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7575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快乐读书吧教案.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快乐读书吧教案

快乐读书吧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教学目标:

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

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故事中,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产生读更多的童话故事的兴趣,学会与人分享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

教师:

1.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

阅读3本书。

课时安排:

机动

一、激情导入,引出主题

1.利用动画片或插图激趣。

预设:

教师播放动画片的精彩片段,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穿靴子的猫》《丑小鸭》《拇指姑娘》等,或展示这些故事的插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哪个故事中的情节。

2.师生交流喜欢的童话。

预设: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童话角色,或是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情节。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引导学生即兴朗读或是表演其中最具特色的句段。

3.教师过渡,引出本课主题,出示“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过渡:

同学们,在童话王国,我们认识了那么多个性鲜明的好朋友,跟着他们经历了那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享受到了那么多现实生活中体会不到的乐趣,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妙不可言!

这就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分享分享漫游“在那奇妙的王国里”时那些有趣的发现吧。

二、小组活动,感知乐趣

1.教师将学生分成3个阅读小组,分别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和《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组:

(1)小组内每位同学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记录下自己阅读时产生的疑惑。

(2)将所有问题归纳、汇总,列出一张“问题清单”。

(3)小组交流解决清单上的问题,重点标出有疑惑或争议的问题。

《稻草人》组:

(1)小组内每位同学摘抄书中充满天真想象的句子,可以互相商量,避免都写同样的内容。

(2)将抄写的内容做成一枚小书签。

(3)想一想,自己想把书签送给谁?

为什么?

赠送书签时,你会跟对方怎么说?

《格林童话》组:

(1)每位同学选择一个故事人物,互相商量一下,尽量避免重复。

(2)给故事人物制作“角色卡片”,卡片上要包含人物姓名、性格、事迹、结局4项内容。

(3)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在卡片上画一画角色像。

(4)想一想,从这个角色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

因为提前布置过阅读任务,学生对书中的内容应该有所了解。

在小组活动时,学生可以商量、可以讨论、可以合作。

注意不要影响到其他组的同学。

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把控时间。

三、汇报交流,分享乐趣

欣赏交流《安徒生童话》。

1.出示课本上《拇指姑娘》片段。

指名朗读。

“是的,我要和你一块儿去!

”拇指姑娘说。

她坐在鸟儿的背上,把脚搁在他展开的双翼上,同时用腰带把自己紧紧地系在他最结实的一根羽毛上。

燕子就这样飞到空中,飞过了森林,飞过了海洋,飞过了常年积雪的高山。

在寒冷的高空中,拇指姑娘冻得发起抖来。

于是她就钻到鸟儿温暖的羽毛下面,只把她的小脑袋伸出来欣赏下面那些美丽的景致。

终于他们来到了温暖的国度,那儿的阳光更加明亮。

田沟里、篱笆上,到处都结满了最美丽的绿色和紫色的葡萄。

树林里到处挂着柠檬和橙子。

——选自丹麦安徒生的《拇指姑娘》,叶君健译

2.师生交流:

读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内容,归纳出“神奇、勇敢”的心理感受。

(2)引导学生结合这段描写体会拇指姑娘的非凡经历。

(3)教师小结,引出阅读方法(课本上第二个“阅读小贴士”)。

小结:

拇指姑娘多不容易啊!

她那么小,所以要牢牢地把自己捆在鸟儿的背上;她那么勇敢,才毅然决然地同鸟儿一起经历艰难的长途跋涉;她那么乐观,最后才抵达了温暖明亮的国度。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拇指姑娘,在路上还会遭遇什么?

会有怎样的心情?

(学生自由表述。

3.出示课本上的“阅读小贴士”,教师领读。

阅读小贴士:

我们可以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

4.指名交流:

拇指姑娘还有哪些遭遇?

她最后的结局怎样?

预设:

读过故事的学生可以让他们结合故事内容进行介绍,没有读过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发挥想象猜一猜,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5.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小结:

拇指姑娘虽然身材小得微不足道,生活环境也很艰苦,但她却无比向往光明和自由。

此外,她还有一颗非常善良的心。

田鼠和鼹鼠的生活可算很不错了,吃用不愁,对在阴暗的地洞里的生活他们非常满足。

但拇指姑娘讨厌在这种庸俗的、自私的、没有阳光的泥巴底下过日子,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还尽量关心别人。

她尽一切力量救活了生命垂危的燕子,好心有好报,因而最后她终于能和燕子一道,飞到一个自由、美丽的国度里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同学们,我们是不是也要追求美好、追求希望,相信自己的美好前程,永远不要放弃呢?

你们从这个故事中还读懂了什么呢?

6.《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汇报。

过渡:

你还知道哪些安徒生写的童话故事?

你在读故事的时候有什么疑惑?

提出了哪些问题?

下面,我们有请《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的代表送上一份问题清单,看看我们从中会发现什么。

预设:

因为是阅读整本书的疑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多而杂乱。

教师可选择一些重点问题进行点拨指导,余下的可以以集体交流的形式解决,也可以课后由学生自己阅读时进行思考。

7.学生自主阅读《安徒生童话》,教师利用“阅读小贴士”,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这种阅读方法。

过渡:

听了《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的汇报,大家肯定还有很多别的发现。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留到下一次分享。

接下来的时间,我想让大家再翻开这本书读一读,这次读的方法要有所不同。

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童话中的主人公,和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欢笑,一起悲伤,相信你们在阅读中一定会产生更多不一样的感受。

你们也可以学一学《安徒生童话》阅读小组的同学,读前列出一个“问题清单”,带着这些问题去故事中探索,去发现童话王国的奇妙。

8.教师小结。

小结:

在《安徒生童话》的王国里漫游,我们结识了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坚定勇敢的小锡兵、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用歌声赶走死神的夜莺……。

一个个故事,让我们读出了人间的喜怒哀乐,而故事中人物的欢笑和泪水、痛苦与喜悦也永远印在了我们心上。

欣赏交流《稻草人》。

1.出示《稻草人》一书,简介作者。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编辑家。

他一生为孩子们创作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许多童话名篇,鲁迅先生曾评价《稻草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叶圣陶还把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以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中学生》《中学生文艺》等杂志的编辑工作。

其中著名的《中学生》杂志,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读者,如今许多老作家、老科学家和教育家,当年都曾是《中学生》的小读者。

可以说,叶圣陶先生的一生是献身于孩子们的文学与教育事业的一生。

2.教师朗读部分“序言”内容。

预设:

(1)教师可以借由“序言”部分的内容,告诉学生可以通过“序言”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成书目的、编者意图等信息。

(2)引导学生读书之前先读“序言”也是一种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明确,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里,对同一篇童话故事的理解也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角度,获得不同的启示。

只要是学生自己的阅读体验,都值得肯定。

同时,好的作品也值得我们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序言(节选)

本书是叶圣陶作品的一个精选读本,他为孩子们写的一些儿童文学名篇佳作,都选录在其中了。

叶老曾在一些作品前言和后记里,吐露过自己创作的那几篇为读者所钟爱的作品的初衷。

例如,在谈到《古代英雄的石像》这一篇时,他说:

“当时我的主要意思放在这篇东西的末儿了。

无论大石块小石块,彼此集合在一块儿,铺成实实在在的路,让人们在上边走,这是石块的最有意义的生活。

在铺路以前,大石块被雕成英雄石像,小石块垫在石像底下做台基,都没有多大意义。

至于大石块被雕成英雄像就骄傲起来,自以为与众不同,瞧不起人,我这么写,只是揣摩大石块当时的‘心理’而已。

”(《叶圣陶童话选·后记》)再如,谈到另一篇著名童话《稻草人》时,他这样说过:

在新的时代里,“……画眉鸟飞到无论什么地方,将会遇见无限量可爱可喜的事物,为了赞颂这些事物,它将会不知疲倦地唱它的歌,歌声里洋溢着欢快的感情。

稻草人站在田野间,将会看见整整齐齐的大田,活活流动的灌溉渠,成行成队的防护林……这些都是以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它没有见过的。

……于是稻草人将会产生一种跟从前根本不同的懊恼,它恨自己‘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要不然,它老早参加到农民队伍里去了。

含羞草将不再为这个为那个而羞愧,因为叫它羞愧的这个那个全都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英译本〈叶圣陶童话选〉序》)

从这些童话里,我们听到了一位从以往的苦难生活走过来的老作家,在新时代里的热情的歌唱。

他的童话《蚕和蚂蚁》里有一首小诗:

我们赞美工作,/工作就是生命。

/它给我们丰富的报酬,/它使我们热烈地高兴。

/……

3.出示《稻草人》故事里的几个重要片段,组织学生自由阅读。

片段一

稻草人看见主人就要走了,急得不得了,连忙摇动扇子,想靠着这急迫的声音把主人留住。

这声音里仿佛说:

“我的主人,你不要去呀!

你不要以为田里的一切事情都很好,天大的祸事已经在田里留下根苗了。

一旦发作起来,就要不可收拾,那时候,你就要流干了眼泪,揉碎了心;趁着现在赶早扑灭,还来得及。

这儿,就在这一棵上,你看这棵稻子的叶尖呀!

”他靠着扇子的声音反复地警告;可是老妇人哪里懂得,一步一步地走远了。

他急得要命,还在使劲摇动扇子,直到主人的背影都望不见了,他才知道警告是无效了。

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

他恨不得一下子跳过去,把那灾害的根苗扑灭了;又恨不得托风带个信,叫主人快快来铲除灾害。

他的身体本来很瘦弱,怀着愁闷,更显得憔悴了,连站直的劲儿也不再有,只是斜着肩,弯着腰,好像害了病似的。

不到几天,在稻田里,蛾下的子变成的肉虫,到处都是了。

夜深人静的时候,稻草人听见他们咬嚼稻叶的声音,也看见他们越吃越馋的嘴脸。

渐渐地,一大片浓绿的稻全不见了,只剩下光秆儿。

他痛心,不忍再看,想到主人的辛苦又只能换来眼泪和叹气,禁不住低头哭了。

片段二

木桶里的水很少,鲫鱼躺在桶底上,只有靠下的一面能够沾一些潮润。

鲫鱼很难受,想逃开,就用力向上跳。

跳了好几回,都被高高的桶框挡住,依旧掉在桶底上,身体摔得很疼。

鲫鱼的向上的一只眼睛看见稻草人,就哀求说:

“我的朋友,你暂且放下手里的扇子,救救我吧!

我离开我的水里的家,就只有死了。

好心的朋友,救救我吧!

听见鲫鱼这样恳切的哀求,稻草人非常心酸;但是他只能用力摇动自己的头。

他的意思是说:

“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

我的心不但愿意救你,并且愿意救那个捕你的妇人和她的孩子,除了你、渔妇和孩子,还有一切受苦受难的。

可是我跟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自由移动,我怎么能照我的心愿去做呢!

请你原谅我,我是个柔弱无能的人哪!

鲫鱼不懂稻草人的意思,只看见他连连摇头,愤怒就像火一般地烧起来了。

“这又是什么难事!

你竟没有一点儿人心,只是摇头!

原来我错了,自己的困难,为什么求别人呢!

我应该自己干,想法子,不成,也不过一死罢了,这又算得了什么!

”鲫鱼大声喊着,又用力向上跳,这回用了十二分力,连尾巴和胸鳍的尖端都挺了起来。

片段三

一种非常悲伤的声音从她的嘴里发出来,微弱,断断续续,只有听惯了夜间一切细小声音的稻草人才听得出。

那声音说:

“我不是一头牛,也不是一口猪,怎么能让你随便卖给人家!

我要跑,不能等着明天真个被你卖给人家。

你有一点儿钱,不是赌两场输了,就是喝几天黄汤花了,管什么用!

你为什么一定要逼我?

……只有死,除了死没有别的路!

死了,到地下找我的孩子去吧!

”这些话又哪里成话呢,哭得抽抽搭搭的,声音都被搅乱了。

稻草人非常心惊,想这又是一件惨痛的事情让他遇见了。

她要寻死呢!

他着急,想救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他又摇起扇子来,想叫醒那个沉睡的渔妇。

但是办不到,那渔妇睡得跟死了似的,一动也不动。

他恨自己,不该像树木一样定在泥土里,连半步也不能动。

见死不救不是罪恶吗?

自己就正在犯着这种罪恶。

这真是比死还难受的痛苦哇!

“天哪,快亮吧!

农人们快起来吧!

鸟儿快飞去报信吧!

风快吹散她寻死的念头吧!

”他这样默默地祈祷;可是四围还是黑洞洞的,也没有一丝儿声音。

他心碎了,怕看又不能不看,就胆怯地死盯着站在河边的黑影。

4.师生交流。

(1)思考归纳:

在这几个片段中,稻草人经历了什么?

明确:

片段一:

稻草人没办法告诉主人田里生了虫,看到虫子啃噬稻叶,他为主人着急,伤心不已。

片段二:

稻草人想要救鲫鱼却又无能为力,而鱼听不懂他的话,反而误解了他。

片段三:

稻草人看到赌徒的妻子想要投河自尽,着急地想去救她却无能为力。

(2)口头表达:

你读完后有什么发现或感受?

明确:

稻草人所见到的人和事,都是人间的悲剧,让人感觉到非常凄惨。

稻草人心怀同情,却又什么忙也帮不上,他感到内疚,又无能为力,实在是太让人无奈了。

5.教师小结,渗透情感。

小结:

同学们,与我们平常读到的童话故事相比,《稻草人》展现的是19世纪20年代我国工农大众的苦难命运,富于现实主义色彩,气氛也显得低沉和悲哀。

我们虽然不曾经历过去的苦难生活,但是也不能对过去、对历史漠不关心。

即便我们的生活为阳光和爱所环绕,我们也要去了解周围发生的事,去关心身边的人。

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麻木,才会逐渐成长。

童话世界里,既有明亮,也有灰暗,让我们体验到了人间的多种情感,使自己的生命更加丰盈。

6.《稻草人》阅读小组汇报。

预设:

(1)指名几位学生朗读分享自己抄写在书签卡片上的内容,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2)让这几位学生赠送书签,引导对话交流,说出赠送书签的理由。

接受书签的同学要礼貌致谢。

(3)小组同学自由赠送书签。

7.学生自主阅读《稻草人》。

阅读与思考:

(1)你最喜欢哪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内容?

(2)你最喜欢哪个人物?

为什么喜欢他?

(3)读完这个故事(或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

得到了哪些启示?

欣赏交流《格林童话》。

1.出示《莴苣姑娘》的内容片段。

指名朗读。

莴苣慢慢长成了天底下最漂亮的女孩。

在她十二岁那年,女巫把她关进了一座高塔。

这座高塔在森林里,既没有楼梯也没有门,只是在塔顶上有一个小小的窗户。

每当女巫想进去,她就站在塔下叫道:

“莴苣,莴苣,把你的头发垂下来。

莴苣姑娘长着一头金丝般浓密的长发。

一听到女巫的叫声,她便松开她的发辫,把顶端绕在一个窗钩上,然后放下来二十米。

女巫便顺着这长发爬上去。

一两年过去了。

有一天,王子骑马路过森林,刚好经过这座塔。

这时,他突然听到美妙的歌声,不由得停下来静静地听着。

唱歌的正是莴苣姑娘,她在寂寞中只好靠唱歌来打发时光。

王子想爬到塔顶上去见她,便四处找门,可怎么也没有找到。

他回到了宫中,那歌声已经深深地打动了他,他每天都要骑马去森林里听。

——选自《莴苣姑娘》

2.师生交流。

(1)读完这段文字,你觉得这个故事有什么神奇?

(没有楼梯、没有门的高塔,二十米的头发,能当梯子的发辫……)

(2)如果你是莴苣姑娘,被关在高塔上生活,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会想些什么?

(寂寞、孤独,思念亲人,向往自由、幸福……)

(3)王子会想办法与莴苣姑娘见面吗?

你觉得他会用什么办法?

(模仿女巫的声音让莴苣姑娘放下发辫,自己制作滑翔机飞到塔顶,老鹰带他飞上塔顶……)

(4)预测一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王子救出了莴苣姑娘,女巫发现了王子……)

3.教师小结,出示课本上的“阅读小贴士”,引导学生体会想象的阅读方法。

小结:

同学们,通过你们丰富的想象,老师听到了各种各样的莴苣姑娘的故事,这些就是你们自己构思的《莴苣姑娘》!

像这样想着读,猜着读,显然比一下子翻到最后看结局有意思多了!

阅读童话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领略童话的奇妙。

这就是老师要告诉你们的另外一种读书方法——想象。

(出示“阅读小贴士”。

阅读小贴士:

童话世界无奇不有。

阅读时,只有发挥想象,才能真正领略童话的魅力。

4.指名学生讲一讲莴苣姑娘的故事。

明确:

有一对夫妻偷了女巫的莴苣,受到了惩罚——他们刚出生的女儿被女巫带走,关在一座没有楼梯也没有门,只有一扇小窗户的塔楼里,并在那里长大。

女巫给女孩起了个名字叫莴苣。

每次女巫上楼去,都让莴苣放下长发,以便她爬上去。

这个秘密被王子发现了,他用同样的方法见到了莴苣还爱上了她。

女巫知道后把莴苣扔到了没有人的森林,又害得王子跳楼被荆棘刺瞎了双眼。

几年后,四处流浪的王子与莴苣重逢,莴苣用眼泪治好了王子的眼睛,他们一家团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5.出示格林兄弟的照片,师生交流了解《格林童话》。

过渡:

《莴苣姑娘》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

《安徒生童话》是安徒生写的,《格林童话》是格林写的吗?

谁能帮我介绍介绍?

(学生介绍,教师适当补充或出示课件)

《格林童话》由18世纪初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搜集、整理、加工而成。

它自1812年问世以来,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已被译成世界上140余种文字,其中《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不来梅城的乐师》《睡美人》等都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名篇。

6.自主交流:

你读过里面的哪个故事?

里面有哪些神奇的想象?

7.《格林童话》阅读小组汇报。

预设:

(1)指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人物卡片。

(2)学生按照“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对卡片进行分类,或是按照“好结局”“坏结局”分类。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发现,体会民间童话惩恶扬善的主旨。

(4)引导学生评价人物,或是为人物设计另一种结局。

8.学生自主阅读《格林童话》。

教师再次出示“阅读小贴士”,引导学生积累、运用想象的阅读方法。

小结:

灰姑娘虽然身处逆境,却仍然心怀美好,真诚待人;傻小子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他勇闯魔鬼宫,惩罚了恶魔们……。

打开《格林童话》,我们能从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和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童话的魅力是无穷的,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去领略,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四、拓展活动,丰富乐趣

1.说故事,猜形象。

预设:

(1)教师分别从3本书中选出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打乱后平均分成5组。

每组人物(名字或图片)在活动中用多媒体依次呈现。

(2)鼓励同学报名参加,选出10名同学,两两结对成5组。

(3)各小组同学依次上台,一人根据多媒体出示的人物(名字或图片)讲述故事,另一人猜。

讲故事的同学不能说出人物的名字。

猜名字的同学要背对屏幕。

(4)哪一组猜出的人物最多,哪一组就获胜了。

2.制作宣传海报。

预设:

(1)教师出示海报样例,指导学生观察海报上有哪些文字、图片信息,哪些信息最突出。

(2)将学生分成3个小组,分别为《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设计海报。

(3)各小组交流讨论海报上的内容,并分工合作完成海报的制作。

(4)张贴海报,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如果自己是读者会购买哪本书,并为相应的海报投票,看看哪张海报得票最多。

3.评选“大家最喜欢的童话”。

预设:

(1)每位同学推荐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童话,尽量让大家也喜欢上它。

(2)投票选出大家最喜欢的5个童话。

(3)讨论交流怎样推荐会让别人更想读,如展示故事的精彩之处、说说自己和其他同学的阅读感受、引用名人对故事的评价等。

(4)学生代表再次推荐这5个童话,评选出“大家最喜欢的童话”。

4.编排童话剧。

预设:

(1)集体选出一个童话故事,改编成舞台表演剧本。

(2)选出导演,再根据需要选拔演员、相关工作人员,准备服装、道具等。

(3)演员排练,导演指导。

(4)正式演出。

5.创编童话。

(参见“习作”部分教学设计)

五、推荐阅读,延伸乐趣

1.读书推荐。

(1)《打火匣》《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安徒生)

(2)《聪明的野牛》《月姑娘的亲事》(叶圣陶)

(3)《穿靴子的猫》《雪白和玫瑰红》(格林兄弟)

2.做阅读记录。

鼓励学生参考“语文园地”中介绍的做阅读记录的方法,或自行设计更好的记录方式,做好阅读记录。

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快乐读书吧”展示区,将学生富于创意的阅读记录张贴出来,让更多学生分享自己读书的乐趣。

3.回顾总结。

不定期举办阅读交流分享会,评选“计划之星”“阅读达人”“优质读者”等,分别奖励执行计划到位、阅读量丰富、阅读记录质量高的学生。

鼓励学生在阅读交流分享会上分享经验,改正不足。

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吧,从更多经典童话故事中汲取精神养料,并从中感知真善美的要义。

相信在童话故事的陪伴下,我们的生活会增添更多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