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0387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96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docx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PLC的变频器多段速调速系统设计

 

专业:

机电一体化

班级:

机电1105班

姓名:

冯志超

指导教师:

司老师

 

 

绪论

课题的背景

最先制成电动机的人是德国的雅可比,在两个u型电磁铁中间,装一六臂轮,每臂带两根棒型磁铁。

通电后,棒型磁铁与u型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带动轮轴转动。

后来,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装置安在小艇上,用320个丹尼尔电池供电,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时速只有2.2公里,与此同时,美国的达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驱动印刷机的电动机,印刷过美国电学期刑《电磁和机械情报》,但这两种电动机都没有多大商业价值,用电池作电源,成本太大、不实用。

直到第一台实用直流发动机问世,电动机被广泛应用。

1870年比利时工程师格拉姆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在设计上,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很相似。

后来,格拉姆证明向直流发动机输入电流,其转子会象电动机一样旋转。

于是,这种格拉姆型电动机大量制造出来,效率也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西门子开始着手研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于是西门子公司制成了世界电车。

1879年,在柏林工业展览会上,西门子公司不冒烟的电车赢得观众的一片喝彩。

西门子电机车当时只有3马力,后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试验的电机车已达12—15马力,但当时的电动机全是直流电机,只限于驱动电车。

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

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家庭电器中,交流电动机通常用三相交流供电。

1902年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首先提出同步电动机构想。

同步电动机工作原理同感应电动机一样,由定子产生旋转磁场,转速固定不变,不受负载影响。

因此同步电动机特别适用于钟表,电唱机和磁带录音机。

当今世界,电机的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

近二十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理论发展,电机调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使得电机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工业应用而且在商业及家用设备等各个领域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新材料如稀土永磁材料Nd-Fe-B、磁性复合材料的出现,更给电机设计插上翅膀,各种新型、高效、特种电机层出不穷。

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电机理论,拓宽了电机的应用领域,同时也给电机设计和制造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

变频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家电领域全面开发和应用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采用新型变频器,将50Hz的固定供电频率转换为30-130Hz的变化频率,实现电动机运转频率的自动调节,达到节能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变频器实现了商品化。

在近20年的时间内,经历了由模拟控制到全数字控制和由采用BJT到采用IGBT两个大发展过程。

80年代初采用的BJT的PWM变频器实现了通用化。

到了90年代初,BJT通用变频器的容量达到了600KVA,400KVA以下。

前几年主开关器件开始采用IGBT,仅三、四年的时间,IGBT变频器的单机容量己达800IVA,随着IGBT容量的扩大,通用变频器的容量也将随之扩大。

变频器主电路中功率电路的模块化,控制电路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全数字控制技术,结构设计上采用“平面安装技术”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变频电源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一种混合式功率集成器件,采用厚薄膜混合集成技术,把功率电桥、驱动电路、检测电路、保护电路等封装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智能电力模块”这种器件属于绝缘金属基底结构,所以防电磁干扰能力强,保护电路和检测电路与功率开关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小,因而保护迅速且可靠,传感信号也十分迅速。

电力电子器件和控制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变频器向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特别是微机的应用,为变频器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人们总结了交流调速电气传动控制的大量实践经验,并不断融入软件功能。

日益丰富的软件功能使通用变频器的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可能,即可以把原有生产机械的工艺水平“升级”,达到以往无法达到的境界,使其变成一种具有高度软件控制功能的新机种。

目前出现了一类“多控制方式”通用变频器。

例如安川公司的VS616—G5变频器就有:

无PG(速度传感器)V/f控制:

有PGV/f控制:

无PG矢量控制:

有PG矢量控制等四种控制方式。

通过控制面板,可以控制上述四种控制方式中的一种,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通用变频器经历了模拟控制、数字控制、数模混合控制,直到全数字控制的演变,逐步地实现了多功能化和高性能化,进而使之对各类生产机械、各类生产工艺的适应性不断增强。

最初通用变频器仅用于风机、泵类负载的节能调速和化纤工业中高速缠绕的多机协调运行等,到目前为止,其应用领域得到了相当的扩展。

如搬运机械,从反抗性负载的搬运车辆、带式运输机到位能负载的起重机、提升机、立体仓库、立体停车厂等都已采用了通用变频器。

各类切削机床直到高速磨床乃至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超高速伺服机的精确位置控制都己应用通用变频器。

本系统是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功能。

具体内容如下:

⑴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

⑵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包括变频器参数的设置、变频开环调速、多段速控制以及触摸屏通信方式的设计。

⑶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软件设计,包括程序的编写和分析。

⑷实现调速系统的触摸屏设计。

⑸采用良好的抗干措施使系统更具稳定性。

1背景分析

(1)项目选题背景

该项目选自于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电气控制元件,常用电气控制线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的原理、结构、编程元件与指令系统,梯形图设计原则与技巧,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以及计算机辅助编程和PLC网络系统。

(2)学生背景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高职二年级某班,学生40人,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该专业的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电机电气控制技术》等前序课程。

本项目任务处于《电气控制与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课程的后期,即学生通过本课程前几章的学习,已经熟练掌握了电气控制系统常用器件及常用电气控制线路设计,了解S7-200PLC的原理、结构、编程元件与指令系统,梯形图设计原则与技巧,熟悉常用基本环节的编程以及计算机辅助编程。

可根据控制要求能自己读懂书上已设计好的梯形图,了解PLC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具有熟练编程,调试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3)学习条件

10套THMDTK-1型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实训装置。

实训装置和学习场所的实训室布局如下图1所示。

图1实训设备和实训室布局图

 

PLC和变频器的介绍

4PLC的结构及特点

(1)PLC的结构如下

①电源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

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

②中央处理单元(CPU)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③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④输入输出接口电路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

2、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⑤功能模块如计数、定位等功能模块。

⑥通信模块如以太网、RS485、Profibus-DP通讯模块等。

(2)PLC其特点如下:

①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的中间继电器、时间继电器。

由于触点接触不良,容易出现故障。

PLC用软件代替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仅剩下与输入和输出有关的少量硬件,接线可减少到继电器控制系统的1/10~1/100,因触点接触不良造成的故障大为减少。

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

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

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②硬件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并且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配备有品种齐全的各种硬件装置供用户选用,用户能灵活方便地进行系统配置,组成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系统。

PLC的安装接线也很方便,一般用接线端子连接外部接线。

PLC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可直接驱动一般的电磁阀和交流接触器,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

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③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④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的梯形图程序一般采用顺序控制设计法。

这种编程方法很有规律,很容易掌握。

对于复杂的控制系统,梯形图的设计时间比设计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的时间要少得多。

PLC控制变频器带电机多段速运行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

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⑤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5PLC的工作原理:

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

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

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

(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PLC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

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

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

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

即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

在程序执行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立即I/O指令则可以直接存取I/O点。

即使用I/O指令的话,输入过程影像寄存器的值不会被更新,程序直接从I/O模块取值,输出过程影像寄存器会被立即更新,这跟立即输入有些区别。

(3)输出刷新阶段黄河水院自动化工程系毕业论文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

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

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

6PLC的应用

最初,PLC主要用于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随着PLC技术的进步,它的应用如今,PLC不仅用于开关量控制,还用于模拟量及数字量的控制,可采集与存储数据,还可对控制系统进行监控;还可联网、通讯,实现大范围、跨地域的控制用PLC进行开关量控制实例是很多的。

PLC控制系统可应用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单向运转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可逆运转控制、水塔水位控制、自动送料装车控制、交通信号灯控制、液体混合装置控制、大小球分类传送控制、人行横道与车道灯控制、电动机的丫-△减压起动控制、送料车控制和天塔之光控制等。

目前PLC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轻纺。

汽车。

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使用情况主要分为:

开关量逻辑控制、模拟量控制、运动量控制、数据采集及处理、信号监控、通信及联网。

由于PLC上述几个方面的应用,而且PLC控制系统使其网络又可大可小,所以PLC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行业,如冶金、机械、化工、轻工、食品、建材等等,不仅如此,PLC也应用于一些非工业过程,如楼宇自动化、电梯控制、以及农业大棚环境参数调控等。

7PLC发展趋势

由于PLC的性能优越,兼具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强,通用性好和继电接触器控制简单易懂,维修方便等双重优点,形成以微电脑为核心的电子控制设备。

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在世界上己广泛应用,成为自动化系统中的基本电控装置PLC在现代工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可编程控制器(PLC)具有编程软件采自易学易懂的梯形图语言、控制灵活方便、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现在的工业自动化生产控制多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现今,国内外的产业结构已由劳动力密集型态转移至技术密集型态,低成本、省力化及自动化已成为大家一直追求的目标。

PLC由于其性能优越、可靠性高、程序编写容易、安装与维修方便,且只要改变其软件程序即可改变其控制顺序,从而轻易地达成控制上的不同需求。

近年来大量的运用于电力系统训练、故障检测、配电自动化及电厂遥控、系统监控中。

由于工业生产对自动控制系统需求的多样性,PLC的发展方向有两个:

8PLC控制变频器带电机多段速运行

(1)朝着小型、简易、价格低廉方向发展。

近年来,单片机的出现,促进了PLC向紧凑型发展,体积减小,价格降低,可靠性不断提高。

这种PLC可以广泛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应用于单机控制和规模比较小的自动线控制,如日本立石公司的C20P\C40P\C60P\C20H\C40H等。

(2)朝着大型、高速、多功能方向发展。

大型的PLC一般为多处理器系统,由字处理器、位处理器和浮点处理器等组成,有较大的存储能力和功能很强的输入输出接口。

通过丰富的智能外围接口,可以独立完成位置控制、闭环调节等特殊功能;通过网络接口,可级连不同类型的PLC和计算机,从而组成控制范围很大的局部网络,适用于大型自动化控制系统,如霍尼韦尔的9000系列等。

从PLC的发展趋势看,PLC控制技术将成为今后工业自动化的主要手段。

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PLC技术、机器人技术和CAD/CAM技术将成为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9变频器的介绍

1.2.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变频器,英文名是Variable-frequencyDrive,简称VFD。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的频率和幅度的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传动元件。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

主要是由“整流器”、“平波回路”、“逆变器”组成。

其控制电路则主要是由“运算电路”、“电压、电流检测电路”、“驱动电路”、“速度检测电路”、“保护电路”组成。

而控制电路的作用是给异步电动机供电(电压、频率可调)的主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回路。

交流电输入整流器,变为直流通过中间电路,最后变回交流从逆变器输出。

期间可通过控制电路调节控制电流的大小、传输速率和逆变情况等。

交流电动机的同步转速表达式见式1.1:

n=60f(1-s)/p

(1.1)式1.1中n———异步电动机的转速;f———异步电动机的频率;s———电动机转差率;p———电动机极对数。

由式可知,转速n与频率f成正比,只要改变频率f即可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当频率f在0~50Hz的范围内变化时,电动机转速调节范围非常宽。

变频器就是通过改变电动机电源频率实现速度调节的,是一种理想的高效率、高性能的调速手段。

10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低压通用变频输出电压为380~650V,输出功率为0.75~400kW,工作频率为0~400Hz,它的主电路都采用交—直—交电路。

其控制方式经历了以下四代。

(1)U/f=C的正弦脉宽调制(SPWM)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控制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机械特性硬度也较好,能够满足一般传动的平滑调速要求,已在产业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在低频时,由于输出电压较低,转矩受定子电阻压降的影响比较显著,使输出最大转矩减小。

(2)电压空间矢量(SVPWM)控制方式

它是以三相波形整体生成效果为前提,以逼近电机气隙的理想圆形旋转磁场轨迹为目的,一次生成三相调制波形,以内切多边形逼近圆的方式进行控制的。

经实践使用后又有所改进,即引入频率补偿,能消除速度控制的误差;通过反馈估算磁链幅值,消除低速时定子电阻的影响;将输出电压、电流闭环,以提高动态的精度和稳定度。

(3)矢量控制(VC)方式

矢量控制变频调速的做法是将异步电动机在三相坐标系下的定子电流Ia、Ib、Ic、通过三相-二相变换,等效成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交流电流Ia1Ib1,再通过按转子磁场定向旋转变换,等效成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流电流Im1、It1(Im1相当于直流电动机的励磁电流;It1相当于与转矩成正比的电枢电流),然后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求得直流电动机的控制量,经过相应的坐标反变换,实现对异步电动机的控制。

(4)直接转矩控制(DTC)方式

直接转矩控制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下分析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控制电动机的磁链和转矩。

它不需要将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因而省去了矢量旋转变换中的许多复杂计算;它不需要模仿直流电动机的控制,也不需要为解耦而简化交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5)矩阵式交—交控制方式

VVVF变频、矢量控制变频、直接转矩控制变频都是交—直—交变频中的一种。

其共同缺点是输入功率因数低,谐波电流大,直流电路需要大的储能电容,再生能量又不能反馈回电网,即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

为此,矩阵式交—交变频应运而生。

由于矩阵式交—交变频省去了中间直流环节,从而省去了体积大、价格贵的电解电容。

它能实现功率因数为l,输入电流为正弦且能四象限运行,系统的功率密度大。

该技术目前虽尚未成熟,但仍吸引着众多的学者深入研究。

其实质不是间接的控制电流、磁链等量,而是把转矩直接作为被控制量来实现的。

11变频器的应用

变频器技术的发展趋势经历大约三十年的研发与应用实践,随着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和高性能微处理器的应用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变频器的性能价格比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而厂家仍然在不断地提高可靠性实现变频器的进一步小型轻量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以及无公害化而做着新的努力。

变频器性能的优劣,一要看其输出交流电压的谐波对电机的影响,二要看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和输入功率因数,三要看本身的能量损耗(即效率)如何。

变频器主要用于交流电动机(异步电机或同步电机)转速的调节,是公认的交流电动机最理想、最有前途的调速方案,除了具有卓越的调速性能之外,变频器还有显著的节能作用,是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换代的理想调速装置。

自上世纪80年代被引进中国以来,变频器作为节能应用与速度工艺控制中越来越重要的自动化设备,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交流电动机变频调速已成为当代电机调速的潮流,它以体积小、重量轻、转矩大、精度高、功能强、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便于通信等功能优于以往的任何调速方式,如变极调速、调压调速、滑差调速、串级调速、整流子电动机调速、液力偶合调速,乃至直流调速。

因而在钢铁、有色、石油、石化、化纤、纺织、机械、电力、电子、建材、煤炭、医药、造纸、注塑、卷烟、吊车、城市供水、中央空调及污水处理行业得到普遍应用。

运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变频器是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功率变换器,运动控制系统是作为机电能量变换器的电气传动技术的发展。

当今的运动控制系统是包含多种学科的技术领域,总的发展趋势是:

驱动的交流化,功率变换器的高频化,控制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因此,变频器作为系统的重要功率变换部件,提供可控的高性能变压变频的交流电源而得到迅猛发展。

12PLC与变频器的组合

在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是PLC和变频器的组合应用,并且产生了多种多样的PLC控制变频器的方法。

通过PLC与变频器的组合对机械产品进行控制,其优点是拥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传输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