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1350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2.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docx

最新六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教案

 

备课笔记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

合兴小学

年级:

六年级

科目:

经典诵读

教师:

胡萍

 

2017年9月1日

六年级经典诵读教学计划

(2016/2018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根据六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学校指导计划为基础,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

二、诵读目标:

1、通过经典诗文诵读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一些做人的思想和行为指导。

2、开设经典诗文诵读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3、开启少年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右脑、潜意识的巨大记忆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智慧,使识字、阅读、记忆、观察、思维、判断、想象、决策、创造、灵感等多方面潜力得到更为科学的开发和培育。

4、通过天天诵读活动,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意志。

三、保证诵读时间:

利用每天的第一节课前、大课间活动和每周的经典诵读课。

组织学生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

充分利用每周诵读课进行指导,让学生熟读成诵,帮助学生理解体会部分重点词句的意思,培养诵读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与热情。

2、定期在班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动,并予以奖励。

3、利用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

4、设立经典诵读评价卡。

形成评价体系,使经典诵读持久、有效地进行。

5、参加学校的经典诵读比赛,精心准备,力争取得好成绩。

6、采取积极的评价方式。

五、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教时

备注

9月14日

水调歌头

1

9月21日

如梦令

1

9月28日

满江红

1

10月5日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

国庆节

10月12日

清平乐•村居

1

10月19日9

渔家傲

1

10月26日

苏幕遮

1

11月2日

念奴娇•赤壁怀古

1

11月9日

山坡羊•潼关怀古

1

11月16日

临江仙

1

十一

11月23日

相见欢

1

十二

12月7日

浣溪沙

1

十三

12月14日

破阵子

1

十四

12月21日

醉花阴

1

十五

12月28日

声声慢

1

十六

1月4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1

十七

1月11日

虞美人

1

十八

1月18日

西江月

1

十九

1月25日

复习

二十

元月9日—元月13日

期末期末检测

 

水调歌头

教学目标:

1、能正确熟练地朗诵词的内容。

2、能大致理解词的意思,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呈现词的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理解词和作者能富有感情地朗诵。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水调歌头》

2、制作范文朗诵的视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导入:

1、看月亮夜色图,吟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

2、读句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说说意思,简介苏轼。

3、齐读课题《水调歌头》。

二、明确诵读要求:

学生讨论诵读名作的要求,师概括三点:

1、字正腔圆2、有顿、有韵3、读透文义

三、按要求分步练习诵读:

1、练习读得字正腔圆,指名读,齐读。

2、听视频范读,领悟“有顿、有韵”的诵读技巧。

3、古人云:

诗中有画。

读词中的句子让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描述句子中的画面。

四.吟唱《水调歌头》

1.听王菲的《明月几时有》

2.跟唱。

如梦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在诵读品味过程中,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3、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多重诵读,初步感悟“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几首如梦令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余秋雨曾经说过,古建筑是欧洲文明史的见证。

古诗文则是中华文化留在人们心中的一座永久的丰碑。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清照的词《如梦令》。

2、简介作者情况以及词和词牌名。

二、自学质疑,理解词意

1、自由朗读《如梦令》,反复读。

2、指名读,教师及时正音。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把握好词的节奏。

4、认真读课文,这首词有哪些字词你理解不了的,请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5、互动探究:

先小组交流不理解的意思,再班级交流。

6、互动探究: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首词的意思。

7、学生尝试着说一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

三、多重诵读,感悟意境

教师示范擂台竞赛

四、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一)琅琅书声多重诵读——感知词之味道

1、读正确,读流利。

2、读出停顿和节奏。

3、齐读。

(二)想象画面品味词句——体味词之意境

1、想象画面

(1)画面1:

溪亭日暮画面2:

藕花深处画面3:

一滩鸥鹭

(2)学生美读词句。

(3)齐读整首词。

(4)配乐朗读。

2.品语言——醉、兴

(1)读读这首词,把这首词读“瘦”。

(2)读后交流。

(三)熟读成诵过目不忘——我乐背

1、自由背。

2、指名背。

3、集体背。

五、对照比读,腹满诗书——拓展读

(一)出示3首如梦令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如梦令》(江上绿杨芳草)(吴潜)

《如梦令》(枝上蝶纷蜂闹)(吴潜)

1、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一读这三首词

2、朗读比较,初步了解“如梦令”这种词牌的格律特点。

3、了解《如梦令》词牌的来源。

4.齐读三首如梦令。

六、课堂小结。

满江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对照译文初步理解词的大概意思,体会岳飞的英雄气概,感受词中的爱国主义思想。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吟诵并熟读会背。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收集一些有关爱国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满江红》,导入新课

曾经有一位申明大义的母亲,曾经有一位赤胆忠心的儿子;母亲对儿子一生的愿望浓缩成四个字“精忠报国”,儿子对母亲唯一的承诺会聚成四个字“精忠报国”;母亲的名字无人知晓,儿子的名字无人不晓。

大家知道他是谁吗?

他就是响当当的“岳飞”,今天就让我们去走近他,了解他,亲身感受他的伟大情怀。

二、介绍作者以及相关背景

为了能更好地了解这首词,首先让我们走近作者,了解岳飞,了解他的写作背景。

谁来谈一谈对岳飞的了解?

教师出示课件,作简单介绍:

三、反复吟诵,品读宋词的语言美

1、听配乐范读——方明朗诵的《满江红》,学生小声跟读。

2、教师提示以下字的读音:

发(fà)冠(ɡuān)犹(yóu)虏(lǔ)阙(què)

3、划分朗读节奏。

4、学生模仿范读有感情地大声跟读,注意节奏和重音。

5、学生听配乐朗读,教师相机点拔,进一步感受词的语言美。

四、理解诗句,赏析诗句,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同学们能在自主学习中解决问题,你们是最棒的。

下面咱们结合注释,结合具体情境,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五、有感情地诵读《满江红》,通过诵读表达感情

1、学生自由诵读。

2、配乐诵读。

3、指名诵读,尽量做到“岳飞再世”,把感情推向高潮。

六、再次欣赏歌曲《满江红》,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七、小结

今天我们读岳飞,读他的傲然脊梁,民族正气,读历史的巍然丰碑。

本词充满了对敌人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

我们要学习岳飞从小立志。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立志报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板书设计:

满杀敌报国(悲愤)上阙精

江建功立业(悲伤)忠

红深仇大恨(国耻)下阙报

重整乾坤(追求)国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教学目标:

1、了解这首词,正确朗读词,背诵本词。

2、品析一些名句,理解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词的意境。

3、通过词的诵读和品析,感悟词人的情怀。

一、导入,激情激趣。

苏东坡的词豪放,有铁板铜琶之称,辛弃疾的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这种豪迈风格的形成,首先决定于他的作品有深厚的爱国热情和广阔的社会内容。

本节课我们就学习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体会他的爱国情和豪迈风格。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山东历城人。

其词题材广泛,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接近,世称“苏辛”。

辛词充满了誓复中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著有《稼轩词》,又名《稼轩长短句》。

三、朗读、疏通字词,读通读顺。

1、小黑板出示词学生自由读,并用笔记下不认识的字。

2、学习生字:

觅、榭、陌、戈、嘉、胥、堪、狸、廉颇。

3、同桌互读,要求会断句,能读通顺。

4、指名读,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5、齐读词。

(要求能读出气势)。

四、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这首词中写了哪些历史人物?

请你在词中用“——”画出来。

2、赏读词。

上阕:

(1)上阕写了哪两个人,这两个人的共同点是什么?

(2)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什么情怀?

(3)小结:

上阕:

歌颂追慕英雄及其功勋业绩,感叹“时无英雄”。

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4)齐读上阕词。

下阕:

(1)指名读下阕词。

(2)体会用典故的目的。

(3)小结:

下阕:

借刘义隆,廉颇的故事,抒发对南宋王朝的愤懑,以及自己抗金救国,恢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和希望不能实现的苦闷。

(4)指名读,要求读出词人苦闷心情。

3、归纳全诗: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对英雄业绩的向往,有着抗金救国、恢复失地的抱负以及不能实现的苦闷;也表现了对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偏安的卑劣行径的讽刺和不满,以及对韩侘胄的警告。

4、品味鉴赏:

5、齐读词,理解词的意思。

6、师说出词意,生齐读出原句。

五、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生跟随录音读词,体会词人的情感。

2、师配乐诵读,生轻声跟读。

3、配乐齐读词。

4、同桌互读,互背。

5、指名背后齐背。

清平乐•村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词。

2、借助朗读、想象、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朗读,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我们有好多同学都来自农村,农村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印象,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2、农村生活有着许许多多的优点,在800多年前的南宋时期物质条件比现在差得多,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水泥、柏油公路,没有车辆,交通落后,农村成了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当时社会动荡,连年战乱,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时著名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目睹着这一切,他渴望见到农村平静、安宁、幸福的生活。

后来找到了他向往的地方,于是写了《清贫乐村居》。

二、初读词,学习字词。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课文。

(注意正音)

3、集体交流检查,指名同学读词、点评。

4、男女生赛读,齐读。

5、再读词,有什么疑惑的地方?

6、交流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再读全词,回味意境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

作者辛弃疾看到此情此景,也陶醉了。

4、师生配乐朗读。

四、品读全词,体会意境。

1、教师引导过渡,出示“清贫乐村居”分解图。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场面从读中体悟“醉”。

3、集体交流下阕词。

(体会与指导读书相结合)     

4、齐读全词。

五、朗读成颂,领会词情。

1、请同学再看看图,再读读词,你感觉到词中、画中哪几处最有情趣呢?

2、指名学生说,并讲为什么。

你能用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

3、老师也感觉到“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句最有情趣,两位老人会聊些什么呢?

小组内讨论,请同学上台表演。

4、指名学生表演。

六、再现诗境,启发吟唱。

1、师出示图片指名生说出是哪句词。

2、齐读出示的词。

      

3、视频出示配乐吟唱词,生体会词人的情感。

3、生根据配乐学着吟唱词。

4、指名吟唱。

5、一起吟唱词。

6、学生再次朗读词。

七、小结。

 

渔家傲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诗词,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和哲理。

3、走近词人的内心世界,体会他当时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情思。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朗读词,体会词作所表现的征人远征边塞、远离家乡的痛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请大家回顾曾经学过的有关诗歌背诵其中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的边塞诗;范仲淹的《渔家傲》(板书课题)感受一下词人的爱国情怀。

二、初读词,疏通正音,读通读顺,谈体会

(一)诵读(节奏情感意境)

1、听录音范读。

2、学生自由读。

(看看注释处理好字音节奏感情)

3、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4、学习生字:

傲、雁、嶂、勒、羌、寐、悠

5、理解词语:

异、孤城、浊酒、羌管、寐

6、指名学生读词。

7、集体朗读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二)谈体会

要求:

学生根据对词的朗读,来谈谈对本词的初步体会。

三、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1、作者介绍

2、写作背景介绍

四、再读,理解词的内容

1、朗读词的上阕,说说词中上阕描写了什么?

(词的上阕写秋景。

2、朗读词的下阕,说说词的下阕有写了什么?

3、词的上阕写了哪些秋景,下阕又抒发了什么感情呢?

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五、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过渡:

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秋景,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读词,真正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2、读词品句,走进词人。

六、理解词的意思

1、生根据词试着用自己的话理解词的大意。

2、师投影出示词的意思。

3、师从中抽取任意句词的意思,指名学生说出具体词。

4、生齐读词的意思。

七、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播放名家的诵读视频,学生在欣赏中诵读,感受宋词的风格。

2、开设擂台竞读,让学生能体现到成功的喜悦。

3、配乐背词。

4、指名背词。

 

苏幕遮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诗词,积累文言字词,背诵这首词。

2、诵读感知,理解词意,领会诗词含蓄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诵读感知,理解词意,领会诗词含蓄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指名背诵《渔家傲》

2、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范仲淹的词《苏幕遮》。

(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北宋名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少年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曾推行“庆历新政”。

他的“先天下人之忧而忧,后天下人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朱熹称他为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三、听录音,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1、播放录音。

2、生找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

3、学习生字和理解词语。

4、指名学生读词。

5、集体朗读词。

(带着感情读出气势)

四、再读词,理解词的内容。

1、师朗读词的上阕,生齐读词的下阕。

思考:

 词的上阕写了什么?

下阕又写了什么?

2、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抓点释疑,读清读懂词。

1、这首词中描写了哪些景色,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呢?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研读词,真正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

2、读词品句,走进词人。

3、再次品读全词,赏析作者是如何来传情达意的?

4、齐读下阕词。

5、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全词。

6、齐读词的意思。

六、综合操练,读熟读美

1、师配乐诵读全词。

2、生配乐诵读全词。

3、同桌之间互读,互背词。

4、组与组之间比赛背诵词。

5、选出每组的冠军,班级赛背。

6、齐背诵全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初步掌握古诗文朗读、背诵的基本方法。

2、了解苏轼的豪放词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感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自然导入,激情激趣  

1、简介苏轼。

2、播放名家的诵读视频,生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疏通正音,读顺读通  

1、生默读诗词,圈划生字,查字典,读准字音。

2、师对难读的部分进行有针对性指导,正确读出作品的节奏。

三、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理清诗词层次。

2、理解诗词大意。

3、体会作品情感:

豪迈奔放

四、引导想象,领略了赤壁景象的雄奇壮美。

五、组织练习,不断提高。

1、在读中赏,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我们已初步感受了苏轼的豪放词风,那么,你最喜欢词中的哪一句?

为什么?

2、指名诵读,组织评价。

3、配乐诵读。

 

六、全班齐读,结束本课。

 

1、全班齐读。

2、师总结。

山坡羊•潼关怀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并能够背诵。

2、推敲品味诗歌的语言,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情景,感悟作者的情感。

3、反复吟咏诵读,学习诗歌诵读的要领、技巧

教学重点:

多重诵读,感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吟诵词并能吟出韵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诵《天净沙•秋思》。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散曲,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题目是什么?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被征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救,见饥民困苦万状,为之痛哭。

因赈灾事,积劳而卒。

2、这首曲是作者于元文宗天历二年(1328)在就任陕西行台中丞的途经潼关时所作。

三、疏通正音,读通读顺

1、出示诗词,教师范读。

2、指名读,纠正读音,读出节奏。

3、自由诵读,读通读顺。

四、抓点释疑,读清读懂

1、出示注释,指名学生,老师补充。

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

2、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五、反复诵读,读出韵味

1、听教师范读。

2、自由朗读,反复读,直到读清爽了、读顺口了为止。

3、指名读,齐读。

六、朗读体验,感悟情感

1、请大家自由的朗读课文,仔细体会张养浩的情感。

2、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对百姓的同情,对统治者的愤怒)

3、那就带着这样的情感去读文章,同时看能不能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

4、元曲本来是用来唱的,山坡羊属于中吕唱调。

虽然我们现在不会唱,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朗读,通过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这种效果。

听录音。

七、有感情地诵读,通过诵读表达感情

1、学生自由诵读。

2、配乐诵读。

3、指名诵读,集体诵读。

八、拓展诵读,加深感悟

1、出示历朝诗人反映百姓苦难的诗句,一起读一读,感受诗人的情怀。

2、再次诵读《山坡羊·潼关怀古》

 

临江仙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学习词人轻巧、活泼、清新的语言。

2、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感受春天的可爱,珍惜春天,别让春光轻易流逝

3、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爱与热爱,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背诵名句: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自然引出它的作者。

2、作者简介:

二、初识文本:

1、要求学生:

对照注释,初识文本。

2、教师范读文本。

3、学生自由诵读,初步记忆。

三、赏析文本:

1、教师概说:

本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内容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

2、学生自主结合,共同讨论,初步解说本词。

为转入师生共同赏析做准备。

3、师问:

上片起首两句写什么内容?

4、如何理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5、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6、理解:

“两重心字”

7、“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意思是什么?

四、学生课堂上诵读并背诵文本。

相见欢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背诵这首词,了解有关“词”的知识。

2、通过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品茶和品词两条线来体会李煜的创作思想。

3、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品内容及情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通过品茶和品词两条线来体会李煜的创作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君主被称为是词中之帝,天才的词人,那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然而他在政治上却是一位昏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李煜的生活及《相见欢》(板书)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配乐范读(播放幻灯片)

2、学生自由读文(品味诗的情感)

3、小组竞赛读文

4、齐读。

三、合作探究,体会情感。

1、了解完生平及背景之后,学生齐读。

请学生们再次体会作者所要抒发的情感。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板书)

2、那么作者是如何抒发这种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呢?

(1)同学们齐读上阕思考:

词人在上阕都写了哪些内容?

师明确:

写了月亮、梧桐、深院、清秋。

(2)词人不写离愁,而写了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小组探究,组长归纳内容要点,汇报交流成果。

3、指名读下阕。

4、下阕的美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学生合作探究)

师明确:

本句好在以麻丝喻离愁,将抽象的离愁具体化,点出词人的“愁”和别人的“愁”不一样,多得多,浓得多、深得多、长得多、重得多、哭得多……

过渡语:

请同学们再次举杯,细细的品味这杯茶,深吸一口气,闻一闻、说一说你的感受(香醇、味苦)很好,正如词人所言“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只有自己身临其境,方能体会到人生百态。

5、小结:

品茶、品诗、品人生,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正确的品味人生,启迪自己。

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相见欢》,一起背诵这首词。

下课!

四、作业布置

背诵默写《相见欢》。

 

浣溪沙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2、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3、背诵全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时”。

江水的东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那么,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呢?

2、让学生说说自己接触过的苏轼的作品和自己对苏轼的了解。

二、苏轼及背景介绍,教师范读全词:

1、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先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

苏轼又叫苏东坡,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

他性格直率开朗,而政治道路不顺。

他写这首诗的时候便是因“讥讽朝廷”被贬官至黄州。

2、教师问:

“这样的情形如果放在一般人身上,他们心里会怎样?

3、教师由此发问:

“然而苏轼是用何种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处境的呢?

三、全体学生在乐曲声中初读全词。

四、学生听曲赏画。

学生口头交流所看到的画面。

五、整体感知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可以相互讨论帮助。

然后请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

2、再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六、引出苏轼的心境

1、教师提问:

“大家觉得苏轼在游清泉寺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