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8928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1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宜昌金东方高级中学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三峡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90分钟

一、单选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下表是人体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中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错误的说法是

A.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会导致③的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的场所扩散到②,至少要穿越3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它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

2.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3.为了探究兴奋在神经元轴突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还是单向的,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取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装置图(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轴突与肌肉之间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

B.A、B、D三点中任选一点给予适宜刺激,都会使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摆动

C.无法得出结论的刺激点是C点

D.兴奋在AC之间的传导所用的时间比兴奋从C点到肌肉所用的时间短

4.下列有关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不属于特异性免疫

B.在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下,B淋巴细胞可以直接分化为浆细胞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每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D.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进行的特异性免疫是细胞免疫,所以机体不需要合成其相应的抗体

5.如图是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根据图中信息,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B.甲状腺被切除

C.无法将血糖转换成肝糖原D.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

6.甲型流感病毒(H1N1)是一种RNA病毒,如图是该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甲型流感病毒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

B.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③是溶酶体,③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无特异性,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

D.物质④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信号分子

7.如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

细胞Ⅰ、Ⅱ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8.某兴趣小组将生物园里的二倍体黄瓜的雌花分四组,处理方法如下表。

其中最可能获得二倍体无子黄瓜的处理

组别

处理

自然

状态

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柱头,然后再套上纸袋。

注:

黄瓜是雌雄异花植物

A.乙组B.乙组和丙组C.丙组D.丙组和丁组

9.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我国钓鱼岛、黄岩岛附近海域每年实行“禁渔期”,既有利于获得较大的捕捞量,也有利于鱼类资源再生

10.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增长情况如图所示,后一年的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λ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第1年乌鸦种群的年龄结构是增长型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大

D.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11.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抗原刺激后,细胞b和细胞c的细胞周期变短

D.物质⑦和物质④都是免疫球蛋白,可特异性清除抗原

1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红绿色盲和白化病兼患的儿子。

下列示意图中,a为白化病致病基因,b是红绿色盲致病基因。

正常情况下,不可能存在于该夫妇体内的细胞是

13.人类的每一条染色体上都有很多基因,若父母的1号染色体分别如下图所示,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基因控制的性状

等位基因及其控制性状

红细胞形态

E:

椭圆形细胞

e:

正常细胞

Rh血型

D:

Rh阳性

d:

Rh阴性

产生淀粉酶

A:

产生淀粉酶

a:

不产生淀粉酶

A.他们的孩子1/2为椭圆形红细胞

B.他们的孩子是Rh阴性的可能性是0

C.他们的孩子中可能会出现椭圆形红细胞且能产生淀粉酶的表现型

D.他们的孩子中有1/4能够产生淀粉酶

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B.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D.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

15.Ⅰ型糖尿病可能因人的第六号染色体短臂上的HLA—D基因损伤引起。

该损伤基因的表达使胰岛B细胞表面出现异常的HLA-D抗原,T淋巴细胞被其刺激并激活,最终攻击并使胰岛B细胞裂解死亡。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过程属于细胞免疫B.上述过程不产生记忆细胞

C.Ⅰ型糖尿病由基因突变引起D.Ⅰ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16.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7.红眼长翅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表现型

红眼长翅

红眼残翅

白眼长翅

白眼残翅

雌蝇

550

180

0

0

雄蝇

270

100

280

90

设控制眼色的基因为A、a,控制翅长的基因为B、b。

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XBXb、AaXBYB.BbXAXa、BbXAYC.AaBb、AaBbD.AABb、AaBB

18.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腿。

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中,a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内正外负

B.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当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神经中枢脊髓时会形成痛觉,并传出信号迅速抬腿

D.伤害引起的疼痛可通过下丘脑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直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1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甲状腺

B.人体遇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均可参与机体产热调节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主要受血糖浓度的调节,也受神经调节

D.饮水不足会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

20.下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和c表示人体内三种内分泌腺,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表示垂体,b表示甲状腺,c表示下丘脑

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减少

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

21.科学家将大草履虫与袋状草履虫盛在含有培养液的试管中混合培养,试管中有好氧细菌和酵母菌,大草履虫主要以好氧细菌为食,袋状草履虫主要以酵母菌为食。

实验过程中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数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种群数量增长符合“S”型曲线

B.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在培养液中都是随机分布的

C.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之间的关系属于互利共生

D.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试管中草履虫的种群密度

22.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B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23.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24.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

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25.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入侵生物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将呈“S”型

C.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D.农田中的高粱有高有矮,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26.如图表示初级消费者能量流动的部分过程,括号中的数值表示能量,初级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为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在B处加上标有细胞呼吸的箭头

B.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为n—a

C.次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n—a—b

D.B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总能量

27.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间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则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效应器,且其中的信息均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a传到c

B.如果该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激素过多对于a分泌d、b分泌e均具有抑制作用

C.如果该图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在细胞核中

D.如果该图中a表示突触小体,b为神经递质,c为突触后膜,则发生在a中的信息转换过程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8.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29.右图一为白化基因(用a表示)和色盲基因(用b表示)在某人体细胞中分布示意图;图二为有关色盲和白化病的某家庭遗传系谱图,其中Ⅲ9同时患白化和色盲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常情况下,图一细胞产生的带有两个致病基因的生殖细胞基因型有两种

B.根据图二判断,Ⅱ4患白化病,Ⅱ7患色盲病

C.若Ⅲ10和Ⅲ12结婚,所生子女中发病率是7/48

D.若Ⅲ9染色体组成为XXY,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父亲

30.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

处理方式

测定指标

外源生长素(mg/L)

NPA(μmol/L)

0

0.001

0.01

0.1

3

弯曲角度α(度)

37

40

31

22

16

生长速率(mm/天)

15

17

13

11

8

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

31.如图是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某植物幼苗已经表现出向光性,且测得向光面的生长素浓度为f,则背光面的生长素浓度范围为大于f小于2f

B.除草剂除草的原理是生长素浓度大于h时抑制生长

C.若植物幼苗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后表现出根向地性,测得根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g,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可能为2f

D.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可能大于h

3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要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橡树苗和兔的种群密度,可分别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森林中的这些生物分别占据着不同的空间,说明群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C.兔参与形成了8条食物链,鹰占有2个营养级

D.鹰每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草本植物固定125kJ的太阳能来支持

33.若下图中甲、乙、丙所代表的结构或物质如表中所示,则相应的叙述与图示不符的

选项

相应的叙述

A

植物体一部分

愈伤组织

植物体

若甲离体培养,则①过程表示脱分化,②过程包括再分化

B

二倍体

花粉

单倍体

经①和②过程形成的丙一般含有一个染色体组,通过③得到的甲为纯合子

C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①为促甲状腺激素,③表示的激素对甲和乙都能起到反馈调节作用

D

抗原

B细胞

浆细胞

过程①需要糖被的参与,过程②是B细胞进行增殖和分化,③是分泌到体液中的物质

34.在某人工饲养的线虫种群中,存在着一定比例的不能产生成熟精子的突变型雄虫。

有学者分别观察了一定数量的野生型雄虫与突变型雄虫的存活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相关推断中最合理的是

A.野生型雄虫比突变型雄虫的平均寿命长

B.野生型线虫与突变型线虫应分属两个物种

C.在第15-20天时线虫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野生型雄虫在生殖期间的死亡风险比较高

35.某兴趣小组研究了培养基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对烟草愈伤组织分化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生长素(mg/L)

细胞分裂素(mg/L)

分化状况

2

0.02

分化形成根

2

0.2

不分化

2

0.5

分化形成芽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愈伤组织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核膜、核仁会出现周期性变化

B.培养在乙组培养基中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丧失了细胞全能性

C.两种激素含量比值的变化会导致愈伤组织细胞出现稳定性差异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比值高时有利于愈伤组织分化形成根

36.(11分)甲图是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模式示意图,乙图为突触的模式图。

(1)若甲图A模式中,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其分泌物直接受垂体分泌的的影响,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又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在刚刚结束的韩国仁川亚运会上,不少体育健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也有极少数运动员违背体育竞赛精神,偷偷服用含有性激素的兴奋剂。

分析这样做对性腺的影响

(2)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引起激素分泌增加。

(3)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

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分别是、。

(4)C模式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用乙图表示,在该结构中,信息的传递是的(双向或单向),因为⑤中的信息物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传递到突触后膜,即由前一个神经元的

释放,作用于后一个神经元的膜。

37.(6分)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

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图2表示恢复过程中某种群的种群密度对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请回答:

(1)如图1所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2)图1中A表示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___。

(3)由图2可知,种群密度在________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在________点时,表示该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

38.(8分)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下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Ⅰ片段还是在Ⅱ1、Ⅱ2片段。

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有的基因型

           。

(2)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回答问题。

a.如果子代全为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

b.如果子代雌性全为抗病,雄性全为不抗病,则这对基因位于     片段,子代可能的基因型为。

(15分)利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手段可以生产抗性植株。

在研究并大面积种植只含一种抗虫基因的转基因甘蓝以后,调查发现,小菜蛾种群对该种甘蓝产生的毒蛋白具有更强的抗性。

(1)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的核心是,与杂交育种相比基因工程的优点在于克服了。

在供体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用到酶,此酶的作用特点是。

抗虫基因能在甘蓝植株内成功表达是因为,检测A基因和B基因在细胞中是否得到转录可采用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可采用

技术。

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获得含有抗性基因的甘蓝细胞,运用的原理是,甘蓝细胞培育成抗性植株运用的技术手段称为技术,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

(4)将抗性基因导入甘蓝细胞的常用方法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表中Na+和K+的含量,细胞外Na+含量高,细胞内K+含量高,故①是细胞外液,④属于细胞内液。

D正确。

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高,而组织液中很少有蛋白质,故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导致组织液增多,B正确。

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A正确。

肝细胞中的CO2从线粒体产生,扩散到血浆中,要穿过2层线粒体膜、1层细胞膜、2层毛细血管壁细胞膜共5层磷脂双分子层,C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成分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D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甲中以HIV的RNA做模板,合成DNA链,该过程叫逆转录,A正确。

图乙曲线显示HIV侵入后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进行免疫,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

因HIV专门入侵破坏T细胞,图丙中加入药物a后,机体内T细胞数量增加,故可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C正确。

图丁中加入药物b后,HIV的数量增加,说明HIV对试验药物b不敏感,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病毒遗传信息传递及相关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C

【解析】

试题分析:

突触结构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A正确。

刺激A、B、D三点中任一点,兴奋先到达距离微电流计近端,引起指针偏转一次,兴奋向距离微电流计较远端传导时,之前兴奋部位恢复静息状态,指针发生与第一次相反方向的偏转,B正确。

C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到微电流计两端的距离相等,刺激C点,兴奋部位产生的局部电流传递至微电流计两端并同时进入,指针不偏转,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C错误。

兴奋在AC间以电信号形式传递,而在神经肌肉突触以化学信号传递,因突触延搁其传导速度较慢,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肌肉突触间信息传递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4.D

【解析】

试题分析:

从图示正常鼠与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浓度变化对比结果可推断,基因突变鼠血糖浓度持续降低。

胰岛B细胞受损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血糖浓度升高,A错误。

甲状腺被切除,甲状腺激素减少,对血糖浓度无影响,B错误。

血糖不能转换成肝糖原,则血糖会升高,C错误。

体内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则胰高血糖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使血糖浓度升高,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题意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该组小鼠体内存在B淋巴细胞,没有T淋巴细胞,被破坏的免疫器官是胸腺;乙组和丙组小鼠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产生造血干细胞的骨髓被破坏,给三组小鼠输入造血干细胞,只有乙组恢复细胞免疫功能,说明丙组小鼠的胸腺也被破坏,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动物免疫器官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6.C

【解析】

试题分析:

图示吞噬细胞参与的是细胞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A错误。

①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利用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

溶酶体内有多种酶,对病原体的处理没有针对性,处理的目的是使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C正确。

物质④是细胞膜上信号分子的受体蛋白,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细胞免疫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7.D

【解析】

试题分析:

据图示,若细胞Ⅰ为胰岛A细胞,细胞Ⅱ为肝细胞,则物质M是胰高血糖素,物质N是其受体,①错误。

若细胞Ⅰ为浆细胞,细胞Ⅱ为肺结核杆菌,则物质M是特异性抗体,物质N是其抗原,②正确。

若细胞Ⅰ为甲状腺细胞,细胞Ⅱ为垂体细胞,则物质M是甲状腺激素,物质N是其受体,③正确。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即只能由传入神经释放神经递质,与传出神经细胞膜上受体结合,④错误。

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的细胞及物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