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1045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2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docx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报告

高一政治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试卷整体情况分析

本次政治月考试卷题型保持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50分。

由于高一学生刚进入高中,对高中学习生活逐渐适应,因此试题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和答题习惯的培养。

本试卷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也就是优生有较好的成绩,学困生也能够取得与自己相符的成绩。

学科

人数

满分值

平均分

最高分

最低分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政治

848

100.0

62.98

93.00

29.00

11.28

0.63

0.28

2、重基础知识,试卷中有很多识记的内容,重在学生的平时的学习习惯和平时的知识记忆点突出。

3、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

主观试题体现最明显,试卷难度适中,题型结构合理,内容鲜活,语言简洁,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新理念。

第一次月考试卷综合分析表

序号

科目

考试人数

级平均分

难度(0.7-0.8)

区分度(>0.4)

信度(>0.7)

标准差

客观题

主观题

全卷

客观题

主观题

全卷

客观题

主观题

全卷

客观题

主观题

全卷

7

政治

848

62.98

0.74

0.52

0.63

0.28

0.38

0.28

0.88

0.99

0.56

5.69

7.65

11.28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一)、评卷采用网上阅卷形式,选择题由计算机评阅,主观题有评卷组评阅。

评卷组根据“分题评阅、组内交流研讨”的原则按时完成了评卷任务。

政治客观题满分值:

50.0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

2.0

C

1.39

848

69.34

30.66

0.92

0.70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C

588

69.34

B

118

13.92

A

111

13.09

D

30

3.54

留空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

2.0

D

1.91

848

95.40

4.60

0.42

0.96

0.17

选项

人数

比例%

D

809

95.40

A

22

2.59

C

15

1.77

B

1

0.12

留空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3

2.0

A

1.48

848

74.06

25.94

0.88

0.74

0.97

选项

人数

比例%

A

628

74.06

B

199

23.47

D

13

1.53

C

8

0.94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4

2.0

C

1.82

848

91.04

8.96

0.57

0.91

0.34

选项

人数

比例%

C

772

91.04

D

34

4.01

A

21

2.48

B

19

2.24

留空

2

0.24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5

2.0

D

1.93

848

96.58

3.42

0.36

0.97

0.13

选项

人数

比例%

D

819

96.58

C

10

1.18

B

10

1.18

A

9

1.06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6

2.0

A

1.76

848

88.21

11.79

0.65

0.88

0.44

选项

人数

比例%

A

748

88.21

C

52

6.13

D

44

5.19

B

4

0.47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7

2.0

B

1.39

848

69.46

30.54

0.92

0.70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B

589

69.46

D

175

20.64

A

45

5.31

C

38

4.48

留空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8

2.0

D

1.74

848

87.03

12.97

0.67

0.87

0.48

选项

人数

比例%

D

738

87.03

C

61

7.19

B

33

3.89

A

14

1.65

CD

1

0.12

ABD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9

2.0

D

1.81

848

90.68

9.32

0.58

0.91

0.35

选项

人数

比例%

D

769

90.68

A

46

5.42

C

28

3.30

B

5

0.59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0

2.0

A

1.30

848

65.21

34.79

0.95

0.65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A

553

65.21

C

208

24.53

B

57

6.72

D

30

3.54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1

2.0

D

0.99

848

49.53

50.47

1.00

0.50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D

420

49.53

B

211

24.88

C

127

14.98

A

88

10.38

BD

1

0.12

AC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2

2.0

D

1.12

848

56.13

43.87

0.99

0.56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D

476

56.13

A

287

33.84

C

54

6.37

B

31

3.66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3

2.0

C

1.29

848

64.39

35.61

0.96

0.65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C

546

64.39

B

234

27.59

D

49

5.78

A

16

1.89

留空

3

0.35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4

2.0

D

1.63

848

81.37

18.63

0.78

0.82

0.70

选项

人数

比例%

D

690

81.37

C

89

10.50

B

50

5.90

A

19

2.24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5

2.0

B

1.80

848

90.21

9.79

0.59

0.90

0.37

选项

人数

比例%

B

765

90.21

A

77

9.08

C

3

0.35

D

2

0.24

留空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6

2.0

C

1.74

848

87.15

12.85

0.67

0.87

0.48

选项

人数

比例%

C

739

87.15

A

55

6.49

D

41

4.83

B

13

1.53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7

2.0

D

0.92

848

45.87

54.13

1.00

0.46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D

389

45.87

B

333

39.27

C

86

10.14

A

40

4.7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8

2.0

B

1.46

848

72.76

27.24

0.89

0.73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B

617

72.76

A

201

23.70

C

21

2.48

D

9

1.06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19

2.0

C

0.28

848

13.80

86.20

0.69

0.14

0.52

选项

人数

比例%

A

511

60.26

D

208

24.53

C

117

13.80

B

11

1.30

留空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0

2.0

C

1.90

848

95.17

4.83

0.43

0.95

0.18

选项

人数

比例%

C

807

95.17

B

26

3.07

D

12

1.42

A

2

0.24

留空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1

2.0

C

1.34

848

67.22

32.78

0.94

0.67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C

570

67.22

B

128

15.09

A

78

9.20

D

69

8.14

留空

2

0.24

BC

1

0.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2

2.0

D

0.95

848

47.41

52.59

1.00

0.48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D

402

47.41

B

286

33.73

A

97

11.44

C

63

7.43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3

2.0

A

1.80

848

90.21

9.79

0.59

0.90

0.37

选项

人数

比例%

A

765

90.21

B

36

4.25

D

29

3.42

C

18

2.12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4

2.0

D

1.86

848

92.92

7.08

0.51

0.93

0.27

选项

人数

比例%

D

788

92.92

A

33

3.89

B

25

2.95

C

2

0.24

题号

满分值

答案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25

2.0

A

1.18

848

59.20

40.80

0.98

0.59

1.00

选项

人数

比例%

A

502

59.20

B

293

34.55

D

28

3.30

C

24

2.83

留空

1

0.12

(二)、在评卷中发现了学生答题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1、共性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对文科知识学习不重视的问题。

(2)多数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的地位认识不清,在政治知识的学习上积极性和投入度不够,导致平时过程落实不到位,测评效果不理想。

(3)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主观性习题作答中过于率性和随意,脱离课本观点的“我式”答案比比皆是。

(4)识记不清,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积累和储备,考试中后劲不足。

2、典型问题:

(1)个别学生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应付过程,也应付测评考试。

(2)部分学生缺乏对政治学科的正确认识和认同,存在消极抵制的心理。

(3)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辅资料对知识点的解释和归纳,而忽视了教材,在复习过程中偏离了方向,导致抓不住重点。

(4)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和答题习惯较差,不会运用政治术语,表述不准确、不清晰。

在答卷时,不认真审题,随意作答。

甚至有些学生答题要点与该题无任何关系,纯粹是记忆中或试卷中其他观点的搬家和罗列。

(5)个别学生书写比较潦草,“一段式”作答现象大有人在,缺乏层次、缺乏条理。

政治主观题满分值:

50.0

 

题号

满分值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76

25.0

22.0

0.0

9.80

848

99.88

0.00

0.12

3.98

0.39

0.38

分值

人数

比例%

7.0分

136

16.04%

6.0分

128

15.09%

8.0分

96

11.32%

10.0分

69

8.14%

13.0分

66

7.78%

9.0分

62

7.31%

5.0分

55

6.49%

14.0分

47

5.54%

12.0分

43

5.07%

11.0分

33

3.89%

18.0分

25

2.95%

15.0分

23

2.71%

20.0分

20

2.36%

16.0分

19

2.24%

19.0分

12

1.42%

17.0分

6

0.71%

21.0分

2

0.24%

4.0分

2

0.24%

3.0分

1

0.12%

22.0分

1

0.12%

2.0分

1

0.12%

0.0分

1

0.12%

题号

满分值

最高分

最低分

平均分

作答人数

得分率

满分率

零分率

标准差

难度

区分度

77

25.0

25.0

0.0

16.38

848

99.76

2.48

0.24

5.23

0.66

0.52

分值

人数

比例%

18.0分

186

21.93%

15.0分

150

17.69%

12.0分

104

12.26%

21.0分

100

11.79%

22.0分

82

9.67%

6.0分

39

4.60%

10.0分

34

4.01%

23.0分

31

3.66%

24.0分

29

3.42%

9.0分

29

3.42%

25.0分

21

2.48%

8.0分

9

1.06%

7.0分

8

0.94%

5.0分

7

0.83%

3.0分

5

0.59%

20.0分

4

0.47%

16.0分

3

0.35%

14.0分

2

0.24%

0.0分

2

0.24%

13.0分

1

0.12%

2.0分

1

0.12%

19.0分

1

0.12%

 

第一次月考题类班平均分对比(政治)

科目

题类

满分

10班

11班

12班

13班

14班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9班

全体

政治

客观题

50.0

35.74

34.69

37.74

35.61

37.44

41.93

41.51

35.57

36.66

35.90

36.98

34.89

35.53

35.48

36.81

政治

主观题

50.0

28.25

24.69

27.25

25.25

28.48

28.85

34.21

26.98

24.52

23.21

23.46

24.15

23.37

24.36

26.18

第一次月考主观题班平均分对比(政治)

题号

满分

1班

2班

3班

4班

5班

6班

7班

8班

9班

10班

11班

12班

13班

14班

全体

76

25.00

11.48

13.26

9.98

8.69

8.13

8.66

9.39

8.73

9.38

9.46

9.41

10.23

9.66

11.00

9.80

77

25.00

17.37

20.95

17.00

15.84

15.08

14.80

14.75

14.63

14.98

18.79

15.28

17.02

15.59

17.48

16.38

三、几点建议: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明白政治知识学习对增长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作用,使其端正态度,积极投入学习过程。

2、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答卷时出现的表述不准确和知识点不完整等问题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有直接关系,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巩固基础。

3、强化审题能力的培养。

本次考试主观题审题难度并不大,但仍然存在审题不清甚至不会审题的情况,说明学生的审题能力较低。

这要求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审题能力的训练,包括各种题型的审题、答题思路、技巧以及材料的概括提炼、关键句的分析等,提高审题的准确性和答题的针对性。

3.要特别重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是答好主观题的关键。

学生在回答主观题时往往不能将所学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这说明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比较欠缺。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理论与具体事例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归纳知识的能力,这两者结合有助于学生在答题时做到理论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4.注重答题规范化的培养。

教师对平时的作业要求要严格,特别是主观题,要求学生规范答题,形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在考试中才能做到规范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