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3921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重点复习.docx

心理学重点复习

NewlycompiledonNovember23,2020

 

心理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学科性质认识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

一、心理学的研究领域P1心理过程情感过程:

人们对现实事物的态度体验

普通心理学心理现象:

意志过程:

在改造世界时,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心理过程.称为:

知、情、意

(标准心理学)分为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态度

个性心理:

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个体心理学:

个人思想、感情、行为P3

1.理论心理学社会心理学

群体心理学:

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

(体系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少年心理学、青年心理学、

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

(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行为神经学)

比较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P3

其它:

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2.应用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6

1.自然科学性质:

科学研究的目的:

四个层面;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2.社会科学性质:

3.超科学的人文性质:

4.综合交叉的性质:

第二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9

一、一般方法论和研究原则

1.一般方法论P9

2.心理学研究原则P106个原则:

客观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伦理性、发展性、教育性

二、具体研究方法P10参与观察自然场所的现场观察

1.观察法――――角色分场所分

非参与观察人为场所的情景观察 p11

时间分:

(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内容分:

(全面观察、重点观察)

注意3点P12

实验室实验法4个方面控制P12

2.实验法P12

自然实验法P13

3个案研究法个体和群体P13

4.调查法P14按目的和任务分:

(一般调查、专题调查)

按调查内容性质分:

(事实特征调查、咨询意见调查)

按调查提出问题格式分:

(结构式调查与非结构式调查)

按资料收集方式分:

(当面访谈、邮寄问卷法、电话调查)

5.内省法P17

三、常用研究技术和手段P17-P18

1.实验和研究设计法

2.对数据的统计处理法

3.逻辑思维推理法

四、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P18三条原则:

P19

第三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流派P20

一、心理学发展历史

1.孕育阶段P20

2.确立阶段P221879德国冯特在莱比锡第一个心理实验室近代心理第一人或心理学之父

二、心理学流派P24

1.精神动力学派P24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1896创立心理学第一大势力P25

3个观点:

(潜意识、梦的解释、泛性论)本我――潜意识、意识――自我、超我-道德化

2.行为主义学派P2620世纪初产生美国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为行为主义创始人。

修正:

斯金纳心理学第二大势力。

心理学上的第一次革命。

P26

3.人本主义学派P28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马斯洛、罗杰斯心理学第三大势力

4.认知学派P30分广义:

认识世界的高级心理过程,狭义:

信息加工心理学

心理学上的第二次革命

三、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趋势P31综合化、本土化、实用化、跨学科发展。

第二章心理过程

第一节感觉信息的输入和登入P36

一、感受器:

收集信号、能量转化。

收集信号:

适宜刺激。

二、阀限阀限(绝对阀限、差别阀限)感受器感受性(灵敏度)指标是:

阀限。

阀限越低表示感受性越好。

时间久—感觉适应。

P39

三、感觉作用P39

第二节知觉信息的识别P40

一、知觉的组织P40

二、对象识别P42模板匹配理论、原型匹配理论(近似的匹配)、特征分析理论(群魔殿)

三、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特征探测器P45

第三节注意信息的选择P47

一、注意的概念P47注意的功能:

选择、保持、调节、监督的心理活动。

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P48

三、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P49注意广度P49,注意的稳定性P49注意的分配P50“一心两用”

注意的转移P50

四、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P50先天性有关、后天的训练、兴趣

多动症注意力频繁转移P51

五、自动化P51自动加工、控制加工自动加工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途径。

P51

第四节记忆信息的存储和提取P52

一、记忆的分类P52按记忆的内容分:

形象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

按记忆时间长短分:

感觉记忆(2秒)、短时记忆(<=1分钟)、长时记忆(>1)。

按有无自觉分:

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按理解记忆分:

机械记忆、逻辑记忆(意义记忆)。

按回忆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

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再认、再现

(直接测量)(间接测量)

二、记忆系统P54短时记忆;4-5英文单词。

信息加以组织,扩大到:

7±2。

三、长时记忆P56编码储存编码方式:

1.语义编码2.表象编码

四、长时记忆信息的遗忘P57遗忘理论:

消退说、干扰说、抑制说P58

遗忘规律P59艾宾浩斯曲线P60

前摄抑制、后摄抑制

系列位置效应P60

第五节思维信息的演算P61

一、思维及其分类按思维的载体分:

动作思维(实践思维)、形象思维、语词逻辑思维P61

按思维结果获得的形式分:

直觉思维(无意识思维)、分析思维(有意识思维)

按思维运行方式分:

发散性思维、聚敛性思维P62

按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分:

受制性思维、创造性思维P62

创造能力:

流畅性、灵活性、原创性P62

二、类别和概念学习P62

三、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式P64尝试失败、顿悟、类比、启发式。

准备期、潜伏期、明朗期、验证期P67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呈现的方式、多余刺激的干扰、定势的影响、功能固着、动机的作用P69

第三章个性心理

第一节心理特征概述P71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P72

一、个性心理结构简介个性心理结构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P74

个性与人格P75

二、影响个性心理发展的因素P75

生物性因素(中枢神经、大脑皮层的额叶)、身体因素、家庭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实践、社会文化因素

三、心理特征在教育中的应用有利于因材施教、应用于职业指导P78

第二节个性理论与测试P79

一、主要个性理论简介

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P79

荣格的理论:

里比多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P80

埃里克森的个性发展阶段理论8个阶段P80

行为主义人格理论P81

人本主义理论P82基本需要:

马斯洛理论P82-83

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区别P83

自我实现者P83

类型理论P83

克瑞奇米尔的类型论三种强壮型、瘦长型、矮胖型P84

谢尔顿的类型论胚叶(胚层)内、中、外胚叶P84

荣格的类型论内向型、外向型P84

威特金的类型论场依存性、场独立性P85

霍兰德的类型论6钟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传统型P85

特质理论P85

奥尔波特特质分类:

共同特质、个人特质

艾森克:

人格二维模型P86

二、常见个性测试简介P87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P88

艾森克人格问卷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P88

Y—G性格测试P90

投射测试投射测试分类:

5类P92

主要的投射测验:

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儿童统觉测验P94

三、心理测验的有关指标与使用测验的基本原则

信度又叫稳定性、可靠性P94

内容效度P95

效度又叫准确度

效标关联效度P95

常模常用是年龄常模P96

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

P96

第三节性格特征P97

一、性格的概念对现实态度的个性特征P97

在行为方式方面的个性特征

性格的社会制约性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现实态度特征(3个)P97

性格意志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勇敢P100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稳定性方面的性格特征、情绪活动的持久方面的性格特征、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P101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P101

五、性格的可塑性:

P102

第四节气质

一、气质的概念3点P102

二、气质的类型: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感情用事)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

黏液质(稳重、踏实、冷静、灵活不足、有些死板、缺乏生气)

抑郁质(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P104

三、其他气质类型介绍:

柏尔曼的气质激素理论:

甲状腺型、肾上腺型、脑下垂体型、副甲状腺型、性腺型P104

巴甫洛夫神经活动型学说4种类型P105

四、气质在教育学上的意义P106

1.在教育上的应用2.因材施教,培养个性

第五节能力

一、能力概述能力的两种涵义:

实际能力、潜在能力P108

按能力倾向性分:

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按能力的功能分:

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

按能力活动性质分: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P109

二、天才4点观察问题的敏锐和机警、良好的记忆力、独立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P110

三、智力能力和智力;智力包括能力、能力包括智力P111

四、智力的能力结构二因素论、群因素论P112

五、智力测验1.比纳-西蒙智力测验IQ=MA/CA×100P113

2.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第四章心理发展P116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一、什么是心理发展

1.心理发展的涵义具体包括:

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个性、社会性

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4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P117

二、心理发展的研究意义

三、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和任务P118

1.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1.在发展进程中遗传与环境的作用P119

2.在发展进程中儿童自身的积极作用

3.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发展过程中敏感期或关键期P121

4.不同领域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

2.心理发展研究的任务P122

四、心理发展特有的研究方法

横向比较研究经济节省方法弱点:

世代变迁效应P122

纵向跟踪研究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弱点:

时代变迁效应P123

跨文化研究

第二节认知发展P124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P124

2.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出生-2岁)“客体永恒性”

前运算阶段(2—7岁)“半逻辑”水平P126

具体运算阶段(8-12岁)“可逆性”

形式运算阶段(13-∞)P126

3.认知发展与平衡皮亚杰“平衡化”同化和顺化P127

二、心理测量流派的智力发展理论P128

1.传统智力理论是传统智力理论及测试,参阅“个性心理”

2.新智力理论智力三元理论美国耶鲁大学斯腾伯格

《超越IQ》提出人类智力“三元理论”理论P128

多元智力理论哈佛大学加德纳《心理结构》多元理论P129

三、信息加工心理学对认知发展的研究P129

1.注意的发展2点“元认知”P130

2.记忆的发展

3.概念的发展概念和分类是构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石。

4.问题解决技能的发展认知的发展:

包括注意、记忆、概念形成、问题解决等环节P133

四、语言的获得与机能P133

1.语言的获得语言发展的阶段:

牙牙学语阶段、单词句阶段、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

完整句阶段P134

语言获得理论强化说、先天决定论、相互作用论P135

2.语言的机能4个作用:

语言的社会交往(人际交往)

语言对认知的影响(语言与认知之间存在双向的联系)

语言对自我调节的影响

语言对文化社会化的影响P135

第三节情绪、自我意识和社会性的发展P136

一、情绪的发展

1.早期情绪的发展P137

2.依恋依恋的出现、母子联系、

对依恋的评估(完全依恋、焦虑-回辟型依恋、焦虑-矛盾型依恋)P139

依恋发展的决定因素

3.害怕和焦虑的发展与克服害怕一般和乎理想、焦虑是内心冲突P139

二、自我意识及性别角色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作为客体的自我、作为主体的自我P140

自尊:

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发展P143

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P144

2.性别角色的发展及男女差别P144

三、道德的发展P145

第四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教育P145

一、幼儿期(3-6岁)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与教育游戏P146

二、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习惯P146

三、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独立P147

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与教育批判P148

第五章教育心理P149

第一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理论

1.教学设计的涵义与基本程序:

分析与制定教学目标P149

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方法与媒体

分析评价的实施P150

马杰教学设计:

目标、策略、评价P150

2.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

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布卢姆三个基本领域: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认知目标的6个层次: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教学的’积累效应”P152

教学目标分类是跨学科的P152

我国:

中学四级:

记忆、理解、应用、创新。

小学三级:

记忆、理解、应用

3.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学生起始能力的分析:

背景知识、目标技能分析、态度分析

学生的学习方法分析P153

4.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了解教材、分析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P154

加涅:

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语言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5.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教学媒体及类型P155

二、有效的教学方法P156

1.先行组织者讲授法、先行组织者教学法引导型材料-组织者P156

奥苏贝尔:

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P156

2.发现学习与掌握学习发现学习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P157

布卢姆提出:

掌握学习法学习程度=f(学习的时间/学习所需的时间)

3.程序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P158

4.头脑风暴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教学法培养创造力的方法原则P160

三、情感与教学情感对教学的影响作用布卢姆对情感准备状态的分类三种P160

第二节认知教学

一、认知教学的基本原理

1.认知教学的基本特征认知教学的本质P16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理论P162、信息加工的心理学理论信息加工心理学关于

认知教学理论特征3个P163、维果斯基认知教学“最近发展区”理论P162

2.行为主义教学观与认知教学观行为主义教学观的基本观点P163认知教学观的特征4点P164

3.建构主义教学与情景教学P164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P164

建构注意教学观的基本观点2点P165、

情景认知教学理论:

情境认知教学理论的特点与观点P165

二、问题解决的教学P166

心理学家加涅关于问题解决的观点:

问题解决

1.问题解决特征4个特征:

P166

2.问题解决过程与决策杜威关于问题解决过程论5个步骤:

P167

华莱士关于问题解决的过程论:

准备、孕育、明朗、验证P167

我们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认知问题与任务、表征问题、产生与执行策略、反思结果P168

3.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培养P168

问题解决的“专家”的特征5点P169

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4点P169

创造性思维及其表现形式:

3点P170

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要素。

P170

恩田彰(日本)关于具有创造力教师的特征的观点7点P171

第三节教师心理

一、教师的心理特征

1.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的主要表现4点P171

2.教师的个体心理特征教师基本能力的主要表现P172教师特殊能力的主要表现P172

3.教师的教育信念阿西顿关于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的基本观点P173

二、教师的威信发展与维护教师树立威信的途径4点P174教师维护和发展威信的措施P175

三、教师的专业成长

1.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依据教学的年限分

依据教师的发展需要分:

布登关于教师前5年的阶段发展论P175

2.专家型教师的基本特征:

3点P178(舒尔曼关于教师知识结构论的主要观点P178)

3.教师专业成长的一般途径3点P179微格教学P180

第四节教学中的品德问题

一、品德学习理论与教学意义

1.中国传统品德学习的思想P181

2.皮亚杰品德学习的阶段论4个阶段P182

3.柯尔柏格的品德发展理论P183

4.品德发展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P184

二、不良品德行为的转化

1.品德态度形成的阶段论3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P184

2.不良品德行为转化的阶段论醒悟、转变、自新13-14岁高峰P186

3.不良品德行为矫正的策略5点P186

第六章学习心理P189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定义学习的概念与层次5个层次P191

桑代克、华生、巴甫洛夫、斯金纳、奥苏贝尔、加涅等人关于学习的论述

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全面论述P190

二、学习的意义P192

三、学习的类型P192

四、学习的风格塞伦关于学习风格的论述P193学习风格的功能P193

学习风格的组成要素5个要素P193

五、学习策略的定义P194

丹塞路关于学习策略构成划分;基本策略、辅助策略

迈克卡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三大策略见表P195

六、学习的生理机制P199

第二节、学习理论

一、学习的联结理论P200

1.桑代克的“学习的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了解桑代克对猫的迷笼实验

刺激(S)-反应(R)P201

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P202

2.了解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实验P203

强化、正强化、负强化与惩罚P205

二、学习的认知理论

顿悟P206、托尔曼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认知地图P206

加涅认知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学习8个阶段P207

三、构建主义学习理论P208

格拉瑟德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P208威特罗克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主要内容P208

建构主义教学观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职责要求6个要求P209

第三节、非智力因素与学习P211

智力因素5个方面P211非智力因素的主要内容5个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P211

一、动机与学习动机的概念P213

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

凯勒的动机与学习ARCS模型P213

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的方法P214

二、兴趣与学习P214

兴趣的概念P215(与种类)兴趣与学习的关系P216

三、情绪与学习P217沙赫特的情绪三因素说P218培养兴趣的方法

四、意志与学习意志的概念意志如何促进学习P219立志、笃信、有恒P222

五、性格对学习的影响简述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P225

第七章社会心理

第一节社会化

一、社会化的概述1.社会化:

P227

2.社会化的可能性:

个体社会化的可能性:

遗传、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依赖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

P229

3.社会化的特点共同特征3条P230

4.社会化的种类横向P230

纵向早期、预期、发展、反向社会化、再社会化P231

5.影响社会化的因素5点:

家庭、学校、伙伴(群体)、工作单位、大众媒体P233

6.社会化的意义:

个人角度、社会角度

二、自我意识

1.自我意识的概念主我、客我P235

2.自我意识的社会性P236

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P236

第二节、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的概念

一、社会认知的三要素认知者、被认知者、认知情境P237

二、社会认知的范围3个认知P239-241人际关系的概念P240

三、印象的概念P242特点:

三大特点:

间接性、稳定性、综合性P242

印象形成的模式:

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加权模式P242

信息加工学说关于印象形成的主要观点3点P243

四、社会认知偏差类型

首因效应>近因效应P244

晕轮效应(光环效应)、社会刻板印象P245

内隐人格理论:

P245

五、社会认知的归因归因的定义:

P245

归因的理论:

海德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P246

维纳两维度成败归因理论的主要内容P246

凯利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P247

归因偏差的种类:

三种偏差P247

第三节社会态度P248

一、态度的概念P248构成:

认知、情感、意向(行为倾向)P248

二、态度的形成过程顺从、认同、内化改变态度的方法4种方式P250

第四节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的概念P251

二、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5个P252

三、友谊的概念P254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五个阶段P254

爱情的概念与构成P255

四、人际关系的测量方法群体凝聚力公式P256

社会距离测量法P256

第五节利他行为与侵犯性行为

一、利他行为的概念P257分类:

二种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三个P258

二、侵犯行为的概念P259特点:

3个特点

洛伦茨对侵犯行为的生物学解释P259

弗洛伊德对侵犯行为的解释P259

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P260武器效应P260

第六节社会影响与群体心理

一、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的概念P261与主要表现P261

从众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5点P262

暗示的概念与种类P263

模仿的概念P263

二、群体心理

社会促进作用与社会抑制作用P263

扎荣茨的“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