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现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223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现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工业现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工业现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工业现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工业现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业现状.docx

《工业现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现状.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业现状.docx

工业现状

整合有效资源 破解要素制约 拓展发展空间

──关于我市工业平台建设的调研报告

五年内再造20平方公里工业平台,是当前我市发展工业经济的重大战略举措。

围绕这一目标,各地掀起了建设工业平台的新高潮。

为更好地指导工作,推动工业平台建设,前一阶段,市人大常委会对临安经济开发区和11个工业功能区(创业中心),以及部分乡镇工业集聚点开展了专题调研,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我市工业平台建设发展现状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欣喜地看到,各地在工业平台建设中思想认识统一、发展氛围浓厚,各功能区发展初具规模、功能逐渐增强,工业投入逐年加大、建设成效初步显现,为下一步加快工业平台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工业第一经济认识深入人心,各地平台建设热情高涨。

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未来五年“工业冲千亿”、“财政翻一番”的目标任务,以及工业经济和招商引资两个大会的精神,全市上下合力兴工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从思想层面来看,各地党委政府对工业第一经济、平台第一工程的认识比较到位,充分认识到工业平台建设,是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今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从实际行动来看,各地党政主要领导都能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第一要务,集中时间和精力做好工业经济工作,抽调精兵强将推进工业平台建设。

从了解的数据来看,11个工业功能区计划共扩区36000亩左右,07年预计可实施6600亩以上,预计基础设施投入3亿元、工业性投入23亿元,新增入园企业55家。

2、工业三级平台体系初具规模,特色产业集聚能力增强。

在上下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几年的加快发展,我市工业平台建设从零起步,到初具规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现在我市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1个乡镇工业功能区,5个中小企业创业中心,规划面积合计约20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各乡镇功能区为基础,中小企业创业中心为配套的较具特色的三级平台体系。

在发展过程中,各功能区也按照各自的实际,有意识的进行了产业集聚,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块状经济。

省级经济开发区已成为杭州装备制造企业转移基地;高虹工业功能区成为绿色照明企业的集聚点,并带动了上下游企业入区发展;太阳工业功能区大力发展小五金;玲珑工业功能区汇集了电线电缆和装饰纸行业;横畈、龙岗、於潜、昌化等区块也各具产业特色,发展势头看好。

这些功能区已成为我市产业集聚的领头雁,引领我市块状经济向纵深发展。

3、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逐年加大,社会经济效益初步显现。

基础设施建设是工业功能区招商引资的必备条件,直接关系到功能区能否聚集企业、吸引项目、培植产业。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集中财力支持功能区建设,各功能区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注重了关键环节,加强了配套设施,为招商引资、企业落地创造条件。

截止2006年底,我市各工业功能区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0.78亿元,入区企业291家,累计完成工业性投入10.63亿元。

在逐年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全市工业功能区的社会经济效益也得到初步显现。

2006年,工业功能区共实现销售产值89.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40%以上,上缴税金2.55亿元,吸收当地就业11000余人,解决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3697人。

二、我市工业平台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由于我市工业平台建设起步较迟,工业经济发展受土地和环境方面制约较大,本身就存在着起点不高、总量不大、规模偏小、机制不活、功能不强等诸多问题。

除此以外,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忧患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由于对宏观经济环境、周边地区发展情况了解不够,部分干部群众认为我市的工业经济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经济运行的速度、质量和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自己同自己比有了很大的进步,同其它发达地区比,虽有差距,但只要几个落户我市的杭资转移大项目能完工投产,就一定会缩小这种差距。

有信心,能乐观是好事,但在现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标兵更远、追兵更近”的态势下,不能正确判断形势,过于乐观,就很有可能被追兵超越的危险。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思进取,慢进也是退”的思想。

2、政策体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部分政策兑现不到位,如:

由于2003年1号文件废止,使得经济开发区2005年以前与入园企业签订的协议不能兑现。

企业注册地和工厂落户地不统一,造成企业属地管理和财政分成体制的不统一,影响了各地的积极性。

解决失地农民保障问题任重道远,目前还有2万余人的养老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工业平台建设还是以政府性投入为主,各地政府筹措资金能力较弱,极易造成后续资金跟不上,影响平台建设的推进速度。

工业经济一盘棋格局未能真正形成,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在资源要素等方面也尚待积极突破和探索。

3、要素制约有待进一步破解。

我市山多地少,农保率高达94.8%,可用于工业发展的空间不多,能成片开发的土地更少,固而造成各功能区的规模都普遍较小,平均规划面积大部分在450亩左右。

同时,我市又处在钱塘江和太湖两大水系的源头,承担着保护生态和饮用水源的重任,发展工业受环境因素制约较大,很多大项目由于环境容量的问题不得不舍弃。

另外,在功能区规划方面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与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乡镇)总体规划衔接还不够,普遍着眼于一届当中的发展空间,对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投入不足,极易陷入想发展却无法发展的窘境。

4、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由于我市多数工业功能区还处在开发建设期,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健全,重开发、轻管理,重引进、轻服务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坐等上门,缺乏主动服务;服务效率不高,存在“两头热当中冷”的现象,已经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中层梗塞”,办事难、融资难等问题反映强烈。

恶意阻工、强买强卖,“村霸”、“路霸”、“地霸”等行为时有发生。

由于受政策和大环境影响,征地拆迁工作总体推进较为困难,对重点项目的如期启动和顺利推进带来较大影响。

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严重制约了工业平台建设和入园企业的发展。

三、加快我市工业平台建设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五年内再造20平方公里的工业平台,是临安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和成败所在。

围绕这一目标任务,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增强开放意识、机遇意识;要加大区位、空间、生态、人才、产业等资源的整合力度,使劣势变优,优势更优;要多渠道破解要素制约,抢占发展高地;要强势推进平台建设,加大环境整治,增强发展后劲。

1、解放思想,增强发展工业的紧迫感。

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快发展,是推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从目前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态势来看,还属于工业化中期的启动期阶段,因此,加快工业发展,对推进临安的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判断。

一是要坚定信心谋发展。

全市上下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的决策和人代会的目标任务上来,要在解放思想中坚定信心,在坚定信心中加快发展,进一步牢固树立工业“第一经济”的地位,围绕工业强市战略,集全市之力推进平台建设、工业投入、创新驱动、要素保障等四大工程,努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是要抢抓机遇争发展。

现阶段,我市要抓的机遇――就是承接杭州市区工业梯度转移,要主动与杭州市区搬迁企业对接,利用好我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交通区位优势,争取更多的大型杭资企业落户我市,为工业平台建设储足项目,保持发展后劲。

三是要敢于突破求发展。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国家的政策调控对各个地区的影响都一样,要在平等的发展环境中求得更快发展,就必须寻求突破,集聚更多的发展要素,只有早突破才能早发展、快发展。

要深刻领会“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涵义,仔细研究上级的法规政策,寻找突破口,勇于为临安经济社会的发展承担风险,努力把我市的工业经济推上更高的水平。

2、理顺体制,形成一盘棋的发展格局。

理顺发展体制是加快工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开发区扩容领导小组的工作机制,建立扩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协调和指导各功能区的扩建工作。

同时,分管工业的副市长要在精力上、时间上进一步向工业经济倾斜,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专抓工业。

各乡镇(街道)和部门要结合实际,明确抓好工业经济的具体要求和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要完善工作机制。

对工业平台建设要加大统筹和规范力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共享,形成涉工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协调合作的工作格局。

要研究和完善工业经济工作的考核机制,科学合理地评价工业经济工作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效益,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是要优化分配体制。

要结合新一轮乡镇(街道)财政体制调整的时机,理顺企业、项目属地管理和财政分享体制,明确各地的责、权、利,进一步激发各地发展工业的积极性。

3、统筹兼顾,完善平台建设规划编制。

工业平台是区域经济重要增长点,是实施工业强市和借力发展战略的主阵地,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工业平台建设的规划必须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留足空间。

各地在工业平台建设规划中,必须把握以下五条原则:

区块开发与城镇建设并重的原则;统筹生产力布局与加强区域联系并重的原则;超前规划与规范开发并重的原则;集约利用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的原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的原则。

要按照“体系完善,设施超前,思路科学”的要求,将乡镇工业功能区规划的有关布局、开发建设等主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与之相衔接,符合当地的实际和特点,做到统筹兼顾、整体谋划、互动开发,增强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4、破解制约,强势推进工业平台建设。

在推进工业平台建设过程中,破解要素制约是重中之重。

当前,省市给我市的土地指标每年不足千亩,而今后的五年内要再建20平方公里的工业平台,土地指标问题将成为最大难点。

破解土地制约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多渠道争取。

全力引进“大好高”项目,向省市重点项目争取更多的“戴帽”土地指标;二是内部挖潜。

①在复垦周转上挖潜。

各地要按照临政办[2007]36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建设用地复垦工作进度,争取超额完成复垦任务。

同时,要鼓励农民拆除废弃用房,通过建新拆旧来获取土地折抵指标。

②在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上挖潜。

盘活现有土地存量,制定乡镇工业功能区闲置土地流转办法,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推行“腾笼换鸟”,提高土地利用率。

并研究采取调整回购、动迁回购、协议回购、违约回购、合资到期回购等方式,逐步淘汰劣势企业,为优势企业和重点项目腾出发展空间。

③在低丘缓坡、荒滩荒坡开发上挖潜。

必须尽快制定全市低丘缓坡总体利用规划,用足上级政策,努力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

并且要积极向上争取成为向低丘缓坡要工业发展空间的工作试点地区,争取更多有利于我市发展的政策。

④向多层厂房要空间。

提高土地容积率,最大限度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⑤支持企业开展“零土地”招商和“零土地”技术改造。

严格把好乡镇工业功能区的准入关,对投入产出率低、浪费土地资源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

三是科学供地。

在引进项目时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准入制度,围绕产业定位,认真审核,严格把关。

要充分发挥土地“招、拍、挂”调配机制的作用,提高土地产出效率,真正使一批生态型、科技型、税源型的好项目入驻工业功能区。

破解资金制约也是当前我市发展工业经济的当务之急。

一是政府层面,要建立政府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资金,解决政府资金的不足和困难;二是平台建设层面,要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如龙岗模式),着力解决平台建设中资金困难的矛盾。

经济开发区、玲珑等重点工业功能区也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商住用地的出让比例;三是企业融资层面,要在重点乡镇(街道)或重点工业功能区建立融资担保公司,帮助解决功能区部分企业新上项目、研发新产品等方面的资金困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5、有的放矢,强化工业产业集聚效应。

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块状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快速提升我市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而工业平台建设正是促进产业集聚的有效方法。

一是抓招商引资。

首先要提高专业招商的水平,充分发挥新组建的招商局和120多名专业招商人员作用,以驻点招商为突破口,运用展会招商、小分队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着力提高招商水平和质量。

其次要做到招商选资、择优选项,按照有利于临安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有利于增强竞争力、有利于环境保护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标准和要求,围绕大好高项目,着力招引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能形成“产业链”的龙头项目。

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以及与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相关联的上下游企业,促进我市工业企业的块状集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联系各重点乡镇和部门的招商引资工作。

再次要继续抓住杭资企业梯度转移的机遇,主动与杭州市区搬迁企业对接,把承接搬迁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途径。

另外要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充分发挥项目库的分析、引导作用。

二是抓产业集聚。

要依托工业平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块状经济投资强度,延伸产业链,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要重点推进玲珑电线电缆生产基地、高虹绿色照明生产基地、太阳五金工具制造基地、昌化精密制品制造基地和龙岗农特产品加工基地建设。

三是抓优化升级。

积极鼓励企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高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大与大专院校合作的力度,要注重行业公共研发平台的建设,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检测服务。

要围绕电线电缆、绿色照明、纺织服装、农特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加大研发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提升产品质量,不断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鼓励、支持企业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清洁生产,加大节能先进企业奖励力度。

6、三管齐下,营造良好的发展软环境。

良好的发展软环境是加快发展工业的内在要求。

一是必须加快营造工业平台建设与发展的“政策洼地”。

切实运用好新出台的扶工政策一号文件,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并细化扶工政策,出台具体的实施细则,使之更具操作性。

要提高政策的宣传力度,使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助推器作用。

要根据发展的需要,经常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外地经验,增强政策的比较优势。

二是必须加快构筑工业平台建设的“服务高地”。

良好的服务环境是推进工业平台建设的重要保证。

要以开展“两个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涉工部门的服务意识和素质,消除行政审批中心的体外循环现象,推行“一站式服务”和“无缝对接服务”,畅通工业发展绿色通道。

企业引进后,关键还要在跟踪服务上下功夫,关心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切忌“招商热面孔、报批冷面孔、落地翻面孔”,切实为来临发展的企业营造优良的软环境。

三是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的民生问题。

和谐是一切发展的基础,要研究完善解决失地农民保障的政策措施,切实帮助解决失地农民的培训、就业等合理要求。

要严格按照政策法规办事,不能借发展的理由随意损害群众的权益。

但对恶意阻工、强买强卖、漫天要价等行为,也绝不姑息,公安、司法等机关要依法介入,坚决予以打击,为我市发展工业经济保驾护航。

加快工业平台建设,号角已经吹响,目标已经明确。

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五年再造20平方公里工业经济平台”、“财政收入翻一番”的战略目标一定能实现,也必将会在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