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7114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docx

音体美学生评价方案

永红小学音乐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并以《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段、各年级的课程目标和教学领域为基准,制定我校对学生音乐素质等级评价标准如下:

一、评价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音乐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利于加强和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并有利于促进课程的发展。

2、科学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确定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应以音乐学科的特点和音乐教学的客观规律为依据,体现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性质与价值,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音乐审美教育规律。

3、整体性原则

对学生的评价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不同阶段的回顾和对比中,把握其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4、可操作性原则

评价的可操作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指标和方法要简便、明晰,易于操作和推广。

二、评价内容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

对学生的评价应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指标,还应考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

依照《音乐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各年级教学目标,我校对学生音乐素质等级评价主要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与情感反应,音乐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态度、参与程度、合作愿望及协调能力,音乐的体验及模仿能力、表现能力,探究音乐的态度与创编能力,对音乐与相关文化的理解以及审美情趣的形成等几个方面测评。

三、评价方式

我校音乐课程评价的方式主要是: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与他评有机结合,形成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的、生动活泼的良好评价氛围。

四、评价等级和标准

依照评价表的填写结果,给学生打出音乐素质等级评价。

测评等级均按A(优秀)、B(良好)、C(合格)、D(待合格)四个等级给以评定。

A(优秀):

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均为最佳状态;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并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对他人的评价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准确,并富于创造性。

B(良好):

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状态较好;能比较积极、大胆地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有较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对他人的评价较为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较强;音乐情感的表达基本准确。

C(合格):

学习兴趣、习惯和毅力表现一般;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参与态度欠佳,与他人合作意识、协调能力一般,对他人的评价欠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一般;音乐情感的表达一般。

D(待合格):

基本没有学习兴趣和习惯;不积极参与音乐艺术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不能与他人合作,对他人的评价不中肯;音乐体验与模仿能力、表现能力差;表达音乐情感差。

2014年9月

 

附:

音乐学业水平评分标准

(一)小学音乐

1、考核学生演唱本学期教材歌曲(面试)

2、考核学生用教材乐器演奏本学期教材歌曲(面试)

3、考核学生视(视唱)听(练耳)本学期教材音乐片段(面试)

(1)三年级音乐面试评分标准

①视唱、练耳及音乐基本知识

◆优秀(90-100分):

准确视唱所学歌曲曲谱,音准好、节奏好,音乐旋律感好。

能听辨、模唱歌曲旋律,熟练掌握音乐基本知识。

◆良好(70-89分):

视唱音准较好,节奏感强,能将所教歌曲80%视唱曲谱。

模唱旋律较好,音乐基本知识面较宽。

◆合格(60-69分):

视唱过程中出现音准不好,节奏感不强现象,在帮助下也能完成视唱,能认识基本音乐符号。

◆不合格(60分以下):

不能自立视唱,音准差,节奏节拍感不强,歌曲视唱差,对音乐旋律完全没有感觉,掌握的音乐基本知识很少。

②唱歌

◆优秀(90-100分):

音色优美,歌唱方法正确,发声规范完整,背唱四首课本歌曲,并且具有强烈感染力和表现力。

◆良好(70-89分):

音色优美,唱歌方法正确,并且具有自主歌唱能力,歌唱演唱效果较好。

◆合格(60-69分):

能掌握一定歌唱方法,但音准,节奏有问题,能背唱两首课本歌曲,效果一般。

◆不合格(60分以下):

歌唱能力较差,音色和节奏不好,对音乐没有兴趣。

③演奏

◆优秀(90-100分):

能演奏一至两样乐器,演奏多首乐曲,具有较强演奏能力。

音色纯正,指法熟练,方法正确,能表现乐曲思想内容。

◆良好(70-89分):

能掌握一样课堂乐器,演奏课本歌曲演奏方法正确,指法较为熟练。

◆合格(60-69分):

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课本歌曲,方法基本正确。

◆不合格(60分以下):

不会演奏任何乐器,且没有购买乐器。

对音乐没有兴趣。

(2)四年级音乐面试评分标准

①视唱练耳,及音乐知识

◆优秀(90-100分):

准确视唱,课本歌曲旋律,音准节奏好,旋律性强,能听辨简单旋律,模唱旋律,掌握书本所教所有音乐基本知识。

◆良好(70-89分):

准确视唱课本歌曲,音准节奏较好,能进行简单模唱,掌握基本乐理知识。

◆合格(60-69分):

视唱旋律中出现有跑调,走音现象,在帮助下仍能完成模唱,听辨能力较好。

基本乐理掌握不全面。

◆不合格(60分以下):

不能视唱歌曲,无法进行听辨,乐理知识掌握较少。

②歌唱

◆优秀(90-100分):

音色优美,歌唱方法正确,发声规范具有纯真童声,能背唱4-6首歌曲,准确参与独唱、齐唱、合唱。

能对指挥动作和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

具有良好艺术表现。

◆良好(70-89分):

发声自然,正确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表情自然大方,能独唱、合唱、背唱三首以上歌曲,有较强艺术表现力。

◆合格(60-69分):

发声较正确,音色较好,能背唱两首歌曲。

◆不合格(60分以下):

歌唱方法错误,发声不规范,不能背唱歌曲,不喜欢唱歌。

③演奏

◆优秀(90-100分):

熟练演奏两样以上乐器,方法正确,指法熟练,体现乐曲内涵,有很强感染力和表现力。

◆良好(70-89分):

熟练演奏一样课堂乐器,方法较正确,效果较好。

有一定表现力。

◆合格(60-69分):

演奏一样乐器,指法正确。

◆不合格(60分以下):

不能演奏任何乐器。

(3)五年级音乐面试评分标准

①视唱、练耳、基本乐理

◆优秀(90-100分):

准确视唱课本歌曲,能划拍视唱、乐句、旋律,音准好,节奏好,能听辨单音,旋律和音程,掌握书上全部音乐基础知识。

◆良好(70-89分):

准确视唱课本歌曲,基本能独立起唱,音准节奏较好。

能听辨模唱旋律。

乐理掌握较好。

◆合格(60-69分):

视唱歌曲较好,节奏和音准有些问题,乐理知识掌握一般。

◆不合格(60分以下):

不能进行视唱,听辨,对所教乐理没有掌握。

②歌唱

◆优秀(90-100分):

具有良好歌唱能力,音色优美,发声规范科学,声音集中统一,背唱四至六首歌曲。

且能演唱教本以外歌曲。

具有良好艺术效果。

◆良好(70-89分):

声音统一集中,姿势正确,呼吸方法正确,能独立演唱,背唱两首以上歌曲。

具有较好艺术效果。

◆合格(60-69分):

唱歌方法基本正确,音色和节奏较好但效果一般,背唱一首歌曲。

◆不合格(60分以下):

方法错误,音色不好,节奏不稳,不能背唱。

③演奏

◆优秀(90-100分):

熟练演奏两样乐器,指法正确,效果很好,能体现乐器本身音色。

有强烈艺术感染和表现力。

◆良好(70-89分):

能用课堂乐器演奏课本歌曲,方法较正确,指法较熟练,有较好表现力。

◆合格(60-69分):

基本掌握课堂乐器演奏方法,吹奏课本歌曲,但音色不好,音乐感觉不流畅。

◆不合格(60分以下):

没有学会任何乐器,且对音乐陌生,无兴趣。

 

永红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为了完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推动新课改的实施及深化,增进学生健康体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开创体育教育教学新局面,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新《体育与健康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本评定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的为指导,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的成长,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引导发展学生潜能,张扬个性。

激励教师不断进取,完善教学管理,推进新体育课程的建设。

二、评价方案目的

鼓励学生积极上进,提高学习兴趣,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发展能力,提高学习的信心,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保健习惯,促进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评价方法

评价包括学习过程积累、体能与技能、两部分,即学生成绩=过程积累分(40分))+体能与技能(60分)=100分。

1、学习过程积累40分

主要包括:

出勤情况;课堂活动表现。

(1)、出勤情况10分

以每节课教师或体育委员的考勤为准,无故缺课每年累计达10课时定为体育课成绩不合格;出满勤、不迟到、不缺课、不早退的学生得满分;旷课1次扣1分,缺课1节扣0.5分,迟到、早退课4次扣1分。

(2)课堂活动表现30分

学习态度10分:

喜爱体育活动,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外活动。

合作精神10分:

具有集体荣誉感,互相帮助,互相尊重,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情意表现5分:

根据体育活动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会动脑、会学习有创新精神。

回答问题5分:

课堂上积极踊跃地发言,认真、准确,每次得1分。

课堂活动表现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小组长组织,进行小组互评;教师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个别学生的成绩适当调整,最终确定每位学生的量化分数。

以上是对学习过程积累部分内容及赋分的阐述,40分是最后的折合分,学期末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体委和小组长对平时各项成绩的记载和对每位学生的印象评定出每位学生的平时成绩。

2、测试部分60分

主要包括体能与技能两方面

(1)、体能测试30分

小学体能测试共2项,每项10分。

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

体能测试参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参考量化表查成绩,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

(2)、技能测试30分

小学技能测试共2项,每项15分。

测试项目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目标的所学内容而定。

四、学生成绩表述

将平时积累、体能、技能分数统计得出学生成绩,采用四级评定制予以表述。

A(90分以上)、B(76-~89)、C(60~75)和D(60分以下)四个等级。

不及格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如果有进步可以再给一次机会重新测试,重新评价。

学生体育全面考核后,教师在学生的自评、互评基础上,评出学生的成绩等第。

2013年9月

附:

小学体育与健康

1、三年级

(1)25米X2往返跑

(2)1分钟跳绳

(3)坐位体前屈

(4)健康知识(笔答20分)

2、四年级

(1)50米跑

(2)立定跳远

(3)掷实心球

(4)健康知识(笔试20分)

3、五年级

(1)50米跑

(2)1分钟仰卧起坐

(3)掷实心球

(4)健康知识(笔答20分)

 

永红小学美术学科学生素质等级评价方案

一、评价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的理念要求我们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体系,评价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注意对学生学习目的、态度、审美意识的评价,注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评价”要求。

美术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堂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通过科学的发展性评价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强化评价的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积极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评价目的

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以及不足的地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像创造能力。

三、评价的方法

1、基础知识以书面文字,随堂抽测为主。

低年级以命题画形式出现。

2、基本能力:

通过口头和动手相结合,加强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根据《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学生依照年龄分成三个年龄断,即低年级(一二年级)、中年级(三四年级)、高年级(五六年级)。

然后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学习态度(40%)”、“基础知识(10%)”、“基本技能(50%)”、“个性发展(10%)”四个方面总结评价学生成绩。

评价总分为110分,“个性发展”作为加分。

3、评价分四个等级:

A90分以上(优秀)B75—89分(良好)

C60—74(及格)D60分以下(待合格)

四、具体操作:

(一)学习态度

1、有健康的审美情趣

2、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勤奋踏实,认真有耐心。

有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

3、积极参加各种美术活动,按时完成各种美术创作。

4、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综合能力

低年级

1、认识平面形和组合平面形,能够运用多种工具进行简单表现。

2、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常用颜色,掌握平涂等着色方法。

3、能够以添画、写生画、记忆画、想象画等形式表现熟悉的生活。

4、能够利用简便的材料,运用撕、剪、折、染、粘贴等方法,制作简单的平面图形。

5、能够用平面材料贴画,了解从实物拓印的表现形式。

6、了解对称图形和不对称纹样的知识,能作简单的练习。

7、能够运用揉、团、搓、捏、结等方法,制作简单的立体造型。

中年级

1、欣赏与儿童接近的优秀美术作品,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2、学习线描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写生练习。

3、掌握原色、间色等色彩知识,能够用毛笔等工具作调色练习。

4、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通过记忆画和想象画,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

5、了解简单的纸版画的制作过程制,并能进行简单的纸版画创作。

6、运用各种材料和方法进行二方连续纹样的练习。

7、能够选用简便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设计制作。

高年级

1、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能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进行评述。

2、了解立体物的透视现象。

3、了解简单的构图知识。

4、了解色彩对比和冷暖的知识,能够进行色彩练习和表现。

5、能够进行中国画的临摹。

6、了解浅显的人物比例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7、了解重复、渐变的平面构成知识,能够作简单的练习。

8、能够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活动。

9、运用学过的美术表现方法为儿歌、故事或学生作文作插图。

10、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20013年9月

小学美术

1、考核学生本册美术相关常识点(笔答)

2、考核学生本册美术技能技法(绘画)

(1)三年级绘画评分标准(60分)

◆主题突出(20分)◆构图饱满(10分)◆造型夸张(15分)

◆形象生动,色彩搭配合理(10)

(2)四年级绘画评分标准(60分)

◆构图饱满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画面中有冷暖色对比

(50-60分)

◆构图、形象、色彩基本完整(40-49分)

◆有简单构图形象、色彩基本完整(30-39分)

◆构图未完成、色彩不完整(29分以下)

(3)五年级绘画评分标准(60分)

◆造型生动;(20分)

◆构图饱满;(10分)

◆色彩能表现快乐气氛。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