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873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docx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客观题(共计30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

1.为了证明“至迟到春秋末期,我国已经开始用牛耕地”这一结论。

以下论据中说服力最小的是()

A.考古发现的春秋时期反映牛耕的文物

B.春秋时期的典籍中出现的“牛”与“耕”结合在一起的人的名字

C.战国初期的典籍中关于春秋时期“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牛)为畎亩之勤”的记载

D.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关于“叔均(传说中人物)时始作牛耕”的记载

2.某商代墓当中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

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                  B.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

C.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                  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

A.冶金技术的进步                         B.井田制的瓦解

C.小农经济的发展                         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4.汉代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在省吃俭用的情况下,“三年耕,才有一年之蓄”。

同时据记载,汉代实行全国皆兵,男子20岁成丁,可以独立耕种和服役,但要到23岁才开始服兵役,期限一年。

这反映了汉代()

A.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尚未形成            B.制度蕴含经济和道德的考量

C.边疆不稳、战事频繁                     D.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5.宋代大城市设有金银铺和兑房,专门买卖金银和兑换货币,都城出现了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出()

A.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C.坊市制已经遭到破坏                     D.开始出现商业服务机构

6.“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据此分析,交子()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促进市民阶层的兴起

C.有一定的“防伪”功能                   D.源于政府的大力推动

7.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

这反映出()

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世俗文学成为反专制的主要载体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D.商人的社会认同发生了些许变化

8.清初学者唐甄说:

“为政之道,必先田市。

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

”以上言论反映的思想是()

A.重农抑商           B.农商并重          C.重商主义           D.自由主义

9.15世纪早期,“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值1至2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10—14克,在威尼斯达14—18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20—30克。

”这反映出()

A.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B.解决商业危机是开辟新航路的因素

C.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D.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东西方之间贸易

10.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到:

“两位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A.哥伦布            B.麦哲伦             C.达·伽马         D.迪亚士

11.下表是某一时期商船数量统计和贸易量统计

年份

基准年

过十年

过三十年

停泊在英国港口的船只数量

7681艘

17486艘

59785艘

停泊在意大利港口的船只数量

23145艘

19475艘

22134艘

英国年贸易总额

0.92亿磅

4.76亿磅

13.43亿磅

意大利年贸易总额

2.43亿磅

5.21亿磅

6.22亿磅

根据上面表格,我们可以作出什么判断()

A.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B.这是意大利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原因

C.这是新航路开辟所导致的结果D.这是经济危机发生所导致的结果

12.新格拉纳达是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

到18世纪,其黄金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导致西班牙()

A.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                   B.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C.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D.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13.“在各个方面,有血有肉的工匠都被赶出他的作坊,让位给一个速度更快的、没有生命的工匠。

梭子从织工的手指间掉落,落入到穿梭更快的铁指当中。

”材料反映出()

A.纺织业生产方式发生改变                 B.英国纺织业日益走向衰落

C.纺织工匠的技能日益落后                 D.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4.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规定只有在小麦价格超过每夸特(计量单位)80先令(货币单位)时,才准许进口谷物(现实中小麦价格一般在50-60先令之间),到1846年英国议会又宣布废除“谷物法”。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完成                         B.国际市场谷物价格的低廉

C.经济危机的爆发                         D.重商主义的推行

15.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史实作为重要论据。

该文章论证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革命在欧洲的扩散                 B.英国经济的崛起

C.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16.“夫四民(土、农、工、商)之中,农居大半,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渐众,胥(皆)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

”这段话的主旨是()

A.主张兴办民族工业                     B.主张维护严格的等级秩序

C.反对机器大生产                         D.主张工商皆本

17.1882年9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

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

”这种现象说明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C.洋务企业的近代化因素增多               D.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18.1890年的宜昌海关报告中载:

“印度棉纱和(中国东部诸省来的)棉花的零售价格相差无几,所以买进棉花再来纺纱,反而比直接使用洋纱更贵。

”材料所述现象()

A.必然促进近代棉纺织业的发展             B.导致清政府提高关税税率

C.导致传统纺纱业日益走向破产             D.使中国沦为西方经济附庸

19.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国内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香港的政策自由宽松                    B.民族工业实力较弱

C.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D.本国传统势力的压迫

20.“这个运动是在政治法律制度意识形态不能根本变革的约束下进行的,因此以坚持清朝政府的政治垄断……坚持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的制度,以此为基础来模仿发达国家的技术和工业化模式。

”材料所述的这一运动()    

A.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诱导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C.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            D.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1.1924年12月,北京电车公司成立,但开业当天出现数千名人力车夫阻止电车通行的现象。

《申报》对此进行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最后电车公司交3万元救济贫民平息了事端。

此事说明()

A.近代化受传统观念的重重阻挠             B.大众传媒能在近代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C.近代化不可避免地会激化矛盾             D.化解社会矛盾是大众传媒的职责所在

22.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趋势的是()A

23.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

”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24.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

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2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

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请找出解读有误的一项()

所有者

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26.下表是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粮食产量的统计数据。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代

1925—1927年

1928—1932年

1933—1937年

年均粮食产量(万吨)

7527

7360

7290

A.地广人稀B.自然灾害频发

C.斯大林农业政策的推行D.赫鲁晓夫农业改革的实施

27.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

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28.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

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

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29.二战后初期,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世界银行,其筹措资金的主要来源是美国。

根据协议规定,借贷国在使用贷款时须由世界银行的代表监督,其用途主要是购买美国商品。

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妨碍了经济全球化进程②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的扩张

③导致世界经济畸形发展④强化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②③④

30.下表是1980年、1996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

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

中低收入国家

低收入国家

1980年

38%

43%

42%

30%

1996年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二主观题(包含31、32、33题,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中国农报》曾经以《发展生猪生产的经验》为题刊文介绍和推广了用牛粪喂猪的先进经验。

文中写道:

“牛屎作饲料喂猪这项经验,是一项新的创造,是一项革命的办法,(经过民众的试验)效果已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了。

当前的问题是怎样全面推广,怎样把所有的牛屎都利用起来。

佛山专区有四十万头牛,每头牛每天排屎平均二十斤,能供给五头猪作词料,那么,现有的猪就吃不完(现全区有猪一百二十万头),而且来源无穷无尽。

那就应该大胆推广、拚命推广,把经验贯彻到每个社每个农民中去。

材料二报纸上屡次介绍的“大粪养猪”的经验被迅速推广,某人在日记中写道:

“这个任务落实给了我。

我明白,农场领导作此决定也是实出无奈。

我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任务,尝试用大粪喂猪……喂猪的大粪必须烧熟、煮透,为的是杀菌。

我就这样做了。

第二天早晨上班,饲养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

揭锅盖时,臭气冲天,差点把我熏背过去。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以后揭锅盖后,我就先逃向室外,待恶臭略微飘散之后,再将粉碎好的水浮莲倒进大锅搅拌。

最后将“饲料”倒入猪食糟。

此时,三十几头猪早已饿得嗷嗷乱叫,但猪沿着食槽兜一圈,东嗅嗅,西嗅嗅,又跑回去了,对“新饲料”来个“绝食抗议”。

请回答:

(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请你判断属于哪个时期的哪个历史事件?

随其同时发生的事件还有什么?

(2)请你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评价以上事件。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  仅有先进的数学或其他技术突破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发展的加速。

而且,在这些伟大的文明(指中国、印度和伊斯兰文明等)中,政治危机常常会导致政府努力恢复传统或宗教正统来帮助其重建秩序,而科学的发展往往会被这一过程所阻断,甚至一些先进的科学成果还会被遗失。

而在1500年以后的西方,一系列的新发现促使着思想家们去突破古代和宗教传统所赋予的知识,并专注于通过数学/逻辑的研究方法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来理解自然界……并且使

科学技术成为工业生产中应有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是18世纪的英国,这些变化第一次被聚拢到了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由科学所激发的技术革新,进而产生了现代工业的增长。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二  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各经济部门的产出指数(1750年或1800年为1,同一行业下面的数据为倍数。

年份

棉织品

生铁

汽船

铁路

蒸汽机

水车

毛织品

亚麻布

人口

1750

1

1

1

——

——

1

1

1

1

1

1800

24

2.1

6.7

1

1

7

1.71

1.4

3.1

1.5

1850

267

10.6

83.3

56.0

62.4

114.8

2.79

2.2

7.3

3.1

1900

788

53.2

337.2

2402

191.6

1931.8

2.54

7.2

5.4

5.6

——摘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

材料三   早在1952年12月5—8日,伦敦发生了由于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导致4000余人死亡的“烟雾事件”。

该事件提醒人类,肆意破环自然环境,最终将会招致严重的报复。

——摘自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作者认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18世纪的英国的条件。

(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经济发展主要趋势或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8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

……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

英镑)

月收入

50

80

200

儿童津贴

13.0

13.0

13.0

其他津贴

50.1

30.1

0

纳税

0

-7.9

-43.8

国民保险

-4.5

-7.2

-18.0

实际收入

108.6

108.0

151.2

(资料来源:

李培锋《英国诊治“福利病”》)

材料三(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

……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

……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及其主要背景。

(5分)

(2)据材料二,分析英国福利政策的积极作用。

(2分)

(3)据材料二、三,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5分)

 

阳高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历史模块结业考试答题纸

31

(1)

 

(2)

 

32

(1)

 

(2)

 

33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