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909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8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docx

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

绝密★启用前

2017~2018学年新课标第十三章内能闯关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100分钟;命题人:

xxx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1.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A.

B.

C.

D.

2.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下列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分子间是有空隙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人们的常识。

会议室里贴了一些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温度相等的1kg和100g的水内能相同

C.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5.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t2时大

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

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B.活塞下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少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活塞与玻璃筒壁摩擦生热使空气温度升高

7.安徽是我国的产粮大省之一,正在读初三的王强看到爸爸在培育秧苗时,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春寒冻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傍晚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使秧田温度不致下降过低

B.早晨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

C.早晨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放出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

D.直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能够吸收较多热量,可提高秧田的温度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

8.“端午浓情,粽叶飘香。

”煮粽子时,小宇闻到粽子的香味,属于________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9.黄山“毛峰”深受人们喜爱,在制茶过程中,通过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这便是制茶工序中的“杀青”。

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越剧烈。

10.2016年11月18日下午,“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着陆。

“神舟十一号”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发生摩擦,通过________的方式,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使船体的温度升高,为避免飞船因高温而损坏,其外壳涂有烧蚀材料。

11.因地球环境破坏,全球气候普遍变得恶劣,夏天印度某些区域异常狂热,气温高达50℃,道路被熔化,太阳暴晒后的路面材料温度急升,材料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选填“热传递”或“做功”)的方式改变了材料的内能。

12.建筑及装修工程中经常需要用钻孔机钻孔,钻孔时钻头发热是由于克服摩擦力________使钻头的内能增加了,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洒水,利用水的_________较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避免钻头被烧坏。

13.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质量、初温都相等的水和牛奶,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

加热过程中,发现要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是为_________。

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盛有牛奶的烧杯温度下降得____些。

14.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块放出的热量较多。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再相互接触,则热量是从_______(选填“铜块传到铝块”或“铝块传到铜块”)。

1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将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内,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同时加热。

记录相关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计热量损失)。

实验时,选用初温和质量均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10min,甲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吸收的热量,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____倍。

16.宋代诗人陆游有首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这种现象被现代人称为“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是城市中的沙石、泥土的____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快。

古代的皇宫府院都会通过修建人工湖来调节气温。

假如水池内有10t水,某天水温升高4℃,则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J。

17.温度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密度之比是2:

1,比热容之比是3:

2,现吸收2:

1的热量,若两者体积相等,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若两者质量相等,则升高的温度之比是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

18.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又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

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____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_____;

(3)属于假设的有_____;

(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_____;

(5)属于结论的有_____。

19.如图甲所示,这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

将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分别装在易拉罐中,并测出沙子和水的初温。

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

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加热时间实质上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沙子和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___。

(4).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升温较________(选填“快”或“慢”)。

20.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

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表所示: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_____;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_____;

(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

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_____叫做冷却速度。

评卷人

得分

四、计算题

21.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

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

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温度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

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g。

已知:

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s,弓长s=0.25m,人拉弓的力为16N,木头的比热容C木=2×103J/(kg·℃),室温为20℃,问:

(1).人来回拉~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s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2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

其原理是:

在房间地而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

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c水=4.2×103J/(kg·℃)]

(2)某家庭木地板的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

请至少写出两点。

23.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

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

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受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kg,水的初温为20℃,经8750s后温度上升到45℃[C水=4.2×103J/(kg℃)]。

请计算:

(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太阳能热水器在这段时间内吸收的太阳能是多少?

(3)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

参考答案

1.C

【解析】A、搓手取暖,是做功的方式增加手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钻木取火,是做功的方式增加木头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C、烧水时温度升高,是火焰的内能传递给了壶中的水,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符合题意;

D、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发热,是克服摩擦做功,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液体混合,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造成的.解答:

解:

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它们的体积之和,这表明分子间存在间隙,两种液体混合时,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隙中,总体积变小,所以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这与分子的构成、质量和体积大小、分子的运动无关,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

熟练掌握粒子的基本性质,能用粒子的性质解释一些宏观现象.

考点:

分子的特性

3.B

【解析】

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一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

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解析】A.因为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一刻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A错误;

B.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体积等因素有关,所以温度相等的1kg比100g的水内能大,故B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剧,分子运动增大,所以它的内能一定会增加,故C正确;

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从外界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物体对它做了功,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温度、热量、内能是不太容易理解,容易混淆的量,温度是一个状态量,实质是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热量是个过程量,表示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多少的量度;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注意加深理解,多练习。

5.D

【解析】

试题分析:

此处考察物态变化中凝固图像中的能量变化。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内能不为零,因此答案为D

考点:

态变化中凝固图像中的能量变化

6.A

【解析】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时,外力对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或超过硝化棉的着火点时,硝化棉燃烧,该实验可以说明做功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A

【解析】为了保护秧苗夜间不被春寒冻坏,傍晚向秧田灌水,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温度降低的少,所以秧田温度不致下降过低,从而起到了保护秧苗的作用。

故A正确,选A。

8.扩散引力

【解析】煮粽子时,小宇闻到粽子的香味,是由于分子运动造成的,属于扩散现象;

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物体不容易分开,所以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

(1).扩散

(2).引力

9.蒸发(汽化)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解析】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所以加热能使新鲜茶叶中的水分快速汽化,即蒸发;

用高温开水能很快泡出茶香、茶色,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进行得专项快。

故答案为:

(1).蒸发(汽化)

(2).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0.做功机械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和热传递。

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与大气层发生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飞船的内能,飞船温度升高。

故答案为:

(1).做功

(2).机械

点睛:

牢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是解题的关键,即热传递和做功,两种方式对于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两种方式很容易区分,做题不难。

11.增加热传递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和热传递。

路面被太阳暴晒后的材料温度急升,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材料的内能,

故答案为:

(1).增加

(2).热传递

12.做功比热容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

做功和热传递。

钻孔时钻头发热是做功的方式增加了钻头的内能,即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了内能;

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中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较多,所以在钻孔过程中不断地往钻头上洒水,利用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能吸收较多的热量,从而降低钻头的温度。

故答案为:

(1).做功

(2).比热容

13.水的比热容较大快

【解析】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使它们上升相同的温度,需给水加热的时间要长一些,是因为水的比较容大,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更多。

因为牛奶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所以停止加热后,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相同的热量时,牛奶的温度下降得更多,即降低的快。

故答案为:

(1).水的比热容较大

(2).快

14.铝铜块传到铝块

【解析】铜的比热容比铝的比热容小,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降低相同的温度,根据

,比热容大的放出的热量多,即铝块放出的热量多;

质量和温度相同的铜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根据

,比热容小的升高的温度高,所以铜升高的温度高,由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所以热量从铜块传到铝块。

故答案为:

(1).铝

(2).铜块传到铝块

15.等于2

【解析】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保证相同时间内物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所以加热10min时,甲吸收的热量等于乙吸收的热量;

根据图象可知,乙加热20min时升高的温度等于甲加热10min时升高的温度,即

,且温度变化和质量都相等,所以两物质比热容的比为:

,即乙液体的比热容是甲液体比热容的2倍。

故答案为:

(1).等于

(2).2

点睛:

重点是研究比热容的实验,关键是理解相同的加热器,即保证相同的时间内两流体吸收的热量相等;另外能从图像获得有用的信息,即升高相同温度时,乙吸收的热量是甲吸收热量的2倍。

16.比热容1.68×108

【解析】“热岛效应”是由于比热容的大小不同形成的,由于城市中的沙石、泥土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升高的高,即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快。

根据

计算水吸收的热量:

10t水,温度升高4℃,水吸收的热量是:

故答案为:

(1).比热容

(2).1.68×108

点睛:

注意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热岛效应”的现象等。

17.2:

34:

3

【解析】体积相等时,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

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两者质量相等时,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故答案为:

(1).2:

3

(2).4:

3

点睛:

类似这样题中给的条件为数据的比,只要将比的前、后项分别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18.ABECFDGHI

【解析】

A.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是人的直接体验结果;

B.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多,是人的直接体验的结果。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是提出了问题;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属于假设;

E.傍晚发现沙子比海水凉,也是体验的结果;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是提出问题;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是假设原因;

H.小华和小明取相同质量的海水和沙子,进行了实验探究活动。

是实验的过程;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记录实验结果。

属于结论的描述。

故答案为:

(1).ABE

(2).CF(3).DG(4).H(5).I

19.使水和沙子受热均匀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

【解析】

(1)实验中使沙子和水受热均匀,所以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所以加热时间的长短实质上反映了两种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

(3)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依据沙子和水的温度分别描点,连接得:

(4).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在加热相同的时间时,即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即水温升高较慢。

故答案为:

(1).使水和沙子受热均匀

(2).水和沙子吸收热量的多少(3).

(4).慢

点睛:

在研究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使用相同的加热装置,可以保证相同时间内加热装置放出的热量相等,即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体现控制变量法的思想。

20.相等水慢单位时间温度下降的度数

【解析】

(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相等。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放在水中的牛奶在相同的时间内温度降低的更多,即水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表格数据可知,甲瓶中牛奶开始时温度降低的快,随着时间的加长,温度降低的越来越慢了。

(4)速度用单位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所以“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来表示。

故答案为:

(1).相等

(2).水(或甲瓶)(3).)慢(4).单位时间里降低的温度

21.

(1)8J;

(2)4oC

【解析】

(1)来回拉一次弓的距离为:

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2)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

所以1s内木棒吸收的热量为:

根据

得木棒尖端升高的温度为:

故答案为:

(1)8J;

(2)4℃

点睛:

重点是做功和吸热公式的应用,注意代入数据时单位要统一,有很多同学往往忽略单位的统一,造成错误,要多练习形成良好的习惯。

22.

(1)Q=cm(t-t0)=4.2×103J/(kg·℃)×2×103kg×(45℃-5℃)=3.36×108J(3分)。

(2)由题意可知,该家庭地面单位面积上散热功率为P=90.0W/m2(1分);

散热量Q=PSt=90.0W/m2×80m2×3.6×103s=2.592×107J(3分)。

(3)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装饰层厚度、供水温度、管间距离等。

(只要写出其父中的两点即可,其它说法只要合理,可酌情给分)(2分)

【解析】

(1)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可直接计算得出,因为比热容、质量、温度变化量均是已知的;

(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木地板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为“90.0W/m2”,故每小时的散热量Q=PSt,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3)由表格发现,散热与装饰层材料有关还与装饰管材料有关;与供水的温度也有关系等。

23.见解析所示

【解析】

(1)水吸收的热量为:

(2)太阳能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

(3)接收到的太阳能的功率是:

即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1200J。

故答案为:

(1)

(2)

(3)

点睛:

重点是吸热公式的应用,涉及到效率问题时注意要清楚输出的能与输入的能的关系,两者的比即为效率;用第二问中求出的吸收的太阳能除以面积和时间即可求出最后一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