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587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3.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docx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4试题第13章+光+课时提升作业+十四+133

课时提升作业十四

 光的干涉

(4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8分,共56分)

1.能产生干涉现象的两束光是 (  )

A.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两束光

B.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

C.两只完全相同的灯泡发出的光

D.同一光源的两个发光部分发出的光

【解析】选B。

由产生干涉的条件,可知A项错误,B项正确;即使是同一光源的两个部分发出的光,由于相位差随时间不同而改变,所以也不会发生干涉(激光光源除外);通常把一束光一分为二来获得相干光源,故D项错误;对于C选项,也可以以日光灯为例来说明,日光灯下没有干涉现象的出现,说明不符合干涉条件。

2.如图甲所示为双缝干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图乙为用绿光进行实验时,在屏上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亮条纹,丙图为换用另一颜色的单色光做实验时观察到的条纹情况,a′为中央亮条纹。

若已知红光、绿光和紫光的波长大小关系为红光的波长最长,紫光的波长最短。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丙图可能为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长

B.丙图可能为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长

C.丙图可能为用紫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紫光波长较短

D.丙图可能为用红光实验产生的条纹,表明红光波长较短

【解析】选A。

根据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入射光的波长越长,同一装置产生的双缝干涉图样中条纹的间距就越大。

由本题的条件可确定另一种颜色的单色光比绿光的波长长,因此A正确,B、C、D错误。

3.(多选)双缝干涉部分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像屏上可以看到清晰的干涉条纹。

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将像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B.若将像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不会发生变化

C.若将像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D.若将像屏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选A、C、D。

双缝干涉发生后,并不只在有光屏处有干涉图样,而是在双缝右侧的空间,只要通过双缝后两列光在相遇的地方叠加都能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并且在新的位置仍很清晰,A、C、D正确。

4.(2018·郑州高二检测)瓦斯在隧道施工、煤矿采掘等方面危害极大,某同学查资料得知含有瓦斯的气体的折射率大于干净空气的折射率,于是他根据双缝干涉现象设计了一个监测仪,其原理如图所示:

在双缝前面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容器A、B,容器A与干净的空气相通,在容器B中通入矿井中的气体,观察屏上的干涉条纹,就能够监测瓦斯浓度。

如果屏的正中央O点变为暗条纹,说明B中气体 (  )

A.一定含瓦斯    B.一定不含瓦斯

C.不一定含瓦斯D.无法判断

【解析】选A。

如果屏的正中央O点变为暗条纹,说明从两个子光源到屏的光程差发生变化,所以B中气体一定含瓦斯。

5.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上的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

已知光速为c,则P点到双缝的距离之差r2-r1应为 (  )

A.

    B.

    C.

    D.

【解析】选D。

在某点产生暗条纹的条件是光程差r2-r1为半波长的奇数倍。

已知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说明r2-r1=

λ,由c=λf得:

λ=

则r2-r1=

6.(多选)线光源a发出的光波长为480nm,线光源b发出的光波长为672nm,则 

(  )

A.用a做双缝实验,屏上与双缝距离差为s1=1.68μm的P处将出现暗纹

B.用b做双缝实验,屏上与双缝距离差为s1=1.68μm的P处将出现亮纹

C.用a做双缝实验,屏上与双缝距离差为s2=1.44μm的Q处将出现亮纹

D.用b做双缝实验,屏上与双缝距离差为s2=1.44μm的Q处将出现亮纹

【解析】选A、C。

题中两光源发出的光的半波长分别为

λ1=

×480×10-9m=2.40×10-7m,

λ2=

×672×10-9m=3.36×10-7m,

因为P、Q处到双缝的距离差可表示为

s1=1.68×10-6m=7(

λ1)=5(

λ2)

s2=1.44×10-6m=6(

λ1)

可见,用a、b两光源做双缝实验时,屏上P处到双缝的距离差都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均为暗纹,故A正确,B错;

用a做双缝实验时,屏上Q处到双缝的距离差恰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Q处应为亮纹,C正确;

用b做双缝实验时,屏上Q处到双缝的距离差不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D不正确。

7.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和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

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λ,屏上的P点到两缝S1和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条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条纹相邻的亮条纹为1号亮条纹,与1号亮条纹相邻的亮条纹为2号亮条纹,则P1处的亮条纹恰好是10号亮条纹。

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r1,S2P1的长度为r2,则r2-r1等于 (  )

A.9.5λB.10λC.10.5λD.20λ

【解析】选B。

由题设可知,从中央亮条纹P算起,P1点处是第10号亮条纹的位置,表明缝S1、S2到P1处的距离差r2-r1为波长的整数倍,且刚好是10个波长,所以选项B正确。

【总结提升】光的干涉条件的分析

(1)生活中任何两个各自独立发光的光源产生的光在空间相叠加都不会产生干涉,这是由物体的发光机理决定的,即任何两个各自独立的光源都不是相干光源。

(2)杨氏双缝干涉中单缝的作用就是从同一光源得到线光源,以便能有相同的频率和振动规律。

双缝是由同一个狭缝照亮的,所以双缝也就成了一对相干光源。

(3)光的相干条件中频率相同是光发生干涉的必要条件,要发生干涉,两光源还必须具有相同的振动方向和恒定的相位差。

二、非选择题(14分)

8.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某点P到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5×10-7m,如果用频率为6.0×1014Hz的黄光照射双缝,试问:

(1)该黄光的波长是多少?

(2)试通过计算分析P点出现亮条纹还是暗条纹?

【解析】

(1)λ=

=

m=5×10-7m。

(2)Δx=7.5×10-7m=

λ,所以是暗条纹。

答案:

(1)5×10-7m 

(2)暗条纹

1.(15分)

(1)(多选)对两列光波在空中叠加,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不同颜色的光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B.不同颜色的光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C.光的强度不同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D.光的强度不同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E.光的强度相同不一定会发生干涉

(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双缝处的两束光的频率均为6×1014Hz,两光源S1、S2的振动情况恰好相反,光屏上的P点到S1与到S2的路程差为3×10-6m,如图所示,则:

①P点是明条纹还是暗条纹?

②设O为到S1、S2路程相等的点,则PO间还有几条明纹,几条暗纹?

(不包括O、P两处的条纹)

【解析】

(1)选B、C、E。

两列光波叠加是否发生干涉现象关键看两列光波是否是相干光,即是否满足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的条件,不同颜色的光频率不同,所以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选项B正确,A错误;光的强度不同,但仍有可能满足相干条件,也就是有可能发生干涉现象,故选项C正确,D错误;光的强度相同时频率不一定相同,相位差也不一定恒定,故选项E正确。

(2)①由波长计算公式得λ=

=5×10-7m

n=

=

=6

由于两光源的振动情况恰好相反,所以P为暗条纹。

②O点路程差为0,也是暗条纹,OP间还有5条暗条纹,6条亮条纹。

答案:

(1)B、C、E 

(2)①暗条纹 ②5条暗条纹,6条亮条纹。

2.(15分)

(1)(多选)用波长为λ的单色光照射单缝O,经过双缝M、N在屏上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图中a、b、c、d、e为相邻亮纹的位置,c为中央亮条纹,则 (  )

A.O到达a、b的路程差为零

B.M、N到达b的路程差为λ

C.O到达a、c的路程差为4λ

D.M、N到达e的路程差为2λ

E.若改用波长为1.5λ的单色光照射单缝O,光屏上条纹间距将变大

(2)如图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

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______(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

现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________(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

【解析】

(1)选B、D、E。

振动一致的两光源在空间发生干涉,得到亮条纹的条件满足Δx=nλ(n=0,1,2,3……),若单色光波长变大,则条纹间距变大,E正确。

(2)根据路程差Δx=

·3,故路程差是半波长的奇数倍,是暗条纹。

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则波长变大,条纹间距变宽。

答案:

(1)B、D、E 

(2)暗条纹 变宽

【补偿训练】

(多选)

(1)关于杨氏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单色光通过单缝后射向两个靠得很近的狭缝可作为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

B.两波源发出的光波在波谷与波谷叠加的地方,光相互抵消或者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C.两个波源发出的光波在波峰与波峰叠加的地方,光相互加强,屏上出现亮条纹

D.两波源发出的光波在波峰与波谷叠加的地方,光相互抵消或削弱,屏上出现暗条纹

(2)如图所示,实线表示两个相干光源S1、S2发出光的波峰位置,则对于图中的a、b两点,_______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_______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

【解析】

(1)选A、C、D。

在杨氏实验中,两个狭缝的光源来自同一光源,具有相同的频率、相位和振动方向,具备干涉条件,所以通过两个狭缝的光在屏上叠加,波峰和波峰叠加的地方,波谷和波谷叠加的地方,光相互加强,屏上出现亮条纹,波峰和波谷叠加的地方,光相互抵消或削弱,形成暗条纹,所以,选项A、C、D正确,B错误。

(2)由图可知,b到S1、S2的距离相等,即路程差Δr=0,故b点为加强点。

a到S1、S2的距离不等,且路程差Δr=1.5λ,故a点为减弱点。

答案:

(1)A、C、D 

(2)b a

 

精美句子

1、善思则能“从无字句处读书”。

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读春雨,读出了它润物无声的柔情。

读大海,读出了它气势磅礴的豪情。

读石灰,读出了它粉身碎骨不变色的清白。

  2、幸福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春种一粒粟,秋收千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幸福是“奇闻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愉悦。

幸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幸福是“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恬淡。

幸福是“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圣洁。

幸福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壮。

幸福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

幸福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节。

3、大自然的语言丰富多彩:

从秋叶的飘零中,我们读出了季节的变换;从归雁的行列中,我读出了集体的力量;从冰雪的消融中,我们读出了春天的脚步;从穿石的滴水中,我们读出了坚持的可贵;从蜂蜜的浓香中,我们读出了勤劳的甜美。

 4、成功与失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能开放。

矿石,如果害怕焚烧(熔炉),那它永远不能成钢(炼成金子)。

蜡烛,如果害怕熄灭(燃烧),那它永远不能发光。

航船,如果害怕风浪,那它永远不能到达彼岸。

5、墙角的花,当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井底的蛙,当你自我欢唱时,视野便窄了。

笼中的鸟,当你安于供养时,自由便没了。

山中的石!

当你背靠群峰时,意志就坚了。

水中的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