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93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x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河南省濮阳市第六中学【最新】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物质按照酸、碱、盐、氧化物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硫酸碳酸钠氢氧化钠氧化钙B.盐酸氢氧化铁氯化钠二氧化碳

C.硫酸氧化铁二氧化碳氯化铜D.碳酸钙氢氧化钙氯化镁氧化铜

2.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称对应错误的是()

A.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B.NaOH氢氧化钠烧碱

C.CaO氧化钙消石灰D.C2H5OH乙醇酒精

3.实验操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稀释浓硫酸B.

测定溶液的pH

C.

闻气体气味D.

吹灭酒精灯

4.关于硫酸和盐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浓硫酸有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D.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5.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B.向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色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都有共同的O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6.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X

双氧水

Y

二氧化锰

氯化钠

氢氧化钠

硝酸铵

A.①②B.①③C.①③④D.②③④

7.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酱油(4.0~5.0)B.柠檬汁(2.0~3.0)

C.菠萝汁(3.3~5.2)D.肥皂水(9.5~10.5)

8.以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A.2Al+3H2SO4=Al2(SO4)3+3H2↑

B.2Fe+6HCl=2FeCl3+3H2↑

C.2NaOH+SO2=Na2SO3+H2O

D.Ca(OH)2+Na2CO3=CaCO3↓+2NaOH

9.盐酸先生闯迷宫(如图),请你帮他选择行进路线(不发生化学反应)()

A.AB.BC.CD.D

10.以下化学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是()

A.H2O+CO2=H2CO3

B.2H2O2

2H2O+O2↑

C.CH4+2O2

2H2O+CO2

D.Ca(OH)2+Na2CO3=CaCO3↓+2NaOH

11.实验室的下列物质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

A.浓盐酸B.氢氧化钠C.生石灰D.石灰石

12.向Ca(OH)2溶液滴入2~3滴酚酞试液出现红色,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逐渐消失,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A.Ca(OH)2与O2发生了反应B.Ca(OH)2与CO2发生了反应

C.Ca(OH)2放置后沉淀了D.酚酞试液失效了

13.向稀NaOH溶液不断加水稀释,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正确的是()

A.

B.

C.

D.

14.欲鉴别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蒸馏水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

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水B.NaOH溶液C.紫色石蕊试液D.无色酚酞试液

二、填空题

15.氢氧化钙溶液呈_____性,pH_____7,完全变质后pH____7,盛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其成分是_________。

可用稀盐酸洗去白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16.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是常见的两种酸碱指示剂,请在下表中填写指示剂和酸碱作用的颜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中性溶液

________色

__________色

酸性溶液

________色

__________色

碱性溶液

________色

__________色

17.稀盐酸是常用的除锈剂,把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稀盐酸,铁锈逐渐消失,溶液变为________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18.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久置,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原因是什么?

原因:

____________。

19.工业上常用石灰石、碳酸钠、水为原料制取烧碱。

请写出反应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

20.如图所示A、B、C三种物质不同类别,都含有钙元素,反应②是放热反应,C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

写出反应①②③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1.向NaOH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小欣同学想探究是溶液中的哪种离子使溶液变为红色的。

NaOH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和水分子。

以下是实验方案,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过程

现象

结论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①________________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向盛有少量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

②__________________

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③__________________

 

22.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

(1)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久置会变质,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回答)_______。

(2)氢氧化钠固体有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以下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的是_________(填写序号)。

A氧气[O2]B氢气[H2]C二氧化碳[CO2]D一氧化碳[CO]

(3)实验小组发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未盖瓶塞的NaOH溶液,想探究其成分。

(猜想)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①只有NaOH②只有Na2CO3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NaOH溶液呈碱性,Na2CO3溶液也呈碱性。

(实验探究)三位同学经过探究,做了如下记录(请你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小敏

取部分溶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试液变红色

只有NaOH

小明

取部分溶液,滴加___________

有气泡生成

溶液中有Na2CO3

小芳

取部分溶液,滴加___________

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有Na2CO3

(实验反思)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敏的方案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

对于溶液的成分中是否有NaOH,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五、计算题

23.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中含有Na2CO3。

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了4.4g二氧化碳气体。

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____g。

(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硫酸属于酸,碳酸钠属于盐,氢氧化钠属于碱,氧化钙是氧化物,选项错误;

B、盐酸属于酸,氢氧化铁属于碱,氯化钠属于盐,二氧化碳属于氧化物,选项正确;

C、硫酸属于酸,氧化铁、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氯化铜属于盐,选项错误;

D、碳酸钙、氯化镁属于盐,氢氧化钙属于碱,氧化铜属于氧化物,选项错误,故选B。

2.C

【详解】

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选项正确;

C、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选项错误;

D、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为C2H5OH,选项正确,故选C。

3.C

【详解】

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及时扩散出去,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选项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且不能用手拿试纸,选项错误;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选项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浓硫酸溶于水会释放大量的热,能使沸点低的上层的水沸腾,致使液滴发生飞溅引发事故,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

4.A

【详解】

A、浓硫酸没有挥发性,选项错误;

B、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选项正确;

C、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选项正确;

D、人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选项正确,故选A。

【点睛】

浓硫酸呈酸性,其做干燥剂时,不能干燥氨气,因为氨气溶于水后的溶液呈碱性,二者会发生化学反应。

5.B

【详解】

A、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向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蓝色,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中都有相同的阴离子——OH﹣,所以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正确,故选B。

6.B

【分析】

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说明烧瓶内压强增大,要使烧瓶内压强增大,则X与Y作用可能产生气体,或放出热量。

【详解】

①二氧化锰和双氧水接触,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使瓶内压强增大,气球膨胀,符合题意;

②水和氯化钠混合,既不产生气体,溶解也不放热,气球不膨胀,不符合题意;

③水和氢氧化钠混合,虽然没有气体产生,但氢氧化钠溶于水会放出热量,使瓶内气压增大,气球膨胀,符合题意;

④水和硝酸铵混合,没有气体产生,且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气球不膨胀,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D

【详解】

A、酱油的pH为4.0~5.0,小于7,呈酸性,选项错误;

B、柠檬汁,pH为2.0~3.0,小于7,呈酸性,选项错误;

C、菠萝汁,pH为3.3~5.2,小于7,呈酸性,选项错误;

D、肥皂水,pH为9.5~10.5,大于7,呈碱性,选项正确,故选D。

8.B

【详解】

A、铝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选项正确;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HCl═FeCl2+H2↑,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OH+SO2═Na2SO3+H2O,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选项正确,故选B。

【点睛】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

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9.A

【解析】

【详解】

A、盐酸不能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铜反应;该路线通畅;故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锌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该路线不通畅;故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路线不通畅;故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水,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路线不通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D

【详解】

A、H2O+CO2═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形式,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B、2H2O2

2H2O+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C、CH4+2O2

2H2O+CO2,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氧气是单质,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D、Ca(OH)2+Na2CO3═CaCO3↓+2NaOH,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正确,故选D。

11.D

【详解】

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易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需要密封保存,选项错误;

C、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密封保存,选项错误;

D、石灰石露置不易发生变化,不需密封保存,选项正确,故选D。

12.B

【详解】

氢氧化钙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液体是水,水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逐渐消失,故选B。

13.A

【详解】

向稀NaOH溶液不断加水稀释,溶液的碱性变小,pH不断减小,但溶液始终显碱性,pH不可能小于7,图象A符合稀释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故选A。

14.C

【详解】

A、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蒸馏水加入水中,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B、NaOH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与澄清的石灰水不反应,溶于水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选项错误;

C、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蒸馏水分别显碱性、酸性、中性,使石蕊溶液分别显示蓝色、红色、紫色,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选项正确;

D、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澄清的石灰水、稀硫酸、蒸馏水分别显碱性、酸性、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红色、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

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

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15.碱>=碳酸钙CaCO3+2HCl═CaCl2+H2O+CO2↑

【详解】

氢氧化钙溶液存在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故填碱;

碱性溶液的pH>7,故填>;

氢氧化钙溶液完全变质后液体是水,水成中性,pH=7,故填=;

盛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其成分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故填碳酸钙;

可用稀盐酸洗去白膜,是因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16.紫无红无蓝红

【详解】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仍呈紫色,故填紫;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中性溶液不变色,仍呈无色,故填无;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溶液变为红色,故填红;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酸性溶液不变色,仍呈无色,故填无;

紫色石蕊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为蓝色,故填蓝;

无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变为红色,故填红。

【点睛】

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性不同的溶液混合后,发生颜色改变的是酸碱指示剂,而不是酸碱性不同的溶液。

17.黄Fe2O3+6HCl═2FeCl3+3H2O

【详解】

把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稀盐酸,铁锈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铁溶于水,溶液呈黄色,故填黄;

铁锈中的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Fe2O3+6HCl═2FeCl3+3H2O。

18.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盐酸在空气中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的幅度比溶液质量减小的幅度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详解】

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在空气中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的幅度比溶液质量减小的幅度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填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浓盐酸在空气中能够挥发出氯化氢,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减小的幅度比溶液质量减小的幅度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19.CaCO3

CaO+CO2↑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

根据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①石灰石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CO3

CaO+CO2↑。

②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2O═Ca(OH)2。

③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2+Na2CO3═CaCO3↓+2NaOH。

20.CaCO3

CaO+CO2↑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

【分析】

C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则C为氢氧化钙;A、B、C三种物质不同类别,都含有钙元素,反应②是放热反应,所以B为氧化钙,则A为碳酸钙。

【详解】

由分析可知,A为碳酸钙,B为氧化钙,反应①为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CO3

CaO+CO2↑;

B为氧化钙,C为氢氧化钙,反应②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aO+H2O═Ca(OH)2;

C为氢氧化钙,A为碳酸钙,反应③氢氧化钙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CO2+Ca(OH)2=CaCO3↓+H2O。

21.Na+OH-酚酞试液不变色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色

【解析】

【详解】

NaOH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OH-和水分子。

故填:

Na+、OH-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色;向盛有少量NaC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色。

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过程

现象

结论

向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不变色

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向盛有少量NaCI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不变色

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

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色

故填:

酚酞试液不变色;钠离子不能使酚酞变色;氢氧根离子能使酚酞变色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2.2NaOH+CO2═Na2CO3+H2OC有NaOH、Na2CO3过量的稀盐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详解】

(1)氢氧化钠固体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2NaOH+CO2═Na2CO3+H2O。

(2)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氧气、氢气和一氧化碳均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可用氢氧化钠干燥,故填C。

(3){猜想}猜测①:

没有变质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OH;

猜测②:

全部变质时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

猜测③:

部分变质时溶液中溶质有NaOH、Na2CO3,故填有NaOH、Na2CO3。

{实验探究}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取部分溶液,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若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有Na2CO3,故填过量的稀盐;

氢氧化钠与氯化钡不反应,但是碳酸钠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取部分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Na2CO3,故填氯化钡溶液。

{实验反思}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小敏的方案不正确,故填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点睛】

1、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水溶液均呈碱性,探究碳酸钠的变质程度时,先验证碳酸钠存在,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然后再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或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然后再利用指示剂判断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来验证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

2、在除去碳酸钠时,不能用碱溶液除去碳酸钠,避免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对检验原样品中是否存在氢氧化钠产生干扰。

23.10.6g

【详解】

解: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

44=x:

4.4g

x=10.6g

答: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10.6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