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779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docx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测试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对比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类别

总量

在世界上的位次

人均量

与世界均值之比

土地资源

第3位

1/3

森林资源

第6位

1/5

年径流量

第6位

1/4

探明矿产总量

第3位

1/2

1.以上数据表明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我国自然资源贫乏,不够经济发展所需要

C.我国地大物博,可以大量消耗资源

D.我国人均资源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2.为了缩小这种位次,应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我们能做到的是

①少吃少喝,以节约资源

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

③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④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使可回收利用垃圾得以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图,完成各小题。

3.有关我国地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我国地形类型单一,以平原为主

C.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D.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以盆地和平原为主

4.受地势影响,我国河流大多流入()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5.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主要在()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读“我国山脉走向和河流走向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6.对图中山脉和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脉A是西北一东南走向

B.地形区B是东北平原

C.山脉C是地势第一、二阶梯分界线

D.地形区D是云贵高原

7.下列各项中,由我国地势直接影响形成的是()

A.我国众多大河滚滚东流

B..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C..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含沙量增大

D.长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

8.长江上游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泥沙淤积

B.洪涝灾害

C.水污染

D.水土流失

9.如图,有关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线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黑河——腾冲线)

B.B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C.D线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D.E线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10.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投入大

B.产品更新换代慢、周期长

C.技术垄断,缺乏市场竞争

D.从业人员中少

11.从南京运送紧急药品到地震灾区青海玉树,选择最快速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12.图中的引水或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

A.空间分布不均

B.时间分布不均

C.时空分布不均

D.污染严重的问题

13.下列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耕地建房屋

B.洞庭湖大面积围湖造田

C.在陡坡上开垦梯田

D.西部生态脆弱的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下图为“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我国领土最北端所在的省(区)是()

A.黑龙江

B.新疆

C.内蒙古

D.西藏

1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A.南温带

B.北温带

C.热带

D.寒带

16.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A.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B.黄海、南海、东海、渤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渤海、东海、黄海

17.南通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

A.粤

B.沪

C.新

D.苏

18.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耕大忙了,这是由于我国()

A.全部在北半球

B.大部分在北温带

C.南北跨纬度

D.东西直线距离大

19.与同纬度的③地相比,④地夏季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④地()

A.植被茂盛

B.距海近

C.阴雨天多

D.地势高

20.①、②、③、④四省中,人口最为稀疏的是()

A.①省

B.②省

C.③省

D.④省

读图我国土地利用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21.判断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小的是

A.牧草地

B.林地

C.耕地

D.未利用土地

22.关于我国土地资源叙述正确的有

①总量不足  ②类型齐全  

③比例合理  ④后备资源不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A.各地都能受到季风的影响,雨量充沛

B.我国领土地跨寒、温、热三带,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东部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洪涝灾害频繁

D.我国海岸线漫长,利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发展海外贸易

家住上海的小华同学想利用2017年暑期(7月份)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了四条游览线路。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4.四条游览线路中,穿过我国不同干湿地区数量最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5.小华绘出了四条游览线路经过的某些主要山脉或地形区的简略示意图,其中绘制可能出现错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6.元旦节这天,乐至的谢老师和他在吉林读大学的女儿视频时看到吉林已经冰天雪地,而我们这里依然山清水秀,你认为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二、解答题

27.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轮廓及其境内的铁路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   省,在郑州交会的两条铁路干线是   线与   线。

(2)乙是   省,该省有举世瞩目的   (水利)工程,经过该省的三条铁路线由西向东依次是   线、   线、   线。

(3)丙是   省,该省主要分布在   高原上,a铁路线是   线,它与   线在昆明交会。

(4)丁是   省,b铁路线是   ,该省主要位于我国的   (地形区)。

28.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省级行政区是__。

造成长江、黄河自西向东流的主要原因是__。

(2)A是长江最大的支流_______,B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点____。

C是长江干流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_______,其首要任务是________。

(3)D处是黄河中游流经的地形区______,该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4)下列关于长江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            B.注入渤海

C.航运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  D.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城市是湖口

(5)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历史上水患严重。

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治理黄河的是(____)

A.加固下游河堤           B.上游地区开荒种地

C.修建水利工程           D.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

29.读图,回答问题。

暑假,家住西安的小明同学准备去云南、贵州两省旅游,沿途所见所闻,请你帮他描述从西安出发,搭乘到成都的西成高铁,穿越我国重要的南北分界线A______岭,途径B______盆地到达成都,再往南经E______线(铁路线)到达有“春城”之称的云南省会D______市,再去往贵阳。

此时,小明身处贵州,虽是盛夏,但是感觉贵州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家乡西安要______(高或低),你知道为什么吗______?

30.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唐和珠江三角洲两大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是______ .

A、海陆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以重工业为主

C、位于亚热带,湿润区     D、地多水少,人地矛盾突出

(2)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______为主,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

(3)有一批农产品由青岛港运往海口,最便宜的运输方式是____,这批农产品中不可能的是______ .

A、小麦     B、苹果     C、甘蔗     D、棉花

(4)图中A山脉是_______,它与东面的_______构成了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5)坐京广高铁沿途能欣赏的农业景观是(_____)

A.草肥马壮

B.麦浪滚滚

C.流动沙丘

D.牦牛卧雪

(6)甲地区的气候是_______

(7)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区域是_______

31.读“我国南部沿海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该区域的名称是________ 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以________ (“轻”或“重”)工业为主,被成为我国的“南大门”。

   

(2)A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人文因素是________ ;A地区大力发展________型经济,并与B地区形成了“________”的合作模式.   

(3)A地区近几年来吸引外资的优势有所减弱,而外资纷纷转向河南省、安徽省等中部地区投资,原因是河南、安徽等中部地区________ ,________(优势条件)。

32.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是_____(国家),B是______(国家),C是_____(国家)。

(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省),②是________(海洋)。

(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乙是________(山脉)。

(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

   

(5)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解答题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