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路面底基层、基层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一、路面底基层:
(一)级配碎石:
一般规定:
(1)粗细碎石集料和石屑各占一定比例的混合料,当其颗粒组成符合密度级配要求时,称为级配碎石。
(2)级配碎石可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组配成。
未筛分碎石指标控制在最大粒径后,由碎石机轧制的未经筛分的碎石料。
它的理论颗粒组成为0~D(D为最大粒径),并具有较好的级配。
未筛分碎石可直接用作底基层。
石屑指碎石场孔径5mm筛下的筛余料,其实际颗粒组成常为0~10mm,并具有良好的级配。
(3)级配碎石也可以由预先筛分成几个(如四个)大小不同粒径的碎石组配而成。
1、级配碎石施工要求:
(1)颗粒组成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根据设计要求,级配应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6.2.4的级配的规定。
级配碎石混俣料的颗粒组成范围表5.2.5
编号
1
通过右列筛孔(mm)
的重量百分率(%)
37.5
100
31.5
90—100
19.0
73—88
9.5
49—69
4.75
29—54
2.36
17—37
0.6
8—20
0.075
0—7
液限,%
小于28
塑性指数
<6
注:
潮湿多雨地区的基层采用塑性指数不大于6,其他地区的基层采有塑性指数不大于9。
(2)配料必须正确。
(3)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
(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粗细颗粒离析现象。
(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并达到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要求压实度:
底基层为96%。
(6)应使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超过15~18CM。
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和轮胎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度可达20CM。
2、材料:
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碎石、砂砾、石屑或砂,颗粒级配应符合要求。
①未筛分碎石,砸制碎石的材料可以是各种类型的坚硬岩石、园石或矿渣,但园石的粒径应是碎石最大粒径的三倍以上;矿渣应是崩解稳定的,其密度和质量应比较均匀。
②单一尺寸碎石:
碎石机出来的碎石通过几个不同筛孔的筛,得出的不同粒径的碎石,如40~20mm,20~10mm和10~5mm的碎石。
③碎石中的扁平、长条颗粒的总含量应不超过20%,碎石中不应有粘大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④石屑或其它细集料可以使用一般碎石场的细筛余料,也可以利用轧制沥青表面处治和贯入式用石料时的细筛余料,或专用砸制的细碎石集料。
也可以用天然砂砾或粗砂代替石屑。
天然砂砾的颗粒尺寸应该合适,必要时应筛余其中的超尺寸颗粒,天然砂砾或粗砂应有较好级配。
⑤作底基层时级配碎石的集料压碎石值不大于35%。
(二)场拌级配碎石施工工艺及质量监理:
1、场拌级配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监理流程图
见图所示:
施工工艺监理程序
自运
修整下承层
修整下承层
卸
汽
车输
2、准备下承:
在已验收合格的路基(即高程、宽度、压实度、横坡度、平整度、弯沉均符合规范要求),表面应平整坚实,没有任何松散和软弱地点。
3、施工放样:
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
直线段每15~20M设一桩,平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3~0.5M处设指示桩,进行水准测量,并用明显标记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
4、备料:
(1)计算材料用量
a、采用不同粒级的单一尺寸碎石和石屑组成级配碎石时,接表5.2.5的要求,计算不同粒级碎石和石屑的配合比。
b、根据各路段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配合比分别计算各段需要的未筛分碎石和石屑的数量,并计划每车料的堆放距离。
(2)在料场洒水使未筛分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大1%左右,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集料离析现象(未筛分碎石的最佳含水量约为4%)。
(3)未筛分碎石和石屑可按预定比例在料场混合,同时洒水加湿,使混合料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约1%,以减轻施工现场的拌和工作量以及运输过程中离析现象(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量约为5%)。
5、运输和摊铺集料
(1)集料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
(2)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计算材料用量要求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路基)。
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3)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
(4)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置时间不应过长。
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工序宜只提前数天。
(5)应通过试验路段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或压实系数,它是混合料的松铺干密度与压实干密度的比值)。
人工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40~1.50,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其松铺系数约为1.25~1.35。
(6)用平地机或其他合适的机具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
(7)检验松铺材料层的厚度,视其是否符合预计要求。
松铺厚度=压实厚度×松铺系数
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6、整型和碾压
(1)整型:
a、级配碎石混合料在料场已经过混合,可视摊铺后混合料的具体情况(有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用平地机进行补充拌和。
b、将拌和均匀的混合料按规定的路拱进行整平和整型,在整型的过程中,应注意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c、用拖拉机、平地机或轮胎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整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
d、再用人工拉网络或平地机进行整平和整型。
(2)碾压
a、整型后,当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时时,立即用12T以上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
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有超高的路段上,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
后轮压完路面全宽时,即为一遍。
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一般需碾压6至8遍,应使表面无明显轮迹。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以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用2.0~2.5Km/h。
b、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至3遍。
c、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和急刹车。
7、接缝处理
(1)横缝处理
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拌和。
第一段拌和后,留5~8m不进行碾压。
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未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拌和整平后进行碾压。
(2)纵缝处理
应避免纵向接缝。
在必须分两幅铺筑时,纵缝应拱接拌和。
前一幅全宽碾压密实,在后一幅拌和时,应将相邻的前幅边部约0.3m搭接拌和,整平后一起碾压密实。
8、养护和交通管制
级配碎石基层碾压成型后,应适当洒水养护,并应及时铺筑基层。
碾压成型后如工地运输车辆必须通行时,其行车速度不得超过0.15Km/h,并不得急刹车;车辆行驶应在该层全宽范围内均匀分布。
(三)验收标准
级配碎石底基层实测项目
项
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规
定
分
底基层
其他公路
1
压实度
(%)
代表值
96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每车道2处
30
极值
92
2
平整度(mm)
15
3M直尺:
每200M2处×10尺
25
3
纵断高程(mm)
+5,-20
水准仪:
每200M4断面
5
4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值
尺量:
每200M4外
5
5
厚度
(mm)
代表值
-12
按附录H检查每200M每车道1点
30
极值
-30
6
横坡(%)
±0.5
水准仪:
每200M4断面
5
外观鉴定
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三)监理要点
(1)配料必须准确,干拌后取混合料做筛分试验,检查混合料是否满足施工用配合比的级配要求。
(2)摊铺时应尽量避免混合料离析。
用平地机摊铺混合料时,松铺系数取1.25~1.35,人工摊铺时取1.40~1.50。
(3)要求平地机整平后保持规定的路拱,表面平整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4)加水湿拌后,当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
碾压成型后检查压实度并达到规定的压实标准,同时检查压实厚度,应满足设计厚度要求。
二、路面基层: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
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是半刚性路面结构,这种结构具有较高的整体强度、板体性和稳定性,且其强度随龄期增长而不断提高,与交通强度的增长相适应,而生产工艺方法比较简单,因此在基层的现场监理过程中,需严格把住质量关,以使半刚性基层充分发挥出其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一)技术要点:
1、材料:
(1)水泥宜选用稳定性较好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水泥、火山灰质硅酸水泥,终凝时间宜在6小时以上,水泥标号不低于325#。
快硬水泥、早强水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不应使用。
(2)集料:
级配碎石的颗粒要求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中的3号级配规定。
水泥稳定的集料的颗粒组成范围
筛孔直径mm
31.5
26.5
19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百分率%(按质量)
100
90--100
88--99
57--77
29--49
17--35
8--22
0--7①
液限%
<28
塑性指数
<9
注①:
集料中0.5mm以下细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细土无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7%,集料应由坚硬的、完整的、耐久的、不含杂质的颗粒组成,其集料压碎值不在于3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2%,硅酸盐含量不超过.25%。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1、混合料的设计应规定水泥、集料和水的准确配合比例,以及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与最佳含水量,进行试配时,要求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混合料的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其室内强度试验按规范要求。
根据设计要求应按重量5%的水泥剂量稳定级配碎石,为了降低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的收缩性,控制水泥用量不超过6%,必要时可应首先改善集料的级配,然后用水泥稳定。
2、原材料试验:
(1)料场中取代表性材料作以下试验:
a、颗粒分析;b、液限和塑性指数;c、相对密度;d、重型击实试验;e、碎石压碎值试验;f、有机质含量(必要时做);g、硫酸盐含量(必要时做);
(2)应试验水泥的标号和终凝时间。
3、混合料设计按JTJ034-2000中3.3.3的要求。
(三)基层试验段的修筑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一个月,选择一个场地或已完工的路基上用已确定的基层材料,修筑200M左右的试验路段,以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在试验段中,承包人所用的材料、配合比、拌合方式、摊铺压实设备和施工工艺均应与拟在该工程中使用的相同。
通过试验路段,承包人应检验拌合、摊铺和压实机具的实效及施工工艺与施工组织的适用性,并对不同厚度的压实情况做下列试验:
①干密度、含水量;
②水分浸透混合料达到最佳含水量的时间;
③压实系数;
④碾压遍数;
⑤压实与施工程序。
(四)施工要求:
1、天气情况:
气温低于5℃或雨天时不准施工。
2、拌合方法:
厂拌:
各种材料的混合应采用带的旋转叶片的分批式拌合机,或采用转筒式拌合机,或采用连续式拌合机在施工现场以外的场地进行。
拌合设备的位置、布置与设计,应在开始安装前提交给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
3、规范要求: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尽快上路摊铺,从第一次在拌和机内加水到压实完成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4、质量验收标准:
压实度:
≥98%,每200米每车道二处
纵断高程:
—15mm,+5mm,200米测四个断面
平整度:
≤8,3米直尺,每200米测二处×10尺
宽度:
不小于设计,每200米测四处
厚度:
极值-1,代表值-8,每200米每车道一点
横坡(%):
±0.3,每200米测四处
强度(Mpa):
符合设计要求≥3Mpa
5、养护及交通管制:
(1)每一段碾压完成后应立即开始养生,不应延误。
(2)采用不透水簿膜或湿砂进行养生,也可采用乳化沥青养生,如无上述条件时,也可用洒水车常洒水进行养生,每天洒水的次数应视气候而定,整个养生期间应始终保持稳定土层表面潮湿,不应时干时湿,洒水后应注意表层情况,必要时用两轮压路机压实。
(3)养生期不宜少于7天,如养生期少于7天,就做沥青砼面层,则应限制重型车辆通行;如为水泥砼面板的基层,且面板是用小型机械施工的,则基层完成后就可铺筑面层。
如养生期间未采用覆盖措施的水泥稳定土上,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
如采取覆盖措施,不能封闭交通时,应限制重车通行,其它车辆的车速不应超过30Km/h。
(二)监理程序
1、审批原材料:
承包人在选定基层材料的厂家后,需首先进行材料自检试验,检查原材料是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然后将试验结果连同出厂合格证及材料样品一起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主要审查:
各种原材料的生产厂家,出厂日期,各种材料的化学、物理性能,合格者予以批准使用。
2、审批混合料配合比:
承包人在开工前应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原材料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确定水泥、碎石、水的比例,并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全部合格后,承包人应将混合料设计的配合比及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的配合比审查无误并通过监理试验予以验证后,批准承包人的混合料配比。
3、审查承包人主要机械设备的配置及调试情况:
在正式开工和试验段开工之前,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为基层施工配置的主要机械设备(特别是混合料拌和设备)应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审查。
(1)厂拌设备:
必须具备以下功能:
①保证水泥、集料能按重量比例或体积比例配合。
②可以按比例加水并便于监理工程师核实加水量是否正确。
③能使稳定材料均匀地注入集料中。
④保证全部材料充分拌和。
(2)运输设备与摊铺方式配套的摊铺设备、整平机械、洒水车、压实设备。
上述机械设备及调试经审查合格后,予以批准使用。
对功能不全或不能达到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的设备,应禁止使用。
4、检查试验段的准备情况、审批承包人关于试验段的开工报告。
承包人在得到监理工程师对原材料和混合料配合比的批准后应积极做好试验段的各项准备工作,在试验段开始前,需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开工报告,开工报告应包括:
①工程目的;
②施工位置;
③开工日期;
④施工组织情况;
⑤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
⑥厂拌设备调试情况、配合比均匀性、设备生产率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其它机械设备的配备及到场情况;
⑦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的分工和劳力安排;
⑧施工中的施工技术难点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人的试验段开工报告进行审查,均符合要求后批准试验段开工。
5、旁站试验段施工。
试验段开工后,监理人员通过旁站检查各种原材料、混合料、拌和方法、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施工过程的质控系统等是否与承包人在试验段开工报告中所报一致,存在哪些问题。
同时,监理人员通过使用试验、测量等手段,检查材料和工程的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规范的要求。
6、审批试验段总结报告及正式工程的开工报告。
在试验路段修筑完毕,承包人自检各项技术指标全部合格后,向监理工程师提交《试验段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所用材料的技术性能;
②试验段的各种检测结果;
③试验段取得的经验;
④失败的教训及问题分析;
⑤正式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⑥向监理工程师提交基层正式开工报告。
监理工程师对试验段工程质量进行各项检测、试验,并审查试验段的总结报告,全部合格后予以验收,并可作为本工程的一部分,给予计量、支付。
对检查基层正式开工报告时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内容:
①宜施工路段;
②测量放样资料;
③主要机械设备配备的规格、型号、数量;
④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技术人员的分工及劳力安排;
⑤施工中的难点及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
⑥施工进度安排。
以上内容经审查符合要求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基层施工。
7、旁站基层施工:
在基层施工过程中,现场监理工程师主要采取旁站和巡视的方法来检查承包人是否按照以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混合料配比施工工艺、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进行施工,同时了解承包人的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转情况。
旁站、巡视主要分为:
①施工现场的旁站;
②对承包人试验室的旁站和巡视;
③对拌和场的旁站和巡视;
④养生期间的巡视检查,养生后何时开放施工车辆的通行,要由监理工程师决定。
8、单项工程的验收。
在一个路段的基层完工后承包人按技术规范的检测项目、频率、标准进行自检,全部合格后,填报中间检验申请批复单报驻地监理,由驻地监理组织对承包人所报基层进行核验,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定,合格后退承包人一份。
9、审查、签认中间交工证书。
单项工程验收完后,由承包人填写中间交工证书,报驻地监理工程师,监理审查合格后签认中间交工证书。
(三)监理要点
鉴于水泥稳定基层本身所特有的稳定材料剂量低、凝固快、早期强度高、表面质量要求标准高等特点,在现场监理中应相应地抓住关键问题作为监理重点,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
我们在施工过程的监理中主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对混合料中水泥用量与集料级配的控制
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中,水泥剂量不大,设计为水泥用量5%,即可达到强度要求。
因此,水泥剂量的准确性很重要。
如果低了,则基层强度不够;如果高了,则一方面浪费水泥,不经济,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本身强度过高会增加收缩裂缝。
为此,在审批基层混合料组成设计时,监理工程师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要进行综合控制,提出合适的配合比应该是:
既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又不高出设计强度不多。
根据设计要求,一般水泥用量控制在5%,不超过6%,如果强度仍达不到设计,为了不加大水泥用量,可采取提高一级水泥标号重新配制的办法。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对水泥用量的控制采取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
宏观上每天或定期检查承包商水泥总消耗量,并与此期间实际铺筑基层面积所需水泥总数相比较;微观上,检查试验室水泥剂量试验结果。
由于级配碎石的级配是否合格也是影响基层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施工中也应随时通过筛分或观察检查集料的级配,及时要求承包人调整不良级配,以保证混合料质量。
2、加强对基层摊铺压实一次成型的控制
技术规范中对基层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如施工高程、表面平整等;另外在技术规范中规定:
“拌和好的混合料从第一次在拌合机内加水,到压实完毕时间算起不超过2小时。
”根据试验,要满足技术规范的这些要求,只有使用先进的摊铺设备才行。
因此,要求承包人筑基层时必须配备摊铺机。
即使这样,2小时的时限也是相当紧张的。
实际施工中,当有的承包商使用自动找平平地机进行摊铺保证不了要求成活的时限时,要根据其所用水泥的初、终凝时间和实际的成活时间,判断该段基层的质量。
为了保证成活时间,监理工程师要求承包人摊铺和压实要一次成活,不允许修修补补。
3、加强对基层养生的监理
水泥稳定基层成活后的养生对强度增长板体形成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如果养生不良还会使基层开加重。
因此,要求承包人必须加强养生工作,要保证基层表面潮湿并在7天以上,同时要控制交通,即使施工车辆通行,车速也不得超过5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