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930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docx

含答案选择题50题之二岳西县店前中学届高一36班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

岳西县店前中学2020届高一(3)(6)班

历史必修二选择题50题练之二(第3、4课)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计100分选编:

王焰明)

测试时间:

2020年3月15日下午3:

00-3;45 

1.(2019·鹤壁高一检测)“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对“商人”产生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D )

A.社会分工扩大,商朝时商业活动出现

B.商国重商抑农,他国重农抑商

C.“工商食官”使工商业空前繁荣

D.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依靠买卖为生

[解析]D 商朝人之所以善于经商,主要是因为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以经商为主要生存方式,故选D项;A项错误,商业活动在商朝初步发展,不是出现;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C项与题干无关。

2.(2019·保定高一期末)据《易经》记载,神农氏(炎帝)时期,曾在“日中设市”,“聚天下之货”,使各“交易而退”。

材料所载(  )

A.为商业研究提供了准确资料

B.对商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C.侧面反映出商业的悠久历史

D.说明当时长途贩运比较发达

解析:

选C。

《易经》中记载的神农氏时期的商业活动侧面反映了商业的悠久历史,故选C。

《易经》记载多为神话传说,无法为商业研究提供准确资料,无法推动商业发展,也无法说明长途贩运的发达,A、B、D项错误。

3.(2019·兰州高一检测)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

“(曾祖父)无泽为汉市长。

”由此可见,司马迁曾祖父从事的应是( A )

A.商业贸易管理B.军政事务管理

C.行政机构管理D.文化典籍管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识记能力。

汉代市长是城市中负责商业管理的官员,故选A项;其他三项不符合汉代市长的具体职能。

4.(2019·蚌埠高一期末)古代旅途盗劫为患,商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经常面临着威胁。

唐朝时商人为降低财产安全的风险,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经营货款存放于柜坊B.通过邸店借贷货款

C.求助于政府开办的市舶使D.通过十三行转运货款

解析:

选A。

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出现于唐代,故A项正确。

借贷货款不属于邸店的经营范围,市舶使主要负责海外贸易,十三行是清朝出现的负责对外贸易的主要机构,故B、C、D项不合题意,排除。

5.唐诗云:

“江春铺网阔,市晚鬻蔬迟。

……夜船归草市,春步上茶山。

寨将来相问,儿童竞启关。

”这反映出( A )

A.草市中有夜市B.江南市镇兴起

C.村寨出现草市D.专业市场出现

[解析] 诗句来源于唐代诗人郑谷的《峡中寓止二首》,“市晚鬻蔬迟”“夜船归草市”反映出唐朝草市中出现夜市的情况,A项正确;“江南市镇兴起”和“专业市场出现”均见于明清时期,B、D两项错误;草市在唐代之前已出现,C项错误。

6.唐初《唐六典》记载: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晚唐《夜看扬州市》描述: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两则信息反映了唐初和晚唐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

从中可以看出,唐初商业活动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而晚唐时部分城市的夜市已比较兴盛。

A、B、C三项都与题干材料信息不符,故选D项。

7.(2019·如皋高一期末)诗歌是时代风貌的体现。

下列诗句能够证明唐朝后期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的是(  )

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B.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C.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

D.市人日中集,于利竞锥刀

解析:

选C。

“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反映了夜市的繁荣。

唐朝后期,夜市出现,说明坊市制度开始被打破,故选C。

8.唐德宗曾向长安富商借钱八十余万缗,这些富商开办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机构,当时叫( B )

A.飞钱B.柜坊

C.票号D.邸店

[解析] 通过题干中“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表述,可知此机构为柜坊。

故选B项。

9.(2019·焦作高一期中)据载,唐大历五年,外国商船到达广州的有四十多艘,它们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物产丰富多样B.中外贸易的发达

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朝贡贸易的兴起

解析:

选B。

题目中“外国商船……载来了香料、药材、象牙、犀角、珍宝等物,从中国贩走丝绸、瓷器等物品”的记载表明当时中外贸易发达,B项正确。

10.(2019·广东梅州中学月考)著名历史学家周宝珠在他的一篇经济学论文中说:

“(它)是宋代以前商品经济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新事物,它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而后把与城市相连的部分变为城市的重要市区,使宋代城市达到一个新的历史水平,创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新道路。

”材料中的“新事物”指的是(  )

A.街市B.瓦肆C.夜市D.草市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宋代以前……出现”“扎根于农村商品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变为沟通城乡的经济纽带”可知“新事物”指的是草市,故选D项。

11.据记载,宋哲宗年间“界率增造(交子),以给陕西沿边籴买及募兵之用,少者数十万缗,多者或至数百万缗;而成都之用,又请印造,故每岁书放亦无定数”。

这可能导致(  )

A.政府丧失经济管控能力

B.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

D.交子贬值,物价上涨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宋代交子发行量的增加。

A项说法错误;B项是交子出现的原因,而不是材料所反映现象的结果;交子发行量过多和贫富差距没有直接关系,排除C项;根据材料“增造”“数百万缗”“又请印造”“无定数”等可知D项正确。

12.(2019·江苏历史卷)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

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据此可知( D )

A.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B.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D.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解析] 根据材料“稍稍繁盛……皆取办于一镇之内”可知当时黄池镇一个市镇就能满足官府需求,由此证明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当时政府的收入来源情况,不能证明商税成为政府的主要收入来源,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打破坊市限制和官府对商业的扶持,故排除B、C两项。

13.宋代出现了“交子”。

“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

据此可知“交子”( A )

A.具有一定“防伪”功能B.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C.促进了古代经济的发展D.源于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

[解析] 材料“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反映了最初的“交子”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

故选A项。

14.(2019·临沂高一检测)唐宋时期,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等沿海港口城市都繁盛一时。

促使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C )

A.造船技术先进B.航海技术的发达

C.海上贸易兴盛D.晓市、夜市繁华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唐宋时期广州、扬州、泉州等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均出现了繁荣的局面,此现象的出现与海上贸易兴盛密切相关,故选C项。

A、B两项均为以上港口城市繁荣的次要原因,故排除;“晓市、夜市繁华”为部分港口城市繁盛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

15.(2019·湖北武汉华中师大第一附中期中)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令开关,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出现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呈现的是“一边倒”态势,出口量很大,进口量却很小。

这带来的影响是(  )

A.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B.促进了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C.促使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D.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进程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穆宗开放海禁,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但出口大于进口,使白银流入数量激增,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6.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明朝时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B.北方是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达

【答案】A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贯穿南北的长途贩运商业活动,故A项正确;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因而明朝时南方才是经济重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供具有雇佣特征的资本主义萌芽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中仅体现国内各地区间的商业贸易,未体现对外贸易,故D项错误。

17.明朝著作《五杂俎》记载: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

”这一现象表明(  )

A.徽商的发展优于晋商

B.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C.农村集市开始出现

D.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答案】B 【解析】“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中“新安”代指徽商,“山右”代指晋商,商帮是地域性商人群体,故选B项。

18.明中后期,福建各地出产的绸、纱绢、铁、纸张、糖及荔枝、柑橘,“下吴越如流水”。

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行销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

这表明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日渐废弛

B.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

D.工商业发展导致农业衰退

【答案】B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基本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景德镇的瓷器、湖州的丝绵、漳州的纱绢、松江的棉布、杭州所产金箔及胭脂”反映了明朝中后期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加强,故B项正确;因为腐朽的封建制度,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19.(2019·龙岩高一期末)下图是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图表。

图表中数据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南方物产丰富商业发达B.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C.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D.经济重心完全移到南方

解析:

选B。

材料中南方的集市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商品交换的现象较多,反映了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故选B项。

材料反映了南方的集市数量相对北方更多,但不能体现南方物产丰富商业发达,A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集市数量,不能反映出农产品是否大规模流入市场,C项错误;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与材料明清时期的数据不符,D项错误。

20.(2019·湛江高一期末)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徽州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

这一材料反映(  )

A.晋商的勃兴   B.徽商的崛起

C.粤商的发展D.闽商的衰落

解析:

选B。

由材料中关键词“徽州商人”可以推断出材料反映的是徽商的崛起,故选B项。

21.(2019·鹤壁高一月考)据统计,道光以前佛山共有商业会馆25所,手工业会馆26所。

全镇的工商店号在3000家以上,铺户贸易和转运贸易成为主要的贸易形式。

这反映出(  )

A.清代国内的长途贸易较为发达

B.清朝前期工商业市镇开始兴起

C.清朝前期的商业活动发生质变

D.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

解析:

选D。

题干材料反映道光以前佛山商业规模较大,贸易形式多样,说明清朝前期佛山的商贸经济发达,故选D。

22.(2019·揭阳高一月考)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

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

A.泉州B.广州

C.南京D.上海

解析:

选B。

据材料中的时间“1784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故选B项。

23.有学者对明清“商帮”作了如下评价:

(它们)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

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D )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解析] 明清时期的商帮,以商业致富,主要在流通领域内,是一种商业资本,受封建制度的束缚,它们没有转入生产领域,因而在以后的发展中缺少了坚实的工业基础,近代随着西方工业资本的入侵,晋商和徽商都走向了衰落。

故选D项。

24.(2019·南京高一检测)在中国古代,作为一种怀柔远方和展示天朝威仪的对外贸易活动是( D )

A.茶马互市B.榷场贸易

C.边境贸易D.朝贡贸易

[解析] “怀柔远方和展示天朝威仪”是朝贡贸易的目的,朝贡贸易体现进贡和回赐关系,反映了“天朝上国”的心态,故选D项。

“茶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区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一种传统的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中心内容的贸易形式,A项错误;“榷场贸易”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边境设置的互市市场,不是对外贸易,B项错误;“边境贸易”是指边境地区进行的货物贸易,不符合“怀柔远方和展示天朝威仪”的信息,C项错误。

25.(2019·广东学业水平测试)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一处对外通商。

这一处是( D )

A.上海B.泉州

C.宁波D.广州

[解析] 清朝时,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故本题选D项。

26.(2019·潍坊高一期末)农民在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秦汉时称“夫”“仆”,魏晋时称“田客”“部曲”,宋元时称“农户”“佃”。

这种变化主要源于(  )

A.小农经济的形成  B.赋税制度的变革

C.土地制度的变化D.“重农抑商”的推行

解析:

选C。

材料中“先秦时期多称‘臣’‘人’‘众’‘野人’”表明井田制下的农民的地位,秦汉时期到宋元时期的“佃”体现的是小农经济下土地私有制,因此这种变化主要源于土地制度的变化,故选C项。

27.(2019·南昌高一检测)钱穆《国史大纲》: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

A.均田制B.井田制

C.地主土地所有制D.小农土地所有制

解析:

选A。

由材料中“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土地制度的目的之一是限制土地兼并,应为均田制,故选A项。

28.《商君书》云: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使民无得擅徙,则诛愚,乱农之民无所于食而必农。

”上述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租佃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D.秦国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答案】B 【解析】宗法制和分封制走向瓦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表现,不是材料中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商君书》主张加强户籍管理,使民不得擅自迁徙,从而促进农业发展,这种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B项正确;租佃关系是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而确立的,材料并没有体现与地主土地私有相关,故C项错误;材料可以体现重农抑商政策,但不是材料中主张出现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29.《汉书·食货志》载:

“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D )

A.分封制没有遭到破坏B.周朝礼制没有遭到破坏

C.承认了土地私有D.井田制遭到破坏

[解析] 从“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政令不信、公田不治”可以看出,分封制、周礼以及井田制均遭到破坏。

故选D项。

30.(2019·潮州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没有一定规格,可以自由买卖、交换、抵押,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向国家交税的私田。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B )

A.礼崩乐坏B.铁犁牛耕的使用

C.井田制的瓦解D.赋税制度改革

[解析]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田,是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产生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即铁犁牛耕的使用,故B项正确。

31.(201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古代中国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现象的根源在于( B )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

C.土地买卖的盛行D.政府不抑兼并的政策

[解析] 题干信息反映的是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度的存在,故选B项。

32.(2019·张家口高一期中)汉代桑弘羊曾说:

“今儒者释耒耜而学不验之语,旷日弥久而无益于理,往来浮游,不耕而食,不蚕而衣,巧伪良民,以夺农妨政。

此亦当世之所患也。

”下列选项符合他的思想的是(  )

A.井田制B.土地兼并

C.闭关锁国D.重农抑商

解析:

选D。

材料的意思是“如今你们这些儒生们丢下农活去学那些不切实际的言论,浪费了很长时间,对于认识事理却毫无帮助,你们往来游荡,不耕种却白吃粮,不养蚕却白穿衣,(用花言巧语)欺骗老百姓,耽误了农时,妨碍了政事,这真是今天社会上的祸害”,据此分析,符合他的思想的是重农抑商,故选D项。

33.《史记》中有“以末致财,用本守之”的观点,南北朝时《齐民要术》中表达了“夫治生之道,不仕则农。

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的观点。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工商皆本观念强化

B.商品经济日渐成熟

C.做官成为多数农民的追求

D.以农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材料“以末致财,用本守之”“若昧于田畴,则多匮乏”体现了以农为本的观念根深蒂固,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34.北魏均田制实行后,文献中出现了“庄园”一词,用来指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行后(  )

A.井田制得以恢复

B.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

C.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D.“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

【答案】C 【解析】材料“唐代均田制实行后,‘庄园’一词的使用更普遍”说明均田制实行之后豪强地主依旧大肆兼并土地,这是土地集中的表现,故C项正确;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的一种形式,古代中国“庄园”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地主土地私有制基础上的经济,而且也不存在井田制恢复一说,A项错误;“庄园”经济是地主土地私有制下的一种经济形式,B项错误;“庄园”经济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庄园’由中央集中管理”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

35.唐朝均田制规定了占田的最高限额,如贞观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市)刺史长孙顺德以“前刺史张长贵、赵士达并占境内膏腴之田数十顷,顺德并劾而追夺,分给贫户”,这说明唐朝均田制( C )

A.对土地买卖的限制有所松动B.通过授田把小农固定在土地上

C.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D.平均分配土地以缩小贫富差距

[解析] 规定占田的最高限额,有利于限制土地买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

故选C项。

36.(2019·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中)明代《姚公子传》中写道:

“千年田土八百翁。

”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封建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C.官府制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解析:

选D。

题干“千年田土八百翁”说明古代土地买卖频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故D项正确。

37.(2019·长春高一期末)《吕氏春秋·上农》中记载: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抑商”的主要原因是( A )

A.“事末”不利于国家安全B.“重农”便于对百姓管理

C.“事末”会阻碍粮食生产D.“重农”可维系安土重迁

[解析] “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表明从事工商业不利于对百姓的管理,威胁到国家安全,因此要“重农抑商”,故A项正确。

B、C、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

38.(2019·大同高一期末)我国古代历史上,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官卖制度,王安石变法则主张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南宋更多是官商勾结,共同牟利。

上述事例反映了(  )

A.国家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政府不抑官商抑制私商

C.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达

D.政府鼓励官员经商行为

解析:

选B。

根据材料“汉武帝下令实行盐铁官卖制度”“王安石变法则主张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南宋更多是官商勾结,共同牟利”可知,古代政府不抑制官商抑制私商,故选B项。

39.范仲淹《四民诗》说:

“吾商则何罪?

君子耻为邻。

”宋人《富国策》阐述了“商人众则入税多”的观点。

这说明(  )

A.宋朝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社会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传统的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思想出现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吾商则何罪?

君子耻为邻”和“商人众则入税多”说明重视商业发展,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发生变化,故C项正确。

40.话说明朝有个叫陆二的商人,他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但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这个故事的主题表明当时实行( B )

A.重商政策B.抑商政策

C.“海禁”政策D.锁国政策

[解析] 由材料描述可以看出关卡重重导致关税沉重,说明明朝实行抑商政策,故选B项。

41.(2019·广东江门二中月考)《履园丛话·产业》中记载:

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闭关锁国政策

C.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D.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答案】C 【解析】材料表明,明清时期人们置办产业,首先选择田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故选C项。

参考(2019·绍兴高一期末)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

这样的思想,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A.农民购买力下降,市场狭小

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D.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解析:

选C。

买田置地的做法使得手工业发展缺少资金,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故选C项。

A项是由小农经济下农民的贫困导致的,排除;“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使得手工业发展缺少资金,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B项错误;买田置地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没有必然联系,D项错误。

42.(2019·广州高一检测)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这一政策是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B.在封建社会建立之初曾发挥了积极作用

C.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

D.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政策最终废除

[解析] 明清时期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43.(2019·湖南长沙一中月考)明清时期,江苏、安徽、江西等地盛行永佃制,地主占有“田底”,向佃农收租;佣农占有“田面”,可永久使用土地。

“田面”可继承也可出租或出售。

这种情况反映出当时(  )

A.农民土地私有制开始成为主体

B.部分农村的人身依附松弛

C.土地产权交易在南方比较繁多

D.乡间剥削关系受严重冲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永佃制下,农民有更多的经营自由和选择,体现出人身依附关系的进一步松弛,故选B项。

44.元朝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