹疫苗。

故选A。

17、骨髓移植的主要作用是()。

A、重建造血和免疫系统

B、抑制实体肿瘤的生长

C、治疗病毒感染

D、治疗自身免疫病

【答案】A

【解析】骨髓为造血系统,且是中枢免疫器官,骨髓移植可重建患者造血和免疫系统。

18、下列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反映HBV有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的是()。

A、表面抗体(抗HBs)

B、核心抗体(抗-I-IBc)

C、表面抗原(HBsAg)

D、e抗原(HBeAg)

【答案】D

【解析】HBeAg持续阳性反映乙肝病毒的活动性复制,提示传染性较大,容易转为慢性。

19、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行为是()。

A、A型

B、B型

C、C型

D、D型

【答案】C

【解析】C型行为是一种容易发生癌症的行为模式。

C型行为的特征在气质上好压抑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压抑怒,怒而不发,也不善于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性格上好克服自己,忍让,过分谦虚,过分依从社会,回避矛盾,好调和矛盾。

研究发现,C型行为的人肿瘤发生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并可促进癌的转移,使癌症病性恶化。

故选C。

20、医学伦理学原则不包括()。

A、公正原则

B、有利原则

C、不伤害原则

D、生命价值原则

【答案】D

【解析】医学伦理学原则包括四方面,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尊重原则、公正原则。

不包括生命价值原则。

故选D。

21、门脉性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病变()。

A、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

B、肝细胞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

C、肝细胞再生和纤维化

D、肝内胆管增生、淤胆和纤维组织增生

【答案】A

【解析】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变化:

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

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于全肝。

假小叶结构、大小基本一致,见肝细胞变性和点、灶状坏死的基础病变。

22、氯丙嗪引起的体位性低血压是与下列哪种受体阻断有关()。

A、M受体

B、α受体

C、H受体

D、β受体

【答案】B

【解析】氯丙嗪对α受体有显著的阻断作用,直接抑制血管运动中枢和血管平滑肌,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故选B。

23、抗原提呈细胞所不具备的作用是()。

A、为T细胞活化提供第二信号

B、使MHC分子与抗原肽结合

C、促进T细胞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D、降解抗原为小分子肽段

【答案】C

【解析】抗原提呈细胞只是处理提呈抗原,激活T细胞,并不能促进其表达特异性抗原受体。

24、医学人道主义的内容包括()。

A、尊重病人的生命

B、尊重病人的人格

C、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

D、病人平等的医疗权利

【答案】ABCD

【解析】医学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包括

(1)尊重患者的生命;

(2)尊重患者的人格;(3)尊重患者的平等医疗权利;(4)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

故选ABCD。

25、不属于由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是()。

A、腱反射

B、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C、翻正反射

D、颈紧张反射

【答案】A

【解析】脑干整合而完成的姿势反射为迷路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翻正反射、直线和旋转加速度反射。

26、下列关1,25-(OH)2-D3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是由维生素D3经肝脏直接转化而成

B、是维生素D3的活性形式

C、可看成是一种激素

D、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为骨及肾

【答案】A

【解析】维生素D3经肝在25位羟化后,尚需经肾在1位羟化,方成有活性的1,25-(OH)2-D3。

27、等张性低氧血症时()。

A、血氧容量降低

B、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C、血氧饱和度降低

D、组织细胞利用氧障碍

【答案】A

【解析】此类缺氧是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降低,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正常、血氧容量降低,从而导致血氧含量减少。

故选A。

28、由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补的过程称为()。

A、增生

B、再生

C、机化

D、修复

【答案】B

【解析】组织损伤后,由损伤周围健康细胞分裂增生来完成修补的过程称为再生。

29、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最早出现变化的是()。

A、血红蛋白减少

B、末梢循环改变及心率加快

C、血尿素氮减少

D、血压下降

【答案】B

【解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因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需供应重要脏器,机体应激性反应,使末梢动脉收缩,循环变差,心率加快保证心排血量,维持脏器血液供应。

30、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是()。

A、卡马西平

B、氟西汀

C、利培酮

D、阿普唑仑

【答案】C

【解析】利培酮是第二代抗精神病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其主要对5-HT和DA受体双重阻断,在治疗剂量下不产生锥体外系反应副作用和血清催乳素升高的一类抗精神病药。

故选C。

31、骨按形态可分为哪几类?

()

A、长骨

B、短骨

C、扁骨

D、不规则骨

【答案】ABCD

【解析】骨按照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颅骨属于扁骨。

故选ABCD。

32、患者陈某,因晨起眼睑肿胀,尿泡沫多2周来诊,1月前有感冒病史。

门诊医师初步诊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下列项目中,为诊断该病的必备项的有()。

A、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克/天

B、凹陷性水肿

C、血浆白蛋白<30克/升

D、血脂升高。

【答案】AC

【解析】肾病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大量尿蛋白(超过3.5g/24h);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即高胆固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

其中1、2两项为诊断必备条件,加上3、4中的一项或二项,肾病综合征的诊断即可成立。

故选AC。

33、下述哪项不符合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血气检查结果()。

A、BE负值减小

B、AB=SB≤正常值

C、HCO3-少

D、PaCO2升高

【答案】A

【解析】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机制为:

由于肺部疾病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CO2排出减少;此外,也可能存在周围循环衰竭、长期缺氧引起乳酸增多等体内酸性物质产生增加,固定酸排出障碍。

临床上血气检查结果为:

pH值明显降低,PaCO2明显升高,HCO3-减少、正常或轻度升高,AB=SB并小于正常值,BE负值加大。

其他四项均可在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时出现。

34、颈部大静脉损伤出现严重的空气栓塞时紧急处理是()。

A、结扎血管

B、吻合血管

C、在心室穿刺

D、损伤部位局部加压

【答案】C

【解析】发生空气栓塞紧急处理:

置病人于左侧卧位。

因该体位有利于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口,从而防止发生栓塞。

再随着心脏跳动,空气被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

若发生严重的空气栓塞,则紧急进行右心室穿刺处理。

故选C。

35、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下列哪项指标明显增高()。

A、每搏输出量

B、心脏做功量

C、心搏出量

D、心指数

【答案】B

【解析】本题的五个选项均为评定心脏功能的指标。

在高血压病人(主要是总外周阻力增高),每搏输出量和心搏出量没有明显变化:

如果是早期,尚未出现心室异常扩大和心功能减退时,射血分数也没有明显变化;心指数是比较不同身材个体的心功能指标,不是本题要考虑的答案;由于高血压病人的总外周阻力增大,动脉血压高,与正常人比较,每次心脏射血均要克服较大的阻力,即需要做较大的功,因此,只要血压明显升高,心脏做

36、阻塞性肺气肿最基本的发病机制是()。

A、支气管炎症致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

B、分泌物所致单向活瓣作用

C、肺大泡

D、肺小血管痉挛

【答案】A

【解析】阻塞性肺气肿最基本的发病机制为支气管炎症所致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容易进入肺泡,呼气时由于胸膜腔内压增加使气管闭塞;残留肺泡的气体过多,使肺泡充气过度。

37、关于红细胞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细胞呈双凹圆盘状,中央较薄,周缘较厚

B、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

C、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弹性和可塑性

D、成熟红细胞有细胞核

【答案】D

【解析】成熟红细胞无核,也无细胞器。

38、属抑菌作用的抗结核药物是()。

A、乙胺丁醇(EMB)

B、异烟肼(1NH)

C、吡嗪酰胺(PZA)

D、利福平(RFP)

【答案】A

【解析】乙胺丁醇(EMB)是抑菌剂,余均为杀菌剂。

39、机体散热有哪些途径?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答案】ABCD

【解析】散热主要有四种方式:

辐射、传导、对流、蒸发。

故选ABCD。

40、脊神经共有多少对?

()

A、31

B、29

C、30

D、32

【答案】A

【解析】脊神经连接于脊髓,分布在躯干、腹侧面和四肢的肌肉中,主管颈部以下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主要支配身体和四肢的感觉、运动和反射。

31对脊神经中包括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

故选A。

41、迁徙扩散生长的细菌最有可能是()。

A、黏质沙雷菌

B、大肠埃希菌

C、肺炎克雷伯菌

D、普通变形杆菌

【答案】D

【解析】变形杆菌属具有迁徙生长现象。

42、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作()。

A、维生素

B、粘液

C、激素

D、浆液

【答案】C

【解析】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称腺细胞,腺的分泌物若经导管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称外分泌部;没有导管的腺,其分泌物释放入血,则称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主要分泌物为激素。

故选C。

43、下列哪项不是肉芽组织的组成成分?

()

A、成纤维细胞

B、毛细血管

C、单核细胞

D、平滑肌细胞

【答案】D

【解析】肉芽组织中可有各类炎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只是一般量较少。

肉芽组织无平滑肌细胞,其中的肌成纤维细胞有平滑肌的收缩功能,但实质是成纤维细胞。

44、脑神经共有多少对?

()

A、11

B、12

C、13

D、14

【答案】B

【解析】脑神经亦称“颅神经”。

从脑发出左右成对的神经。

共12对,其排列顺序通常用罗马顺序表示。

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其中三叉神经分别由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组成。

故选B。

45、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A、提供葡萄糖进入血液

B、为糖异生提供原料

C、加快葡萄糖的氧化速率

D、缺氧时为机体快速提供能量

【答案】D

【解析】糖酵解最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迅速提供能量,这对肌收缩更为重要。

肌内ATP含量很低,仅5-7umol/g新鲜组织,只要肌收缩几秒钟即可耗尽。

这时即使氧不缺乏,但因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比有氧氧化长,来不及满足需要,而通过糖无氧氧化则可迅速得到ATP。

当机体缺氧或剧烈运动肌局部血流不足时,能量主要通过糖无氧氧化获得。

故选D。

46、下类情形中,应按假药论处的是()。

A、擅自添加矫味剂

B、将生产批号“110324”更改为“120328”

C、超出有效期10天

D、片剂表面霉迹斑斑

【答案】D

【解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药品,按假药论处:

①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②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③变质的;④被污染的;⑤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⑥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故选D。

47、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下列关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应当履行职责的论述正确的是?

()

A、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B、开展应急教育

C、建立和完善监测预警系统

D、指定机构开展日常监测

【答案】AC

【解析】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依法做好日常防范工作。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指定机构负责开展突发事件的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故选AC。

48、变移上皮分布于()

A、气管与支气管

B、子宫与阴道

C、输尿管与膀胱

D、输尿管与卵巢表面

【答案】C

【解析】细胞的形态和层次可随着所在器官的收缩或扩张而发生变化,称为变移上皮(又称移行上皮),它分布在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前列腺部。

故选C。

49、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

A、肾小管滤过

B、近曲小管分泌

C、髓袢降支分泌

D、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答案】D

【解析】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入血,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的。

故选D。

50、下列关于受体阻断剂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有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B、无激动受体的作用

C、效应器官必定呈现抑制效应

D、能拮抗激动剂过量的毒性反应

【答案】C

【解析】拮抗药无内在活性,本身不产生作用。

故选C。

51、男,81岁,早晨起床时突然憋气,须端坐,1d前曾类似发作,3d来双下肢水肿,右侧为著。

心电图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余无异常。

胸片未见异常。

FDP>20mg/L,D-D二聚体>1000μg/L。

最可能诊断是()。

A、急性左心衰竭

B、肺梗死

C、以上都不是

D、急性心肌梗死

【答案】B

【解析】肺栓塞梗死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气短,胸痛,晕厥,咯血甚至休克,下肢水肿,心电图示急性右心室扩张和肺动脉高压,显示为完全或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52、在心电图上QRS波反映的是()。

A、窦房结除极

B、窦房结复极

C、心室除极

D、房室结除极

【答案】C

【解析】P波反映左、右两心房除极过程;QRS波反映左、右两心室除极过程;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

故选C。

53、我国新型隐球菌感染以哪种血清型最多见()。

A、C型

B、D型

C、B型

D、A型

【答案】D

【解析】新型隐球菌荚膜由多糖构成,根据其抗原分为A~D四个血清型。

以临床分离的菌株,在我国约70%属A型。

54、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

A、自由联想疗法

B、森田疗法

C、询者中心疗法

D、系统脱敏疗法

【答案】D

【解析】系统脱敏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学习理论,即经典的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基本假设:

(1)个体是通过学习获得了不适应的行为的。

(2)个体可以通过学习消除那些习得的不良或不适应行为,也可通过学习获得所缺少的适应性行为。

故选D。

55、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也称为()。

A、MRSA

B、血清芽管试验

C、超广谱β-内酰胺酶

D、β-内酰胺酶

【答案】A

【解析】对苯唑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也称为MRSA。

56、膀胱三角的标志为()。

A、尿道内口与膀胱底之间

B、尿道内口与膀胱尖之间

C、两输尿管口与膀胱尖之间

D、尿道内口与两输尿管口之间

【答案】D

【解析】膀胱三角为膀胱底部内面一三角形区域,其黏膜光滑,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亦是膀胱镜检的重点区。

故选D。

57、易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是()。

A、乳腺癌

B、肺癌

C、胃癌

D、食管癌

【答案】C

【解析】淋巴结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

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

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故选C。

58、锥体束最主要的功能是()。

A、精细调节四肢远端肌肉活动

B、抑制腱反射

C、支配对侧肢体肌肉运动

D、调节肌紧张

【答案】A

【解析】锥体系和锥体外系在皮层的起源是互相重叠的,所以难以从皮层运动区损伤的效应分清是属于锥体系还是锥体外系的功能缺损,但到达延髓尾端水平,锥体束出现相对独立性,延髓锥体损伤的效应可以认为主要是锥体系的功能缺损。

单侧切断猫或猴的延髓锥体,动物表现为:

对侧肌张力减退,肢体远端肌肉随意运动消失和腱反射减弱,巴宾斯基征阳性,以及动物减少此肢体的运动和永远失去其敏捷灵巧活动的能力等。

若切

5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

A、后电位

B、阈电位

C、动作电位

D、局部电位

【答案】D

【解析】终板电位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去极化的局部电位,有等级性,可以总和,并且只有电紧张性扩布,而不能传导。

60、肝素的主要功能是()。

A、削弱因子Xa对凝血酶原的激活作用

B、灭活因子Ⅶa-TF复合物,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

C、与抗凝蛋白结合增强其抗凝活性

D、促进纤维蛋白溶解

【答案】C

【解析】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

肝素主要通过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而发挥间接抗凝作用。

61、病毒性肝炎易引起下列哪种类型的黄疸?

()

A、胆汁淤积性黄疸

B、溶血性黄疸

C、先天性黄疸

D、肝细胞性黄疸

【答案】A

【解析】胆汁淤积性黄疸是指因胆汁淤积而使血中胆汁酸和胆红素均高于正常值。

所谓胆汁淤积是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致使肝细胞排泄胆汁功能障碍、胆汁分泌的抑制或肝内、外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流的减慢或停滞。

由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所导致。

故选A。

62、右心房的出口是()。

A、上腔静脉口

B、下腔静脉口

C、右房室口

D、冠状窦口

【答案】C

【解析】右心房的出口是右房室口。

63、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由()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

A、设区的市级

B、省、自治区、直辖市

C、县级

D、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

【答案】AD

【解析】根据《医疗事故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