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4508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学案(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

第8课《百家争鸣》知识点复习及巩固训练

               知识点复习

一、老子

1、原名及国家:

姓李名耳,春秋后期楚国人

2、学派:

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3、思想主张:

世间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发展,人民应顺其自然;世间的事务都有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4、政治主张:

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人们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5、论著: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1、所属国家:

春秋时期鲁国人

2、学派: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

3、孔子经历:

1、从小学习礼乐,年轻时做过小吏,后收徒办学,成为知名学者

2、中年后曾在鲁国从政,以后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但不为各国采纳

3、晚年回到家乡,主要从事教育,整理编订文化典籍

4、核心思想:

“仁”

5“仁”的含义: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既要有爱心,和同情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6、政治主张:

推崇西周的制度,主张以德治国,要求统治者要爱惜民力,体察民意。

反对苛政,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

7、教育成就:

(1)、创办私学,打破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2)、主张“有教无类”,招收不同的学生,先后培养三千弟子,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

(3)、孔子教学中,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了许多教学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

(4)、孔子晚年精心整理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和学术思想做出巨大贡献

(5)、思想论著:

孔子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8、孔子影响:

孔子的学说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孔子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三、百家争鸣

1、形成背景:

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崩溃,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

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

2、墨家:

(1)创始人:

墨子

(2)主张:

“兼爱”“非攻”。

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

还提出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

3、儒家:

(1)战国时期代表人物:

孟子和荀子

(2)孟子主张:

实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盘剥人民,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认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并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3)荀子主张: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4、道家:

(1)战国时期代表人物:

庄子

(2)主张:

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认为人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法家:

5、法家主张: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1)战国时代表人物:

韩非子

(2)韩非子主张: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设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6、百家争鸣的含义:

战国时期,各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各种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用自己的观点解决社会问题。

各学派不同的思想、政治观点,相互抨击、辩论,也相互影响,取长补短。

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成为“百家争鸣”

7、百家争鸣的影响:

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影响深远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1、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

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

2、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中,具有环保意识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

3、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孙子

4、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

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

当年传教士翻译的这部著作应是

A.《离骚》B.《论语》  C.《道德经》D.《孙子兵法》

5、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讲坛》讲述诸子百家时,将某一学派的思想主张概括为“构建理想社会:

互爱互利、兼爱、非攻”。

这一学派最有可能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6、有关“百家争鸣”的看法不准确的是(  )

A.形成了一种学术繁荣的局面

B.形成了一种民主的学术研究、辩论的氛围

C.因为社会的急剧发展,需要新的学说和理论来支撑

D.当时社会比较发达,这些思想家有许多空闲时间去思考

7、中华民族具有“和为贵”“亲仁善仁”的文化传统。

先秦时期,提出“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墨子C.韩非子D.庄子

二、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学术思想繁荣。

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材料体现了谁的道德观念?

他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巩固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BD   6-8  DBA

二、材料分析题。

1、儒家;仁

2、庄子;道家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课百家争鸣课堂检测

第8课百家争鸣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其喻意是“上善若水”。

(意思是:

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这是哪家的思想()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2.有一位圣贤,出生于春秋时期。

500年后他成为了“中国人”,又过了500年成为了“东亚人,“现在正逐步成为“世界人”。

这位“圣贤”是

A.老子B.孔子C.赢政D.铁木真

3.某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

“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没考好,你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你知道老师引用了哪家的思想来教育学生的吗?

()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4.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

这句2000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论语·颜渊篇》,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5.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回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6.《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A.“仁”和“礼”B.“因材施教”C.“为政以德”D.“有教无类”

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逐步实现“均衡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言行中最能体现“均衡教育”思想的是()

A.提出“仁”的学说B.提出“为政以德”

C.创办私学D.提出学习要“温故而知新”

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

2015年,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到: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

9.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最近播出的专题片《齐鲁青未了》中,提到两位影响巨大的思想家,一位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另一位主张“民贵君轻”。

这两位思想家分别是()

A.老子、孟子B.孔子、孟子C.孟子、墨子D.孔子、墨子

10.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我国历史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包括( )

①孔子 ②孟子 ③墨子 ④荀子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1.“光盘行动”,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

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

12.2014年12月4日是我国的第一个宪法日,春秋战国时主张“以法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C.墨子D.韩非

13.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

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  )

A.儒家:

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

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法家:

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4.历史学家钱穆说:

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

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A.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B.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D.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15.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

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诸侯争霸B.变法运动C.百家争鸣D.民族交融

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

第8课 百家争鸣

第8课 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右图是位于文登市圣经山上的《太上老子道德经》摩崖石刻,据记载为金元时期的道家弟子所刻。

下列属于老子思想的是(  )

A.“仁”

B.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C.主张改革,实行法治

D.“兼爱”“非攻”

2.孝义市二模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

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

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

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

3.吕梁市柳林县期末考试“半部《论语》(如图)治天下”,这表明哪家思想被我国封建统治者大力推崇(  )

A.儒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下列关于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

A.各个学派都希望统治者采用自己的主张

B.一些知识分子不安于现状,力求改变

C.各个学派的思想家都希望自己名垂青史

D.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

5.儒家认为爱父母总要胜过爱其他人,爱是有差等的。

墨家则不然,它坚持说爱别人和爱父母应当是同等的。

这说明墨家主张(  )

A.“仁”B.“仁政”C.“兼爱”D.非攻

6.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等诸子百家对急剧的社会变化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的是(  )

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

7.大同市一中期中考试九年级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和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主张相似(  )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8.战国时期,在思想界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