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734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6.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docx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五

课程名称:

流行病学参考答案考试时间:

20xx年5月30日

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

(C)

A、时间分布、年龄分布和职业分布B、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季节分布

C、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D、短期波动、长期趋势和周期性

E、职业分布、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

2.为了调查广州市初中生近视情况,将全市中学按照学校等级(省重点、市重点和

普通学校)分成好、中、差三层,每层抽出若干学校。

将抽到的学校按年级分

成三层,每个年级抽取若干班,对抽到班级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和检查。

这种

抽样方法称为:

(E)

A、系统抽样B、整群抽样C、分层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E、多级抽样

3.队列研究最常见的偏倚是(C)

A、混杂偏倚B、信息偏倚C、失访偏倚D、选择偏倚E、入院率偏倚

4.反映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有:

(A)

A、散发、流行和爆发B、季节性、散发和周期性

C、长期趋势、短期波动和周期性D、长期趋势、流行和爆发

E、散发、爆发和长期趋势

5.1940年4月,某地80人出席了在教堂举行的晚餐,第二天有46人出现了恶心、

呕吐、腹泻和腹痛,体温正常,被诊断为胃肠炎。

这个事件可以称为:

(E)

A、epidemicB、sporadicC、rapidfluctuation

D、seculartrendE、outbreak

6.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环节是指:

(C)

A、病因、宿主、环境B、传染源、宿主、环境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D、传染源、传播途径、传播机制

E、生物环境、物理环境、社会环境

7.某个(些)因素的存在掩盖或夸大了研究因素与疾病之间的真实联系,称为:

(C)

A、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E、随机误差

8.在40岁以上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定期筛查血压、血脂,询问心绞痛病史,这

属于:

(B)

A、一级预防措施B、二级预防措施C、三级预防措施

D、疾病诊断措施E、疾病治疗措施

9.某县有10万人口,2001年12月31日登记的结核病人有400人,而2002年共发生

结核300人。

2002年因各种疾病死亡1000人,其中有60人死于肺结核。

请问该

县2002年总死亡率为:

(D)

A、300/10万B、60/1000C、60/10万

D、1000/10万E、资料不足,不能计算

10.根据上述资料,结核的病死率为:

(C)

A、60/300B、60/400C、60/700D、60/1000E、60/10万

11.在某病的高危人群中开展定点、定时的监测,称为:

(C)

A、主动监测B、漏报调查C、哨点监测D、被动监测E、以上都不是

12.下列哪一个因素与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估计无关?

(B)

A、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的暴露率B、研究疾病的发病率

C、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D、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

E、该因素预期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比值比

13.胰岛素对治疗糖尿病有效,但不能治愈糖尿病,此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C)

A、糖尿病患病率减少B、糖尿病发病率减少

C、糖尿病患病率增加D、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E、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降低

14.疫苗的预防效果的评价用下列哪种方法?

(D)

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现况调查

D、实验流行病学研究E、以上方法均不行

15.英国医生的肺癌死亡率为80/10万,其中重度吸烟者为160/10万,非吸烟者为8/10

万。

请问:

重度吸烟者肺癌的相对危险度是多少?

(D)

A、152B、90C、72D、20E、2

16.上题中,英国医生因吸烟所致肺癌的人群特异危险度百分比(PAR%)是多少?

(A)

A、90%B、80%C、72%D、20%E、2%

17.眼内压的升高是临床诊断青光眼的指征之一,青光眼患者的眼内压约为2.9-5.6kPa,无青光眼者的眼内压约为1.9-3.5kPa,若将诊断标准由眼内压>2.9kPa升高到>3.5kPa,下列哪种表述是正确的?

(B)

A、灵敏度升高B、特异度升高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升高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下降E、不确定,因为不知道患病率情况

18.传播途径是(C)

A、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发生的疫源地构成的

B、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可以波及到的地区

C、病原体从受感染的机体排出后,再侵入易感机体前,在外环境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D、体内由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E、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某种传染病易感的程度

19.下列哪一项是实验流行病学研究中评价预防措施效果的指标(A)

A、保护率B、有效率C、生存率D、治愈率E、病死率

20.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是:

(C)

A、attackrateB、mortalityrateC、incidencerate

D、prevalencerateE、infectionrate

21.能够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是?

(B)

A、计划免疫B、新生儿增加C、易感者迁出

D、免疫人口迁入E、隐性感染

2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RR值95%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研究因素可能是疾病的:

(D)

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

23.下列哪一项论述是正确的?

(E)

A、将已知混杂因素进行配比称匹配过头B、历史性队列性研究是由果推因的研究

C、随机误差可以避免D、病例对照研究是从因到果的研究

E、暴露是指曾经接触某研究因素或具备某种特征

24.给人体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方法属于:

(D)

A、自然自动免疫B、自然被动免疫C、人工自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E、被动自动免疫

25.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E)

A、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B、判断患者的感染时间C、确定检疫期限

D、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E、准确计算发病率

26.山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高,饮水中碘含量低;而平原地方性甲状腺肿患病率

低,饮水中碘含量高,由此推断,饮水缺碘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关。

这种病因推

断方法属于:

(B)

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类推法E、以上都不是

27.Doll和Hill对英国35岁以上的开业医生进行吸烟与肺癌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

的吸烟情况将其分成不吸烟和每日吸不同支数的几组,追踪4年5个月,收集死

亡资料。

请问这种方法属于:

(A)

A、cohortstudyB、case-controlstudyC、cross-sectionalstudy

D、experimentalstudyE、theoreticalstudy

28.流行病学研究中偏倚的种类包括:

(E)

A、入院率偏倚、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B、失访偏倚、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C、选择偏倚、回忆偏倚和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测量偏倚

E、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29.分析动态人群的发病情况用哪项指标(E)

A、累积发病率B、死亡率C、患病率D、罹患率E、发病密度

30.下列哪一项关于筛检的说法是正确的?

(E)

A、从有病的人群中确诊病人B、是一种诊断方法

C、从无病的人群中找出病人D、筛检阳性的人不需要再确诊

E、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查出某病的可疑患者

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10分,选择正确的答案组合才给分)

1.流行病研究的用途是(ABCE)

A、探索病因及影响因素B、评价预防策略和措施的效果

C、疾病监测D、治疗病人E、研究疾病的自然史

2.队列研究中,表示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程度的指标有:

(ACDE)

A、RRB、ORC、ARD、PARE、PARP

3.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最好选择:

(ABCDE)

A、对干预措施有效的人群B、预期发病率高的人群

C、干预对其无害的人群D、能坚持实验的人群

E、依从性好的人群

4.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BD)

A、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B、早期发现病人C、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E、治疗病人

5.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有:

(AE)

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

6.慢性非传染性病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ABCDE)

A、吸烟与饮酒B、膳食因素和肥胖C、缺少体力活动

D、病原体感染E、遗传与基因因素

7.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

(ABD)

A、母婴传播B、血液传播C、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D、性传播E、空气传播

8.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包括:

(CE)

A、现况研究B、生态学研究C、队列研究

D、实验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

9.分子流行病学中的生物标志包括:

(ABD)

A、暴露标志B、效应标志C、核酸、蛋白质、抗体

D、易感标志E、突变的基因

10.控制混杂因素作用的方法有:

(ABE)

A、多因素分析B、分层分析C、选用新病例D、随访观察E、匹配

三、是非改错题(10题,每题2分)

(√)1.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

(×)2.统计学检验的P值越小,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OR值或者RR值越大,则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越大。

(×)3.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一定是遗传因素在起作用。

一种疾病有家庭聚集性可能是遗传因素,也可能是生物因素在起作用。

(×)4.队列研究适用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队列研究不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病例对照研究适于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5.移民流行病学可以对三间分布进行综合描述。

(√)6.理论流行病学可以定量地表达病因、宿主和环境之间构成的疾病流行病规律。

(√)7.计划免疫属于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

(√)8.PYLL是伤害流行病学中常用的指标,指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9.病例对照研究中,首选新病例作为病例组。

(×)10.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不需要随机分组。

实验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需要随机分组。

四、简答题(5题,共25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三个主要特征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

答:

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特征包括:

(1)群体观念;

(2)比较;(3)应用统计学。

生活中有些人不吸烟患肺癌?

而有些人吸烟几十年却不患肺癌?

吸烟量相同的人有些发病,有些不发病。

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队列研究是比较吸烟者与不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病例对照研究比较肺癌病人与非肺癌病人吸烟暴露率,这些方法均要用统计学方法。

2.为什么现况调查资料不能计算发病率?

答:

发病率是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2分)由于现况调查是收集是人群中某个时点或期间的资料,无法区分新病例和旧病例,因此不能计算发病率,但可以计算现患率。

(3分)

3.请比较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异同点。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

相同点(1分)

分析性研究,验证病因假设

不同点

时间顺序(1分)

由果推因

由因到果

分组因素(各0.5分)

疾病

暴露

适合的疾病

发病率低

发病率高

关联强度指标

OR

RR、AR、ARP、PARP

实施难度

较易

较难

常见偏倚

信息偏倚

失访偏倚

验证假设能力

较弱

较强

4.随机选择5-9岁儿童1000名进行某疫苗接种效果的研究,接种后随访10年发现,80%的接种者未得某病。

由此,研究者认为此疫苗有效。

此结论正确吗?

为什么?

答:

此结论不正确(2分),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疫苗效果考核属于实验流行病学,应该将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种疫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情况,判断疫苗是否有效。

对比是流行病学研究的特征之一,实验组必须与对照组相比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分)

5.某医生对360例疑似心肌梗塞的患者经临床、心电图检查后,确诊其中230名为心肌梗塞患者,为评价CPK试验的真实性,对每人血中的CPK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见下表。

请计算CPK试验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并解释这两项指标结果的含义

CPK试验诊断心肌梗塞的研究结果

CPK(IU/L)

心肌梗塞

无心肌梗塞

合计

阳性(≥80)

215

16

231

阴性(≤80)

15

114

129

合计

230

130

360

答:

灵敏度=215/230×100%=93%(1分)

表示患心肌梗塞患者中用该试验检查阳性者占93%,有7%的人漏诊。

(2分)

阴性预测值=114/129×100%=88%(1分)

表示该试验检测为阴性的人中有88%确实未患心肌梗塞。

(1分)

五、问答题(15分)

1.为了研究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有学者选取63例子宫内膜癌病人和63例非子宫内膜癌病人(与子宫内膜癌病人同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了解她们既往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的情况。

结果显示:

子宫内膜癌病人和非子宫内膜癌病人均服用过雌激素为27对,均未服用过雌激素为4对,子宫内膜癌病人服用过而非子宫内膜癌病人未服用过为29对,子宫内膜癌病人未服用过而非子宫内膜癌病人服用过为3对。

请问:

(1)这属于什么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请计算相关指标,说明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提示:

用校正公式)

(3)如果要证明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因果联系,还需哪些证据?

参考答案:

(1)1:

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2分)

(2)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对照

病例

有暴露史无暴露史

对子数

有暴露史

27

3

30

无暴露史

29

4

33

对子数

56

7

63

①计算χ2:

因为四格表中有理论数<5,b=3.33,因此采用校正公式(2分)

χ2=(|b-c|-1)2/(b+c)=19.53,P<0.01

②计算OR

OR=c/b=29/3=9.67(1分)

③计算OR95%可信区间(2分)

OR(1±1.96√χ2)=(3.54,26.45)

④服用过雌激素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是未服用者的9.67倍。

(2分)

(3)如果要证明外源性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有因果联系,还需提供以下证据:

(6分)

①联系的一致性;

②关联的特异性;

③暴露与疾病分布的一致性;

④剂量反应关系;

⑤实验证据;

⑥生物学合理性。

流行病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1.流行病学:

它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病例对照研究:

是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病人(病例组)与一组无此病的"正常人"(对照组),调查他们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3.特异度或(真阴性率):

即实际无病按该诊断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率。

特异度(%)=d/(b+d)×100%

  4.预后:

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后,对将来发展为各种不同结局(治愈、复发、恶化、并发症发生、伤残、死亡等)的预测或事先估计。

  5.一级预防:

又称为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所采取的措施。

  6.流行过程:

与传染过程完全不同,它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的过程。

  7.传播途径:

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者机体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

  8.冠心病事件:

指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形式,包括心肌梗塞和冠心病猝死。

一般以28天为界,超过28天记为另一事件。

  9.罹患率:

指短时间或小范围内,某一人群中某病新发病例出现的频率或强度。

  10.外对照:

一般用于职业流行病学研究,一个职业人群作为暴露组,以另一个人群作为对照组。

  11.归因危险度(AR):

疾病的发病归因为暴露因素的程度,一般暴露组的发病率减去非暴露组的发病率

  二、填空(每空1分)

  1.流行病学研究的观点(或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群体性;对比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特征;预防医学的特征;社会医学的特征

  2.现况调查的种类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普查;抽样调查;筛检

  3.筛检试验不是诊断试验,仅是一项______,对筛检试验阳性和可疑阳性的人,必须进一步进行______,并对确诊病人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答案】初步检查;确诊检查

  4.诊断试验的评价一般包括对诊断方法的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的评价。

  【答案】真实性;可靠性;收益

  5.诊断试验中,几个指标中有一个阳性即诊断为阳性称为______,这种试验可提高______.

  【答案】串联;灵敏度

  6.流行过程的发生必须具备______、______和______三个基本环节。

  【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7.院内感染的分类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院性感染;带入传染

  8.在队列研究中,非暴露人群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内对照;外对照;一般社会人群对照

  9.疾病的三间分布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

  三、简答(每题5分)

  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

  1)描述疾病或健康的分布;

  2)发现病因线索;

  3)适于疾病的二级预防;

  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5)进行疾病监测;

  6)评价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健康水平。

  2.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流行特征?

  1)传播途径易于实现,病例常可连续发生,病人常为传染源周围的易感人群。

若易感人群集中,可致短潜伏期疾病的爆发或流行;

  2)在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时,此类传染病多有周期性与季节性升高的现象,一般以冬、春季多见;

  3)儿童多发;

  4)流行强度与居住条件、人口密度、人群中易感人口比例及卫生条件密切相关。

  3.请简述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高血压,血压水平越高,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

  2)血清胆固醇水平,冠心病的发病随血清胆固醇的升高而增加;

  3)吸烟,年龄早,吸烟量多,吸烟年限长,吸入的深度深,冠心病死亡率高;

  4)饮酒,尚有争议?

  5)肥胖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易患动脉粥样硬化;

  7)其他因素:

性格、水质、遗传因素;

  8)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共同作用危险因素越多,作用强度越大,冠心病发病的危险越大。

  4.试以糖尿病为例,简述疾病的多因观念?

  疾病的多因观念是指疾病的病因并非单一的一种,而是由多种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物、心理、社会-生态、环境、行为等因素。

  有研究表明,糖尿病除与遗传因素有关外,还与体育锻炼(行为因素)、肥胖(生物因素)紧张、情绪低落(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人们的认识程度等有关;由此可见,糖尿病的发病并非单一的因素,而是多因作用的结果。

  四、计算(每题10分)

  1.某社区人口78566人,2002年进行周期性健康检查时诊断高血压病人632人,其中225人是这次检查中新发现的病人。

请计算该社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632/78566×10000/万=80.44/万

  发病率=225/78566×10000/万=28.63/万

  2.为了了解吸烟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了为期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某社区20万人作为研究人群,其中吸烟者1万人,研究发现吸烟者中有75人发生冠心病,而不吸烟者中有60人发生冠心病,请计算累积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归因危险度、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吸烟者累积发病率=75/10000×10000/万=75/万

  不吸烟者累积发病率=60/190000×10000/万=3.16/万

  RR=Ie/Io=(75/10000)/(60/190000)=23.75

  AR=Ie-Io=75/10000-60/190000=71.84/万

  AR%=(Ie-Io)/Ie×100%=95.8%

  3.假设以高血压为例,检查10000人,如以收缩压140mmHg为诊断标准,阳性(≥140mmHg)病人25人,阴性(<140mmHg)病人25人,阳性非病人995人,阴性非病人8955人,可计算如下:

  灵敏度(%)=a/(a+c)×100%=25/(25+25)×100%=50%

  特异度(%)=d/(b+d)×100%=8955/(8955+995)×100%=90%

  假阴性率(%)=1-灵敏度=1-50%=50%

  假阳性率(%)=1-90%=10%

  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1=50%+90%-1=40%

一、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后附白纸上。

每题2分,共20分)

  1.病例对照研究

  2.爆发

  3.冰山现象

  4.医院感染

  5.失效安全数

  6.A型药物不良反应

  7.偏倚

  8.预后

  9.暴露

  10.疾病监测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理论研究三大类。

  【答案】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

  2.偏倚按其产生的原因主要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

  3.形成病因假设时常用的Mill准则包括:

求同法,______,______,类推法和排除法。

  【答案】求异法;共变法

  4.2004年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

对法定报告的乙类病种中______,______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三种传染病采取甲类的防制措施。

  【答案】SARS;肺炭疽

  5.院感监测常用的指标有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感染患病率、______和______.

  【答案】医院感染续发率;医院感染漏报率

  6.队列研究根据观察开始的时间可为______和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

  7.临床试验研究要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对照原则;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

  8.病例对照研究类型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成组病例对照研究

  9.医院感染的种类包括自身感染,______,______和代入传染。

  【答案】交叉感染;医源性感染

  三。

单项选择题(每题请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10分)

  1.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时间、地区和人群E.家庭、社会、国家

  【答案】D

  2.构成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三个条件:

()

  A.生活条件、经济条件、文化素养

  B.年龄、性别、职业

  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

  D.病情轻重、接触者的多少、疫源地是否经过消毒

  E.以上均是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