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898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学年高二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颠覆传统的读书方式——移动阅读

《中国人移动阅读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人共进行了9亿分钟(相当于17个世纪)、6亿次移动阅读。

上班路上成为移动阅读的高峰期,其次人们也喜欢在床上、沙发上、洗手间、下班路上阅读。

移动阅读是什么?

移动阅读是指人们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如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

阅读的内容包括数字化的书籍、报刊杂志,也包括博客微博、视频等。

谈到移动阅读,不得不提手机报,自从2004年7月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作为“装在口袋里的媒体”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

它的移动性、便携性、互动性、贴身性等优势,满足了信息时代受众在“碎片化时间”中阅读的习惯,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得到认可和追捧。

但是,基于2.5G网络的手机报只能看做是移动阅读的“前世”。

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阅读必将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人们不再满足于阅读内容单一的手机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SP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移动终端上阅读成为潮流所向。

这些基于移动工联网的平台,使得随时随地可读、海量信息聚集、声像图文并茂成为可能。

移动阅读时代到来了。

移动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目前,移动阅读可以分为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和阅读客户端两大类。

电纸书可以阅读PDF、TXT等大部分格式的电子书,一些电子阅读器的电子墨水技术使得辐射能耗低、不伤眼睛、效果逼真,阅读时好像玻璃下压着一本纸质书一样。

而阅读客户端是通过阅读应用软件向读者推送电子书,用户可以下载或在线阅读。

历史上,人们常用汗牛充栋来形容藏书多,存放时可堆砌至屋顶,运书时让牛也出汗。

然而在移动阅读时代,书房将不再“汗牛充栋”,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存储成千上万本书籍,并把他们放入口袋中随身携带,这种方式使得阅读“飘”了起来。

同时,阅读器或阅读软件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大大提高了阅读的效率和深度。

读到精彩处,兴起时,轻点按钮,用微博等移动社交工具和他人分享阅读心得。

这样,通过小小的阅读终端,便能以书会友。

《新民晚报》总编辑、上海市记协副主席陈保平在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演讲时说:

“移动阅读将成为未来一种主要的生活方式。

”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

另据易观国际报告,手机阅读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高频率使用的应用之一,每天阅读一次及以上的用户占比45%。

摩尔定律预示着移动阅读将汇入这样的科技潮流:

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阅读体验更好,阅读量更大。

可见,未来移动阅读将在手机上大有作为,“飘”起来阅读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然而,海量信息是把双刃剑,带来丰富选择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移动阅读让人们买的书越来越多,加上阅读器上从一本书切换到另一本书的功能很方便;使得读者更难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

并且,在公交、地铁等嘈杂的环境中阅读;知识的吸收难免会大打折扣。

因此陈保平也提出:

这种碎片化的“浅阅读”是否会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有负面影响,这也是人类每次拥抱新技术的同时,值得警醒的地方。

1.下列关于“移动阅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移动阅读”是相对于传统阅读而言的新兴阅读方式,这里面既有阅读方式、方法的变化,也有读物内容的变化。

B.“移动阅读”将随着阅读器更便携、性价比更高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和更大的阅读量,并将替代传统阅读。

C.“移动阅读”时代随着3G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而到来,在电纸书、智能平板、PEP上阅读成为潮流。

D.“移动阅读”是人们利用手机、电纸书、平板电脑等进行阅读的方式,而用手机进行移动阅读最早得到认可和追捧。

2.下列表述不能支持“移动阅读被称为‘碎片化阅读’”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

A.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业余时间呈“碎片化”形态,在这样的时间里很难长时间地连续阅读。

B.人们通过移动阅读很难从头到尾完整地阅读完一本书,甚至难以读完一篇并不长的文章。

C.人们通过这种阅读所接受的信息完全是零碎的,而零碎的信息给人的教益是断章取义的、不完整的,有害无益。

D.这种阅读是浅阅读,阅读的结果对人的思维方式、分析能力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正所谓开“卷”未必有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随着3G无线互联网时代来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数码终端技术的移动阅读可能会朝着丰富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B.人们可以使用阅读终端的书签、笔记、分享功能,通过“微博”等社交工具与他人分享阅读心得,随时随地以书会友。

C.一些电子阅读器因为采用了电子墨水技术,使这类移动阅读没有辐射,不伤眼晴,效果逼真而被广泛应用。

D.传统阅读时代的书房藏书“汗牛充栋”,而移动阅读时代,一部普通的电子阅读器就可以装下成千上万本书,书房中不可能再有大量藏书。

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4~8题。

(22分)

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

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

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

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

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

及母终,尝寝伏冢庐,服竟,不忍除。

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

月余,自劾去。

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

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

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建初初,太尉牟融举贤良方正。

再迁司空长史。

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

每朝会,帝常使虎贲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

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

于是京师贵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

帝闻而益善之。

后上书乞骸骨,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

“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

县以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

如有不幸,祠以中牢。

”由是“巨孝”之称,行于天下。

及卒,诏复赐谷千斛。

                                    《后汉书·江革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或劫欲将去或:

有时B.革以母老不应应:

应召

C.服竟,不忍除除:

脱掉D.帝闻而益善之善:

美好

5.下列各组句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遂得俱全于难/由是“巨孝”之称,行于天下

B.祠以中牢/县以谷千斛赐‘巨孝’

C.常采拾以为养/举孝廉为郎

D.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肃宗甚崇礼之

6.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属于表现江革“孝母”品性的一组是(    )(3分)

①少失父,独与母居②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适以为养③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④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⑤便身之物,莫不必给⑥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

A.①③⑥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天下大乱、盗贼横出的生存危难之际,江革不怕危险,带着母亲逃难;在遭劫的情况下,他哭着哀求贼人,说愿意拿出财物,请求放了他们母子。

B.江革怕车子晃动而伤害到自己的老母亲,拒绝使用牛马拉车,亲自扶辕驾车,因而获得了“江巨孝”的美称。

C.江革的孝母行为,深深地感动了地方的父母官,被请去为吏;后他被举荐做了孝廉,但是他淡泊名利,不久,便辞官离去。

D.皇帝非常思慕江革的至行,便给齐相下诏,赏给江革谷千斛,赐给江革“巨孝”的称号,并要求经常慰问他。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5分)

(2)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

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5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11分)

江城子病起春尽陈子龙[注]

    一帘病枕五更钟。

晓云空,卷残红。

无情春色,去矣几时逢?

添我几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

恋芳丛,绕游蜂。

料得来年,相见画屏中。

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

    [注]陈子龙:

明末文学家,本诗大约作于南明福王朝灭亡后一年。

9.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5分)

10.“人自伤心花自笑,凭燕子,舞东风”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句默写。

(8分)

11.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

(2)《逍遥游》一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极写古时秦蜀之间仅有一条可容鸟飞过的狭窄艰险的通道。

(4)《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19分)

朋友〔美国〕斯考特·奥洛斯基

“今天晚上出来有点儿冷。

”亚当·塞巴斯坦对自己咕哝着。

亚当,47岁,他像往日一样独自坐在公园里的长凳上。

他的衣服是沾着污点的白衬衫,外面罩着一件旧的军用胶布雨衣,裤子是用一种质量差的料子制成的,裤线多得就像他额头的皱纹。

他颓然坐在凳子上,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堆破布。

“又忘了我的围巾了,”他说,“我可能要着凉死掉。

风飕飕地在树林中吹过,当亚当听见年轻人的脚步声朝他走来的时候,风声停住了。

“先生,晚上好。

亚当抬头看见一位年轻人,大约30岁,向他微笑着。

“如果我坐下来,行吗?

“我当然在乎,可我不能阻止你坐在你想坐的地方。

“你的话听起来很刺耳。

”这个人挨着亚当坐下来的时候说。

“为什么我不应该呢?

我在这儿一个人坐着挺好的,享受着夜晚的凉爽空气,你突然跳出来坐在我身边,打乱了这种平静。

他俩无言地坐了一会儿,接着,又起风了。

亚当把衣领拉起来围着他的脖子。

“我的名字叫雷。

”年轻人说着伸出来他的手。

尽管非常恼怒,亚当也伸出了他的手,希望雷能够尽快离开。

“我的名字叫亚当。

”他说,仅仅是出于客气的需要。

“啊,您好,亚当!

亚当缩回了他的手。

“能多好就多好。

”话从亚当嘴里说出来,没带什么感情。

他又把大衣领子拉起来围住脖子。

“你不冷吧,是吗?

”雷用着对亚当来说似乎是真正关心的语调问道。

“哦,我以前挺冷的。

你知道什么呀?

过去的25年中,我每天晚上坐在这凳子上,在所有这段时间以外,我觉得没有任何人停下来和我说话,甚至没有人注意我,更谈不上跟我说点儿什么了。

然后,不知打哪儿来的,你坐在这儿。

”雷有点儿窘,把自己的围巾给了亚当,亚当一番推辞后,接受了。

随后,他们聊天了。

聊啊,聊啊,聊了两个小时,从公园的情况一直谈到了国家的情况。

大部分的话是亚当说的,他谈了他的生活,着重谈了他的童年。

“好了,我讲得太多了。

雷,你为什么不跟我讲点儿你自己的事儿呢?

”雷有些不自在,很快地看了一下表,突然说:

“我告诉你什么,亚当,时间晚了,我得回家了。

”然后,他微笑地说:

“你明天可是还在这儿?

同样的时间,咱们再多谈谈,好吗?

“好,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