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28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docx

30101回风上山掘进地质说明书

水城县阿戛镇禹举明煤矿

30102回风上山掘地质说明书

 

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17年9月26日

 

会审记录

名称

30102回风上山掘地质说明书

会审时间

参审部门

签字

日期

参审部门

签字

日期

技术科

机电矿长

调度室

生产矿长

通风队

安全矿长

防突队

总工程师

施工队

矿长

会审意见:

总工程师意见:

签字:

日期:

矿长意见:

签字:

日期:

30102回风上山地质说明书

第一节概述

1、巷道地理位置及四邻开采情况:

1、巷道位置:

30102回风上山位于三采区1388m—1388m区段,在30102运输巷巷顶距30102运输巷开口50m位置开门,开口方位按约105°,沿C1煤层伪倾斜+35°掘进。

2、邻区情况:

30102回风上山位于C1煤层中,其北侧布置有1426西瓦斯巷,南侧无巷道布置,东侧为一采区正在开采,西侧至F13断层,上覆为30101采空区。

3、地面情况:

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

矿区地势总体南北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矿区西部石梁子的山顶上,标高约1984m,最低点(即矿区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南东部的河谷处,标高约1425m,相对高差约559m。

二、地质概况

1、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

2、区域位于娄山关大断裂,贵阳、黄平深断裂的威宁紫云深断裂之间,构造属黔西北弧西北翼内部部位,区内褶皱断裂无不受其支配,区域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东西向和北东向,有时三个互相交接、互相穿插干扰,构成长条形构造形态。

三、地质水文情况:

根据一采区及三采区所掘进的六条穿层石门的穿煤情况分析,所有煤层含水量较低,无涌水现象,该掘进工作面掘进至边界线后,地表有河流穿过,要及时进行打钻查明前方情况,待水情查明、水患排除后,方可继续向前掘进。

该巷掘进时严格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

四、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

2016年该矿瓦斯绝对涌出量10.78m3/min,该巷掘进时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按全矿的15%计算,预计该巷绝对瓦斯涌出量10.78×15%=1.617m3/min左右,该矿所有煤尘均具有爆炸性,煤层有自燃倾向,因此必须采取消尘措施和预防煤层自燃发火措施和煤层自燃发火观测措施,防止其自燃。

第二节掘进地质说明书

30102回风上山开门位于30102运输巷巷内开门,沿C1煤层伪倾斜向东掘进,巷道全长112m,设计掘进净断面6.16m2,坡度+35度。

一、概况及说明

(一)概况(表一)

序号

项目

单位

内容

1

矿井瓦斯等级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2

巷道瓦斯涌出量

M3/min

1.617

3

煤层编号

#

C1

4

煤层平均厚度

m

2.8

5

煤层硬度

ƒ

2~4

6

顶底板岩层硬度

ƒ

2~5

7

煤层走向

°

285-295

8

煤层倾角

°

75~85

9

巷道坡度

°

+35

10

掘进方位角

°

沿煤层约105°掘进

11

掘进方式

爆破落煤、岩

12

装煤、矸方式

人工装煤、矸

13

永久支护型式

工字钢梯形棚支架

14

通风方式

局扇压入式通风

(二)说明

1、巷道位置:

30102回风上山位于三采区1388m—1388m区段,在30102运输巷巷顶距30102运输巷开口50m位置开门,开口方位按约105°,沿C1煤层伪倾斜+35°掘进。

巷道沿C1煤层伪倾掘进,巷道全长112m,巷道开口标高为1334.5m(巷顶),设计掘进净断面6.16m2,坡度35度。

2、邻区情况:

30102回风上山位于C1煤层中,其南侧未布置巷道、上部三采区1388水平~1426水平C1煤层30101采面已于2017年4月12日回采完毕并密闭,北侧为1333西瓦斯抽放巷,东侧为一采区及F12断层,西侧至F13断层,上覆为30102回风巷及30101采面采空区。

3、地面情况:

矿区地形起伏较大,属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

矿区地势总体南北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矿区西部石梁子的山顶上,标高约1984m,最低点(即矿区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南东部的河谷处,标高约1425m,相对高差约559m。

30102回风上山掘进范围对应地面标高+1525-+1560m之间,埋深190.5-225.5m。

4、该工作面采用FBDNO7.1/2×30型局部通风机,安装位置在1333井底车场防突风门外,风量390-650m3/min,功率2×30kw的局部通风机,风筒直径¢600㎜。

5、巷道断面为梯形,采用工字钢支护,棚距0.7m。

支护断面规格:

上净宽2.3m,下净宽3.3m,巷道净高2.0m。

巷道净断面:

6.16㎡。

6、工作面掘进方式为爆破落煤(岩),人工装煤(矸)。

 

(三)、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

1、工作面掘进地质说明书(表二)

煤层名称

C1

水平名称

+1333区段

采区名称

三采区

工作面名称

30102回风上山

地面标高

1525~1560m

工作面标高

+1334.5m

地面位置

地面为高低不平的坡地或耕地,无建筑物及水体,标高+1445~1550m。

巷道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

30102回风上山位于C1煤层中,其北侧无巷道布置,南侧布置有1388西瓦斯巷和30101采面,东侧为一采区正在开采,西侧至F13断层,上覆为30102回风巷及地表C1煤层露头。

煤层总厚

2.0~2.5m

煤层结构

煤层倾角

75~85°

平均厚

2.0m(钻探)

简单

平均80˚

煤层顶底板

煤层顶底板

岩石名称

厚度(m)

岩性特征

顶板

粉砂岩、细砂岩

8.0~10.0

节理较发育,较稳定

底板

泥岩

1.0~1.5

节理较发育,稳定

地质

构造

该巷掘进区域为单斜构造,煤岩层走向285°~295°,倾向195°~205°。

1、地表水体

矿区内地表水水系发育,地表水和大气降水是矿床充水的主要因素。

矿区内有仲河穿过,从北西流向南东,S1点于2010年3月1日测得流量约100L/s;其余地表水大多受季节性影响较大,旱季时干涸。

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排泄条件较好,地表水可沿沟谷排泄,但部分煤层露头被溪流切割,煤矿开采最低标高位于沟谷切割点标高以下,当矿井采煤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不力时,地表水可能溃入矿井坑道。

地表水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较弱。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易引起矿床充水,但在开采条件下可通过塌陷裂隙、断层破碎带等渗入矿坑而成为充水水源,对各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2、地下水类型

矿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其次为松散岩类孔隙水。

2、含水岩组及其含水特征

1)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

主要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和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及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含水岩组:

上段为灰绿色细砂岩、粉砂岩、薄层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下部富含动植物化石及零星散状黄铁矿,下段为紫色岩层:

多由紫色泥岩、砂岩、泥质粉砂岩等组成。

该岩组风化裂隙及垂直溶蚀较发育,透水性较好,富水条件较好,含大量基岩裂隙水,具有较好的含水性能,本次测得其泉流量为1.36L/S,为富水性中等含水岩组;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含水岩组:

属以细碎屑岩为主的海陆交互相沉积。

岩性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该岩组风化裂隙较发育,含少量裂隙水,本次测得其泉流量为0.33-0.48L/S,为富水性弱含水岩组;

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3β)含水岩组:

由深灰色及灰绿色拉斑玄武岩、紫色凝灰岩、灰色色致密的凝灰质角砾岩等组成,该岩组富水性弱,本次测得其泉流量为0.01L/S,为富水性极弱含水岩组,为相对隔水层;

2)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岩组:

主要为第四系(Q),矿区内除南部少数孤峰基岩裸露外,其余均为风化残积、坡积物覆盖,低洼处和沟谷中有洪积和冲积物堆积。

厚度变化不大,0~10米,一般厚2.00m左右。

地下水赋存条件差,枯季一般不含水,局部松散层厚度较大的地带,含少量孔隙水。

3)、断层破碎带裂隙水含水岩组:

根据地质勘探报告,只在矿区内发现多条断层,落差大小不等,但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和导水性。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矿区内的地下水是以沿层面渗透为主,区内沟谷密布,又有仲河横贯全区,地表水必然在一定的垂深范围内有一定的补给,在13和15勘探线河床附近可以直接看到河水沿层面渗透的现象,特别是在采煤地段,由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改变,必然产生大量的裂缝(有断层通过的地段更是如此)会给地表水的渗入补给造成有利条件;另外还有大气降雨补给,大气降雨一部份蒸发,另一部份通过裂隙、岩溶管道下渗补给地下水。

地下水的流向受岩性、构造的控制,其总体流向为由南东向北西或北流。

影响采掘的其它地质情况

瓦斯涌出量预测

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9.29m3/min,该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参照30101运输巷实测为1.42m3/min,C1煤层相对瓦斯涌出量为9.2m3/吨日。

煤尘爆炸性

C1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燃性

C1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性等级均为二类,属自燃发火煤层。

最大涌水量

15m3/h

正常涌水量

5m3/h

问题及建议

30102回风上山掘进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局部地质构造,故在施工中必须要加强防突管理及探放水管理工作,加强瓦斯抽放和通风管理,加强顶板支护质量管理,加强临时支护工作,严禁空顶作业。

2、区域构造

1)区域大地构造单元属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六盘水断陷-威宁北西向构造变形区。

2)区域位于娄山关大断裂,贵阳、黄平深断裂的威宁紫云深断裂之间,构造属黔西北弧西北翼内部部位,区内褶皱断裂无不受其支配,区域构造主要为北西向,其次东西向和北东向,有时三个互相交接、互相穿插干扰,构成长条形构造形态。

3、煤层顶底板

C1煤层顶底板柱状图(详见C1煤层顶底板柱状图)

4、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及地温

1)瓦斯

根据黔能源煤炭〔2015〕833号的批复,以及历年来该矿瓦斯鉴定结果,该矿井2016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2016年度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9.29m3∕min;

2)煤尘爆炸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8月14日提交的《水城县阿戛乡禹举明煤矿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禹举明煤矿C1、C1、C12煤层煤尘均有爆炸性。

所以C1必须按有爆炸危险性进行管理。

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防尘除尘措施。

3)煤的自燃性

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0年8月14日提交的《水城县阿戛禹举明煤矿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禹举明煤矿C1、C1、C10、C12、C13、C18煤层煤炭自燃倾向均为二类,属自燃煤层。

因此C1煤层按二类自燃煤层进行管理。

矿井在采掘过程中必须加强自燃发火观测,采取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的措施。

4)地温

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矿井在划定的开采标高内,属地温正常型矿井。

5)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根据黔能源煤炭〔2011〕833号的批复,以及历年来该矿瓦斯鉴定结果,该矿井2012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四)水文地质

1、区内地形起伏较大,排泄条件较好,地表水可沿沟谷排泄,但部分煤层露头被溪流切割,煤矿开采最低标高位于沟谷切割点标高以下,当矿井采煤过程中的防护措施不力时,地表水可能溃入矿井坑道。

地表水一般沿基岩裂隙渗入矿井,裂隙发育地段矿井充水会有所增大;地表水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给作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较弱。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可能发生联系,易引起矿床充水,但在开采条件下可通过塌陷裂隙、断层破碎带等渗入矿坑而成为充水水源,对各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2、矿区范围内及附近老窑均已关闭,在本工作面开口附近上部有编号为LD7的老窑,其开采煤层及积水情况不清;在开口往西约180m处有编号为LD6的老窑,其开采煤层及积水情况不清;本次生产地质报告提供的图纸圈出老窑开采范围不一定准确,要注意探放水工作,特别是在该水平回风巷进行掘进施工时,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及“有疑必停”的原则,防止30101采空区积水及老窑积水的突然涌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