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492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docx

1天然气发展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北京市‘十二五’市级一般专项规划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

发展建设规划

(公示稿)

 

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

二〇一一年三月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

规划

一、“十一五”燃气发展实施评估

(一)行业发展概述

1.天然气

“十一五”期间,天然气行业发展迅速,天然气用户数和用气量均位居全国之首。

截至2010年底,北京市天然气居民用户约454万户,比2005年增加165万户,增幅达57.1%;全市居民天然气气化率达68%,比2005年增长18.4%,增加43亿立方米,达到75.0亿立方米(含燕化用气约3亿立方米),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由7.0%增加到13.1%。

图1 2001年~2010年天然气居民用户数量及年增长率

图2 2001~2010年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及增长率(不含燕化)

2.液化石油气

“十一五”期间,液化石油气作为城市燃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平稳。

截止2010年底,全市液化石油气用户约184万户,年购入量约41万吨,本地年销售量达35.9万吨,其中家庭用量达14.5万吨,接近总销售量的40%。

(二)工程实施进展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建设天然气管线约2450公里,场站设施90余座,投资约124.8亿元。

其中,参与上游投资约74亿元,建设管线约1200公里。

“十一五”期间,随着液化石油气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送气下乡”工程的实施,液化石油气市场日益活跃。

2010年,本市液化石油气供应企业达300余家,其中液化石油气储配站约146座,储气能力达7.1万立方米,灌装能力达300多万吨。

(三)“十一五”燃气发展评价

1.取得的成果

(1)规划目标基本实现

2010年,北京市天然气用气量达75亿立方米(含燕化用气),在全市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约13.1%,顺利实现《北京市“十一五”时期燃气发展规划》的目标。

图3 2005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结构

图4 2010年北京市能源消费结构

(2)奥运保障圆满完成

按照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要求,根据申奥环保承诺,认真谋划、积极准备,多方协调,组织制定奥运会燃气保障措施,顺利完成奥运期间供气保障任务。

(3)“老楼通气”进展顺利

“十一五”期间,为提高老楼居民生活水平,我市城区开展了入住多年未通天然气楼房接气工程,工程由市区两级政府和市燃气集团共同投资。

截至2010年底,共投资约11亿元,对400余个社区的2000余栋楼房实施通气工程,使16万户家庭使用上了天然气。

(4)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十一五”期间,天然气累计用量约273亿立方米,相当于替代5400万吨煤炭,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2190万吨、氮氧化物约31万吨、二氧化硫约22万吨,烟尘约817万吨,为首都节能减排,提高环境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2.存在的问题

(1)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由于征地拆迁难度和成本加大、项目建设周期延长等原因。

“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天然气高压A调压站建设仅完成了规划中的6座,占规划的60%;已启动的燃气管线项目占规划管线建设长度的67%,其中约30%已完工,5%在建,32%仅完成了前期规划选址等工作。

(2)运行调度难度加大

“十一五”时期,天然气日峰谷差达4905万立方米,高峰日比低谷日达12.2:

1;月峰谷差达12.2亿立方米,高峰月比低谷月达7.2:

1,我市天然气峰谷差进一步扩大,调峰难度进一步增大。

同时,由于燃气需求侧管理手段薄弱,我市应对天然气高峰、事故的能力有限,主要依靠上游进行调峰,如遇极端天气(如2009年~2010年采暖季)等不利工况,将严重威胁北京市天然气的供应安全。

(3)市场发展还需完善

“十一五”期间,由于城市发展、地理区位等历史原因,中心城、新城天然气发展不均衡。

2010年,中心城天然气管网覆盖率约为70%,天然气气化率约93%,而新城管网覆盖率仅为20%,远郊区县平均气化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中心城的天然气服务水平。

“十一五”期间,本市液化石油气市场日益活跃,客观上促进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但也一定程度上造成盲目投入导致产能过剩。

2010年,我市液化石油气最大年灌装能力约为实际销售量的8倍。

部分供应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往往降低安全投入和服务质量,采用压低价格以扩大市场份额的发展策略,出现了不规范经营和违法经营行为。

二、发展思路、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安全、经济、高效”的方针,着力构建多气源、多方向的外部供应保障体系,建设分级合理、功能明晰的区域输气网络,打造科学合理、智能高效和精细化的燃气运行管理体系,创新燃气市场发展机制,不断提高天然气在城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实现“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目标做好能源保障。

(二)发展原则

1.安全供应原则

全面加强燃气供应系统的保障能力和可靠性。

积极推进上游气源工程实施,市内接收设施提前布局、超前建设;加快全市燃气输气设施的建设与升级改造,提高管网覆盖率和输气能力,不断完善储气调峰和应急保障措施,增强供气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应用物联网和信息化技术手段,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2.节能发展原则

合理利用天然气,充分发挥现阶段天然气在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二氧化碳减排方面的作用。

积极扩展天然气用气领域,优化天然气用气结构,平抑冬夏季节用气峰谷差;大力发展燃气冷热电联供系统,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加强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节约用气、错峰用气,推广节能型燃气用具。

3.服务民生原则

把“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理念贯彻到燃气设施建设、管理之中,统筹城乡燃气发展,加快远郊区县新城管道天然气建设,推进民生工程,解决旧城和老楼供气问题;加大送气下乡力度,采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途径完善农村燃气供应体系,使燃气行业的发展惠及于民。

(三)发展目标

1.总体规模

规划到2015年,北京市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在北京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目前的13.1%提升到20%以上。

全市人均天然气消费水平由目前的380立方米/人·年,提高到700立方米/人·年以上。

2.服务水平

规划到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的天然气气化率达到80%以上。

其中,中心城达到95%以上,远郊区县达到60%以上(新城部分达到80%)。

中心城天然气管网覆盖率由目前的70%提高到80%以上,新城天然气管网覆盖率由目前的20%提高到50%以上。

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向新城倾斜,加快郊区新城天然气配气管网建设,提升新城和镇天然气利用水平,全面实现新城和重点镇的天然气供应。

利用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形成多元互补的农村燃气保障体系。

3.设施建设

加快外部气源供应体系的建设。

以陕京一线、二线、三线为基本气源保障,完成陕京四线和大唐煤制气项目的市内接收工程及外部配套地下储气库建设,积极推进唐山曹妃甸液化天然气项目及进京管线的建设,确保北京市形成多气源、多方向的供气体系。

高标准、适度超前地完善市内天然气输气体系。

以四大热电中心供气管线建设为契机,进一步优化市内输气系统。

“十二五”期间,完成市区北部、东北部、东部等3~4座门站的建设,实现六环路高压A管网成环,配套建设门头沟调压站等10余座高压A调压站;进一步优化高压B及以下管网。

4.市场管理

推行信息化和物联网技术应用,完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实现燃气行业的精细化管理,促进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行业服务升级。

对有条件的区域和项目推行燃气特许经营招投标制度,吸引多元化社会资本参与,维持市场适度竞争,促进燃气供应企业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推进远郊区县及燃气热电厂等大型用户的趸售机制或代输机制,落实居民用气同网同价,让全市天然气用户享受公平的供气服务。

三、天然气发展规划

(一)负荷预测及资源落实

“十二五”时期,北京燃气领域优先发展和保障居民用气,鼓励发展工业用气、汽车用气,推进天然气采暖用气,适度发展天然气热电厂,鼓励发展中小型冷热电三联供,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根据各类用户的发展情况,规划到2015年天然气需求量达180亿立方米/年。

根据目前的气源落实情况,2015年可供北京的天然气资源有陕京一二三四线、大唐煤制气、唐山液化天然气等,供应能力达200亿立方米/年以上,可以保障“十二五”期间的天然气需求。

(二)设施布局

从北京市的现状管网格局出发,密切结合未来城市发展需求,为了支撑天然气需求的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强化设施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一个外围输气大环+五个市内输配环路+六大气源+N条放射联络线和大用户供气专线(即“1+5+6+N”)的安全、高效的天然气供应体系。

(三)重要工程

“十二五”初期,完成陕京三线及配套门站的建设;中期完成陕京四线及配套门站的建设,大唐煤制气进京工程结合陕京四线工程先期启动;加快推进唐山LNG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建成。

“十二五”期间,新建北部、东北部、东部等门站,到2015年北京市的门站年接收能力达到200亿立方米以上。

1.高压A管线工程

“十二五”期间,建成西六环路高压A管线良乡至西沙屯段,约76公里,实现六环路高压A管网成环。

结合六环路工程建设,配套建设高压A调压站10座。

2.联络线及电厂专线

高压B联络线工程:

根据北京市燃气场站设施布局,结合道路建设,“十二五”时期,规划沿京包高速路等道路新建高压B(2.5兆帕)联络线约112公里。

电厂专线工程:

为了保障四大热电中心用气需求,提高输气系统的输气能力和储气能力,规划采用从门站专线接气、点对点供气的方式来解决四大热电中心的供气问题,新建天然气高压A管线约102公里。

3.中心城63座锅炉房“煤改气”工程

目前,北京市共有63座大型集中燃煤锅炉房,其中北邮、北交、晨光、望园等4座锅炉房已完成“煤改气”工程。

根据北京市环保要求,“十二五”期间完成剩余59座燃煤锅炉房“煤改气”工程。

结合锅炉房周边燃气设施,根据其所带供热负荷,确定接气方案,有条件的锅炉房结合“煤改气”工程建设区域调压站。

规划新建天然气管线约75公里,新增区域调压站约12座,新增供气能力约80万立方米/时。

4.中心城及重点功能区供气工程

新建燃气管线约450公里,其中高压B管线70余公里,次高压A管线约140公里,中压管线约120公里。

重点完成旧城保护区、首钢改造区、CBD地区、丽泽商务区等重点功能区的燃气管网建设工程。

新建燃气场站(箱)35座,其中高压B调压站11座,次高压A调压站(箱)约24座。

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各尽其职、属地负责”的工作原则,推进中心城商业用户通气工程。

制订具体的优惠政策,鼓励液化石油气用户改用管道天然气。

5.远郊区县供气工程

“十二五”期间,所有新城接入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

结合陕京四线的建设,在延庆新城建设天然气分输站一座,解决延庆新城供气问题。

进一步推进42个重点镇燃气工程建设,采用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等多种方式解决当地用气需求。

结合长输管线工程建设小型分输站,向沿线远郊城镇供气。

通过规范液化石油气市场,提升液化石油气配送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地区的燃气使用量和使用比重;依托管道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构成的多元化燃气供应体系,因地制宜地推进农村燃气化工程。

四、液化石油气供应规划

(一)发展思路

按照“整合优先,稳步发展”的原则,加快重组现有资源,逐步淘汰半数以上落后产能,严厉打击非法违法供气行为,实现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以政府为主导,强化监管力度,推进液化石油气市场企业整合,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液化石油气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以安全为目标,依托设施建设,提高应急储备能力,保障供气安全;依靠科技进步,打造液化石油气物联网,提高行业服务和安全运营水平。

(二)供应保障

结合近几年液化石油气消费量,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市液化石油气消费量将维持在35~40万吨左右。

根据目前液化石油气设施能力,可以满足“十二五”期间液化石油气的供应。

“十二五”期间,延续液化石油气政府应急储备工作,由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利用现有设施代购、代管,实施1万吨政府储备。

当发生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价格异常波动等情况时,动用储备保证液化石油气供应稳定。

针对目前液化石油气供应能力过剩和不规范经营等情况,“十二五”时期,在本市区域内不再新建、扩建液化石油气灌装站,瓶装液化石油气供应站按照资源整合,就近服务的原则优化布局。

同时,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强化标准制定,加大技术应用等方式,实现液化石油气企业的优胜劣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监管措施

1、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引导资源整合

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强化综合评价措施,规范监督检查,引导企业优化重组,淘汰安全生产和用户服务能力低下的落后企业。

2、建设物流系统,提升监管水平

加快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建设液化石油气钢瓶物流和场站视频远程监测信息系统。

以钢瓶为载体,以RFID物联网身份识别和视频技术为支撑,对液化石油气充装、运输、销售和使用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五、安全运行保障

(一)安全运行目标

运行安全是燃气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用气需求将出现跨越式发展,对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必须充分保障燃气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燃气供应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十二五”期间,应着力加强资源衔接和储备,落实设施能力建设和运行管理维护,提高运行监控和应急反应水平,规划实现以下三大目标:

1.落实资源供需平衡

以政府为主导,积极协调上下游企业,进行年度天然气供需计划对接。

加快储气调峰设施的开发建设,强化高峰保障能力;完善热电气联调联供机制,实现城市能源运行的统筹管理。

2.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在燃气供气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维护阶段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强化设施建设,提高供气系统的保障能力;加强供气设施的日常性巡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3.提高应急反应能力

建立全面覆盖的智能监控体系,通过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应对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修订应急预案,完善政府应急储备机制,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高效、高速地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供气工作。

(二)运行调度平台建设

为了保障上下游的有效对接,最大限度地实现供需平衡;进一步落实需求侧管理,实现重点用户在线监测调控;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应急处置和管理工作水平,“十二五”期间,启动市级燃气运行调度平台的建设,逐步实现政府、上下游、相关专业部门对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即时调度。

(三)储气调峰和应急措施

由于我市天然气季节、月、日及小时需求不均衡性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十二五”期间燃气保障工作重点在于确保高峰月、高峰日、高峰小时和事故状态下的供气稳定。

北京市天然气安全应急保障主要依靠上下游共同解决,但是侧重点不同:

1.季节调峰和日调峰

由于北京市本地没有气田又不具备建设大型储气设施的条件,因此北京市输配系统完全是中石油天然气供气网络上的一个子网。

对于季节调峰和日调峰,主要依靠上游通过建设地下储气库、结合LNG接收码头配套建设LNG应急储备调峰设施等方式解决。

近期不考虑在北京市内建设大型调峰设施。

2.事故应急供气措施

主要通过利用周边上游地下储气库的临时调度、强化设施建设以及开展需求侧管理等方式由上下游共同解决。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继续加大需求侧管理,提高供气安全保障能力,如对锅炉房配置双燃料系统,以应对冬季供气紧张;通过发展可中断用户,应用输气系统在线监测、调度技术,实现在用气高峰和事故工况下,通过可中断用户减缓供气压力,提高保障能力。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将根据需要适时启动小型LNG调峰站的建设,以应对北京市天然气小时调峰和事故调峰。

(四)应急保障措施

1.修订应急保障预案

“十二五”期间,结合奥运、建国60周年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和的实际经验,修订完善《北京市燃气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研究制定切实有效的应急工作保障措施,为燃气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2.建设应急调度设施

“十二五”期间,在中心城建成两座应急指挥调度中心:

东部应急中心和西部应急中心;同时,健全应急管理指挥平台,搭建通讯网络,做好应急技术和设备组织调配,确保应急救援顺利开展、通讯联络的畅通和各类信息及时可靠的传递。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宣传力度,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制定规划公示文稿,并按照程序向社会发布,同时通过媒体广播、主题活动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多种形式,向各级政府部门、燃气供应企业和广大市民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燃气行业健康发展。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供应保障将成为热、电、气安全运行的关键。

必须强化燃气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有效支撑首都能源供应保障体系的建设。

进一步落实精细化管理,继续扩展“北京市热、电、气联调联供监控平台”的功能及容量,多渠道、多方式提升燃气系统保障能力。

(二)深化规划实施方案,落实规划指导细则

在《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分解“十二五”期间年度重点建设任务,并组织编制《北京市天然气输配系统规划》、《北京市液化石油气供应保障规划》、《北京市农村地区燃气发展规划》等三项规划实施细则,配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各项重点任务的实施。

结合燃气供应保障、安全管理和用户服务等方面重点工作需求,开展负荷预测、供应方式、运行调度、安全控制、节能技术等方面的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行业管理的科技水平。

(三)推进工程实施进度,保障首都能源安全

鉴于城市燃气基础设施的建设难度加大,建设成本不断增加,相关部门应将燃气相关工程项目列入年度重点工程计划,多方协调推进工程建设进度,并参照商业用地的模式,对燃气基础建设用地提前收储等工作的可行性开展研究。

“十二五”期间,燃气行业担负着输配管网优化、四大热电中心供气保障、中心城锅炉房“煤改气”工程、新城管网覆盖等一系列重点任务。

各有关部门应按照燃气发展规划确定的项目和进度要求,制订项目实施计划,落实项目资金,为全面完成“十二五”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供保证。

(四)完善市场价格机制,引导燃气用户发展

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和管理机制,以价格杠杆调节天然气供需矛盾。

推行天然气季节性差价、峰谷差价和可中断气价等差别气价政策,以引导用户合理消费,提高天然气利用效率,缓解天然气供应压力。

进一步完善天然气市场和大用户的趸售机制或代输机制,在有条件的区域推进天然气特许经营招投标工作的实施,实现在政府的监管下,在满足安全、高效、公平的基础上,各类符合标准的市场主体均能获得均等的参与燃气运营的机会,促进燃气市场的繁荣和行业服务的提升。

鼓励公共建筑制冷使用天然气,大力发展夏季用气负荷,平抑冬季高峰用气。

研究工业燃料用气的非采暖季气价优惠机制,推动远郊区县工业的煤改气力度,进一步改善大气环境。

鼓励和支持远郊区县发展天然气公交车,充分发挥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在车用领域的潜力和优势;继续推进液化天然气汽车的试点工程。

(五)完善法规标准建设,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以《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实施为契机,修订完善《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等燃气管理地方法规及配套文件,加强和改进经营许可制度,厘清市和区县燃气管理部门的职责和管理边界,加强燃气主管部门与质监、工商、公安消防等部门的沟通,全面提高燃气行业管理水平。

编制修订供应单位生产运行、安全管理和用户服务质量标准。

重点把服务标准纳入到燃气运营企业的管理考核中,督促燃气企业建立健全用户服务制度,推进我市燃气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程。

制定并发布供用气合同示范文本,指导供应企业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规范生产经营服务行为,逐步提高全行业安全生产和用户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大力推进燃气安全服务向社区延伸,通过政府监督、企业主责、社区配合的有机结合,构筑安全、便捷的用户服务体系;建立社区巡检联络机制,提高入户巡检率,全力为居民打造和谐、环保的用气环境。

(六)建立长效节能机制,提高燃气利用效率

完善燃气器具能效标准,制定能效等级及能效指标,实现燃气产品的节能级别划分,促进燃气器具的节能技术发展。

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选用节能燃气设备,促进燃气节能技术的推广,淘汰效率低下的老旧设备。

鼓励组建专业的能源服务公司,倡导合同能源管理,促进天然气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提高天然气综合利用效率。

重点在天然气供热、分布式能源中心等领域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以市场化的模式达到节能管理的良好效果。

加强重点用气单位的用气效率监测管理和节能管理;继续向广大市民宣传行为节能理念,倡导安全科学的节约用气方式,提高社会各界的节约用气意识,促进行为节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