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50983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docx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

打造绿色课程体系深化绿色教育实践

高东小学发展规划

(2011.09——2015.08)

绿色意味着自然、意味着发展、意味着生机。

绿色教育是指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教育长远发展来组织和实施各项教育活动。

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一种符合生命体发展需要的教育。

追求的是: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让教师充满智慧挑战,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一、背景分析

学校地处浦东新区最东端,与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造船厂毗邻。

随着新一轮改革开放,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城镇化建设高速推进,各类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化气息不断浓厚。

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一方面要求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呼声随之提高,要求获得优质教育的欲望越加迫切,推动学校面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另一方面人口结构发生极大变化,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建设者、创业者居住于高东,使得学校有限的教育资源日益紧张。

学校始建于1916年,原名沙港小学,坐落于西沙港90号的一座祠堂内。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高东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98年撤并村校,搬迁至新校舍,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办学水平完成从合格到规范,在规范中追求特色的跃升。

先后荣获区文明单位、新区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健康促进校、新区体教结合学校等称号。

学校现有25个教学班,960多名学生,50余名教职工。

办学优势:

1.先进理念引领发展。

学校自2005年起推行“绿色教育”的办学理念,指导着学校的教学、德育、管理和后勤服务各个条线工作,现已初步形成了自然的、和谐的学校氛围。

2.稳定是发展的基石。

我们坚持把“和谐文化”作为学校的重要精神支撑,团结、稳定、协作的局面是学校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我们开展“微笑工程”、“温馨教室建设”等活动,营造了和谐、美好、稳定、团结的校园氛围。

3.特色课程不断深化。

经过几年的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几门较有影响特色课程。

《棒球》课程教学成绩显著,连续三届获上海市小学生棒球联赛第一名,连续两次代表上海赴北京参加全国比赛,成绩优异。

《诗歌》课程是我们的核心校本课程,我们组织力量编写了10册《诗歌》教材,诗歌课排入课表,每周一课时。

每月出一期《青草地》诗刊,登载师生的诗歌作品。

存在的不足:

1.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由于学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造成师资队伍较为薄弱。

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现缺编19名教师;教师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骨干教师3名,低于区平均率6个百分点;高级职称教师为零;学校对新教师的吸引力不强,优秀教师更是鲜有加入。

2.奋发有为、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

学校从教师到管理者工作认真、勤恳,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强,严重影响了学校整体发展的速度。

3.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备。

国家课程实施水平不高,校本化程度不足。

地方性课程的试点从未参与。

校本课程建设初步开发停留在初级阶段。

二、发展思路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引领,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营造人与人,人与环境相和谐的教育氛围。

努力追求在规范管理中求得发展,在个性形成过程中求得发展,在教育科研研究中求得发展,在改革创新中求得发展。

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主线,深化绿色教育实践。

三、发展目标

努力建设一所特色课程不断深化、学校课程体系较为完善的学校。

培养热爱生活、勇于实践、不断创新、自我发展的学生。

四、分项目标与措施

(一)绿色管理

分项目标

营造和衷共济、内和外顺的办学环境,确保学校安全平稳运行。

坚持以民主、平等、开放、和谐为核心的绿色管理理念,追求教师、学生、学校全面可持续发展。

深化绿色教育核心价值观,重视绿色管理中文化引导,提升学校文化管理品位,打造绿色校本课程体系。

追求身心和谐(人自身的和谐),生态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态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内容与措施

1.构建以课程为主线的运行机制,明确各自的责、权、利。

力求其流程管理高效、有序、科学。

2.依法办学、深化改革,校务公开、民主管理。

加强合规建设,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管理符号化,制度执行力不断提高。

3.加强绿色沟通,提高信息在不同部门、不同环境下协作者的传递速度,有效改善组织内外的协作效果。

建立人际高效、愉快的沟通通道,提升人力效能。

4.构建学习型组织,和谐的组织文化。

学校办学目标追求与教师价值追求趋向一致。

5.重视干部的培养、选拔,加强干部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实行任期制。

(二)绿色课程

分项目标

构建较为完善的学校课程体系。

提升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实践,提高课程整体效益。

落实全面推广的地方课程,积极参与地方课程的试点。

加强校本课程建设,课程数量不断增加,课程质量不断提高,特色课程不断深化。

 内容与措施

1.加强国家课程的执行力

(1)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开足课程,不随意增加,不随意缩减,专课专用,加强检查。

(2)扎实开展基础性课程的教学,开设学生喜欢的拓展性课程,努力探索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探究性课程。

(3)加强课程研究,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基础型课程中创生出一批拓展型、研究型课程。

(4)在部分国家课程中,以同伴互助形式,尝试并班教学,弥补薄弱教师的不足,发挥优秀教师的特长,促进学科、班级的均衡发展。

2.落实地方课程

继续推进地方课程的实施,专科专用、专课专用;加强地方课程执教教师的专业培训;积极参加地方课程的教研活动;加强地方课程的教学研究;认真落实《金融与理财》的教学试点。

3.深化校本课程建设

(1)把校本课程建设作为我们深入实践绿色教育理念的重要平台,让“自然、人文、健康、发展”理念融合入校本课程之中,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2)加强校本课程的管理。

修订《高东镇中心小学校本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申报、开发、实施、评价的机制。

(3)《诗歌》课程要不断探索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加强校本研讨,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

(4)《小学棒球》课程要不断总结在教学、训练中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形成较科学规范的课程,实现文本化。

(5)选修课程要进一步筛选与提炼,提高选修课程的质量。

继续探索家长、老师推荐和学生自主选择相结合的选课方式。

(6)核心课程《诗歌》作为学生必修课,排入课表,由专职语文教师任教。

核心课程《小学棒球》由体育教研组制定教学计划并落实教学。

选修课程安排在每周一下午第二节,由学生选择课程进行走班学习。

4.加强课程常规建设

(1)重视课堂教学,实施精致化教学

①规范教学常规以求精致,强化课堂教学的五环节。

规范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管理流程。

“优化常规、研究常态”在教学常态中下功夫,练本领。

②优化课堂教学。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础,深入研究学生实际,优化课堂中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内容,构建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教学氛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

③重视课堂教学的实践反思。

继续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提高教师教学的反思能力,实现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以“案例报告”“个案研究”等形式予以撰写,促进教育知识或教育理论与自己个性融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强化教研组建设,营造校本教研氛围

①加强教研组的常规性建设。

以各教研组为主要阵地,建立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积极主动的教研环境。

通过学习、实践与研究,使教师能积极、自觉地开展日常的研究性教学,提升教学的能力。

②推进教研组的发展性建设与示范性建设,让教研组成为学习型的实践共同体,成为提升教师实践智慧的重要阵地。

在实践中,总结教研组的工作经验,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使学校教研组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③加强教学行政人员对学科教研组建设的指导与管理。

明确教学行政人员的职责,全程参与学科教研组的规划与活动,要与学科教研组长一起带好所有成员进行有效教学研究。

(3)建立与完善教学评价制度

①改进学生学习评价方式。

逐步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可操作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

并充分运用评价的功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

②完善学生的学习档案。

③健全教师教学工作的考评制度,以合理而有效地鼓励先进,树立典型,鞭策后进。

5.其它

(1)以促进学校课程体系为抓手,继续做好学校语言文字的常规工作,努力提高校园语言文字规范水平,使我校形成自觉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良好氛围,争创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2)办好校报《青草地》。

宣传、展示学校课程建设的成果,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服务。

(三)绿色德育

分项目标

以“绿色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培养“热爱生活、勇于实践、不断创新、自我发展”的学生为目标,初步建构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素质。

内容与措施

1.明确目标,落实管理,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

(1)健全以《中小学德育规程》为核心的面向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常规和运行机制,加强学习,提高管理实效;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教师全员培训,提高全体教师的育德能力;抓好班主任队伍培训工作,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2)优化管理机制,不断健全我校的德育运行机制与德育管理常规,规范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行为,完善班主任月考制度;利用德育管理网络,发挥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及班主任队伍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和少先队的主体作用。

(3)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强化绿色德育观,重视德育的主渠道作用。

积极开展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的德育活动,落实两纲教育。

2.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1)生活德育课程

“生活就是教育”。

生活德育提倡道德来源于人的现实生活,是生活的需要,是蕴含在生活中的规则;生活是道德存在的根本依据,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生活。

德育课程实施走向生活,并在生活中进行德育。

①在学校生活中体验成功。

以德育活动、少先队活动为组织途径,在“小公民”道德教育中立足于一个“小”字,把大道理化成小活动,把大道德化成小行为,于细微处见精神,提高教育成效。

②在家庭生活中体验亲情。

以家长学校为纽带,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采取家校联系卡的形式及时进行反馈,使学校教育有效延伸到家庭,为学校实施家庭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

③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爱心。

以为民服务队、假日小队活动为途径,让学生进入社会大课堂中接受体验教育。

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老家庭进行慰问活动,帮助身边或社会上有困难的人。

④在自主教育中自我发展。

引导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共同参与制订班级文明公约,以班级铭牌的形式挂于教室门口,让学生每天勉励自己,时时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承担专项事务,增强责任心。

教师将班级的事务以“我能行——劳动岗位表”的形式进行明确分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每天必干的事情,以形成学生关心集体和他人的良好品质。

在集体建设中约束个人行为。

设立“中队承诺墙”、“雏鹰争章”栏等中队文化建设,让学生在集体的舆论中学会约束自己。

雏鹰争章活动自我激励。

完善并优化争章活动,让学生在奖章激励下天天有进步。

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坚持以良好的教师行规榜样和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员这两支队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2)生命德育课程

关注学生的生命世界,强调关注生命不仅要关注学生理想性的需要,更应关注其生命现实的需要,而关注触发学生生命感动的活动是生命论学校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①落实《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各年级生命教育目标和内容,扎实开展生命教育。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

②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自护自救知识和能力。

③以创建新一轮浦东新区法制教育示范校为抓手,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教育、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健康成长。

(3)生态德育课程

创设绿色、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轻松的人际氛围,师师、师生、生生和睦相处;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激发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①营造绿色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创设绿色德育情境。

营造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绿色校园文化环境。

开展温馨教室创建活动,精心布置每处场景,认真设计每堵墙面,让墙壁、门窗随处可见文化内容,做到学校时时、事事、处处体现着教育。

营造绿色校园精神文化,为师生展开一个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

倡导“微笑”工程,创设和谐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

利用重大节日、校园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体育节等,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开展每一项活动。

②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绿色环保行为习惯,树立学生自觉的环保意识。

安排专门课时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让学生从中了解、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家乡的精神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环保意识。

③构建丰富多元的社区环境,充分利用校外德育资源、德育基地,抓好与高东派出所、交警支队、外高桥船厂团委等单位的共建共育活动,加强与家庭、社区的联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四)保障服务

分项目标

营造与课程体系建设相适应的育人环境,积极做好课程保障、课程服务工作。

进一步规范财、物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各项突发事件应对预案,确保校园平安。

内容与措施

1.继续建设安全文明校园。

建设校园的绿色生态环境;严格执行各项安全制度,提高人防、技防水平。

2.为课程建设服务,优化育人场所,创设自然、人文和谐的教育环境。

3.规范预算管理、财务管理和采购行为,确保课程建设所需的经费,保持“良好”信用评级。

4.规范教育收费,严格执行收费制度,提高社区、家长对教育收费的满意度。

5.规范管理,强化责任,建立建全制约与激励机制,推进后勤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6.因“实”制宜,改革求进,不断创新后勤服务的内涵,挖掘后勤优质服务的潜力,按照学校的要求,学校后勤工作要有主动性、前瞻性、服务性、科学性、全局性,要结合学校的特殊校情和不同时期的实际需要,灵活机动的采取有针对性措施和方法。

7.做好后勤服务公司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促进后勤服务公司提升服务质量。

  (五)教育科研

分析目标

在绿色课程体系建设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研究,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营造浓厚的教育科研氛围。

为绿色课程实施提供支持与服务。

争取出一批教科研成果,若干篇教科研论文在区、市级刊物上发表。

内容与措施

1.重视区级课题研究。

完成区级课题《绿色教育的实践探索》的研究和结题工作;着眼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积极申报新课题,争取被立项为区级研究课题。

2.以课程实践为出发点,引导教师在课程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课题、开展研究,在实践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

3.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中,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申报,形成若干个引领学校课程发展、课程实践的校级课题。

4.加强对教科研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浦东新区教科室举办的教育科研骨干培训班。

5.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每两年进行校级教科研论文和课题教学案例的评比,把优秀作品编辑成文。

6.做好优秀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

  (六)师资队伍建设

分项目标

加强优秀教师的引进,重视现有教师的培养,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过硬的,具有良好课程执行力的,团结协作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内容与措施

1.师德建设。

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倡导的“绿色教育”理念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培育“绿色教育”核心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并且增强执行教育法规的意识,增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意识,增强爱生服务意识。

2.干部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优化、配置合理、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干部队伍。

3.构建教师自我发展平台。

每学年要求教师制定自我发展计划。

进一步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和学历进修,至2015年力争教师本科学历达到规定要求。

积极做好教师的职称晋升工作,尤其是要鼓励教师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

建立教师自我发展奖励制度。

4.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培养区、署、校各级骨干教师,不断增加品牌教师的人数,重视骨干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主干作用。

5.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尽快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继续搞好“拜师学教”活动,通过师徒结对,以老带新,制定相应的管理、考核制度,落实到位,不流于形式,帮助新上岗的教师尽快熟悉业务。

6.重视队伍管理。

积极探索适应教育现代化需要的教师队伍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深化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教学激励机制。

(七)教育信息技术

分项目标

信息技术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培养一支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师资队伍,教育技术中级合格率达到标准。

培养学生具有收集、筛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建设一张安全、高效、实用的校园网。

初步建成涵盖主要学科的、实用的教学资源库,实现全校教育资源共享。

改造学校网站,使之更现代、更实用、更能反映学校的发展。

  内容与措施

1.完善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管理。

2.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使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协同发展,培养一支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师资队伍。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水平考核,中级合格率到达50%。

3.继续抓好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和《电子作品制作》校本课程教学,使三至五年级学生具备有收集、筛选、获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优化学校网络终端,建设稳定、安全、高效、实用的校园网,逐步实现“网上办公、网上管理、网上交流”的目标。

使之成为教师工作生活的平台、学生成长的平台、家长社区了解学校的平台和展示学校绿色教育成果的平台。

5.加快资源库建设,初步建成涵盖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等学科的、实用的教学资源库,实现全校教育资源共享,探索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库的方法,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

6.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硬件更新维护和软件升级等资金需求。

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配置水准。

百兆宽带进校;教师办公笔记本一人一本;增加学校网络服务器容量,提供网络U盘服务,方便师生数据的安全存储;支持网络环境下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

7.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提升教师信息化运用和学科整合的能力,提升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有效教学的能力。

逐步推广交互白板在教学中的使用。

  (八)体育卫生工作

分项目标

做好身体素质测试工作,学生体质测试合格率达到96%。

做好卫生预防工作,控制、减少常见病的发生。

近视眼新发病率控制在3%以下。

  内容与措施

1.落实“三课”、“两操”、“两活动”的课程要求,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

2.抓好学校环境卫生,保持洁、齐、美的校园环境。

3.开展健康教育。

各年级按课程计划开设《健康教育》。

卫生室、心理咨询室老师每两周进行一次健康知识的宣讲。

4.预防常见病、流行病,控制近视眼新发病率。

建立规范的健康档案。

5.每年9月至11月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体质测试,争取学生的体质水平不断提高。

6.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学生田径运动会和一次跳、踢、拍比赛。

7.抓好学校运动队的日常训练,突出重点项目,着力抓好跨栏、投掷等项目,保持在同类学校中的竞争优势。

8.抓好棒球运动的开展,保持该项目现有的成绩。

(九)科技艺教工作

分项目标

拓宽课程实施的途径,大力开展科技艺术教育活动,每学年各举办一次科技节、艺术节活动。

学生参与率在原有基础上有大幅度提高。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

自然常识、音乐、美术等学科合格率达到98%以上,学生科技作品,美术作品能在新区各类比赛中获奖。

  任务与措施

1.不断提高相应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提高相关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积极开展科技节、艺术节活动,力求全体学生参与,在活动中提高素养。

3.抓好科技类、艺术类校本课程建设,课程项目不断增加,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学生参与人数不断提高。

4.将科技艺术教育与少先队的雏鹰争章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争章、考章、颁章等机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五、保障机制

  

(一)发挥党支部政治核心作用,为学校各项办学目标顺利实现提供坚强保证。

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

发挥工会、妇联、团支部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尤其是教代会的监督作用,促进学校预定任务的圆满完成。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抓好教工政治学习,做好教工政治思想工作,凝聚全校教职工的干劲;坚持“七到”制度:

群众家里有喜事,上门道喜必到;群众家里有丧事,关心慰问必到;群众生病住院,探望必到;群众家里有矛盾,上门调解必到;群众家里生活困难,送温暖关心必到;对群众干的好人好事,表扬必到。

努力将教师积极性引导到为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而奋斗之中。

  

(二)营造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建设良好育人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与绿色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相适应的育人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构造心齐气顺,师生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狠抓三风建设:

校风:

文明、团结、求实、创新

教风:

严谨、博学、朴实、开拓

学风:

勤学、善思、踏实、创造

  (三)实行分层目标责任制

将学校办学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分解到有关责任人。

各部门,各责任人要根据学校办学总目标,办学分项目标制定实施计划。

学校把目标是否达成作为考核部门,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并和晋升、评优密切挂起钩来。

(四)注重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

建立定期向家长、社区开发制度,引导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

六、评价机制

(一)建立目标监控、评价机制

办学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既要重视结果管理,又要重视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自我评价的指标体系建设。

要发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对目标实现过程中监控和评价,学校要多渠道、全过程获取信息,重视对目标实施过程的调控。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切实措施,以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依托社区、家长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价

进一步抓好学校与社区的联动工作,进一步发挥社区对学校的监督作用,拟聘请社区监督员,反馈学校工作存在的不足,及时整改。

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工作的监督作用。

(三)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积极参与对学校的评价。

工会、团支部、妇联等组织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发挥他们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作用。

本规划经九届二次教代会审议通过。

2011年17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