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6078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4.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docx

高三版必修三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1、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社会大变革。

经济:

铁器和牛耕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

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

教育:

出现私人讲学,士阶层迅速崛起,平民也开始接受教育。

2、诸子百家思想:

(1)儒家:

孔子:

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包含了民本思想。

教育:

创办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垄断;“有教无类”。

整理“六经”。

孟子:

仁政。

发展孔子“仁”的思想,主张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性本善”,所以要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强调礼法并施。

性恶论,要通过学习礼义,通过法治改造。

改造了儒家思想,综合了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

(2)道家:

老子:

世界万物本原是“道”,强调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世间万物都是不停运动,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具有辩证的特点。

庄子:

齐物。

(3)法家:

韩非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主张变法革新。

(4)墨家: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

3、意义: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也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后来成为主流思想的儒家,就是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的。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来源,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1、背景:

汉初实行“黄老学说”,无为而治。

经过六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恢复和增强。

但是社会面临三大问题,匈奴的威胁、诸侯国势力强大、土地兼并严重。

2、内容:

董仲舒糅合阴阳家、道家以及法家思想形成新的思想体系。

他主张“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力宣扬“君权神授”,还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发挥了儒家仁政思想。

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3、汉武帝推行新儒学的举措:

起用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兴办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推广儒学,儒学在民间开始处于独尊的地位。

4、评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从此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但独尊儒术也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5、董仲舒的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1)继承:

先秦儒学宣扬的“仁”“礼”“仁政”为新儒学所继承。

(2)发展:

新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是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大一统”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皇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在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博采众长,融合了阴阳家、黄老学说及法家的一些思想,进一步充实了新儒学的理论基础。

三、宋明理学(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受到严重挑战。

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局面,儒学体系受到佛道哲学的影响。

2、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

3、程朱理学主张:

“理”是万物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这就把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在伦理道德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后来成为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宋明理学提高了孔子和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从周孔到孔孟。

陆王心学主张:

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了“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

王阳明主观唯心论,提出了“致良知”的学说,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强调人的主动作用。

4、影响:

对后世政治生活、文化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产生消极影响。

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的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品格起了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特点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把儒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内容

都认同世界本原不是客观物质世界

实质

都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世界的本质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在心外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心即理也”

认识事物的方法

“格物致知”

“发明本心”“致良知”

哲学观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历史背景:

(1)经济因素:

一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另一方面统治者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正常,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者阶层队伍扩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3)思想因素:

宋明理学使思想日益僵化,八股取士、三纲五常扼杀了人的天性。

(4)政治因素:

统治者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专制统治走向腐化。

2、代表人物:

(1)李贽:

否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至论,破除对孔子的迷信。

批评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主张男女平等,抨击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黄宗羲:

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早期民主思想,提出了“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

(3)顾炎武:

倡导经世致用,《天下郡国利病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4)王夫之:

唯物论。

3、影响:

(1)明清之际的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2)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当时的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

五、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1、四大发明:

推动欧洲社会转型。

造纸术:

西汉就已经有了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火药: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宋代在军事上广泛应用。

火药在欧洲的传播,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

指南针:

战国发明“司南”,北宋应用于航海,传入欧洲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印刷术:

隋唐出现雕版印刷,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

2、农书: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

(西学东渐)。

3、中国传统科技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传统科技有以下特点:

注重实践,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

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低,没有形成科学家的群体组织,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在科学上的成就主要属于应用科学,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主要采取传统的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

4、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因素

中国

西方

政治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技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动力

外交

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对外殖民扩张和掠夺成为科技发展的推动力。

文化

科举制和程朱理学文化专制的推行,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1、汉字和书法: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

汉字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草书和行书是辅助书体。

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2、绘画:

魏晋开始出现文人画,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隋唐吴道子有《天王送子图》,体现雍容华贵的盛唐气象。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兴起,为适应民间需要,风俗画得以发展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宋代重文,文人阶层不断壮大,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文人山水画也从注重写实变为更加重视意境。

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

明清时写意画反映文人风貌,还出现了风格奇特的画家。

二、文学成就(知道诗经。

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1、《诗经》:

《诗经》汇集了西周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是周朝时期各诸侯国的民歌,统称“国风”。

《诗经》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诗经》的出现,是中国成熟诗歌形式的重要标志,被后世列入儒家经典。

《楚辞》:

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开创的新体诗歌,代表作《离骚》,句式灵活,想象奇特,开创了古典文学浪漫主义风格的先河。

2、汉赋:

铺陈排比,文采华丽,代表作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3、唐诗:

繁荣、开放和文化多元的盛唐造就了诗歌的辉煌。

科举取士制度的确立使得许多来自中下层的文人有机会施展抱负,他们把丰富的生活体验、自信乐观和昂扬进取的精神融入诗歌。

唐诗一改汉赋专重铺陈描述之风,更多抒发诗人主体的感受与情怀。

4、宋词:

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需要,受到市民欢迎。

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

5、元曲:

元代,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善用散曲来抒发愁闷情怀。

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因而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

6、明清小说:

明清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

明清时期主要是章回体裁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

三、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1、成熟:

元代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兴起于北方地区,兴起原因除城市经济繁荣发达与市民阶层壮大外,还与元朝前期知识分子的地位十分低下有关。

2、繁荣:

清代京剧,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道光年间,京剧形成;同光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

四、联系时代背景认识各时代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

时代特征

先秦

兼容并包,宽容开放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

秦汉

恢宏大度

国家统一,生产发展,民族联系加强,文化迅速发展。

隋唐

兼收并蓄,全面繁荣

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中外交流频繁。

宋元

平民化、世俗化

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

明清

承古萌新

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了解古代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

1、智者学派:

出现背景:

希腊城邦民主政治的高度发展,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思想活跃。

古希腊工商业的繁荣是人文主义思想兴起的经济基础。

主要观点:

智者学派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

他们以人的眼光来考察和认识一切,强调人的价值。

③主要代表人物:

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评价:

智者学派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对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和民众的思想启蒙起了积极作用,它的某些思想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

但是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

2、苏格拉底:

思想:

他的哲学追求主要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重点研究人的伦理道德。

强调知识的作用,主张“知德合一”。

他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认识到了雅典民主政制的弊端。

评价:

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道薄伽丘等人的主要作品和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认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

1、文艺复兴:

背景:

14世纪以来,意大利工商业城市兴起,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生的资产阶级追求财富与人生享乐。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接触到大量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遗存。

由于当时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思想体系,只得借助被教会视为异端的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来表达自己的反封建思想。

性质:

资产阶级的反封建运动。

③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其核心内容是提倡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重视财富,反对神性,要求将人性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它倡导个性解放,反对盲从盲信的愚昧思想。

评价:

这种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觉醒,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也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还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是人文艺复兴发展为欧洲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宗教改革:

背景: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文艺复兴的影响;民族主义的兴起;天主教会的精神禁锢和腐败。

16世纪时,四分五裂的德国受尽教皇的压榨。

赎罪券事件是导火索。

主张:

马丁路德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思想核心是因信称义,只要信仰上帝,灵魂即可得救,而不是靠善行来赎罪,这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这一思想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

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坚持《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

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③评价:

宗教改革是早期资产阶级披着宗教改革外衣的反封建斗争。

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统治的支柱天主教会,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2)启蒙运动(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1、背景:

文艺复兴推动下,自然科学取得很大进展;资本主义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2、核心主张理性:

所谓理性是指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

3、代表人物:

孟德斯鸠:

《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分别由议会、君主和法院掌管,其核心是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这个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他的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

伏尔泰:

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议的领袖。

他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认为当时的法国应该实行开明君主制。

提倡“天赋人权”,倡导生而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

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卢梭:

《社会契约论》,认为封建专制束缚自由。

“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他还

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他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对后来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提出人非工具。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的理性批判哲学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4、评价:

启蒙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了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从而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也推动了北美独立战争,还激励着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人民为推翻旧社会的斗争。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批判对象

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封建专制制度及其天主教会的神学世界观

涉及领域

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扩展到宗教、哲学、经济、科学、史学、文学、美学等各个领域

批判形式

借助于古典文化或披着宗教外衣

提倡理性的思考和判断,直接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思想特点

人文主义

理性作为标准,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

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

1、起源:

古希腊先哲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探索人生,他们的思想主张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2、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巨人,以自己的作品抨击天主教会的虚伪和腐化,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文主义思想再次兴起。

3、发展:

宗教改革中的“因信称义”“先定论”,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使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4、成熟:

启蒙思想家高举理性的旗帜,批判宗教迷信和封建专制制度,强调人的尊严,追求自由平等,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度。

三.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1、主要内容:

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2、特征:

一是注重实验;二是数学化;三是注重研究人们日常生活的宏观世界。

3、历史地位:

牛顿力学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它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和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以英国工业革命为起点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牛顿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打击了宗教神学,促进了人类思想不断解放。

(2)进化论(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1、观点:

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出版,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论,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2、分歧的根源:

基督教世界宣扬上帝创世说,而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这些神学教义被视为天经地义。

3、评价:

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是时代进步的综合产物,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生物进化论是对封建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

进化论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了重大震动。

如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蒸汽时代:

1769年,英国人瓦特开始改良蒸汽机,吹响了第一次动力革命的号角。

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它成为时代的象征,被称为“蒸汽时代”。

改良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

19世纪初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蒸汽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交通运输业发生了彻底改变,人们的交往更加方便,经济和文化联系也日益紧密。

2、电气时代: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1870年,比利时人格拉姆设计出发电机,电力被应用于社会生产当中,推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丰富了人类文化生活,电气时代随之而来。

3、科技推动作用:

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对世界的统治。

同时,随着信息交流和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人们的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一、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1、浪漫主义文学:

(1)时代背景:

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各国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启蒙学者所描绘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美好景象。

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私欲横流的社会,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很多知识分子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这种对现实的不满反映到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

(2)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它在文学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戏剧情节为主要特点。

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它的主观性,把理想当作现实来描写。

(3)主要代表:

英国的拜伦和雪莱。

拜伦的诗体小说《唐璜》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与辛辣的讽刺和揭露,抨击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雪莱的代表作是《西方颂》,体现着乐观主义精神。

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现实主义文学:

(1)时代背景:

19世纪30年代以后,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现实主义开始逐步取代浪漫主义,成为文学的主流。

(2)特征:

现实主义文学力图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典型地再现了社会风貌,深入剖析和努力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又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因此,他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文学热衷于塑造和赞扬英雄人物和正面人物形象。

(3)代表:

法国的巴尔扎克,代表作《人间喜剧》,由91部小说组成,刻画了2400多个人物形象,展示了19世纪前期整个法国的社会生活,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

俄国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托尔斯泰,其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描写了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面,具有非凡地艺术成就。

3、现代主义文学:

(1)时代背景:

两次世界大战和席卷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大危机使人对资本主义现代文明极大失望,现实主义作为一种文学流派逐渐淡出,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2)特征:

现代主义作品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精神危机,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的人们失望、苦闷和迷惘。

在文学表现方法上也与传统的文学有很大差异,没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情节支离破碎。

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流派为荒诞派。

(3)代表作: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的经典之作,是世界戏剧史上一座不可忘却的里程碑,1969年,贝克特因此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欣赏19世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