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1163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docx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郑川中学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未来社会要求学校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目前,教育领域都已相继建成了覆盖以教育为服务内容的互联网络。

这种信息化网络以先进的应用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快了学校之间信息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应用环境,有效地促进了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最重要的教育基础设施,推动了学校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信息化是培养几代新人的长远大计,也是郑川中学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存在认识上的问题是:

1.大部分教师虽已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希望以此为突破口,快速提高教学业绩,但对如何建设和发展,认识比较模糊。

2.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缺乏深入了解,对教育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还没有确立发挥各种教育媒体作用的观念。

对教育媒体如何跟课堂教学和教室环境设计三者相适应的研究相当肤浅。

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1.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知识缺乏,导致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低,缺乏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理论指导。

2.适用于校园辅助教育的软件资源太少,软件建设思路不明,课件制作问题上认识有偏差,受上级各种评比活动的导向影响较大。

3.骨干学科带头人对信息技术指导和组织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缺乏相应的教科研活动带动应用的开展。

4.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评估、教学管理及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相应配套政策没跟上。

二、发展目标:

第一,继续全面推广应用视听传播技术,积极探索研究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并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第二,在推广应用物质技术的同时,推广应用教育信息技术理论和方法。

第三,加快信息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促进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第四,建立教育教学信息管理、教育教学资源库,实现学校资源共享。

三、实施策略:

在组织、技术层面上,实施策略要点如下:

1.教学结构策略设计

教学结构设计模型框图

教师在整个教学结构中必须掌握教学开发系统设计即6个教学策略过程的设计。

(1)教学准备策略,

(2)教学组织策略,(3)教学指导策略,(4)教学管理策略,(5)教学资源开发策略,(6)教学评价策略;要求把课堂教学、小组教学、活动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方式密切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对这6个策略进行设计。

2.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要考虑人力资源的合理安排,根据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源,可以从光盘和网络上搜集或下载资源,创造出功能齐全,适合师生学习和使用简便易行的多媒体网络创作编辑系统。

3、教育信息技术应用

(1)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利用网络,Internet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连成一个信息海洋,供广大师生共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智能导师系统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实现个性化教学;利用虚拟化教育环境开展自主的合作伙伴方式学习;利用电子文档支持实现面向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2)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

从被动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教师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开发者和合作伙伴,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研究、评价。

不是只为教师提供了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而是为师生提供了一个共同活动的环境,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获得良好的条件。

(3)注重应用的创新与突破:

教师要以全新的观念和理论去重新审视和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克服以传统的教育思想来应用信息技术,追求教学电子化,资源数字化。

今后应用的重点要从传统的课堂上的教学辅助课件制作,逐步转移到在各学科的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设计、传递教学的途径、虚拟现实、集成技术等方面运用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组织新一轮的全员培训:

随着网络的健全,管理平台、软件开发应用平台的成熟,对交流课件、教学资源积累的需求量上升,对教师的要求又提高了一个层次。

学校要配合、组织好更高层次的师资培训工作,重点是如何运用网络组织教学。

(5)开展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研究:

今后要安排一批骨干教师先参加有关的学习和培训,以研究的态度去了解、借鉴一些新的理念,调整思路、掌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内涵,更好发挥对教改的组织指导作用。

(6)加强各学科的信息技术教育,开展教科研工作:

加快校本教研课题的立项,并就已立项的科研专题进行教研。

引导广大师生在各学科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务求实用、经济、高速、可靠、安全,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先进的计算机网络环境,并将计算机引入教学、科研、管理和学习等各个领域。

四、组织领导与管理

(一)教育信息化管理与领导:

1.学校建立以校长为首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各相关负责人组成。

2.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为制定发展规划、计划、筹措经费,制定有关政策、措施、协调各部门共同工作,检查、评估、督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

3.成立学校教育信息化技术教研组,指导学校教育技术工作。

(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管理:

1加强网络管理,加强师生网络德育教育,同时建立必需要的管理制度。

2.课堂教育信息技术应用率,采用课时覆盖率纳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估管理。

3.三支队伍建设管理:

①学校分管教育技术工作的负责人,是学校教育技术工作的领导者和决策者,也是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支持者;②学校网络管理员,是学校教育技术工作最直接的承担者,是教师和管理层之间的中介;③学校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技术学科带头人,是教育技术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的骨干力量。

五、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评价指标

评价是工作反馈调整的重要工具与手段之一,通过自评、互评和机构认定,可以及时调节我们的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