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5196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doc

CYJ/CX21-200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修订状态:

0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进入公司工作场所的所有人员的活动及生产场所、办公及相关服务活动中涉及到的危险源持续地进行辩识、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其控制措施进行策划,以对重大风险因素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消除风险。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生产活动、产品及相关服务中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控制的策划。

3术语

3.1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3.2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3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3.4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3.5安全

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4职责

4.1公司管理者代表

负责组织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辩识、评价和控制的策划,并负责对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确认和审批。

4.2公司安全科

4.2.1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实施和归口管理。

4.2.2负责汇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初始危险源辨识结果,并进行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4.2.3负责建立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及对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的监控和年度的更新。

4.3生产计划科

协助安全科对分公司、项目部按本程序有效的进行生产活动控制,收集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的危险源,对新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

协助安全科对重大危险源清单的更新。

4.4设备科

负责分公司、项目部在按本程序进行的机械、设备活动中,收集出现的新的危险源,负责对新出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和控制,协助安全科对重大危险源清单的更新。

4.5分公司、项目部技术负责人:

根据本单位/项目部的实际情况,按本程序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评价,建立本单位/项目部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的策划。

负责本单位/项目部重大危险源的更新。

4.6物业管理公司及各科室:

负责公司及其办公区域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负责本办公区域的危险源的更新。

5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

风险评价

工作/活动分类

危险源辩识

风险控制措施的策划

风险分级、确定重大危险源

危险源的更新

措施的实施与评价

5.1根据公司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点,工作或活动分类可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a)施工生产活动:

按施工顺序分施工准备、施工过程(基础、主体、装饰装修、屋面防水)和交付后服务;

b)辅助活动:

包括办公区、临设、民工宿舍等;

c)相关方活动:

包括采购物资、材料运输、工程和劳务分包、其它相关方(参观、访问)等;

5.2危险源辨识

5.2.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以下五种方法:

a)询问与交流;

b)查阅有关记录;

c)现场观察;

d)系统安全分析;

e)直观经验法;

5.2.2为确保辨识的充分性,危险源辨识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a)所有进入工作、施工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

b)所有的施工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的设施;

c)所有的施工作业活动(常规和非常规的)、管理活动;

d)六个方面的危害因素,即:

①物理性危害因素(机械设备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作业环境不良等),②化学性危害因素(易燃易爆物、有毒物、腐蚀性物等),③生物性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等),④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心理异常等),⑤行为性危害因素(指挥失误、操作失误监护失误等)⑥其它危害因素;

e)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f)所处的场所和周边环境。

5.3.4风险评价的方法:

a)经验法;

b)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

它是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风险大小的。

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用L值表示(表1)、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用E值表示(表2);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的严重性用C值表示(表3)、上述三个值的乘积D表示(表4)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即D=L×E×C)。

D值越大,说明危险性越大。

表1: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值数(分)

完全可以预料

10

相当可能

6

可能,但不经常

3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1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不可能

0.1

表2: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E)

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繁程度(E)

分值数(分)

连续暴露

10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6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3

每月一次暴露

2

每年几次暴露

1

非常罕见地暴露

0.5

表3: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值数

统计损失(万元)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人数

100

≥1000

大灾难,很多人死亡

10人以上

40

100~1000

灾难,数人死亡

3~10

15

≥50~100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7

≥10~50

严重,重伤

多人

3

≥5~10

重大,致残

至少1人

1

5万以下

引人注目,需要救护

轻伤

表4:

作业条件的危险程度性(D)

分值数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级别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改正

9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9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5.3.5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和风险分级

判定准则:

1、违反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强制性规定,预计可能导致重伤以上事故的危险源.

2、以往公司曾发生过事故目前尚无有效控制措施的危险源;

3、最高管理层要求重点关注的危险源;

4、相关方抱怨强烈的危险源;

5、D值≥90的危险源;

对符合以上条件之一者将确定为重大危险源,并按风险大小建立《重大危险源清单》。

5.4风险控制的策划

5.4.1风险控制应遵循“消除、减小、隔离、个体防护”的原则,实行分级控制。

法律、法规强制性要求的必须重点控制。

风险控制的策划可按下页表进行:

5.4.2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要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实施监测,以确保实施的有效性。

5.4.3分公司/项目部应针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及时提供资金、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和用品等必要的资源和开展必要的能力培训。

5.4.4风险控制的途径:

目标、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与响应等。

5.5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的建立、更新和管理

风险控制措施策划表

风险级别

措施及时间期限

稍有风险(D<20

不须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件记录

一般风险(20~90)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检测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显著风险(90~160)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风险减少措施,如现有条件不具备,可考虑长远措施和当前简易控制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是否需要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实施

高度风险(160~320)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提供大量的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应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降低风险

5.5.1初始状态评审时,公司各相关科室、分公司、项目部组织相关人员,依据活动或服务的分类、性质和时限、状态,对危险源进行充分的辨识,并将其结果及时上报公司安全科。

安全科负责进行统一的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形成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经管理者代表确认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5.5.2体系文件正式发布实施后,各科室、分公司根据公司已建立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结合本科室、分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本科室、分公司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

5.5.3项目部在施工前先根据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风险源清单》,结合本项目特点,确定本工程可能发生的所有危险源,建立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

5.5.4在确定本单位/项目部的危险源时,若发现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中未曾考虑到的新危险源,应及时评价、控制,并将重大危险源报公司安全科,以便及时更新公司《重大危险源清单》。

5.5.5以下情况,应重新考虑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更新。

a)使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较大变化;

b)施工安全技术出现重大改变;

c)生产工艺和施工设备发生重大改变;

d)公司资源有良好保证、办公环境、作业场所等发生较大变化时;

e)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知识和方法有了新的发展。

5.6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在危险源识别、评价过程中认真做好记录,并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所涉及的文件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管理。

6相关文件

6.1《记录控制程序》

6.2《文件控制程序》

7记录和附表

7.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表样在哪?

7.2重大危险源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