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7738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docx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

经济地理学导论(杨万钟第四版)

 

 

———————————————————————————————— 作者:

————————————————————————————————日期:

 

经济地理学导论

第1章: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

1.经济地理学:

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及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演变规律的科学。

2.政治地理学:

是研究地球表面上政治的地域分异的科学,研究国家的划分、类型、领土、政治地理位置、国家间的关系、国家内的行政区划分以及边界等内容。

3.历史地理学(Historioal Geography),就其广泛的意义来说,包括自然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地理学

4.聚落地理学:

研究人类居住的居民点的形态及其地域分布规律的科学。

聚落是人类生活环境和生产活动的集中点。

5.城市地理学:

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地域条件及城镇的体系、结构、布局的学科。

第2章:

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1.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

资金、各种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和相互制约的方式。

2.区域开发:

以一定的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的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区域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

3.区域发展政策:

1)区域产业政策:

就是在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

2)区域组织政策:

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地域组织政策,是区域经济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政策保证。

3)区域调控政策:

推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手段。

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是直接调控与间接调控相结合,实行中央与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两级调控体系。

4.如何促进我国东中西部的协调发展?

1 以东、中、西三大地带作为地域单元,制定全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统筹规划全国经济布局。

2 主要采取轴线开发方式,重点突出沿海、沿长江、沿黄河三条主轴线,通过三条主轴线将三大地带联系起来。

3 重视沿边地区的的开发和开放,既发挥沿海地区的优势,并通过横贯东西的两条经济走廊把全国各地连结起来,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并避免各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4 轴线开发与重点地区开发相结合,推进区域一体化及参与国际竞争。

5 继续发展较发达地区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扶持欠发达和贫困地区,重点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结合。

5.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 主导产业的特点:

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同类产品占较高比重;与区域内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效应;阶段性、区域性、关联性。

2 选择原则:

高比较优势系数、高需求收入弹性、搞生产率上升率、高产业创新能力、高产业关联度。

3 方法:

根据主导产业的特性,参照国际通用指标,并结合实践经验采取投入产出分析法,选择以下指标:

1)净产值率:

即净产值与总产值之比,反映经济部门经济效益高低。

2)技术进步贡献率:

技术进步在总产值增长中贡献大小或比重。

3)前后向连锁度:

即该行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所带动起来的增量。

4)出口依存度:

该行业对外出口额占总产出的比重。

6.区域结构合理化问题:

总:

全国--地区间的平衡问题;地区--产业布局演化规律在地区国土开发的具体利用。

分:

1)经济较落后区域:

实行重点开发。

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一两个城市中,以发挥增长极的作用;经过一个阶段节点开发后会形成中等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在于选取好重点开发轴,一方面沿轴线布置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对原有增长极进行技术改造,使其逐步形成产业密集带。

2)发达地区:

网络型开发。

一方面进行老区改造,另一方面规划建设新区。

第3章:

产业布局条件

1.产业布局:

社会生产部门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既包括产业部门在地区的分布,也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安排、部署和组合。

2.自然资源与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 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提供必要前提条件:

1)一般表现:

提供矿物资源与原料、空间和场所、水源等。

2)对不同产业有不同影响。

3)产业布局的前提非充分条件。

2 为实现劳动地域分工(地区专业化生产)提供自然基础。

3 制约区域产业结构。

4 影响产业布局的空间界限。

3.传统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 影响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

1)增加可利用的资源种类。

2)降低矿产资源利用的品味界限。

3)拓展资源利用深度。

2 影响产业布局对原料地、材料地的地区指向:

1)产业布局要综合考虑生产、运输、销售费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这些费用及其在成本中的比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变化。

2)产业布局必须克服生产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这些矛盾较易解决,削弱原、燃料产地对产业布局的束缚(交通运输条件改善,运输成本比重下降)。

3 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组成和发展:

1)支柱产业变化。

2)各经济部门内部:

分工越来越细,产业部门越来越多。

3)地区生产专业化和劳动地域分工的深化。

4.现代科学技术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 知识、智力和科学技术成为制约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

2 良好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成为新兴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因素。

3 区域经济和产业布局变化:

1)区域经济结构变化,电子和信息产业地位上升。

2)改变传统的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界限,出现了新的地域分工格局。

3)生产向小型化和分散化发展,经营向大型化、国际化、综合化迈进。

5.地理位置、交通和信息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 是重要的经济资源

2 直接影响第二、三产业分布

3 间接影响第一产业和采掘业布局

4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类型

6.距离衰减原理

1 概述:

各种经济活动或区域的影响力随空间距离的增大而呈减小的趋势,即各地理客体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2 原因:

运费随距离增大而递增,运距越大:

1)付出的代价越高,接受到的作用力越小。

2)相对便利程度降低,其他费用增加,社会经济效益降低,影响力越小。

3)时间效益损失。

3 距离:

直线距离、运输距离、时间距离、经济(费用)距离

4 模型:

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距离衰减函数、断裂点模型

5 距离衰减原理在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1)推导出很多的产业布局规律,如农业、工业区位理论。

2)在实践中产业布局尽可能靠近原料地、市场地或交通枢纽及城市,目的就是尽量克服距离造成的效益下降,节约生产和社会费用。

3)用于区域、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如分析原理供应范围、市场服务范围及交通线的新建引起的空间距离变化。

7.人口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1 人口数量

2 素质和结构:

人口性别构成;人口年龄构成;人口城乡构成;人口文化构

3 人口分布和迁移:

人口分布与产业分布之间是否合理;消费者人口分布;人口和劳动力移动是社会的普遍现象

8.政府对产业布局的政策:

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环境和土地政策。

9.经济地理位置:

是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10.产业布局条件评价原则:

1 全面考察与突出主导因素相结合

2 辩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

1)既要看到诸条件的有利一面也要看到不利方面。

2)既要注重资源的数量也要注重质量.3)既要看资源的绝对量也要看社会需求的相对量。

4)既要研究本区域的情况,也要考察相关区域的情况,特别要进行区域间的比较。

5)既然把握资源的现实情况,也要了解动态的变化。

6)既要研究资源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也要分析产业布局对资源条件的利益。

3 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第4章第一产业布局

1.农业生产的涵义与特点

1 农业:

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劳动,利用自然环境提供的条件,依靠动植物的生物机能,促进和控制生物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能量转换成社会需要的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附属于这种生产的各部门的总称。

2 农业生产的特点:

1)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

2)强烈的季节性、连续性和周期性。

3)强烈的地域性

2.农业布局概念及原则:

1 概念:

农业配置,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 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2)区域化布局(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满足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内涵挖潜为主),3)城镇、工矿区附近建立“菜篮子”工程,4)合理开发边远地区和山区的农业资源,5)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结合

3.农业布局的影响条件:

1 自然条件:

1)气候(热量、光能、水分、空气),2)地形(海拔、地势、坡度),3)生物土壤

2 技术条件:

1)农业技术装备拥有量和需要量。

2)当地农业装备的适宜性。

3)农业技术装备的利用效果和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4)农业技术经验和技术过程的作用。

3 社会经济条件:

1)人口条件。

2)工业和城市条件:

促进农业发展及结构的郊区型农业。

3)交通运输条件。

4)经济地理位置。

5)原有农业基础。

6)农业生产方针政策的作用。

4.农业生态系统:

在一定地域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和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照人类的经济、社会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5.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根据土地的自然特点,按一定的经济社会目的,采取一系列生物、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的各种类型与结构及利用方式和水平,进行经济分析与评价,提出改善和提高土地利用的途径,为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挥土地潜力提供依据。

6.辛克莱模式:

书P89

7.农业地域结构:

实质是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

8.农业生产地域分工:

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产品的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

9.农业生产专业化:

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其农业生产发展条件与优势,为适应市场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商品意义的农产品,是农业分工的一种形式。

10.农业产业化: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新型经营方式,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1.农业区域开发:

1 概念:

在农业区划和农业区域规划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地域单元为范围,以农业自然资源为开发对象,以一定时段内的劳力、资金、技术和物质投入为主要开发条件,以提高农业新增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产量,发挥地域优势,发展商品经济,富裕农村为目的的区域经济活动。

2 特点:

外延性、长期性、风险性、商品性

3 原则:

1)统筹兼顾,协调矛盾2)因地制宜,分类开发3)适度开发,持续利用4)量力而行,逐步开发5)有偿开发,节约资源6)全面讲求综合效益7)既要开发,也要保护

 

第5章第二产业布局

1.工业布局制约因素

1 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

矿产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

2 技术条件:

1)技术条件使工业布局向新的广度和深度的领域发展

2)技术进步使工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加复杂,工业布局模式更加多样

3)技术进步使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物耗不断调整,使工业布局更趋优化

4)技术进步使原料制约对工业布局日趋弱化,为资源短缺的国家和地区发展原材料加工工业提供机遇

5)高科技诞生,高技术工业雨后春笋般,高科技工业园区大量涌现

3 经济条件:

现有经济基础

4 社会条件:

人口和劳动力、城镇居民点、政府职能

2.工业的部门(行业)结构:

是指社会分工体现在按产品用途、加工原材料、工艺过程等多方面的同异,纵向划分许多工业部门和行业。

3.工业地域结构:

工业布局的地理空间组合的表现形式。

1 工业点:

一个或为数不多的小型工业企业所组成,是工业布局地域类型的“基层细胞”。

企业规模较小,占地范围也较小,一般经济水平也较低。

2 工业区:

以一个或几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为骨干,由若干大中型组成的工业企业群体。

这些企业在生产、工艺技术和经济上协作配套关系密切,并有共同的市政工程设施。

3 工业枢纽:

若干工业区和众多工业点组成。

工业区数量大、规模大、工业门类多样的特点,特别是它的辐射、凝聚的枢纽功能较大。

4 工业地区:

由两个以上的工业枢纽,寄居在较大范围的城市群所组成的一种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5 工业地带:

由重要交通干线连接起来的若干工业地区和工业枢纽形成的带状工业地域结构系统,这是较高层次的工业地域结构类型。

4.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韦伯理论的核心,是认为在选择工业区位时,要尽量降低生产成本,尤其要把运输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以实现产品的最终销售。

他认为最理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地址,应当选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

第6章第三产业布局

1.第三产业增长机理分析

1 收入弹性驱动:

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收入变化百分比(P144图)

2 技术创新驱动:

1)生产组织形态变化诱发额外服务需求。

2)企业内部服务的社会化。

3 城市化和服务社会化的驱动:

1)城市化经济促进服务业增长。

2)城市化的闲暇效应和服务社会化效应3)城市是创新和信息的中心。

2.交通:

交通线网及其节点的空间分布和通达状况。

3.运输:

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各种目的,借助运输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交通运输:

交通是运输的基础,运输是交通的目的,二者的统称。

5.交通运输业:

凭借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专门从事人和货物的移动,以获得经济报酬的行业。

6.交通运输业的布局:

线路和货客流构成的各种运输方式的空间布局和地域组合现象。

7.交通运输业的特点:

1 运输产品的非物质性

2 运输产品的非实体性

3 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8.运网系统布局条件:

1 社会经济因素:

运网发展的基础和依据

2 自然环境因素:

交通运输业的生产是借组天然和人工的线路进行的

3 科学技术因素:

1)促进运输动力革命2)使运网发展到更广阔的范围3)推动运输工具的大型化、重量化、高速化,加深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

9.正偏离:

为了增加交通量而导致线路增长,而与理论最优值发生的偏离

10.负偏离:

为了避开障碍或缩短通过高造价地区的距离,导致线路增长,而与理论最优值发生的偏离。

11.运网系统:

即运输网络,是交通图中点和点的连线的集合体,国家或地区相互交叉连接的各类运输线路的总称。

(P162.发展过程)

12.运输系统的部门结构:

满足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组合和它各自所承担的运输任务的数量比例。

13.1)信息源:

产生信息的源地2)信息场:

信息到达和作用的空间范围,一次信息流动的目的地3)信息环境:

多种信息源的集合体

14.信息传播过程和类型:

P179

15.商业区位选择的外部因素:

1 自然环境:

1)通过空间和场所制约商业网点的地域分布。

2)通过影响商品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制约商业区位活动的形式、内容和区际经济联系。

3)影响商品生产的连续性,使商业活动表现出强烈的时令性。

4)影响商品的品质和性能,形成各地的土、特产。

2 经济地理位置(兴衰)

3 历史条件

4 技术因素:

1)储存技术发展2)电子贸易发展

16.商业区位指向原则:

1 接近购买力:

1)人口数量2)消费偏好3)消费水平

2 最短时间原则:

人流集散最方便的区位

3 区位易达性:

即可进入性,交通最便捷,易达性最好的区位

4 满足消费心理

5 接近CBD

17.城市边缘带:

即城乡结合部,是伴随城市化产生的,在土地利用、景观生态、社会结构、人口特征和经济功能等诸多方面已经有明显的城乡异质性,并逐步过渡为均一的城市地域的动态社会系统。

18.贸易中心:

在横向实现多元化买卖行为过程中,在中心城市形成的大规模交易服务的综合体。

 

第7章城市布局

1.城市:

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产业布局的特殊形态。

是具有一定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2.城市职能:

指城市对城市本身以外的区域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3.城市的性质:

指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的主要职能和发展方向,它是城市的总纲。

4.城市化:

又称城镇化,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5.集中型城市化:

社会经济活动从空间上的分散状态向集中状态的发展的一种过程。

6.※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P222图

7.城市发展的动力:

1)对磁心的向心力2)沿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3)外部吸引力或城市离心力4)用地等自然条件5)认为的改造力

8.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职能组织在城市地域上的配置和组合状况,即各种功能分区或城市用地在地域上的排列和组合关系。

9.城市地域形态类型:

1 团块状:

磁心向心力作用下形成,同心圆分布,如成都、合肥。

2 带状:

交通线发展的轴向力作用,或地形或外部吸引力。

如兰州。

3 星状:

若干轴线,轴向力与向心力共同作用。

如郑州

4 组团式:

具有一定独立性的众多团块地域,如重庆。

5 一城多镇:

离心力作用,卫星城。

10.同心圆理论:

城市地域在5种力(向心、离心、专门化、分离、向心性离心)的作用下形成分异,产生各种地带,加上各地带间不断地侵入和迁移,城市便自发地自内向外的同心圆状地带推移。

11.扇形理论:

城市的发展总是从城市中心向外沿主要主要交通干线或阻碍最小的路线向外延伸,城市地域呈现被交通线支撑的扇形组合。

12.多核心理论:

城市核心的分化和城市地域的分异是在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再加上历史遗留习惯的影响和局部地区的特殊性,使城市地域产生了多核心。

13.中心地理论:

关于城市区位的一种标准化理论,是探索城市体系内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和地域空间结构规律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学说。

它是由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所创立。

中心地理论主要探讨了城市作为商业、服务业中心的等级体系问题。

所谓中心地,是指向周围地区居民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方,由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称之为中心地职能。

14.※空间相互作用:

P235

15.城市体系: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等级、不同职能类型的一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构成具有一定功能和结构的城市有机整体。

16.大城市经济圈:

1 概念:

以经济比较发达并且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有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地域相邻的若干周边城镇所覆盖的区域所组成,经济吸引力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促进相应地区城市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

2 特征:

高集聚、高能级、开放型、自组织

 

第8章经济区划和区域发展规划

1.经济区:

商品生产发展过程中客观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门化与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地区产业结构,由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系。

2.劳动地域分工:

一些国家和或地区专门生产某些产品或产品的某部分,另一些国家和地区生产另一些产品或部分,彼此通过商品流通和交流,满足社会对产品的需求,而达到发挥地区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3.经济区划的原则:

1 经济中心与吸引范围相结合

2 专业化和综合化发展相结合

3 资源条件的相关性

4 远景发展方向一致性

5 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完整性

4.区域规划:

广义:

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狭义:

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所进行的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

5.区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1 资源开发利用

2 产业布局

3 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4 重大项目的建议

6.区域发展战略:

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

7.※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内容:

P266

第9章经济地理学的方法论

1.遥感技术在经济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1 进行自然环境与资源普查

2 进行土地利用研究

3 进行趋势预测和动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