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4826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0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docx

桥梁移动模架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表格编号

1325

项目名称

中铁八局商合杭铁路站前十标项目经理部第二分部

第1页

交底编号

 2010110号

共14页

工程名称

新建铁路商丘至合肥至杭州铁路

设计文件图号

《SHZQ-10淮河特大桥》(商合杭阜杭施(桥)-01

《SHZQ-10淮河特大桥》(商合杭阜杭施(桥)-03

《淮河特大桥上行式移动模架安装方案》

施工部位

 淮河特大桥64孔现浇简支梁

交底日期

 年月日

技术交底内容:

淮河特大桥64孔现浇简支梁移动模架安装

1、技术交底范围;

适用于淮河特大桥64孔现浇简支梁移动模架安装施工。

2、设计情况;

(1)我分部管段内86片现浇简支梁采用桥位现浇施工方案施工,其中298#~369#墩间6孔24.6m梁、1孔29.88m非标梁、57孔32.6m梁共计64孔现浇梁采用移动模架现浇施工(其中两台移动模架背向起点之间的1孔后期采用支架法现浇),3#移动模架过保庄圩堤及跨跃进河80m连续梁后施工至369#墩。

(2)TMS32上行式移动模架,适用于铁路现浇箱梁的原位浇筑施工。

“TMS”表示武汉通联上行式移动模架;“32”表示为现浇最大跨度为32.7米(兼容24.7m);是一种利用两根钢箱梁支撑模板且可自行移动的非标大型临时施工设施。

(3)TMS32上行式移动模架为桥面上行、自行倒运支腿、逐孔向前施工、过孔及变跨无需临时支墩,由砼梁及墩身承载、底模平开的造桥设备。

该机整机重约480吨,最大单件重小于25吨.

3、准备工作;

(1)场地平整,规格、地基承载力满足设备吊装及安装需求;

(2)移动模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说明书等;

(3)按照安装先后顺序摆,方便拼装使用;

(4)对各构件规格、型号、尺寸和数量进行认真核对并做好记录;配件及专用工具应齐备并妥善保管;

(5)移动模架上桥位置桥墩混凝土必须达到设计强度;

(6)桥墩顶按移动模架设计要求设置预埋件,预埋件位置及尺寸应准确无误,并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7)对安装立柱位置的顶面应进行清理,垫平,测量其高程并确定立柱高度。

4、施工工艺;

安装原则为自下而上安装,每个步骤全部完成后即可进入下一步骤。

具体如下:

安装首跨立柱及主中支腿—→安装固定中支腿及前支腿—→安装主梁及横联—→安装挑梁—→安装吊挂及侧翼模—→安装底模桁架及底模—→安装前后导梁—→安装液压及电气系统—→其它—→安装后支腿。

(注:

电气、液压系统的安装可平行作业)

4.1安装步骤

(1)将首跨立柱下的垫座安装在首跨后墩上,并与桥墩预埋螺栓连接锚固。

(2)用吊机将首跨立柱吊至首跨后墩安装位,准确调整其安装位后用φ32高强精轧螺纹钢筋将其与桥墩按图要求有效锚固,待锚固完毕,再撤去吊机(首跨安装时,立柱中心在后墩中心线后方距离为800mm处)。

(3)安装主中支腿的横梁及顶升油缸。

在地面先将顶升油缸和横梁拼装好,吊装后用螺栓将其顶升油缸和立柱可靠连接,并按图锚固横梁与首跨立柱间的精轧螺纹钢筋。

(4)在横梁上盖板面上涂抹足量的黄油。

(5)安装台车。

吊装台车前,需在其下滑板上涂抹足量黄油;两个台车的安放横向距离应比正常安装时大,以便于安装其撑杆,并通过撑杆调节两个台车间的横向距离;安装台车主结构后再连接其反钩,而挂钩和挂轮需待安装主梁后再与台车主结构连接。

(6)安装纵、横移机构及反钩。

(7)在台车上滑板上涂抹足量黄油。

4.2主中支腿及首跨立柱的安装要求

(1)首跨立柱安装后应保证其上平面的水平度。

(2)台车安装后,应保证其上滑板的水平度。

(3)首跨立柱每根螺纹钢筋的预紧力达30t,并同时张拉立柱横向上两侧的钢筋,张拉力分0—10T—20T—30T三次张拉完毕。

(4)横梁与首跨立柱的张拉钢筋每根预紧力达30t,并同时张拉横向上两侧的钢筋,张拉力分0—8T—20T—30T三次张拉完毕。

(5)首跨纵移一段距离后,拆掉首跨立柱,将主中支腿拆装到距离后墩中心线3.3米处。

(6)安装完成后须检查全部螺栓、连接器、下锚具以及相关接触部位是否达到受力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安装。

务必注意台车顶升油缸安装必须铅垂!

图4-1首跨立柱的安装位置图

4.3固定中支腿及前支腿的安装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1)100吨吊车一台、350吨吊车2台、连接螺栓等准备到位。

(2)准备所需φ32螺纹钢筋、连接器和下锚具等。

2、安装步骤

(1)在地面将前支腿拼装好后,用吊机吊至前墩安装(除吊具外),并用精轧螺纹钢筋将其与桥墩面锚固,垫上与桥墩垫石之间的垫板后拧紧顶紧螺钉,最后在其上滑板上涂抹足量黄油。

(2)在地面上将顶升油缸和固定中支腿拼装好后,分别吊装两侧固定中支腿,并拉上有效的揽风将其固定,最后安装横联及斜撑(纵向上,固定中支腿顶升油缸的中心距桥墩中心线距离为800mm)。

3、固定中支腿及前支腿的安装要求

(1)固定中支腿安装后应保证其顶部法兰上平面的水平度。

(2)固定中支腿斜撑与桥墩间应顶死。

(3)前支腿每根螺纹钢筋的预紧力达30t,并同时张拉两侧的钢筋,张拉力分0—8T—20T—30T三次张拉完毕。

(4)安装完成后须检查全部螺栓、连接器、下锚具以及相关接触部位是否达到受力要求后,方可进行下步安装。

务必注意固定中支腿顶升油缸安装必须铅垂。

注意:

主中腿及首跨立柱的安装、固定中支腿及前支腿的安装、搭设临时支墩三个步骤可同时进行。

图4-2固定中支腿及前支腿安装示意图

4.4主箱梁及其横联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工作:

(1)检查各支腿的安装及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2)临时支墩安装摆放到位;

(3)100吨吊车一台、350吨吊车2台、液压千斤顶1台、连接螺栓、冲钉等准备到位。

2、安装步骤

(1)在地面将各段主梁的拼装好。

(2)使用两台350t吊机抬吊单边主箱梁。

(3)吊装横联。

3、安装要求:

(1)螺栓为承剪型螺栓,扭矩控制在30kg·m—50kg·m范围内即可。

(2)所有纵移轨道及纵移孔板的错台需打磨平滑。

4、地面拼装钢箱梁

地面拼装钢箱梁采用混凝土垫墩来实现,每个钢箱梁节段采用4个垫墩,共计24个垫墩,

垫墩尺寸:

高H=800mm×宽300mm×长300mm

垫墩支承见图4-4:

图4-3双机抬吊平面示意图

图4-4主梁拼装临时支墩示意图

4.5挑梁的安装

1、安装要求:

挑梁与主梁间的螺栓连接可靠。

图4-6挑梁安装示意图

4.6吊挂及底模桁架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工作:

相关工具、销轴、连接螺栓等准备到位。

2、安装步骤

(1)在地面将吊挂、开模装置、底模桁架及其撑杆拼装好。

(2)吊装各吊杆。

(3)吊装挑梁与吊挂间的撑杆。

3、安装要求:

各连接螺栓及销轴的连接安全可靠。

图4-7吊挂及底模桁架安装示意图

4.7底模和侧翼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工作:

相关工具、销轴、连接螺栓等准备到位。

2、安装步骤

(1)用开模油缸或吊机将底模桁架合拢。

(2)吊装各底模。

(3)连接两侧底模桁架、底模的中缝螺栓。

3、安装要求:

(1)各连接螺栓及销轴的连接安全可靠。

(2)从中间往两边依次安装吊挂。

(3)安装全部底模螺旋撑杆,将两头调至最低,中间段稍升出几个螺牙(根据预拱值大体确定,以稍小于预拱值为好)便于调整预拱;

(4)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预拱值要求来设置每一块底模的标高;在安装底模的过程中,底模连接螺栓不必旋紧,便于再次调整预拱值;

(5)底模预拱为整个外模床预拱的基础,因此在底模安装完毕后,须再次整体测量并微调每块底模的预拱值,调整完毕旋紧所有底模螺栓;

(6)根据梁形图和预拱值测量、调整模床整体尺寸,并将全部连接螺栓旋紧。

(7)修整、处理模板错台及缝隙。

图4-8底模及侧模安装示意图

4.8前后导梁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工作:

相关工具、连接螺栓等准备到位。

2、安装步骤

(1)在地面分别将两节前后导梁拼装好。

(2)分别吊装前、后导梁。

3、安装要求:

(1)各连接螺栓及销轴的连接安全可靠。

(2)导梁与主梁接头处的轨道错台应打磨平整。

4.9后支腿的安装

1、安装前准备工作:

相关工具、连接螺栓等准备到位。

2、安装步骤

(1)在地面将后支腿的大梁与顶升油缸拼装好。

(2)吊装横移梁(横移梁吊装后在连接其反钩)。

3、安装要求:

(1)各连接螺栓及销轴的连接安全可靠。

(2)首跨时,后支腿需在首跨砼梁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安装,其安装位置在距离后墩中心线约5米处。

(3)首跨纵移一段距离并安装好主中支腿后,将后支腿拆装到距后墩1.4米处,并将其与砼梁面间有效锚固。

5、注意事项;

(1)移动模架施工时必须根据《移动模架锚固表格》进行认真而有效的锚固;

(2)移动模架纵移过孔工况时,前辅助支腿、主中支腿和后辅助支腿的标高必须符合三点一线,其误差值应控制在±30mm以内,否则会有重大安全隐患;

(3)后辅助支腿的升降油缸进行带载上升或下降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两点:

A、必须将液压单向阀置于“开”的位置,否则可能成为三点支承,使油缸承载加大,引起重大安全隐患;

B、升降油缸的抱箍必须以20mm为级数,分级拆装,不得一次性将抱箍全部拆除或最后才进行安装。

(4)移动模架必须每孔都进行常规检查,以确保安全施工;尤其是经常拆卸的螺栓(如底模桁架的联接螺栓、底模板的中缝螺栓以及底模板与侧模间的纵缝螺栓等),再次安装完成后,必须要有专人检查,以确保每颗螺栓都拧紧。

(5)移动模架吊挂的M32高强度精轧螺纹钢筋吊杆必须设置标识,以防联接器不封中,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6)为旋松机械锁紧螺母,升降油缸只允许略微向上顶1~3mm,绝对不能超过3mm,否则会有重大安全隐患;

(7)模架纵移过孔过程中,指挥信号清晰,观察人员认真负责等均是保证模架安全过纵移过孔的大前提;

(8)大风、大雾及光线暗淡情况下严禁施工;尤其是大于6级风力时(风速16m/s),模架严禁纵移过孔作业;

(9)非本机操作人员严禁操作本设备;非本机工作人员严禁进入本设备施工区域内;每班作业完成后,必须切断电源。

6、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技术措施;

(1)移动模架由持证人员进行安装,并避开立体交叉作业。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及相应安全规范、标准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进行施工的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正确带好安全帽。

凡在2米以上无法采取有效防护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

(3)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上岗前的工作安排,没有特种操作证的人员不得从事架上高空作业。

确需交叉作业时要有有效的防护措施。

确保交叉作业人员的安全。

(4)遇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雾、雪禁止脚手架使用。

雨、雪停止后杆件清理干净、防滑才可上架施工。

(5)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施工人员在现场施工时一定要保护好现场的各种设施。

 

技术交底记录表

交底人:

复核人:

交底类型:

年月日

序号

接受人

职务

接受日期

序号

接受人

职务

接受日期

1

12

2

13

3

14

4

15

5

16

6

17

7

18

8

19

9

20

10

21

11

22

 

监理工程师:

年月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