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666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docx

精选新版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模拟题库200题含答案

2019年大学生禁毒知识竞赛题库200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吸毒者对毒品都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依赖性仅表现在身体(生理)上对毒品的依赖。

(×)

2.鸦片最初是医用药物,主要用于镇咳止泻,后来被人们作为毒品吸食。

(√)

3.天然类毒品是指直接从毒品原植物中提取的毒品,常见的主要有大麻、鸦片、冰毒及麦司卡林等。

(×)

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毒品危害的教育,防止其吸食、注射毒品或者进行其他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

5.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可以喝酒,所以我们也可以喝酒。

(×)

6.吸毒的危害社会,包括:

诱发违法犯罪、影响国民素质、吞噬社会巨额财富、影响国计民生等。

(√)

7.吸毒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区环境、家庭环境和人际环境。

(√)

8.吸毒会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的灵魂,摧毁民族精神。

(√)

9.吸毒会耗费越来越多的家庭财产。

(√)

10.吸毒人群中青少年所占比例较高,吸毒群体趋于低龄化。

(√)

11.吸毒人员身体消瘦是一种常态,而非病态,所以吸食毒品能有效减肥。

(×)

12.印度人最早将鸦片传入中国。

(×)

13.吸毒者不健康的心理有盲目好奇、慕虚荣、赶时髦、追求刺激和享乐、赌气或逆反、无知和轻信、自暴自弃。

(√)

14.罂粟壳是罂粟的成熟干燥果壳,呈椭圆形或瓶状卵形。

(√)

15.吸毒者既是违法者又是病人。

(√)

16.吸食毒品,既害国家,又害家庭,更害自己。

(√)

17.吸食毒品等于自我毁灭。

(√)

18.吸食过量大麻可发生意识不清、产生幻觉等。

(√)

19.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后,只要自己注意,不可能染上性病或艾滋病。

(×)

20.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应当戒除毒瘾。

(√)

21.小王把20克冰毒寄存在小张家里后离开了,但后来被公安机关查获。

由于小张自己不吸毒,小王也承认毒品是他自己放的,没有告诉小张是毒品,所以小张他不需要负任何法律责任。

(√)

22.学生也有一份禁毒的责任。

(√)

23.鸦片,俗称大烟、福寿膏、阿芙蓉等,医学名阿片。

其滥用方式为口吸,是一种传统麻醉品,具有保健作用。

(×)

24.K粉呈白色结晶粉末状,易溶于水,可随意勾兑进饮料。

(√)

25.吸毒是国家法律禁止的行为。

(√)

26.青少年涉毒犯罪的特征表现为:

低龄化趋势明显,吸毒犯罪者居多。

(√)

27.下列选项中属于禁毒志愿者义务的是。

()

A.履行禁毒志愿者服务承诺

B.自身远离毒品

C.每年参加不少于48小时禁毒志愿服务活动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28.大麻类毒品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四氢大麻酚。

(√)

29.当有人威胁我们吸毒时,要将情况主动告知家长和学校,或者打110报警,寻求帮助。

30.杜冷丁是麻醉药品,不能随便用。

(√)

31.国家鼓励公民、组织开展公益性的禁毒宣传活动。

(√)

32.国家严格管制戒毒药品的研究、生产、供应和使用。

(√)

33.荷兰不限制贩卖和吸食大麻。

(×)

34.戒毒药品可随意提供戒毒医疗机构开展戒毒治疗使用。

(×)

35.戒毒治疗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

36.精神药品是指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

37.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麻已经不是世界上滥用人数最多的毒品。

(×)

38.氯胺酮,是一种静脉全麻药,也用作兽用麻醉药,但是一般人只要足量接触二、三次即可上瘾,是一种极度危险的精神药品。

(√)

39.摇头丸就像跳跳糖或是跑跑糖一样,是一种娱乐食品,不是毒品。

(×)

40.任何陌生人委托我们帮他保管任何物品,我们都应该拒绝。

(√)

41.如果有同学或好朋友吃了一些东西以后,发生昏厥、呕吐或是抽搐等不适症状,我们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

(√)

42.如果自己一个人在家,遇到有不明的快递物品送到家里,我们应该先电话向父母问核实情况,才能开门接受快递员送的东西。

(√)

43.生理戒断是指尿检呈阴性,戒断症状消失。

(√)

44.我国的吸毒现象已遍及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

(√)

45.我国对毒品违法犯罪尚不够成犯罪的行为予以处罚,处罚的形式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和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

46.吸毒行为可以通过采集当事人血液、尿液、毛发等检测出来。

(√)

47.吸食过量大麻烟可引起气管炎、咽炎、气喘发作、喉头水肿等疾病。

(√)

48.摇头丸主要出现在慢摇吧、迪厅等娱乐场所,青少年应尽量远离这些场所。

(√)

49.要构筑良好的拒毒心理防线只需做到正确把握好奇心,抵制不良诱惑即可。

(×)

50.咖啡因是由化学合成或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是毒品;头疼粉中含有定量的咖啡因,所以人们服用服食头疼粉的行为是吸毒。

(×)

51.下列原因中,在吸毒人群中初次吸毒比例最高的是()。

A.好奇心驱使

B.他人引诱

C.取乐解闷

D.赶时髦

答案:

A

52.鸦片,俗称大烟、烟土、福寿膏、阿片,其原植物是罂粟。

(√)

53.李某为炫耀,将50克冰毒放在身上,后被民警抓获,李某构成( )。

A.吸毒

B.非法持有毒品罪

C.贩卖毒品罪

D.窝藏毒品罪

答案:

B

54.麻古具有强烈的兴奋和致幻功能,吸食后容易造成人体中枢神经( )的损伤。

A.不可逆性

B.可逆性

C.一过性

D.临时性

答案:

A

55.美沙酮替代维持治疗主要适用于吸食、注射()的吸毒人员。

A.冰毒

B.可卡因

C.大麻

D.海洛因

答案:

D

56.你的好朋友给你一种样子像糖果的东西,说特别好玩,让你尝尝。

你的选择应该是:

()

A.相信朋友不会害你,直接吞下

B.不想吃,但是碍于朋友之间的面子,勉强吃了。

C.拒绝或者收下但是不会吃。

因为对于任何要摄入体内的东西在没有确定是否安全的情况下绝不能服用。

即使是朋友可能也不知道或者没有意识到他给你的东西是有害的。

答案:

C

57.你认为一个家庭如何才能“远离毒品”?

()

A.自己拒绝毒品,向父母和亲属介绍毒品常识,提醒他们千万不要尝试毒品

B.不去沾毒品,也不关心毒品

C.自己不去碰毒品就行

D.自己树立防毒意识

答案:

A

58.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

A.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

B.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

C.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59.青少年吸毒的原因是什么?

()

A.好奇与虚荣

B.追求刺激

C.朋友的怂恿和心理障碍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60.毒品预防教育的首要重点对象是()。

A.无业人员

B.青少年

C.流动人口

D.文化素质较低的人员

答案:

B

61.吸毒,也称“药物滥用”,就是出于( )目的,通过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方式将毒品摄入人体的行为。

A.非医疗

B.治病

C.麻醉 

D.交友

答案:

A

62.戒毒人员在()等方面不受歧视。

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应当在这些方面对戒毒人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A.入学

B.就业

C.享受社会保障

D.A.B和C

答案:

D

63.吸毒人员主动到公安机关登记或者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接受戒毒治疗的()。

A.应当处罚

B.可以处罚

C.不予处罚

答案:

C

64.国家鼓励志愿人员参与()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志愿人员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A.缉毒侦查

B.禁毒管理

C.禁毒宣传教育和戒毒社会服务

D.禁毒知识普及教育

答案:

C

65.远离毒品的自我保护方法有()。

A.养成良好习惯

B.不在危险地方逗留

C.不接受他人的食物

D.ABC都是

答案:

D

66.在迪厅、酒吧、KTV等娱乐场所,如果你看到了一种红色药丸(或药片)状的东西,那你可能就是看到了( ),千万小心不要沾染。

A.跳跳糖

B.彩球糖

C.摇头丸或麻古

D.山楂丸

答案:

C

67.长期吸食以后,情绪激昂冲动。

就算是停止复吸,戒断很久以后,都容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稽延症状。

这是( )类毒品的精神病态特征。

A.麻醉类

B.海洛因

C.苯丙胺(冰毒)

D.杜冷丁

答案:

C

68.止咳水通常含有可待因、麻黄碱等成分,()服用可形成心理依赖,戒断症状类似海洛因毒品。

A.长期大量

B.遵医嘱

C.按药品说明计量服用

D.一次过量服用

答案:

A

69.王某在多次贩毒后,因畏惧法律的严惩,主动前往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对他可以()。

A.从轻或减轻处罚

B.从重处罚

答案:

A

70.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

B.不负刑事责任

答案:

A

71.吸毒者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应该选择的正确生活态度是( )。

A.最后吸一次,以后再也不吸了

B.及时行乐,吸毒无害

C.时而坚定,时而动摇

D.戒除毒瘾,回归社会

答案:

D

72.吸食、注射毒品严重破坏人体的生理机能和免疫机能,引起各种并发症,最终导致()

A.昏睡

B.毒瘾发作

C.吸毒死亡

答案:

C

73.下列不属于合成毒品的是()。

A.海洛因

B.摇头丸

C.冰毒

D.K粉

答案:

A

7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毒成瘾是一种脑病

B.少量吸毒对身体没有损害

C.只吸几次毒不会上瘾

D.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答案:

A

75.吸毒成瘾一般具有哪些特征?

()

A.药物耐受性

B.生理依赖性

C.心理依赖性

D.以上三项均正确

答案:

D

76.长期吸毒会使吸毒者沉溺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使其丧失对生活的热爱、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这是毒品的社会危害。

(×)

77.要拒绝毒品我们只要知道毒品的危害,吸毒、贩毒就是违法犯罪即可。

(×)

78.要想真正远离毒品,我们首先就必须要了解人们选择吸食毒品之原因。

(√)

79.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涉及“毒品”的犯罪,仅对“贩卖”毒品行为负刑事责任,对其他涉毒罪行不负刑事责任。

(√)

80.1874年英国化学家莱特(R.Wright),在吗啡中加入醋酸酐等物质,首次提炼出镇痛效果更佳的半合成化衍生物,海洛因。

(√)

81.罂粟籽、大麻籽属于毒品原植物种子。

(√)

82.有人认为长期吸毒才会上瘾,偶尔吸几次不会上瘾。

(×)

83.远离毒品关键在于自己。

(√)

84.孕妇涉毒犯罪有可能免除刑责。

(×)

85.在荷兰吸毒,也属违法。

(√)

86.在中国,K粉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制。

(√)

87.李某是某酒吧老板,明知一些人经常在该酒吧内吸食冰毒,李某却视而不见。

对李某的行为如何进行处罚()。

A.批评教育

B.以容留他人吸毒罪论处

C.以贩卖毒品罪论处

D.罚款并吊销营业执照

答案:

B

88.长期滥用冰毒等苯丙胺类兴奋剂可导致慢性精神障碍,又称苯丙胺性精神病。

(√)

89.鸦片是一种无色、无味的物质。

(×)

90.长期吸食鸦片会使人先天免疫力丧失,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

91.只要自己的吸毒行为没有危害到社会、家庭和他人的生活,就是合法的。

(×)

92.止咳水的主要成分虽然为可待因及麻黄碱等,但其实是一种镇咳处方药,即便非法乱用也不是吸毒。

(×)

93.制定《禁毒法》的目的是:

预防和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

(√)

94.治疗咳嗽的止咳水,因为只是一种治咳嗽的中药,所以多喝一些不会上瘾。

(×)

95.学校是毒品预防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是主渠道。

(√)

 

96.()俗名“可可精”,是从古柯叶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最主要的生物碱,属中枢神经兴奋剂,呈白色晶体状,无气味,味略苦而麻,兴奋作用强。

A.海洛因

B.可卡因

C.大麻

D.鸦片

答案:

B

9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现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应当( )采取措施予以制止、铲除。

A.立即

B.适时

C.成熟后

D.收割时

答案:

A

98.根据国务院授权,( )负责组织开展禁毒国际合作,履行国际禁毒公约义务。

A.国务院

B.国家禁毒委员会

C.全国人大常委会

D.公安部

答案:

B

99.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给予表彰和奖励。

A.举报人员

B.举报积极人员

C.举报有功人员

D.实名举报人员

答案:

C

100.长久以来,有人认为若只是偶尔吸食毒品,对于吸食者是不会成瘾。

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

101.因吸毒被查获的人员应当接受()。

A.治安处罚

B.刑事处罚

C.不处罚

D.批评教育

答案:

A

102.下列人员中,不属于吸毒检测对象的是( )。

A.涉嫌吸毒人员

B.社区戒毒期间人员

C.已经康复的吸毒人员

答案:

C

103.海洛因的滥用方式有()。

A.口吸

B.鼻吸

C.注射

D.以上均正确

答案:

D

104.金新月国际毒源地是指以下哪几个国家的交界地带?

A.老挝、缅甸、泰国

B.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

C.印度、斯里兰卡、阿联酋

D.新加坡、伊朗、菲律宾

答案:

B

105.南美的秘鲁、玻利维亚()是可卡因的最大生产基地。

A.巴西

B.阿根廷

C.哥伦比亚

D.厄瓜多尔

答案:

C

106.人们常说“毒品猛于虎”,毒品的危害除了对身心的危害,严重摧残吸毒者的身体之外,还包括()。

A.对家庭的危害

B.对社会的危害

C.对他人的危害

D.以上A和B

答案:

D

107.申请成为禁毒志愿者的年龄要求是()。

A.没要求

B.14周岁以上

C.16周岁以上

D.18周岁以上

答案:

D

108.为什么有的吸毒者在炎热的夏天仍穿着长衣长裤?

()

A.怕冷

B.免疫力低下,怕得感冒

C.为了掩饰因为注射在身上留下的针孔和针疤

答案:

C

109.我国《禁毒法》明确了(),综合治理,禁种、禁制、禁贩、禁吸的禁毒方针?

A.预防为本

B.预防为主

C.打击为主

D.打防并举

答案:

B

110.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

A.负刑事责任

B.从轻或减轻处罚

C.不予刑事处罚

D.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答案:

A

111.下列那种表述符合毒品可卡因的危害?

()

A.皮下虫行蚁走感,奇痒难忍,造成严重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

B.情感冲动、性欲亢进、嗜舞

C.偏执、妄想、自我约束力下降

D.嗜睡,精神萎靡

答案:

A

112.公安机关在吸毒检测过程中,采集女性被检测人尿液检测样本,应由()进行。

A.检测人

B.民警

C.女性工作人员

D.医生

答案:

C

113.小明今年上五年级,沉迷于网络游戏,然后到黑网吧去上网,结交了不良的朋友,最后染上了烟瘾和学会了吸毒。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A.不在危险的地方逗留,尤其是网吧这样人多和复杂的环境

B.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

C.要学会抵制诱惑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114.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可分为天然毒品和()。

A.合成毒品

B.传统毒品

C.化学毒品

D.新型毒品

答案:

A

115.在植物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剂,叫做()。

A.可卡因

B.阿片

C.吗啡

D.四氢大麻酚

答案:

A

116.中学生应该怎样做才能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A.了解毒品的特征

B.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C.能够辨别毒品

D.以上选项都是

答案:

D

117.身边的亲戚或者朋友与同学家里家长都吸烟,他们递烟给你,你不要,亲戚说偶尔体验一下没关系,你最好的应对方式应该是( )。

A.坚决拒绝

B.从危害健康的角度建议大家戒烟

C.婉言谢绝

D.以上方式都可以

答案:

D

118.世界上生产的鸦片类毒品最多的国家是( )?

A.缅甸

B.阿富汗

C.哥伦比亚

D.墨西哥

答案:

B

119.世界上最大的可卡因产地是哪里?

()

A.金三角

B.金新月

C.银三角

D.贝卡谷地

答案:

C

120.()是被滥用最早的毒品,历史悠久,地域广泛,滥用者众多。

A.可卡因

B.阿片类毒品

C.苯丙胺类兴奋剂

D.大麻

答案:

B

121.“虎门销烟”是哪一天开始的()。

A.1839年6月3日

B.1840年6月9日

C.1841年7月17日

D.1842年10月10日

答案:

A

122.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虎门销烟”中销毁的是哪种烟?

A.鸦片烟

B.卷烟

C.大麻烟

答案:

A

123.下列毒品中属于抑制剂类毒品的是()。

A.冰毒

B.摇头丸

C.海洛因

D.麦斯卡林

答案:

C

124.传统毒品一般是指鸦片、海洛因、大麻等流行较早的毒品。

(√)

125.下列那种属于兴奋剂?

A.摇头丸

B.二甲基色胺

C.巴比妥

D.吗啡

答案:

A

126.“摇头丸”是苯丙胺类的衍生物,属中枢神经(),是我国规定管制的精神药品。

“摇头丸”是其俗称,意为会使人摇头的药丸,吸食者易处于幻觉状态,有暴力攻击倾向。

A.麻醉剂

B.兴奋剂

C.抑制剂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答案:

B

127.要拒绝毒品,我们除了要知道什么是毒品、知道毒品极易成瘾、知道毒品的危害,还要( )。

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B.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C.拒绝不良诱惑

D.ABC都是

答案:

D

128.以下哪些是我国刑法所界定的毒品?

()

A.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

B.挥发性溶剂

C.烟草、酒精

答案:

A

129.以下属于生活技能教育主要内容的是()。

A.正确的自我认识

B.学会倾听、有效交流与沟通

C.调节情绪,缓解紧张和压力

D.以上A.B.C三项表述均是

答案:

D

130.以下属于吸毒者吸食毒品原因的是()。

A.无知和亲信

B.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

C.受贩毒者引诱、处境性滥用

D.以上A.B.C三项表述均是

答案:

D 

131.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

A.成年

B.未成年人

C.妇女

答案:

B

132.由于吸毒者极易感染各种疾病,包括性病,丙型肝炎等,注射毒品是传染()的主要途径。

A.痢疾

B.艾滋病

C.肺病

答案:

B 

133.在对众多吸毒者进行调查时发现,占据第一位的吸毒原因是( )。

A.贪慕虚荣,赶时髦

B.借助吸毒逃离现实,寻求解脱

C.受贩毒者引诱

D.盲目好奇,追求享乐和刺激

答案:

D

134.张某吸毒,有时让王某为其购买毒品,王某借机从中牟利,对王某的行为是否应追究刑事责任?

()

A.应该

B.不应该

C.由所涉毒品数量决定

答案:

A

135.长期吸毒会使吸毒者沉溺于虚幻的自我体验中而不能自拔,使其丧失对生活的热爱、丧失对人际交往的兴趣,而这反映毒品对青少年( )的危害。

A.身体健康方面

B.心理健康方面

C.社会发展方面

D.以上三项均不对

答案:

B

136.长期吸食以后,情绪亢奋冲动。

就算是停止复吸,戒断很久以后,都容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精神病稽延症状。

这是( )类毒品的精神病态特征。

A.大麻类

B.鸦片类

C.苯丙胺类

D.古柯类

答案:

C

137.海洛因对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起()。

A.兴奋作用

B.抑制作用

C.致幻作用

D.安眠作用

答案:

B

138.“金三角”是指泰国、缅甸、()。

A.老挝

B.越南

C.柬埔寨

D.印度

答案:

A

139.下列属于合成毒品的是( )。

A.可卡因

B.鸦片

C.冰毒

D.大麻

答案:

C

140.()化学名称叫二乙酰吗啡,呈灰白色粉末状,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白粉”、“白面”。

A.冰毒

B.可卡因

C.海洛因

D.美沙酮

答案:

C

141.《禁毒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公安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A.学校

B.中小学校

C.大专院校

D.B和C

答案:

A

14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毒品的数量以()属实的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的数量计算,不以纯度折算。

A.缴获

B.检查

C.查证

D.收缴

答案:

C

143.麻黄碱是从哪种原植物中提取的( )。

A.罂粟

B.大麻

C.麻黄草

D.古柯

答案:

C

144.成瘾是由于()某种有依赖性药物或物质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状态。

A.反复使用

B.一次使用

C.偶尔使用

D.曾经使用

答案:

A

145.从医学角度看,吸毒成瘾作为一种疾病。

以下哪个表述是正确的()。

A.心理障碍

B.精神疾病

C.躯体疾病

D.慢性的复发性的脑疾病

答案:

D

146.当有人以各种借口引诱你吸食毒品或尝试可能是毒品的药丸时,正确的做法是()。

A.拒绝

B.尝试

C.接受

D.犹豫不决

答案:

A

147.当在你身边出现毒品时,正确的做法是()。

A.变卖

B.丢弃

C.报告公安机关

D.假装看不见

答案:

C

148.贩卖毒品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

A.已满十八周岁

B.已满十六周岁

C.已满十四周岁

D.已满十二周岁

答案:

C

149.贩卖毒品应当()。

A.批评教育

B.追究刑事责任

C.送劳动教养

D.行政处罚

答案:

B

150.“国际禁毒日”是每年的()。

A.7月9日

B.6月26日

C.12月1日

D.5月17日

答案:

B

151.吸食合成毒品危害比较传统毒品要小。

(×)

152.下列那种毒品常用鼻吸的方式吸食?

()

A.麻古

B.古柯

C.K粉

D.冰毒

答案:

C

153.吸食毒品因共用针具容易导致艾滋病与丙型肝炎等类疾病的传播。

(√)

154.吸食可卡因可能导致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心肺与肝功能损害,丧失判断能力,产生幻觉出现自杀等。

(√)

155.引诱、教唆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卖淫的,依法从重处罚。

(√)

156.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

(√)

157.长期服用安眠药不会使人成瘾。

(×)

158.安定有助于睡眠,可以擅自服用,不需医生指导使用,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什么危害。

(×)

159.为吸毒者提供打火机、吸管等吸毒场所、工具,但自己并不吸毒,所以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

160.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161.吸毒人群的意外死亡率较一般人群高。

(√)

162.强制隔离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严重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

(√)

163.吸毒是违法行为。

(√)

164.滥用大量止咳水会导致中毒性精神病、心跳停止及呼吸停顿导致窒息死亡。

(√)

165.小王邀约多人,多次在小李家里吸毒,虽然小李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但小李本人没有吸毒,所以小李不要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

166.学校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禁毒宣传教育。

(√)

167.摇头丸具有兴奋与致幻双重作用,在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