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964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docx

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

2020年自考《中国对外贸易》试题及答案(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

1、自1995年以来我国最大类的出口商品是(B)。

A、轻纺产品B、机电产品

C、石油D、农副产品

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所占比重已达(B)。

A、75%以上B、90%以上

C、85%以上D、60%以上

3、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是其被写入(C)。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D、中共十四大报告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首先开放的领域是(D)。

A、政治B、文化

C、科技D、经济

5、在对外开放政策内容中,决定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和范围的是(B)。

A、开展对外承包工程B、发展出口贸易

C、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D、利用外资

6、我国对外开放的起点是(B)。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建立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开放陆地边境城镇

7、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C)。

A、浦东B、深圳

C、海南D、珠海

8、为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行全方位开放,1999年我国提出实施(C)。

A、科技兴贸战略B、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C、西部大开发战略D、走出去战略

9、我国外汇收入最重要的来源是(B)。

A、服务出口B、货物出口

C、对外承包工程D、对外劳务合作

10、目前,我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市场是(C)。

A、香港地区B、日本

C、美国D、欧盟

11、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实现由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是在(B)。

A、八五计划末B、七五计划末

C、九五计划末D、六五计划末

12、“九五”至“十五”计划期间,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核心是(B)。

A、以量取胜B、以质取胜

C、以结构多元化取胜D、以价廉取胜

13、完善售后服务对我国下列哪种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与扩大最为重要(C)。

A、农产品B、矿产品

C、机电产品D、纺织品

14、为提高出口商品竞争力,保持对外贸易发展后劲,我国应大力发展的出口产品是(C)。

A、创汇农产品B、矿产品

C、高科技产品D、轻纺产品

15、当今国际贸易中对企业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认证最具权威性的标准是(D)。

A、《ISO14000系列标准》B、《CAC标准》

C、《CEN标准》D、《ISO9000系列标准》

16、为了提升出口商品结构,加快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我国于1999年提出实施(C)。

A、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B、大经贸战略

C、科技兴贸战略D、走出去战略

17、现阶段,我国出口市场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出口市场格局的(A)。

A、多元化B、集中化

C、细分化D、平衡化

18、我国已具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引进技术的重点应放在(C)上。

A、成套设备B、关键设备

C、软件技术D、组装散件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正式实施的时间是(A)。

A、1994年7月1日B、1994年5月12日

C、1992年7月1日D、1992年5月12日

20、《对外贸易法》规定的首要原则是(A)。

A、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原则

B、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原则

C、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的原则

D、对外贸易促进原则

21、履行国际间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的基础是实行(D)。

A、对外贸易垄断制B、自由贸易制度

C、保护贸易制度D、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2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规定,我国对国际服务贸易实行(C)原则。

A、全面开放B、禁止开放

C、逐步开放D、自由开放

23、我国的现行汇率制度是(B)。

A、有管理的、单一固定汇率制

B、有管理的、单一浮动汇率制

C、有管理的、双轨浮动汇率制

D、有管理的、自由浮动汇率制

24、被世贸组织视为透明度最高的对外贸易调节工具是(B)。

A、价格B、关税

C、配额D、汇率

25、我国现行海关税则中所采用的商品分类目录是(D)。

A、联合国标准商品分类目录B、我国自定的商品分类目录

C、布鲁塞尔税则商品目录D、国际商品编码协调制度

26、根据《海关法》与《进出口关税条例》进行的关税减免为(B)。

A、特定减免B、法定减免

C、临时减免D、行政减免

27、根据我国现行进口货物国内税征税制度,我国对进口产品实行与国内产品(B)原则。

A、差别纳税B、同等纳税

C、共同纳税D、互惠纳税

28、出口退税是指将出口货物在国内生产与流通中所缴纳的(C)退还给出口企业,以增强出口竞争力。

A、企业与职工个人所得税B、进口关税与企业所得税

C、增值税与消费税D、进口关税与增值税

29、根据《出口货物退(免)税管理办法》规定,我国出口产品应退税种为(B)。

A、所得税与消费税B、增值税与消费税

C、关税与增值税D、消费税与关税

30、对机电产品出口和成套设备出口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的银行为(A)。

A、中国进出口银行B、中国银行

C、中国工商银行D、中国国际投资银行

31、进出口配额管理主要是指国家对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实行(C)限制。

A、金额B、价格

C、数量D、品种

32、我国实行出口被动配额管理的主要商品是(C)。

A、农产品B、矿产品

C、纺织品D、化工品

33、按照效益、公正、公开的原则,从1994年起我国对部分出口商品配额采取了(B)分配。

A、行政B、招标

C、计划D、平均

34、我国对加工贸易和补偿贸易货物实行(A)。

A、保税监管制度B、报关监管制度

C、征税放行制度D、监督审查制度

35、我国对经常项目外汇收入实行(B)。

A、银行售汇制B、银行结汇制

C、银行核销制D、银行监管制

36、中日贸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B)。

A、以垂直型分工为主B、以水平型分工为主

C、以初级产品为主D、以机电产品为主

37、中美贸易的主要特点之一是(B)。

A、以一般贸易为主B、以加工贸易为主

C、以服务贸易为主D、以技术贸易为主

38、下列国家中,同我国发展经贸关系最具地缘优势的国家是(C)。

A、白俄罗斯B、新加坡

C、俄罗斯D、泰国

39、90年代以来,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主要贸易方式是(C)。

A、记账贸易B、补偿贸易

C、现汇贸易D、易货贸易

40、中国出口产品最大的转口市场是(A)。

A、香港地区B、澳门地区

C、新加坡D、台湾地区

41、我国贸易逆差最大的来源地是(D)。

A、香港B、韩国

C、东盟D、台湾

42、我国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的首要原则是(B)。

A、结合国别地区政策作价B、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作价

C、结合购销意图作价D、根据商品生产成本作价

43、与对外贸易价格制订关系最为密切的经济政策是各国的(C)。

A、国别地区政策B、外汇政策

C、贸易保护政策D、财政政策

44、目前我国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主要是(C)。

A、由国内市场供求决定B、由物价管理部门决定

C、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定价D、由国家计划定价

45、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C)

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比较差异”

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绝对差异”

46、影响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B)。

A、各国自然条件的差异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生产专业化程度的加深D、各国经济实力的差异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AC)。

A、高于同期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

B、低于同期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平均增长速度

C、高于同期中国GDP平均增长速度

D、低于同期发达国家GDP平均增长速度

E、与同期世界贸易平均增长速度持平

2、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是(BCDE)。

A、初级产品进口比例逐步上升

B、大量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

C、减少国内技术完善的商品的进口

D、制成品进口比例逐步上升

E、增加国内短缺的资源性产品的进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细

化,(BD)趋势大大强化。

A、工业国和农业国的国际分工B、企业内部的国际分工

C、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D、行业内部的国际分工

E、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国际分工

4、商品的国际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而国际价值是由(CD)

决定的。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比较差异”

C、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E、国民劳动的平均单位

5、在绝对差异和比较差异情况下,对外贸易双方都可以通过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从而实现(AD)。

A、社会劳动的节约B、使用价值的转换

C、实物形态的平衡D、国内价值的增值

E、科技水平的提高

6、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从(AD)形态论证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A、实物B、价值

C、货币D、使用价值

E、价格

7、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AB)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A、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之间

B、生产生产资料的第一部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第二部类内部

C、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

D、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

E.、对外贸易与内需之间

8、我国对外开放政策最主要的内容有(ACD)。

A、发展对外贸易B、开展对外承包工程

C、利用外资D、引进新进技术

E、发展对外经济技术援助

9、8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是(BCD)。

A、陆地边境开放市镇B、沿海经济开放区

C、经济特区D、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E、沿江港口开放城市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继续开放沿海地区的同时,进一步开放了(ABD)。

A、内地中心城市B、沿江港口城市

C、经济特区D、陆地边境城镇

E、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11、我国经济特区包括(ACD)。

A、深圳、珠海B、大连、海南

C、汕头、海南D、浦东、厦门

E、深圳、湛江

12、现阶段我国出口贸易发展战略是(ABE)。

A、以质取胜战略B、市场多元化战略

C、进口替代战略D、西部大开发战略

E、科技兴贸战略.

13、制定出口商品战略的重要意义在于(ABCE)。

A、合理安排出口商品结构B、增强出口商品竞争力

C、扩大出口创汇能力D、提高出口商品质量

E、提高出口经济效益

14、现阶段我国仍要发展轻纺产品出口,是因为其(ACD)。

A、可以吸收众多劳动力B、技术含量高

C、具有比较优势D、仍具有一定创汇规模

E、符合以质取胜战略要求

15、我国发展创汇农产品出口的有利条件是(BCD)。

A、其价格低廉B、具有丰富资源

C、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D、其是可再生资源

E、可避开国际贸易壁垒

16、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国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重点放在由主要出口(CDE)。

A、初级产品向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转变

B、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的转变

C、粗加工制成品向主要出口精加工制成品的转变

D、低附加值产品向主要出口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变

E、浅加工产品向主要出口深加工产品的转变

17、科技兴贸“十五”规划的重点任务是(ABDE)。

A、促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体制创新

B、发展重点产业和技术领域的产品出口

C、增加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

D、加强出口产品的高新技术支持

E、构筑科技兴贸服务体系

18、目前我国出口市场仍主要集中在(ABC)。

A、港澳地区B、美国、日本

C、欧盟国家D、独联体、东欧国家

E、东盟国家

19、我国应继续巩固和深度开发的出口市场是(ABCE)。

A、日本B、美国

C、港澳地区D、俄罗斯

E、欧盟国家

20、为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我国重点开拓的新市场是(CD)。

A、西方工业发达国家B、港澳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