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5751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docx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分析

不与人争获利如捡钱

我们谈到了以道取胜,指出投资真正的成败是在一种必然的逻辑法则和规律的支配下,就能够成功。

所有的根本的成功因素是顺道,顺道几乎可以是投资成功的全部依据,这一结论使得投资人知道了投资取胜的大的方向,出路和途径,这个方向出路和途径就是以道取胜,发现道,发现低估,然后借用低估,实现成功,这是一个大的框架和大的方向。

在这节里我们延续的以道取胜的大方向,再把怎么样以道取胜进行适度的细化。

   孙子兵法提供了以道取胜得具体方法

   怎么样以道取胜在一部最有影响力的兵书里面做了极为详细和具体的阐述,这本书就是《孙子兵法》这本兵书是讲打仗的,但是直接把他的核心思考移到股市,一个字都不需要改就可以应用,因为投资与打仗相类似性接近90%,《孙子兵法》可以拿到投资领域来应用的核心思想有三点:

第一不战而胜、不争而胜,孙子兵法是讲打仗致胜的书,在这本书里本来是讲怎么样跟人打仗,打败敌人,消灭敌人,但通篇的核心思想是不战和不打,认为打仗的最高的境界是不通过打、不通过战,就把敌人击败第二,胜于易胜,胜于完胜的思想。

孙子兵法认为一个军事将领通过驱使手下的士兵拼死搏杀,混身是血死伤无数才能取得的胜利,这样的将领是最下等的将领,最好的将领是那些发现敌人已处于全面失败的状态的时候,发起战争,兵不血刃取得胜利,最好的将领是在战争起动之前,刀枪接触之前,通过综合运筹使得敌人处于必然的失败状态。

比如在战争开启之前先把敌人的水源和粮源切断,用奸细让敌人的将帅不和互相猜疑,或者把敌人引到一个非常不利的山谷里面。

将领就是在战争之前提前谋划一种态势和局面,使敌人已经陷入一种必然的失败,使自己已经处于一种易如反掌的胜利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再启动战争,这时候启动战争敌人已经处于一种必然的失败状态了,我方处于必胜状态。

借道易胜的伟大的观点,容易取胜的时候我再打仗,是孙子兵法思想体系皇冠上的宝石。

   第三,以势谋胜,借势谋胜的思想。

不战而胜就是说最终的胜利不是靠打争斗实现的,强调了不通过打取胜,而胜于易胜进一步地解释了为什么不战就能胜?

孙子兵法给予的解释是敌人已经处于必然失败的境地,我方与敌人形成了石头与鸡蛋的关系,因此非常容易的就可以取胜,不用拼杀和流血。

孙子兵法再进一步的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就很容易能够战胜敌人,敌人变成了鸡蛋,我们变成了石头,原因在于形势,局势,态势,使得客观上敌弱我强,这种结果是由形势造成的。

进攻和防守都考得是有利的形势,如果我方的军队进入防守状态,敌人永远也攻功不上来,敌人永远也攻不上来的并不是我方的将士英勇,而是我方的防守在一个敌人不敢进攻,或是我方的防守是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一个天险,我们成功的防守并不是士兵英勇,并不是努力有为的结果而是环境、形势创造了我们一定能守得住的局面,如果我方进攻最终一定能攻下敌人,并不是我方士兵英勇,而是在我们攻击之前,所选择的攻击角度和阵地,是敌人没有防守,是我们必然能攻下的阵地。

孙子兵法在这里强调了胜利不是士兵拼杀和大量的伤亡得到的,而是主将的谋画出一种敌人一定失败,我们一定成功的条件局势,这样的局势就是以道取胜、胜于易胜,孙子兵法这部,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兵书,讲的是不争而胜、以道取胜利用环境和态势取胜,胜于易胜。

最重要的是在容易打胜仗的时候才启动战争,胜仗绝不是依赖于超群的智慧,也不是依赖于出奇不意的计策,更不依赖于勇猛的拼杀,真正的制胜之道是只打那种一定能取得胜利的战争。

这种情况就会易胜,也会必胜,还全全胜。

   发现处于绝对失败地位的敌人,与处于绝对失败地位的敌人打仗,不用智慧,不用勇武,不用打就能必然制胜。

这种观念和老子说的无为而治,完全一样,只是比老子说的更具体。

这种胜利,《孙子兵法》叫易胜,其实凌通认为也可以称之为道胜和无为而胜。

   回看孙子兵法所提出来的这些伟大思想,与老子的顺道无为思想,与巴菲特的投资实践,几乎是完全一样,老子提出了一个大的框架,万物有道,投资有道,发现道顺应道就可以成功,这是一个大的方向,而孙子兵法作为一个亲自领兵打仗的将领在更具体的,层次上把老子的万物有顺,顺道而成,顺道行为无为而胜的思想更进一步具体化,他在微观层面和实践层面就怎样顺道进行了细化,在孙子兵法中孙子把道具体化为势,所谓势就是一种综合因素造就的局势,只要是在各方面强有力的有利于我方,并且强有利的不利于敌方的时候,于是多方就可以不争而胜,不战而胜。

胜于易胜,因为敌人很补偿容易就失败了,因此我们就不战而胜。

由于形势只要出现有利于我方,不利于敌方的局面,我方就处于易胜的状态,不战而胜。

战争就变成了谋化,等待寻找这个有利于我方使我方必胜的局势,不利于敌方,使敌方必败的局势。

这个局势实际就是老子所说的抽象的道,而在孙子兵法中老子所说的非常正确的以道取胜的相对抽象的道被具体化的形势,态势,局面。

孙子兵法中其实那个局势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客观的支配客观发展变化的规律。

在孙子眼里这个局势也是最终决定战争走向的根本决定因素,根本的胜败依据。

   在孙子兵法中也引含了无为的思想,因为不战不争不打不斗不靠流血拼杀这些思想统统就是无为的思想。

是一种在具体领域对无为的一种描述,在顺道无为的这个大的思想框架里,孙子兵法将他们细化具体化,而这些具体化的东西实实在在的表现为顺道和无为,换句话说孙子兵法的灵魂思想和老子的顺道无为思想本质灵魂完全一样。

巴菲特、罗杰斯是老子和孙子兵法的信徒

   而在二千年之后的巴菲特则是老子思想和孙子兵法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

巴菲特的所做所为以及他最后的成功完全就是执行了老子和孙子兵法的理念,在这一点上,虽然巴菲特与老子、孙子素未谋面,甚至于我们都不知道是否巴菲特阅读过老子道德经和孙子兵法,但真真实实的是巴菲特就是执行的是老子和孙子的理念,他们三人想法完全是一模一样。

巴菲特一生中总结出来的投资就是顺着一个雪道滑下去,重要的是寻找这个雪道,重要的是雪道湿滑,这个想法其实是一种西方人的方式所讲述的以道取胜的理念。

巴菲特所说到的就是滑雪技术不重要,游泳技术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雪道,重要的是搭乘一个潮流,这跟老子的无为思想没有差别,实际就是老子所说的顺道无为的另一种比较形像的说法,把说法上的不同抛开之后,他们的灵魂、他们的本意百分之百一样,没有哪怕一点儿的差异。

每次巴菲特都是在别人把很多优质股票以低的不能再低的价格抛售给他的时候,他上前弯腰捡一下这个钱,执行一下操作自动就能挣钱,他从来没有靠复杂的方案模型,或者是策划了什么样的投资项目来实现盈利,他就是简简单单别人不要我就要,就是在价格大幅低估的情况下,他过去以后买入,然后事情自然就胜了,他没有在投资领域真正做过复杂的策划,复杂的方案,巴菲特从来没有做过什么。

巴菲特为什么能够胜利,就是巴菲特利用形势、利用道,巴菲特从来不与市场争斗,从来都是以避开市场争夺,在市场不需要股票的时候买股票,需要现金的时候向市场提供现金,巴菲特其实就是执行老子、孙子兵法的理念最终成功。

   还有一位大师是罗杰斯,罗杰斯一生的投资同样没有任何复杂的经历,也没有任何复杂的方案设置,也不借助于任何团队运作,就是一个个人不断地去捡便宜。

罗杰斯的原话就是说:

投资就是到在不为人重视的墙角,去捡被人丢弃的钱,投资就是找这样的墙角,到这些墙角去捡钱。

这是一个非常另类的投资理论,投资是捡钱,既不是估值,也不是复杂的策划安排,就是捡钱。

为什么能捡钱呢?

就是有人会在某种情况下扔钱,他就要把钱扔到那里,于是大家都扔钱的时候,你过去把钱捡起来就很容易。

在罗杰斯提出投资成功是捡钱,这和孙子兵法提出攻击已经处于完全失败状态的敌人,发起一定能胜利的战争没有任何区别。

罗杰斯的思想其实也是胜于易胜,某种特殊情况下大家纷纷扔下钱仓慌而走,这个时候你过去捡起来就行。

投资就是等待这个捡钱的机会,寻找这个捡钱的机会,而这种捡钱是百分之百的不争、不夺,大家都钱当成点着了炸药一样扔掉,你只要过去把它捡起来,从来没有争斗,不可能有争斗。

这种捡钱既是易胜,又是不战而胜,更是以形势、靠环境的演化取胜。

   巴菲特、罗杰斯是西方投资大师,这些被中国投资人顶礼膜拜树为神一样的投资者,他们执行的、他们成功的关键依据是我们中国古代思想家、军事家的理念、方法和智慧。

现在,我们纷纷去西方大师那里找理论、学习经验,其实是舍本逐末,真正的最好的投资方法、投资理论,最本质的投资思想就在中国,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就在老子的思想中,就是孙子兵法的思想中。

这是一个真正被人们搞错了的问题,大家为了挣钱,为了发展,求知识、学理论,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大家学的思想理论的方向有可能是错的。

这种错误是表现在很多投资人太过迷信西方的学说了,甚至于到了唯西方的程度了,其实什么方法都不如东方思想文化哲学所揭示的方法,而巴菲特、罗杰斯真正的这两个西方人百分之百的执行的是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东方人的理念。

我个人对此既感到振奋,也感到非常无耐。

因为西方人用的都是我们中国人的理念取得了全球首富,而我们中国人就是在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思想中生活却视而不见、却不屑一顾,却要全面跪倒在西方所谓商学院的新理论中。

巴菲特、罗杰斯从来没有把西方商学院的书当成行为指南,而巴菲特、罗杰斯,包括彼得林奇多次嘲笑过商学院的投资理论家和投资理论。

他们几位大师都实际是在一种不自觉的情况下运用的是东方理念。

整个价值投资的理论体系其实我个人认为是格雷厄姆创立的也是对的,但是,最后的更基础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哲学家和思想家创立的。

   低估就是投资的易胜和必胜状态

   孙子兵法的主要原则是以势取胜,不争而胜、胜于易胜,投资成功也是如此关键不是拼命的交易,不是靠着聪明才智研究新闻、研究资金运作,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发现、寻找必胜的态势和局面,存在必胜的态势和局面出现,你就参与进去,这种态势和局面自动演化和运行帮助你自动挣钱。

这种态势和局面就是价值低估,价值低估是投资必然胜利和易胜的状态,十块钱的东西变成了一块钱,不管有多么恐惧危机,最终十块钱的东西,肯定会从一块钱回到十块钱,低估就是股价一定要涨,必然要涨,不可逆转的要涨的易胜状态。

对于投资人真正需要做得工作就是要发现和寻找、等待、利用这种价格低估,这是价值投资的全部工作,除此之外全是无用的和浪费时间的。

寻找到低估的态势,就一定能赢。

投资就是等待、寻找、发现低估的状态,借助低估实现必然成功和容易的成功,而不需要做其他的,这一点和打仗完全一样。

2009年7月7日股市下跌,偶然遇到早年间的股友。

见面老友问道:

“好像今天跌了很多,明天如果再跌点儿是不是就能进了?

”这个问题很具体,但是却很难回答,连跌两天就一定是机会,就可以买股能挣钱吗?

好像没有这个道理和逻辑,所以,我也没有办法正面回答朋友的问题。

于是我说道:

“这个很难说,投资其实关键的是把握一种局势,把握一种大局和大利,以及一些比较大的中期的大机会,这种大的机会就是足够程度的低估,而不是说明天怎么样,或者说连跌几天就更有机会了。

投资很类似于拖网捕鱼,而不像平时的叉鱼。

拖网捕鱼怎么捕呢?

它是大型机船通过声纳,通过某种技术测量到大规模鱼群在哪里,并且通过技术手段把鱼群引到自己希望鱼群出现的地方,然后把一个巨大的十几公里、几十公里的巨网用机动船放到这个鱼群将会出现的区域,然后等待鱼群到来进行围捕,条件时机成熟鱼群入网后起网,最后,这种捕鱼方式的结果就是大规模的鱼被捕到。

投资也应该是像这种捕鱼一样的,是对低估格局的把握,是对低估态势的运筹,并且自己对低估局势了如指掌,就像捕鱼一样,鱼群在哪里,鱼群规模有多大,鱼群可能出现的位置自己都知道,接着就是下大网,最终一网打尽,收获巨大无比。

这样做投资就是容易形成低风险高收益的大规模盈利。

反之,回调两天就进了,回调两天估值水平肯定,相对来说就低一点。

但是,相对来说低一点就买入,这里面就没有对是否低估的运筹、没有谋篇布局的系统的思考,更没有系统的章法,这是一种以争求胜的做法。

这种做法很像是叉鱼,叉鱼就是划一条小船拿一个鱼叉到处追逐鱼,不断地搜索水面,如果发现一条鱼然后手起叉落向鱼扔去,有时候会叉住一条,有时候就叉不住。

不管怎么说,这种叉鱼就是水平再高,最终收获量也就永远维持养家糊口,不会形成大规模收益和利润的。

因为叉鱼没有整体布局,没有对局势和环境,以及目标对象都没有一个整体的研究、判断。

叉鱼者就是驾一叶小舟在水面游荡,随机看见然后飞手一叉,抓得住抓不住那就是运气了,当然也有技术成份,但是这种技术没有基础的格局和态势作为一个保障,从而这种叉鱼收获是很小的。

投资者往往就是喜欢叉鱼,喜欢说两天过后就会买入。

这样即使你这一叉子飞出去叉住一条鱼,那也就是一条鱼吧,所以,投资不应该是去叉鱼,应该是精心谋划的围捕,把鱼的来龙去脉摸透以后,胸有成竹的下网。

   低估也有时候整个市场里都没有,如果没有低估那该怎么办呢,巴菲特早年被迫解散了自己的基金,理由很简单他在资本市场上找不到可以借助低估实现获利的机会,资本市场上常常出现非理性高估的局面方。

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坚持不争,更要坚持绝对的不争,你争什么呢,市场里面没有机会了。

没有低估了,没有十元钱的东西变成一元钱得必然挣钱机会,十元钱的东西变成三十元钱了,在这种情况下你争,除了风险你什么也争不到。

因为市场里没有机会,这个时候你就要按孙子兵法得思想来做,善于打仗的人总是先给自己创造一个不被打败的局面和态势,然后等待敌人出现可以被我占胜的机会。

也就是说没有机会的时候,要使自己处于一种不败的状态,怎么个不败法呢,就是你别乱争,别乱主观地创造,不要去乱试,别去自已为是,以为自己聪明,能够在没有机会的时候发现机会创造机会,不可能,除了风险之外什么也创造不出来。

那么只有等待机会出现,机会是等出来的。

孙子兵法更进一步说到,为了使自己不被敌人占胜呢,你不盲目地启动战争,等敌人出现了弱点,出现了可以被你战胜的这个态势,这个有力的战机是由敌人提供的,由于这个可胜的机会,易胜的机会,是敌人所创造的,所以你只能等敌人,只能让机会自然的出现,在等的过程中你还要创造出自己处于绝对不败的一个状态。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他在08年全人类疯狂的爆跌和大熊市中他当年获利百分之几十,他是怎么获利的呢。

他获利的唯一原因他首先使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其次他耐心的等待市场的演化。

他处于不败之地的办法是一股也没有持有,没有持有股票,完全持有现金肯定不会赔钱,但是也不会挣钱,因为全是现金,马先生把钱全部投到了国债,后来因为利率下降,中国因为金融危机利率调整了好几次,这样导致国债价格爆涨,他因此利用国债挣了百分之几十,这个真实的出现在普通人身上,你不争和不使自己处于失利,等待市场机会,导致自己获利的真实情况。

而在市场没有机会,硬要生造机会,硬要自以为是的以争求胜,必败。

不争反而能得胜,争会有不佳的表现,在没有机会硬要争胜必然会遇到重大困境,在《淮南子》这本书中,他提出几个著名的观点:

“善于骑马的人最终会被摔死,善于游泳的人最终会被掩死。

真正的成功者不是靠争斗,不是靠技巧,真正的成功是借用时机、借环境和形势的演化,获取成功。

”不争而胜是各行各业的普遍规则

   其实在社会,经济,军事实践中,大量的真实事实证明,争者最先失败,不争者是最后的盈家,三国演义最后的大结局强烈证明这一点,三个势力集团打斗了接近上百年,最后各家的命运揭示了一个道理,争者最先灭亡,争者最先失败,不争者是最后的盈家。

三国中,最早失败的是蜀国,蜀国在三个利益集团中进取心和斗争欲望最强,发起的战争次数最多的。

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六出祁山,发动统一中原的战争,这六次进军中原,过程有胜有败,有时候蜀国得一点利,有时候蜀国面临一些失败,最终诸葛亮的六出祁山没有任何战略成果。

这六次战争一方面没有实现战争目的,另一方面耗死了诸葛亮,同时把蜀国的国力,人力,资源充分的消耗。

诸葛亮的死直接原因是多次讨战争劳心耗力造成。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本质是要通过战争来实现统一,最后的结果是适得其反。

   诸葛亮去世后,蜀国是当时经济,军事实力最弱的一方,然而,诸葛亮的接班人姜维再次上演了九伐中原的以争求胜得错误。

九伐中原与六出祁山没有差别,未能实现战略目的,最后蜀国在争讨中原的过程中,直接耗损了蜀国的经济、军力资源和人心,人民不能承受了,九次讨伐中原后蜀国已经完全不堪一击。

九讨伐中原后,第二年魏国发兵攻打蜀国,蜀国随即灭亡。

如果没有蜀国九伐中原对战争资源,对民心民力的消耗,魏国不可能那么快速,那么直截了当的把一个三国之一的蜀国快速击败。

蜀国的灭亡,是灭在自己手里,是自己连续争战,诸葛亮六出岐山,姜维九伐中原,几十年加起来共十五次战争。

哪个军势利益集团,哪个国家能承受住这样的战争频繁度。

持续到这样的力度战争,哪个国家能不灭亡,蜀国亡在自己手里,亡在他靠争胜,靠争斗来取胜的理念和行为上,从这个意义上讲,诸葛亮在整个军事指导战略上是有缺失的,这个缺失的核心是以争求胜,把争做为取得胜利的手段,其结果是适得其反。

反观魏国,魏国当时的经济水平,人口,经济实力是三国中最强大的,然而在诸葛亮六出岐山和姜维九伐中原的过程中魏国持续防守,主帅司马懿坚决在自己并没有明显劣式的情况下采取防御战略,采取不打战略,采取拖的战略,采取以守为攻的战略,最后的这一战略让蜀国的十五次北伐未能得手,为魏国消灭蜀国创造的战略条件和战略基础。

魏国坚持不争战略,让对方自己消耗,自己把自己陷入困境,让对方自我走向失败,这个战略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

在姜维第九次伐中原的次年,魏国大将军司马诏决定讨伐蜀国,在这次战略会议上,司马诏说到:

“我们多年没有启动任何战争,我们修养身心,养精蓄翠,现在条件成熟了,蜀国已经完全是空架子,蜀国政治腐败,将帅不和、民心不稳,所以现在魏国发兵只是打扫战场,蜀国必败”这个司马诏也是大战略家,出兵蜀国这么大的事情,他已经明确的知晓战争已经在他手中。

在这一点上司马诏完全是应用了孙子兵法的易胜原则,打击处于失败状态的蜀国,胜利只是一个过程而已,胜利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是魏国长期修养身心,虽然本国强大,但是不轻意发起战争,养精蓄瑞,等待蜀国彻底露出败相,资源已经耗空,人心不稳,将率不和,政治腐败,于是这个时候司马诏挥师攻打,在司马诏派兵攻打蜀国的时候,他完全知道自己要胜利。

   历史事实,强烈的证明了不争求易胜,等敌人出现了必败的局面之后,自己轻松的去收拾战场,轻松加愉快取得胜利,以不争之胜是最高境界的胜利。

这个不争求易胜本小利大,是真正意义上的胜利,像诸葛亮的六出岐山,姜维的九伐中原,胜利也是一种惨烈的胜利,是本大利小,况且他还胜不了,历史事实已经强烈的揭示出不争才真正能得胜,不争所得到的胜利才是本小利大的胜利,以争为手段,并且常常大部分不能胜利。

偶然胜利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后的惨胜。

在魏和蜀的战争中,蜀国主动发起的战争占95%以上,而魏国却长期在实力强大的情况下,坚持防御战略,蜀国十五次伐中原没有一次成功,魏国在连续多年休战之后,第一次伐蜀就完胜。

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怀疑呢,怎么样获得胜利不是很明显的吗!

争,争得蜀国失败,不争,使得魏国自然而然就胜利了。

魏国的胜利不是靠士兵的血拼,最主要的原因是环境,形势使得魏国已经处于必胜的状态了,做为敌人的蜀国已经处于必然的失败,已经处于不能不失败的状态了。

在这种情况下,魏国与蜀国之间的战争,就像一个大人和婴儿之间的战争,结果不言自明。

不与大众行为保持一致是不争的内在要求

   在资本市场上对不争原理阐述的最简洁明朗,运用的最得心应手的人是巴菲特,巴菲特对不争的阐述就一句话:

“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

”这句话的实质和全部内容完全揭示了不争的投资原则和理念,别人贪婪拼命的买入股票,以图某种利益,此种情况下我恐惧了,所以我把股票抛售出去,卖给你,你争着抢着要嘛,我给你,我不和你争夺,我成就你满足你争夺的欲望。

当别人恐惧不再愿意敢于持有买入股票的时候,人们疯狂地以抛弃股票为最大利益,那么在这种时候我同样不争,你不是抛弃股票收回现金吗?

你不是害怕股票吗?

我不和你对抗,不和你争夺,我站在你的反面,我给你现金,我把你有要的股票收回来,我不争夺,我还要成就你,我还要服务你,满足你,在这样一个指导原则下,巴菲特从普通投资人走向了世界首富和股神。

有很多搞价值投资的人,他们认为巴菲特的成功主要是赚企业的钱,主要是靠企业的成长,这个说法不完全错,巴菲特的确是赚企业的钱,靠企业的成长,但这并不是巴菲特的主要获利手段,巴菲特的主要获利手段就是通过不争的理念,通过不争而争,通过不争大量地赚了市场的钱,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股价会出现10元的东西变成了1元,这时买入自然会获得9元的利润,而巴菲特总是在别人恐惧的时候买入,从而透过不争一下子就得到了比企业成长还要多的多的利润,因为在别人恐惧纷纷抛售股票,争先恐后夺门而走的时候,股价必然已经大幅低估了,一个企业一年成长20%-30%,但在全面恐慌发生的时候很多股票的股价与它真实的合理的价格相比有时相差一半还多,甚至有时只有百分之十几,所以透过别人恐慌我贪婪这样一个不争原则,巴菲特一下子就争到了相当企业成长几倍的利润,同样在别人无限贪婪纷纷争先恐后要买入股票的时候,这种争先恐后,无限贪婪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股价在争先恐后的争夺中被大幅地推高,股价已经大幅度地超越了公司的价值,在这个时候,巴菲特仍旧是通过不争的原则在别人争先恐后推高股价的时候,巴菲特把手中的股票奉献给别人,最终锁定回收比企业成长高若干倍的因为大众争夺所导致的高估值带来的利润,所以巴菲特的成功与企业有关,但真正的主要的成功和利润来源是透过不与大众争的理念和行为获取比企业成长要多的利润,巴菲特通过不争实际争到了比别人多若干倍的利润,因此巴菲的行为与观念也说明争是争不到的,要想得到需要的东西,只有通过不争的办法和手段,不争别人无法与你争,不争才能得到,争而反什么也没有,这一点与几千年老子的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观念完全一样。

   在股价低迷的时候,与人争着看淡,在股价高涨的时候与人争着看涨并积极买入。

这样的做法与巴菲特相反,同时他们的投资收益与巴菲特也截然相反。

最终不会有好的结果。

不争往往能奠定成功,投资有时候可以基于估值来买卖,可以根据价值做出判断,来进行投资选择。

而有的时候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投资人的行为做出决策。

并且站在市场行为反面不与市场争,这个时候所做出的投资决策,往往比做出精确估值和精确的研究其回报更好更高。

争和不争本身就可以作为买入和卖出的决策依据。

在无人持有人们争相抛售的时候,如果你能清楚的知道这个投资对象的内在价值并且发现它已经低估了的时候,你可以买入。

这是一种理性的做法,但同时如果你在大家纷纷抛售,没有办法知道它的内在价值,但是你知道它是一个有强有力竞争优势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以投资人行为,不与投资人争这样一个投资原则作为买入依据。

这种投资依据仍旧是理性的仍旧是正确的仍旧是大力提倡的,并非搞清其内在价值,以数据依据作出的决策是唯一正确的。

也不是说在估值判断内在价值判断这个买卖方法之外作为别的方法。

就是争与不争可以直接作为投资原则和行为依据。

合理股票仓位管理是实现不争求胜的基本前提

   我在凌通价值论坛上,看到心安理得网友写的非常精彩的贴子,这个贴子过塑造了一个股市服务员的形象来揭示不争求利,不争来获利的原理,并且提出了股票仓位管理的艺术和问题。

我将原文引用,供大家参考。

   “听说股民到股市都是来发财的,而且来的人很多、工作都很忙。

这挺好!

人多了就需要有人提供公共服务。

我到股市来,是为这些想发财的股民提供服务的,被服务的股民给不给我报酬无所谓,我相信市场先生是不会让我免费服务的,多少给点报酬,其实不给也行,有了更好。

怎样服务呢?

当大家都不愿意购买股票时,市场总得要继续维持生存吧,我主动承担点义务,用自己多余的钱买一点大家都不愿意要的股票存着;当大家都争着想买股票时,我也不能光顾自己吧,我就把自己既有的股票分一部分给大家,满足大家的愿望。

总之,我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满足股民们的愿望,尽量使大家各得所需、皆大欢喜。

做为一个服务员,服务的态度很重要,不能以自己为中心,而要以服务对象为核心,要自觉牺牲自己、帮助大家完成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