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698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5.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docx

北京市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建设方案v1解读

北京市门头沟区

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

示范工程

项目建设方案

 

北京市交通信息中心

二零零九年七月

 

目录

1项目概述-1-

1.1项目建设背景-1-

1.1.1国家政策对交通应急与战备指挥的要求-1-

1.1.2交通应急事故处置与战备运输保障对交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的要求-3-

1.1.3交通行业T-C3I应急指挥体系对交通行业的要求-3-

1.1.4选择门头沟作为试点示范区县-4-

1.2项目建设目的-6-

1.3项目建设意义-7-

2项目需求分析-8-

2.1业务需求-8-

2.2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流程-9-

2.3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业务流程-9-

3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11-

3.1项目建设目标-11-

3.2项目实施内容-12-

3.2.1数据建设-12-

3.2.2应用支撑平台建设-12-

3.2.3交通应急综合指挥试范应用建设-13-

3.2.4交通局监控室改造及监控设备敷设工程建设-15-

4项目建设方案-15-

4.1总体结构设计-15-

4.2系统集成设计-17-

4.2.1软硬件选型-17-

4.2.2网络拓扑结构-17-

4.2.3应用逻辑结构-18-

4.3数据建设与管理-18-

4.3.1数据规范与数据内容-18-

4.3.2数据管理-19-

4.3.3交通应急资源综合数据库建设-20-

4.4应用支撑建设-21-

4.4.1区域交通设施台帐-21-

4.4.2电子沙盘系统-24-

4.4.3GIS平台-27-

4.4.4系统管理-36-

4.5交通应急综合指挥试点应用建设-38-

4.5.1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分系统-38-

4.5.2交通应急管理分系统-40-

4.5.3交通战备管理分系统-44-

4.6交通局监控室改造及监控设备敷设工程建设-45-

5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6-

6经费预算-46-

6.1总体经费预算-46-

6.2数据建设及软件开发费用预算-47-

6.3数据及系统软硬件采购费用预算-49-

6.4交通局指挥室改造及监控设备敷设工程建设费用预算-50-

1项目概述

为了防范北京市远郊区县多发的各类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对交通运输通畅和国民财产安全的影响,综合运用遥感监测及交通运输专项应用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区域重点目标远程监控及定位技术、领导决策智能辅助技术、以及综合信息资源管理技术等,整合并规范基础数据标准,以数据来源准确、更新频率及时的遥感影像支撑行业基础资源的空间展示和智能分析,通过集成区域电子地图属性信息制作实地动态场景的立体可视化电子沙盘,采集远程视频监控及定位管理信息形成交通运行态势,促进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建设,形成统一指挥、信息准确、反应灵敏、沟通及时、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科学决策的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体系,提高远郊区县交通运输行业综合管理能力,切实解决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交通战备保障与演练等应急联动中出现的智能预案仿真、辅助指挥决策、综合协调调度等问题,以便更快、更好、更省地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维护交通运输安全、应对交通突发事件、保障交通战备指挥等服务,真正为区域政府保发展、保稳定、保民生提供技术支撑和信息管理的独特作用,同时也为北京市其他远郊区县作出应用示范。

1.1项目建设背景

1.1.1国家政策对交通应急与战备指挥的要求

当突发事件(例如各类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影响到交通安全或阻碍交通运行畅通时,通过建立预案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应急措施,实现安全防范、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信息报送、事后评估的过程,就是交通应急指挥。

交通战备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战时交通运输畅通和交通运力,涉及公路、铁路、水运线路、桥梁、隧道、交通场站等重点保障目标的安全管理和监控。

交通应急与战备指挥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危,它对保障抢险灾、促进国民经济建设、方便部队训练、保卫边疆斗争和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务院2006年1月8日发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级政府需要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

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建设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完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参与和自救能力,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2007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发文《关于进一步加强交通战备工作的意见》(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发〔2007〕12号文)。

2007年7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深入推进全国应急管理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2007年11月8日,市人民政府通过《北京市民用运力国防动员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颁布,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应急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对突发公共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以及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范,使突发公共事件各项应对工作有法可依。

1.1.2交通应急事故处置与战备运输保障对交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远郊区县各类自然灾害、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将会影响到交通安全或阻碍交通运行畅通。

这些区级交通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处置、战备交通运输保障等,都急需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手段,按照“安全防范、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信息报送、事后评估”流程自动生成各类信息,为应急指挥、战备运输提供科学的决策辅助。

为实现交通综合应急响应机制的功能建设,需要大量丰富的行业基础业务数据的支撑,需要直观立体的遥感影像空间展示,需要实现对管理对象的可视化定位监控,需要为领导决策提供一套智能的分析支持工具。

交通应急事故处置的指挥调度与战备交通运输保障需求,为GIS、RS、GPS、ES等4S技术的深入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3交通行业T-C3I应急指挥体系对交通行业的要求

交通行业T-C3I应急指挥体系对交通行业提出了要求,在日常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和行政执法、交通应急管理、交通战备管理中,交通应急指挥中心都需要承担如下的角色和职能:

(1)指挥角色:

高效化管理日常交通,智能化处置突发事件,可视化执行战备任务。

指挥交通系统正常运行、解决交通意外事故、执行交通战备任务。

(2)控制角色:

实现交通应急及战备指挥人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物资储备的核查和维护、保障运力的调度和预案制定与维护、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和行政执法。

(3)通信角色:

保障日常管理通信、应急联动通信、战备演练通信的畅通和高效。

(4)信息资源角色:

实现交通运行态势信息、应急预警信息、应急等级信息等的及时发布,进行预警等级判断,保障信息资源管理和应用。

1.1.4选择门头沟作为试点示范区县

北京市周边远郊区县是西向、北向的主要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是交通应急及战备管理的主要目标。

远郊区县特殊的地理环境,是地质灾害、自然灾害损毁交通枢纽的重点对象,也是交通安全防范、应急准备、应急处置的重点对象。

战时一旦损毁周边高速公路,山区国道及战备公路将起着核心运输通路的作用。

本项目建设选择门头沟区作为试点区县,正是因为门头沟区在北京市远郊区县中具有较为典型的路网特征和环境特点。

(1)门头沟区独特的地形特点使其成为兵家要道

门头沟区位于北京城区正西偏南,东西长约62公里,南北宽约34公里,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

其东部与海淀区、石景山区为邻,南部与房山区、丰台区相连,西部与河北省琢鹿县、涞水县交界,北部与昌平区、河北省怀来县接壤。

属太行山余脉,地势险要,“东望都邑,西走塞上而通大漠”,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北京市向西、向北的主要交通枢纽和交通战备要道。

门头沟区地处华北平原向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总面积的98.5%为山地,其中一半海拔高度大于800米,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峰160余座。

区内3条主要岭脊均呈东北向平行排列,由于山地切割严重,各岭脊之间形成大小沟谷300余条。

平缓的山地与陡峭的山坡交替出现,地形呈锯齿状、阶段性上升。

流经境内的河流分属3个水系,其中永定河流域面积1368.03平方公里,白沟河流域面积73.2平方公里,北运河水系流域面积13.82平方公里。

面积最大的永定河流域河道全长100余公里,大小支流共300余条。

(2)门头沟区路网结构复杂,交通应急与战备指挥应用较典型

门头沟境内现有公路总长达648公里,其中有国道2条,市道6条,乡村公路74条,另有永久性公路桥92座。

5条公共汽车线路在境内开通。

形成了以门城地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乡乡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的畅通无阻的公路交通网络。

门头沟区路网结构具有山区公路的典型特征,对远郊区县特别是山区地带交通战备及应急指挥的应用最为典型。

截至目前,门头沟区客运线路31条,总里程1155.96公里,配备公交车667辆,共有站点1068个;出租企业两家、个体出租21户,共计121辆出租车;现有停车场20个,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97万平方米,驻车387辆。

现有货物运输企业2750户、6051辆车、32571吨位。

维修企业98家,其中一类8家、二类23家、三类65家、摩托车维修2家。

水域游船业户4户,非通航水域20余处,水运船舶共计48艘。

监管铁路道口12个,监护员96名。

根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000—2020年),未来门头沟区的公路网将呈现出“三横五纵,以横为主通道,纵线与之联络”的“横梯状”布局,在全区内基本实现成网化,并且打通山区的断头路,实现区域路网与城区和周边区县公路网连通,并从等级配置方面最终确立骨架路网,达到全市公路交通网资源的共享。

门头沟区规划的路网结构如下图所示:

♦门头沟区“三横五纵”全长463KM:

“三横”(316KM):

109国道(96KM);双塘涧-燕家台-沿河城-大村-田庄-上苇甸-军庄(116KM);黄塔-洪水峪-吕家村-木城涧-北岭-潭柘寺-108国道(104KM)。

“五纵”(147KM):

军温路-三石路(14KM);担涧路-潭王路(37KM);规划七环路(39KM);高沿路-斋马路(35KM);灵山路-张马路(22KM)。

♦门城新城“五横三纵”全长50公里:

“五横”(26KM):

门头沟路(7KM);阜石路(4KM);长安街西延(6KM);规划二路(4KM);莲花池东路西延(5KM)。

“三纵”(24KM):

新桥大街南延(8KM);滨河路(9KM);西苑路(7KM)。

(3)门头沟交通信息化建设基础较好

门头沟区交通信息化相关各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比较好。

已经建设完成了门头沟区交通综合应急可视指挥室,部署了视频监控、大屏等一系列交通监控与指挥设施,网络基础目前采取租用电信部门的方式,移动通信标准采用CDMA1X传输视频技术,网络通信传输标准采用TCP/IP协议标准,目前的硬件基础基本上能够支持以实时监控、GIS平台为核心的综合信息处理的应用。

充分利用门头沟区现有基础设施,在系统应用功能上帮助其有所提升,作为试点示范建设,成本低、可行性高。

1.2项目建设目的

本课题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大场景三维虚拟现实技术、远程可视化定位技术、领导决策智能辅助技术等4S技术,采集整合交通设施资源,以“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行政执法、交通应急指挥调度、交通战备保障管理,四位一体”的综合应用为原则,革新交通应急指挥、控制、通讯保障手段,探索建立“一个体系,四类服务”的交通应急综合管理模式:

♦适应交通行业管理、行政执法、应急指挥、战备保障的区域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体系;

♦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日常交通行业管理服务;

♦为保障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提供日常行政执法服务;

♦为应对交通突发事件实现及时响应的指挥调度服务;

♦为国防和作战提供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服务。

1.3项目建设意义

交通既是发展经济的先行,又是巩固国防和赢得战争胜利所必须依赖的条件,交通应急指挥、战备保障与日常管理具有经济和军事的双重意义。

加强运输行业监管,保障日常业务运行;应急防范突发事件,保障区域经济发展;支撑交通战备演练,保障军需物资运输。

(1)有利于推动交通应急与战备指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应用的配套化建设

本课题采取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山地区县进行试点示范建设,再逐步向北京市各远郊区县全面推广的建设方式,推动各远郊区县“交通运输行业监管、交通应急、交通战备,三位一体”的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体系建设,解决目前郊区县信息化技术应用条件相对落后、交通运输行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配套管理跟不上业务应用要求的现状。

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指导山区公路、水路、码头、场站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利用各类监控设备实现对交通基础设施的监控与远程管理,利用电子通讯设施设备实现对应急指挥人员、处置队伍的调度,利用资源台账和电子沙盘应用事先各类交通保障设备设施的可视化管理和应用,全面实现交通应急指挥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应用的配套化。

(2)有利于提高交通设施资源立体可视化的综合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

利用各类交通基础设施与监控设备的配套建设,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采集和传输,建设各类交通设施资源的管理台帐,形成资源信息有效更新、长效管理、空间化标注,利用电子沙盘、二三维联动的GIS应用等先进技术手段,直观真实的反映空间地形地貌和交通资源体系,实现交通应急资源信息的空间立体可视化展示与应用,为应急指挥提供“数字准,情况明,责任清”的资源信息,提高交通设施资源的综合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实现交通资源信息的可视化。

(3)有利于实现交通应急与战备指挥的领导决策辅助智能化

利用交通设施资源管理台帐及交通电子沙盘,在直观、立体的三维空间场景基础上挂接区域交通体系以及与交通体系相关的基础信息,将交通体系相关保障目标、应急预案、视频监控信息、GPS监控信息等以图、文、表等多种方式动态形象地展示出来,通过数据挖掘与空间分析,使用户能够直观了解交通设施分布状况,动态评估交通设施之间的空间关系,为交通设施设置规划、预案设置、应急指挥、领导决策等提供科学的数据分析结果和决策依据,实现交通应急综合指挥的领导决策辅助智能化。

(4)有利于全面提升远郊区县交通整体保障能力

建设交通信息监控与应急指挥体系,利用视频、GPS等监控手段及电子沙盘的直观展现,实时掌握各类交通设施态势、管理队伍状态、管理人员车辆情况等,提高交通应急指挥的管理调度效能;利用各类即时通讯体系,有效实现应急指挥管理单位与各应急处置作战单位之间的实时沟通和信息传输,提高交通保障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及交通沟通信息的即时响应速率。

全面提升远郊区县交通应急整体保障能力。

 

2项目需求分析

2.1业务需求

(1)满足日常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的需要

平台建设平战结合的一体化办公桌面,在日常办公中满足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的需要。

接入现有各业务办公系统,统一办公桌面,实现日常业务管理与应急指挥调度的一体化管理应用。

利用路网视频资源对交通枢纽、码头、桥梁、场站等重要目标实时监控,获取交通应急指标,实现资源技术信息维护管理。

利用电子沙盘立体可视化的空间分析,辅助制定交通应急指挥预案,并实现预案的维护管理。

日常接受上级单位下发的各类交通指挥业务,实现日常任务处置的指挥和调度。

实现视频会议、无线通讯等各类通讯设施设备的资源维护管理,保障通讯设施设备的畅通。

(2)满足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的需要

平台承担交通应急指挥中枢的角色,需要满足如下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需要。

实施预案信息采集、维护,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建立相应的评估模型,辅助制订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指导流程和决策方案。

基于电子沙盘和GIS平台,辅助应急和战备交通设施设置规划、资源配置规划。

实现应急事故及战备事件的调度处置、指令沟通等。

实时报送应急处置调度信息及处置结果信息。

收集应急指挥事件全过程信息,为预案修订及指挥模型设计提供数据基础。

(3)满足战备交通保障指挥的需要

在承担交通战备保障任务时,平台将满足如下交通战备保障指挥的需要。

利用电子沙盘立体可视化的空间辅助分析,实现交通战备设施设置、空间分布、路网设置等的规划辅助。

利用电子沙盘立体可视化的空间辅助分析,实现交通战备物资储备分布、储备能力等的规划辅助。

实现交通战备资源力量的分布、运力、路径等的分析,包括纳入交通战备的社会车辆的调度管理。

通过对战备事件场景进行仿真模拟,在虚拟场景中分析事态发展、提出应对策略,进行模拟演练。

利用二/三维联动的立体可视化电子沙盘和GIS平台,实现对战备事件指挥决策的辅助支持。

2.2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流程

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涉及到行政许可流程、安全监管流程、行政执法流程等,按照北京市交通委统一规范的行业业务流程执行。

2.3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业务流程

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业务流程总体上分为如下几个环节:

安全防范、应急准备、应急处置、事后评估,以及贯穿全过程的信息报送。

(1)安全防范阶段

交通应急综合管理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视频监控设备、专业队伍巡查等多种手段,对门头沟区交通运输行业需要重点监控的目标、路段等进行安全监控。

对各类交通运行指标进行收集、分析和评估,分析交通设施的技术等级、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等级、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突发事件的预警条件,并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后果和影响程度等进行评估,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交通运输安全事故、事件进行防范。

(2)应急准备阶段

当有异常的天气状况发生,或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接近技术风险等级时,交通应急综合指挥进入应急准备阶段。

利用电子沙盘分析重要监控点周边环境、运力分布、可调度状态等,通过监测网络汇总分析预测结果,使用预测预警模型预测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对事态发展和后果进行分析模拟,对事件影响范围、影响方式、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并调阅相关预案供领导同志指挥决策时参考。

同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挥各类处置力量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争取将事故发生风险降至最低。

(3)应急处置阶段

当事故风险持续蔓延至不可控,安全事故终于发生,交通应急综合指挥进入应急处置阶段,全部应急力量实现充分调动。

指挥中心对各类应急管理指标进行收集、分析和评估,针对各类指标的指数及权重,制定应急等级,并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单位报送。

基于应急预案决策模型,利用二/三维联动的立体可视化电子沙盘和GIS平台,实现对应急事故指挥决策的辅助支持,动态掌握交通救援队伍、应急储备物资和装备、应急通信系统、应急资金储备等情况,提供对应急资源的协调管理,保障应对过程中所需资源及时到位。

(4)事后评估阶段

系统自动记录事件处置全过程信息,当事件处置结束后可逆向推演事件发生、经过等完整过程,按照应急预案等相关规定确定的评价指标,对应急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措施的及时性、有效性、合理性等进行综合评估,对应急响应能力进行评价,收集数据作为应急模型制定的基础,并为资源的规划提供数据支持。

 

3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

3.1项目建设目标

通过在门头沟区的试点应用,采集交通设施资源数据,分析交通平战转换能力,制定交通保障预案,为应急指挥及战备决策提供辅助支持,提高门头沟区交通日常行业应用、监管、应急、战备管理的信息化管理、快速反应和综合保障能力,建设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为构建首都远郊区县交通可视化应急指挥体系提供示范。

(1)摸清门头沟区交通基础数据,了解交通应急与战备能力指数

采集门头沟区交通设施基础资源数据,整合公安、安监、气象、市政、国土、水务、民防、邮政、电信、供电、路政、规划等行业信息,建立门头沟交通资源台帐,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门头沟区交通平战转换能力、交通潜力、交通运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全面了解门头沟的交通运行情况。

(2)信息资源应用能力加强,交通规划、保障预案更加合理

以交通基础信息资源台帐作为数据支撑,综合利用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集成交通规划、现状、保障目标、保障预案等信息于一体,基于电子沙盘统一的交通资源展示分析平台,辅助门头沟的交通规划和目标保障预案的制定工作,将大大提高交通规划和保障预案的合理性,为提高交通应急与战备综合保障能力提供基础。

(3)规范应急事件处置流程,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建立决策支持模型库,实现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处置预案的科学分析和辅助决策,实现决策过程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规范应急事件的处置流程。

通过视频监控、移动GPS监控等手段的应用,实现事发现场和应急指挥部信息的通畅,提高门头沟应急事件和战备期间的快速处置能力。

(4)为其他远郊区县示范应用

建设门头沟区交通应急综合指挥中心,为北京市其他远郊区县交通可视化应急指挥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和示范。

3.2项目实施内容

3.2.1数据建设

(1)建立数据规范与数据管理机制

为了建立交通资源台帐系统和交通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建立相关的数据规范和数据更新管理机制。

(2)建立交通应急资源综合数据库

根据交通应急指挥实际需要,采集和抽取门头沟区公安、安监、气象、市政、国土、水务、民防、邮政、电信、供电、路政、规划等其他行业资源数据,采集门头沟交通管理部门现有其他业务系统数据,建设交通应急资源综合数据库,包括空间基础数据、交通战备资源数据、决策模型知识数据、战备应急态势指标数据、行业业务数据等。

实现数据更新、历史数据管理、备份恢复管理、空间范围访问授权及鉴权、图层展示控制、空间数据属性关联、交通运行监测管理等功能。

3.2.2应用支撑平台建设

(1)区域交通资源台帐建设

以“数字准,情况明,责任清”为宗旨,依托GIS技术,采集标注交通设施的空间位置,整合交通设施属性信息,建立区域交通资源台账系统,通过数据更新机制,为领导及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区域交通资源的现势性信息。

(2)电子沙盘系统建设

基于数据库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利用DEM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具有多种比例尺的三维空间场景。

(3)GIS平台建设

GIS平台主要包括数据浏览漫游、图属数据综合查询、地图定位、空间数据叠加显示、业务属性资源浏览、平面空间数据分析、空间数据资源在线编辑、空间数据打印输出、辅助决策等功能。

3.2.3交通应急综合指挥试范应用建设

(1)交通运输行业监管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