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5336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5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docx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新oo

银行管理学习题集

(第二版)

第一章银行的性质、经营原则和存在的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

1、金融中介机构:

是资金盈余者与资金短缺者之间融通资金的媒介体。

2、商业银行:

从事货币和资金经营的特殊企业,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来实现资金合理配置。

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和政策偏向性。

3、流动性:

指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以保障客户提取存款、合理贷款和支付要求。

4、逆向选择:

在交易前各种隐藏信息对交易对手带来的风险,发生在事前,主要是由于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

5、道德风险:

交易后各种隐藏行动可能对交易对手带来的风险,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

二、问答

1、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功能。

1,资金融通的媒介和配置资源。

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将资金从盈余者手中转移到短缺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创造货币,扩张信用。

银行吸收存款,在用于满足存款准备金和备付金需求之后,超额准备金用于放贷,并且在银行体系中不断扩张,形成派生存款。

3、提供广泛的金融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金融资产不断增加,银行为社会和经济提供各种金融服务。

2、简述商业银行的目标

从经济学和经营的角度来说,商业银行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在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在现实中,作为银行更为直接的,可测的目标,也往往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目标的近似表达式。

3、简述商业银行的三大经营原则及各项原则间的关系

三大经营原则:

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

流动性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保持一定的支付能力,以满足存款者提取存款或者发放贷款的需求。

安全性是🈯指银行在经营中要特别注重资产运用得质量,运用科学和严格的管理程序以及有效的管理手段,尽可能降低风险同时增加盈利。

盈利性:

是指在满足流动性喝安全性基础上银行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满足股东对利润的需求。

同时注重一定的社会效益。

三、论述

论述商业银行之所以存在与发展的原因。

在传统经济学中,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有其特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处理信息不对称的优势,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事前的逆向选择和事后的道德风险。

银行有信息揭示的优势,信息监督的优势,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优势。

第二业务分销和支付系统的效率优势,银行利用规模效率可以有效的降低边际成本。

第三风险转移和缓释优势,主要体现在流动性风险转移和信用风险转移或者缓释。

第四有效配置资源优势,银行通过判断最高投资价值的项目将集聚的大规模资金进行投资从而达到配置资源效率最大化。

第五保护性金融管制的优势,国家政策对银行有一定的偏护性。

第二章银行业的市场结构

 

一、名词解释

1、银行规模效率:

在银行业市场组织结构理论中,规模效率也称为规模经济。

是zhi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当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时候达到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

指银行是否提供了最节省投入成本的业务组合。

给定产出水平下,如果经营各种业务的银行成本低于专业银行的成本那么多种经营银行存在范围经济。

3、X效率:

指由于银行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

4、赫芬达指数:

是指该行业内各市场厂商市场份额的平方之和乘以1000,反应市场竞争的均衡状态。

5、主办银行制:

是指银行日本银行和企业通过产权联系形成的一种机制安排。

银行往往时一家企业的股东,同时也是这家企业地最大贷款人。

二、问答

1、简述银行范围效率及其原因

范围经济:

指银行是否提供了最节省投入成本的业务组合。

给定产出水平下,如果经营各种业务的银行成本低于专业银行的成本那么多种经营银行存在范围经济。

原因:

是各种投入和业务对同一固定资产和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

2、简述银行X效率

X效率:

指由于银行内部管理能力和水平提高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分解为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

技术效率反应给定投入情况,企业或银行获取最大产出的能力。

配置效率价格则反应给定投入价格时,银行或企业以适当的比例使用各项投入以使总成本最小的能力。

3、简述“利益冲突”理论和风险隔火墙

当商业银行有权利可以同时经营银行业务和股票承销业务的时候,在追求利润最大化下,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极有可能引发利益冲突,即银行滥用混业权利,从而可能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

“隔火墙”即将银行传统业务与股票承销和交易业务相互分离,分别由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来承担,起源于美国《格拉斯斯蒂哥尓法》。

4、银行组织形式有哪些?

近年来,银行控股公司为什么发展迅速?

银行组织形式由以美英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和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

美国主要是单一银行制,银行不能跨区设置分行,只能在指定地区开展业务。

英国主要是市场化自然竞争的商业银行模式。

德国主银行是全能型和分业型模式。

规模经济和适度竞争并存的组织结构。

日本主要是主办银行制,银行日本银行和企业通过产权联系形成的一种机制安排。

银行往往时一家企业的股东,同时也是这家企业地最大贷款人。

银行控股公司发展快的原因:

银行控股银行形成主办银行制,有一下有点:

第一,内含保障作用,研究发现,有主办银行的企业的经济波动性比较低。

第二,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企之间的疏远会导致信息揭示问题,降低银行和企业的效率。

第三,降低企业困境对银行带来的成本。

主银行制度可以使银行了解企业财务真实信息,及时采取措施,从而可以降低企业财务进一步陷入严重陷入经济危机给i银行带来较高的挽救成本。

三、计算

某一经济社会体中的一行业现有资产业务总量为30亿元,假设该行业仅有三大企业,利用行业集中度和赫芬达指数比较该行业以下两种情形下的竞争程度(单位:

亿):

 

表一

情形

企业

资产业务量

情形一

企业一

7.5

企业二

7.5

企业三

15

情形二

企业一

10

企业二

10

企业三

10

 

四、论述

1.论述世界上主要国家银行业市场结构模式,并结合我国现有模式分析以上银行业市场结构模式对我国的可借鉴性。

世界上主要银行模式可以划分为以英美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和以德日为代表的银行导向型。

美国模式:

1.众多独立银行和追求竞争效应的市场结构,美国由于实行单一银行制和地域广阔的原因导致银行众多,且大都是中小型银行。

而且美国是双线银行管理体制即美国联邦和各州政府都可以对批准符合要求的银行成立并进行监管。

2经历从混业到分业再到混业的模式。

混业可以带来范围效率,但是也会带来风险控制难度增大,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奥巴马政府从心对银行混业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允许银行进行混业经营但是要在一定的风险范围内,禁止银行从事高风险证券业务对投资额度也进行来限制。

英国

1自然构成的规模经济组织结构。

为规模经济型的市场组织结构,具有集中程度高和分支机构发达。

2银行业高度国际化,由于金融监管富有弹性,时区特征,语言优势,使英国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

3从自律性的分业经营转向追求范围经济的混业经营。

德国

1规模经济和适度竞争并存的组织结构。

1870念开始政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采用标准化原则,大力促进独资或合伙私人小银行转化为股份制大银行。

2具有典型范围经济的全能银行制度。

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的银行具有很强的业务渗透功能,它们不仅开办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还从事证券承销和金融租赁信托业务甚至保险或者不动产。

日本

1集中与竞争并存纵向与横向并存的市场结构。

鼓励分工范围内的竞争,具有规模效率的大银行和区域性灵活发展的地方性银行并存。

2历史形成的主银行制与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具有内含保障作用,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降低企业困境对银行带来的成本。

中国

1从垄断到垄断竞争。

2运用金融控股集团形式追求范围经济。

我国银行业在法律上一直坚持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

然而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的背景下以及处于竞争的需要,我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已经实际存在。

银证保通过互为客户型,围绕共同客户端和金融控股集团形成混业经营模式。

第3章银行内部组织结构

一、名词解释

1、内部组织结构:

商业银行作为企业,用来协调组织内部各利益主体机制设计和对业务如何分工,协作和执行的制度的安排。

2、委托代理:

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作为所有者代表,雇佣专业的管理人员,并委托管理人员代表股东的利益经营银行。

3、功能化部门结构:

根据银行业务的职能来实行部门化的组织结构设计。

4、扁平化结构:

属于管理幅度的设计要求。

是指银行总行直接管理更多的下属机构和部门业务,权力更多地集中到总行,从而降低信息损耗,集中资源配置,提高直管部门员工的士气。

5、虚拟银行业务:

传统银行在原有的物理分支机构的架构上增添网上银行业务系统。

组建自己的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平台。

二、问答

1、简述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四个层面:

决策层,执行层,监督层,和经营管理层。

决策层主要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执行册主要由商业银行的执行和管理层,即高级管理人员,由行长,副行长,董事会秘书组成。

监督层:

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监事会及银行的稽核部门组成。

有内部监事和外部监事。

内部监事主要是具有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的人员。

外部监事由那些与银行利益无关的,品行端正,熟悉银行基本业务的管理人士担任。

2、简述商业银行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及不同市场结构国家的解决方式

委托代理:

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即委托代理关系。

股东作为所有者代表,雇佣专业的管理人员,并委托管理人员代表股东的利益经营银行。

当股东和管理者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就会导致委托代理问题。

比如,管理者过分追求企业规模,因为企业规模代表着管理者的社会地位,另外一个是在职消费,过度消费导致银行费用支出大大增加。

解决办法:

1,在银行导向型的国家,解决问题方法主要是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实行股权联盟,从而实现对银行控制权和决策影响力的目标。

2,在市场导向型国家,比如美国,英国,主要是通过对不称职和行为有重大分离的高级管理层处理,是通过公司并购的市场机制来实现的。

这种机制称为外部压力型的公司治理机制。

3,现在比较流行的也有股权激励,通过向管理者配给本公司股票期权来形成激励机制。

3、简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基本形式。

第一,总分行科层制。

以纵向职能部门化与横向行政区域部门化结合的“条块”组合为主要特征。

第二:

功能部门化。

根据银行业务的职能来实现部门化的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三:

事业部结构。

是对银行内部相关多元化业务进行组合的结构设计,其战略理念是实现相关业务多元化下的高效率。

银行根据主演产品或服务对象的不同,进行事业部划分。

第四:

矩阵结构。

由至少两类以上组织结构叠加而形成的组织形态。

解决经营地位高度和宽度都同时增加时如何提高效率而设计的一种组织形态。

第五:

混合结构。

将以上两种或者以上的结构进行结合,形成新的组织结构。

花期银行就是将总分行制与事业部结构相结合。

三、论述

论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问题。

发展趋势:

第一:

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银行总行直接管理更多的下属机构和部门业务,权力更多地集中到总行,从而降低信息损耗,集中资源配置,提高直管部门员工的士气。

第二:

金融国际化下的组织结构。

各国银行其业务的国际化或者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适应21世纪国际化浪潮。

小银行通过代理行的关系向客户提供国际金融服务业务。

中型银行则主要是采取代理行或者分支机构的形式从事资金批发交易。

大银行则主要是设立跨过分支机构。

第三:

虚拟银行业务的组织架构。

以网路和高速运转的大型计算机相结合创造的虚拟银行或者网上银行曾经一度威胁传统银行,但是虚拟银行缺乏可信度和声誉。

传统银行在原有的物理分支机构的架构上增添网上银行业务系统。

组建自己的网络银行和电子商务平台,形成传统银行业务。

问题:

金融管制放松使得银行金融机构经营边界变得模糊,信息技术下的虚拟银行纷纷出现,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业竞争日益加剧,商业银行曾作为金融业内部极具市场垄断力行业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

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使传统银行组织结构反应迟缓的恶shi暴露。

第四章银行资本管理

一、名词解释

1、经济资本:

指银行在财务困难时可以用来吸收损失的最低所需资本,用以应付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2、资本充足率:

是不同资本在总资本或者各类资本中所占比例。

目的是使银行资本规模适度且结构合理。

3、核心资本:

也称一级资本。

价值相对稳定,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并且反应在公开的账目中。

包括股本包括普通股和非累积永久优先股,公开储备是通过留存收益或者其他盈余方式在资产负债表上明确反应的储备。

4、附属资本:

又称二级资本。

包括非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或者普通呆账准备金,混合债务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务。

5、风险加权资产:

是根据不同资产说对应的风险暴露程度不同按照一定的风险洗系数进行加权形成风险加权资产。

包括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和表外风险加权资产。

6、目标标准比率:

是指巴塞尔协议对资本充足率要求,总资产在风险加权总资产中所占比例满足大于等于8%,其中风险加权总资产包括表内风险加权资产和表外风险加权总资产。

二、问答

1.简述会计资本、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的关系。

(1)法定资本与会计资本的关系

法定资本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

因此,法定资本只能由会计资本和部分账面长期资金构成(弥补损失终究要靠财务资源)。

监管资本的定义往往比会计资本宽泛。

(2)法定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的关系

经济资本的理论是确定法定监管资本的基础,它的重要性在于提出了,吸收最大可能损失的最低资本金应涵盖银行的非预期损失。

2、简述商业银行资本的构成及作用。

(1)股权资本包括普通股和优先股。

2资本公积包括股本溢价,重估储备,捐赠。

3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4资本债包括长期次级证券,资本票据等。

5损失准备金分当年(损益表中列为费用)和累积(资产负债表中列为资本);中国银行业内俗称“拨备”。

作用:

(1)保护性功能。

指银行发生亏损后,其资本金可以对银行的存款人提供部分保护,起到缓冲垫的作用。

(2)经营性功能是与任何厂商一样,这是银行经营的前提和基础。

(3)管理性功能指金融管理当局通过规定法定资本比率,来约束和控制银行资产的随意扩张(股本倍数)(4)宏观调控功能。

实施巴塞尔协议后,由于银行对资产的风险度极为敏感,其信贷行为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产生影响

3、简述商业银行内源融资方式的优缺点。

优点:

(1)不必在资本市场上筹资,因此不需要耗费发现资本工具所需要的成本。

(2)不会影响现有股东对银行的控制权。

(3)避免对银行股东股权收益稀释。

缺点:

内源资本对银行资产规模扩张的支持具有局限性,受到银行盈利水平、股东利益集团分红压力和银行自身规模的制约。

4、简述商业银行发行债券来筹集资本金有哪些优缺点?

优点:

(1)手续简单,成本低;

(2)利息固定,债权人不能与股东分享银行的价值增值,而且利息可在税前作为费用列支,可以减少税收;(3)债券持有人不能参与银行经营决策,银行股东不必考虑控制权转移的可能性

缺点:

(1)不能吸纳日常经营损失,只能在银行倒闭清算时对存款人的提款压力起到延缓作用,

(2)债务利息固定,缺乏灵活性。

(3)到期偿还本金时会带来流动性压力。

5、简述《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及其改进。

新资本协议包括互为补充的三大支柱:

最低资本要求、金融监管和市场约束。

范围扩大到以银行业为主的银行集团持股公司。

(1)最低资本充足率仍为8%。

(2)在衡量资本充足率时引入了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我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也使用了这一定义来解释操作风险。

改进:

增加了风险类型,加入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增强对银行信息披露要求,提高整体金融体系安全性。

风险度量手段更加科学化,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评价方法有:

标准法、初级内部评级法和高级内部评级法(InternalRatingBased-IRB);操作风险计量提出三个处理方案:

基本指标法(收入比例法),标准法,内部计量法。

三、计算

下面为某商业银行的有关数据资料

  企业贷款  22亿元  风险权数为100%,  住房抵押贷款  4亿元  风险权数为50%企业债券  2.5亿元风险权数为100%,  对合作银行贷款2亿元  风险权数为20%现金资产  6.7亿元  风险权数为0%,  资本金总额为1.9亿元

  试分析该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否达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要求。

 

四、论述

1、试述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资本充足率。

第一:

分子策略,即银行可以增加资本总量或是调整资本结构。

银行可以通过增加留存收益,发行股票,增加风险准备金,对现有房产或者是金融资产按市场价值重估,发行银行资本债券或混合资本工具等方式增加附属资本。

第二:

分母策略。

银行可以通过减少风险加权资产总量或者是调整风险资产结构,减少高风险资产暴露。

银行可以资产证券化、贷款出售,同时购买政府债券或者高等级的企业债券,降低资产组合风险度。

银行也可以通过组合技术,通过构造结构化产品,将风险较大的资产先构造成一个资产池,再以此为基础发行结构化产品。

2、对商业银行来说是不是资本越多越好,为什么?

不是。

银行需要保持一定的资本,从而满足客户对提取资金的需求或者贷款需求。

但是银行资本在满足基本需求之外,剩余资本并不是保持资本越多越好。

资本过分充足会有以下问题:

第一:

银行是一个高杠杆企业,需要保持一定的杠杆比率,才能保持一定的盈利率,如果资本过多,负债所占比率过少,会导致权益收益率下降,而且股本资本损失了负债的“税盾”效应。

第二:

资本过多会降低银行资本利用率,银行是一个以货币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如果过多资本,将会导致银行对资金使用效率不足,从而降低银行利润能力,同时,银行需要满足存款人对利息的需求,这样银行为了保持利息支付能力很可能将部分资金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资产,或者导致“逆向选择”风险,从而会使银行对信用风险把握不足,可能会造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第三:

资本过多,会导致整个市场上资金供给不足,从供求关系分析,这将会使利率上升,银行吸收存款成本提高,需要需求较高的投资回报率的资产,加大了银行经营管理压力。

第5章银行负债业务管理

一、名词解释

1、交易账户:

是客户用于交易目的而开立的支票账户,交易账户允许存款人直接提款或者通过开出支票、汇票以及电话指令等方式进行转账。

2、购买性负债:

是指银行不在紧通过被动接受存款的方式获得资金,银行可以通过主动性购买资金构成负债,并以此改变银行资金配置管理模式。

3、再贴现:

是指银行将已贴现未到期的票据转贴现给中央银行,从而获得资金融通的行为。

4、核心存款:

是那些对利率变化不敏感,同时不随经济环境和季节、周期变化而变化,相对比较稳定的存款。

5、回购协议:

是指银行将其拥有的高流动性证券暂时出售给其它金融机构、中央银行、工商企业或政府,同时换回可用现金,并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在指定日期以约定价格重新购回资产。

6、大额可转让存单:

是银行发行的记载了固定金融、期限和利率,并可转让流通的存款凭证。

7、存款保险制度:

是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为其吸收的存款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机构遇到危机无力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援助或是直接对存款者给与偿还。

二、问答

1、简述存款创新的原则。

 

2、简述借款管理对银行的意义。

(1)银行通过筹措资金可以规避当时严格的利率上限管制,而且不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费。

(2)银行具有主动性和灵活性,不在只是被动的接受存款作为资金来源,银行由此能更加自如的统筹资金来源与资金利用,把握投资机会。

(3)银行自行决定接入资金的运用及偿还计划。

(4)稳定性强,为银行预测债务偿付的流动性需求提供便利,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5)突破银行现有存贷关系的束缚,筹资范围更加广泛,不受银行所在地区资源状况和分布网点的限制。

3、简述银行资金来源成本的测算方法。

银行资金来源成本有两种测算方法:

平均历史成本法和边际成本法。

平均历史成本法:

银行资金成本包括对债权人的利息支出和支付的存款保险费,其归为财务费用,还有吸收存款付出的经营成本。

首先算出单项资金来源的平均历史成本率=(利息支出+非利息支出)/可投资额度,然后,根据单项资金在总资金总所占比重进行加权平均。

边际成本法:

边际成本法测算资金成本需要分别测算负债的边际成本和股本的边际成本。

负债的边际成本=(利率+非利息成本率)/可投资额资金比率。

股本的边际成本率=股东要求回报率/(1-边际税率),其中股东要求回报率可以根据CAPM模型测算,根据银行股的贝达值测算股东要求回报率。

然后将全部资金的加权边际成本。

4、简述财富管理理念的动因。

财富管理理念是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金融服务,是一种增值服务。

这里将存款不仅看成是客户的服务需求更看做为一种投资需求。

客户不仅要求资金安全而且要求保持一定的资金增值率。

动因: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是推动财富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因,任何国家经济的高速增值伴随着居民个人收入的持续增加。

(2)个人收入增加。

收入增加是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果,收入的普遍增加和恩格尔系数的下降,导致人们手中留有大量的闲置资金,投资性或投机性需求增加。

(3)资产价格上升。

经济持续增长的另一个派生效果是该国股市价格和房地产价格上涨,资产价格上升会诱发富裕阶层快速积累资金。

(4)富裕阶层的相差和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基尼系数上升,富裕阶层积累财务的欲望增加,为银行对个人金融形成提供大的商机。

(5)人口因素。

45-60岁人口增加,而这个阶段正是收入持续增长阶段,收入的高峰期,即将面临退休,需要对资金进行保值增值管理。

(6)混业经营与金融品种多元化。

混业经济和大量金融产品的出现,为银行满足个人财富管理提供了选择。

5、简述银行借款管理应考虑的因素。

(1)各种借款来源的相对成本,利息成本是借款的主要成本,但是非利息支出也不容忽视,。

(2)借款的风险因素,一是流动性风险,银行要有计划的将借款到期时间和金融分散化,以减少流动性需要国语集中的压力,二是利率风险,银行管理人员必须具有风险的市场经营与知识,反应灵敏,对利率做出合理准确的预测。

三是信贷可得性风险,随着借款数额的增大,借款利息成本可能会增加,。

(3)资金期限长短,短期资金可采取同业拆借、回购协议。

长期资金科采取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商业票据、金融债券等。

(4)法规限制。

银行收到中央银行不同程度的管制,在同业拆借市场借款也可能收到管制。

(5)借款规模与银行信用等级。

货币市场的子市场多数具有批发性质,交易单位打,而且要求发行债务工具的银行具有较高的信用级别,小银行资金规模不大而且信用等级差,一般只是通过同业拆借、再贴现等渠道借款。

三、论述题

1.试述商业银行存款管理理念及其发展阶段。

存款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

一:

存款为本

(1)存款时银行经营的重要基础。

在分页金融管制下,银行负债的最重要的渠道只能是社会各类存款,存款时立行之本,几乎是资产运用唯一的基础。

(2)在存款经营管理中,存款者处在相对主动的地位,而银行处在相对被动的地位。

(3)银行在争取存款中所能做到的是考虑网点布局和设置的便利性,尽可能对客户提供良好和温馨的服务,以及努力维护客户关系。

(4)流动性和稳健性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内在要求。

二:

购买负债管理理念阶段。

是指银行不在紧通过被动接受存款的方式获得资金,银行可以通过主动性购买资金构成负债,并以此改变银行资金配置管理模式。

三:

负债营销管理理念阶段。

银行通过采取提高利率来争取存款,但是效果不佳,银行为了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向客户提供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