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614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docx

盐酸三合一石墨合成炉生产工艺安全操作规程

 

枣庄中科化学有限公司15万吨/年烧碱

 

离子膜烧碱装置

 

合成盐酸工序

 

前言

1.适用范围

2.生产任务

3.原料及产品性质

3.1原料的物化性质

3.2产品的物化性质

4.生产原理

5.工艺流程叙述

6.工艺控制指标

7.安全操作规程

8.异常现象判断及处理

9.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10.安全注意事项

11.岗位责任制

12.交接班制度

13.岗位职责、

14.安全制度

15.巡回检查制度

16.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附录:

设备一览表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的要求进行编制。

本标准是由枣庄中科化学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适用范围

本岗位操作法适用合成盐酸装置各岗位。

2生产任务及目的

本工序的任务是将液氯工序生产的液化尾氯与氯氢处理工序送来的氢气在三合一石墨合成炉合成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用纯水吸收溶解为高纯盐酸,供氯碱装置自用或外售。

3.原料及产品性质

3.1原料的物化性质

3.1.1氢气分子式H2分子量2.016

物性:

(1)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

(2)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08987kg/m3

(3)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标准状况下每升水中仅能溶解21.5ml氢气。

(4)氢气的临界温度为-239.9℃临界压力为12.8个大气压,是不易液化的气体。

化性:

(1)与氧化合生成水

2H2+O2=2H2O

纯净的氢气在纯净的氧气或空气中均衡燃烧生成水。

但点燃含有空气的氢气和空气中含氧在4~74.2%(V/V)及纯氧中含氢在5~96.5%(V/V)时都会发生爆炸。

(2)与氯化合反应生成氯化氢

氢气在氯气中均衡燃烧生成氯化氢气,用水吸收后即生成盐酸,氯中含氢在5~87.5%(V/V)时也会发生爆炸。

3.1.2氯气分子式Cl2分子量70.906

物性:

(1)外观:

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液氯为黄绿色油状透明液体。

(2)气味:

氯气具有窒息性气味,能刺激人体的粘膜和呼吸器官,是一种能致人于死命的有毒气体。

(3)密度:

标准状况下纯氯气的密度为3.214kg/m3。

(4)沸点:

1个大气压下液氯的沸点为-34.5℃。

(5)临界常数:

临界温度为144℃,临界压力为76.1大气压,临界温度为0.573kg/l。

(6)溶解度:

氯气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温度为0℃,压力为1个大气压时,100g水中仅能溶解1.462g氯气,随温度的升高,氯气的溶解度将显著下降。

化性:

(1)与金属反应

3Cl2+2Fe500~6002Fecl3

Cl2+H2=2HCL

(2)与无机化合物反应

6CL2+12NH3=9NH4CL↑+NCL3↑+N2

氯气和氨相遇生成氯化铵白色烟雾。

因此在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有泄漏时,往往用氨水检验。

氯气溶于水时即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盐酸,而次氯酸又极不稳定,受热见光即分解成盐酸和出生态氧。

CL2+H2O=HOCL+HCL

HOCL光HCL+〔O〕

下述反应是化学法制氯酸钾的基础。

C6H6+3CL2日光灯C6H6CL6

这是六六六农药生产的基础。

3.2产品的物化性质

3.2.1氯化氢

物性:

(1)外观:

无色气体。

(2)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能刺激和破坏人体粘膜和呼吸器官,是一种能致人于死命的有毒有害气体。

(3)比重:

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63kg/m3,较空气重,液态的氯化氢在-111℃时的比重为1.194.

(4)粘度:

在12.5℃时粘度为1.38×10-4Pas。

(5)溶解度:

HCL气体极易溶于水,0℃时一升水中能溶解52.52升标准状况下的氯化氢气体,生成浓度为46.15%的浓盐酸,当HCL分压和水蒸气分压之和为1个大气压时每体积可溶解HCL体积数见表1:

表1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数

温度℃

溶解氯化氢体积份数

温度℃

溶解氯化氢体积份数

0

507

25

426

5

491

30

412

10

474

40

386

15

459

50

362

20

442

60

339

注:

从表1中可以看出氯化氢气体随温度的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渐下降。

(1)比热:

氯化氢气体压力为1个大气压,温度在13~100℃时其CP=812.239T/Kg/℃。

(2)氯化氢的临界温度为51.28℃,临界压力为81.6大气压。

化性

(1)与不饱和烃发生加成反应

CH=CH+HCL→CH2=CHCL

(2)无水氯化氢及温度高于露点的盐酸蒸汽较为稳定,一般不与金属反应。

3.2.2高纯盐酸

由于高纯盐酸与盐酸是同一种产品,只是用的水质不同,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也基本相同。

物性

(1)外观:

为无色透明液体

(2)气味:

浓度大于20.24%时有挥发性,所以有氯化氢气体的气味,浓度小于20.24%时无气味。

(3)比重:

浓度为31%高纯盐酸15℃时的比重为1.158

(4)粘度:

31%高纯盐酸25℃时,粘度为16.7×10-4Pas,高纯盐酸在24.9℃时与0℃时水的相对粘度和绝对粘度见表2

表2高纯盐酸粘度表

HCL摩尔/升

相对粘度

绝对粘度×10-3Pas

0

1.0000

0.008977

2

1.1234

0.010085

4

1.2572

0.0112865

6

1.4108

0.012650

8

1.6041

0.0143990

10

1.8432

0.016545

12

2.3187

0.019198

注:

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体积一定时,摩尔数越多,相对、绝对粘度越大。

(1)导电度:

高纯盐酸导电度见表3和表4。

表318℃时不同浓度高纯盐酸之导电度

浓度(摩尔/升)

0.5

1

2

3

4

5

7

10

当量电导

327

301

254

215

181.5

152.2

106.2

64.4

表425℃时不同浓度高纯盐酸之导电度

浓度(摩尔/升)

0.25

1.00

2.25

4.00

6.25

9.00

当量电导

377.4

332.3

270.0

200.1

134.7

83.5

注:

从表3及表4中可以看出,当体积相同时,摩尔数越多,导电度越低;当体积与摩尔数相同时,温度越高,导电度越大。

(1)沸点:

高纯盐酸的沸点随浓度的不同而变化,不同浓度的高纯盐酸在1个大气压下的沸点见表5。

表5

HCL摩尔%

沸点℃

HCL摩尔%

沸点℃

0.0

100

12.0

109.0

2.0

101.8

14.0

105.2

4.0

103.3

17.0

92.0

6.0

105.3

18.5

82.7

8.0

108.0

26.3

19.0

10.5

109.7

浓高纯盐酸加热时主要逸出氯化氢气体,而稀盐酸加热时则主要逸出水份,1个大气压下其恒沸点为110℃,浓度为20.24%。

(1)挥发性:

20%以上的浓酸暴露于大气之中,其外逸之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色烟雾。

(2)比热:

31%的高纯盐酸在20℃时CP=2574.882J/kg.℃。

化学性性:

(1)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HCL+NaOH=NaCL+H2O

(2)和碱性氧化物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

6HCL+Fe2O3=2FeCL3+3H2O

(3)和某些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氢气(氢前金属)

2HCL+Fe=FeCL2+H2↑

(4)和其它盐类分解反应生成新盐

HCL+AgNO3=AgCL+HNO3

(5)和金属过氧化物复分解反应生成低价氧化物放出氯气

MnO2+4HCL=MnCL2+2H2O+CL2↑

(6)与氨生成氯化铵

HCL+NH3=NH4CL

(7)腐蚀性

盐酸具有极强的腐蚀性,各种动植物的纤维和除少数贵重金属外的大多数金属都不耐盐酸的腐蚀,以三份盐酸一份硝酸混合而成的“王水”能溶解金属类的贵金属。

因此高纯盐酸的储运容器通常用陶瓷、玻璃钢制的,或钢体耐酸橡胶或其它树脂。

(即玻璃瓶、聚乙烯塑料桶等)

4、生产原理

氯气和氢气在常温常压无光的条件下反应进行的很慢,但温度达到440℃以上时,反应迅速进行,甚至产生爆炸,但在适当控制条件下,氯气和氢气可保持均衡燃烧,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氯化氢合成热为92KJ/mol,化学方程式为:

H2+Cl2=2HCl

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高纯水或者说用高纯水吸收成为高纯盐酸。

这个吸收过程本质上是氯化氢分子越过气液两相界面向水中扩散的过程。

影响吸收过程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a)温度的影响:

氯化氢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但其溶解度与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溶解度越小。

另一方面,氯化氢在水中溶解时会放出来很大的溶解热,以而降低氯化氢的溶解度,因此,在合成炉夹套内通冷水以移走氯化氢的溶解热及合成热,确保酸的浓度和提高吸收效率。

b)氯化氢纯度的影响;在一定的温度下,溶解过程取决于气相中氯化气体的分压即氯化氢的纯度,氯化氢纯度越高,制备的盐酸浓度越高;

c)流速的影响:

根据双膜理论,对于像氯化氢一类易浴于水的气体来说,氯化氢气体流速越大,氯化氢分子扩散的速度较大,吸收效率也就越高;

d)气液接触相界面的影响:

气体接触的相界面越大,氯化氢分子向水中扩散的机会越多,酸的浓度越高。

5、流程叙述

由液氯来的氯气和由氢气处理来的氢气分别经过氯气缓冲罐、氢气缓冲罐、氢气阻火器、氢气分配台、氢气阻火器和各自的流量调节阀,按一定的比例(氯气与氢气之比为1:

1.05-1:

1.10)进入三合一炉顶部的石英灯头。

氯气走石英灯头的内层,氢气走石英灯头的外层,二者在石英灯头燃烧,合成炉顶部部进入,经三级布液成膜状沿合成炉壁下流至吸收段,再经分酸环流入块孔式石墨吸收段的轴向孔,与氯化氢一起顺流而下。

与此同时,氯化氢不断地被稀酸吸收,气体浓度变得越来越低,而酸浓度越来越高,最后未被吸收的氯化氢经三合一炉底部的分离段,进行气液分离,浓盐酸流入高纯盐酸中间罐,未被吸收的氯化氢进入尾气吸收塔底部,由稀酸循环泵送来的稀酸经尾气吸收塔()顶部喷淋而下,吸收逆流而上的氯化氢,吸收氯化氢的稀盐酸流入三合一炉的顶部,其流量的大小由下酸温度、浓度高低控制纯水调节阀的开闭,尾气塔内的压力为<-0.7KPa,并经过液封进入三合一炉。

从尾气吸收塔项出来的不凝气体用水力喷射器抽走,稀酸用泵()送往水力喷射器抽吸不凝气循环往复。

氢气等不凝气体排空,稀酸溢流进纯水循环槽。

三合一炉内生成氯化氢的燃烧热和氯化氢溶于水的溶解热被冷却水带走。

6正常工艺控制指标

6.1正常工艺控制指标一览表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要求

检测点

频率

检测人

1

盐酸浓度

31-32%

成品盐酸下酸管

2次/班

化验员

3

下酸温度

≤55℃

合成炉下酸管

1次/小时

操作工

4

稀酸温度

≤60℃

炉稀酸入口管

1次/小时

操作工

5

炉系统压力

-0.30-

-0.50kpa

炉系统压力表

经常

操作工

6

尾气含氧

≤5.0%

尾气塔出口管

1次/班

化验员

7

氢气纯度

≥98%

氢气分配台

2次/班

化验员

8

氯气纯度

≥75%

氯气进炉总管

2次/班

化验员

9

氢气压力

10

氯气压力

11

吸收水压力

≥0.25MPa

吸收水循环泵

经常

操作工

12

循环水压力

≥0.25MPa

循环水总管

经常

操作工

6.2合成炉点火控制指标

1

氢气纯度≥98%(V)

含氧≤0.4%(v)

压力

2

氯气纯度≥80%(V)

含氢≤3%(v)

压力

3

炉中含氢≤0.067%(v)

7安全操作规程:

7.1岗位职责

7.1.1盐酸工序班长岗位职责

(1)严守岗位,掌握氢气、氯气、冷却水压力变化,发现停水、停电马上紧急停车。

(2)凡在厂房内动火或进行有可能产生火花或高温的作业,应严格遵守动火规定;系统动火必须进行氮气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办理动火手续。

(3)上班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持证上岗。

(4)对阻火器、防爆膜要及时检查,发现破损马上处理。

(5)点火人员应戴好防火用具,并且不能正视点火孔,非操作人员应远离危险区。

(6)点火时,要注意风向,以免在点火过程中火焰烧人。

(7)在维修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要经常查看楼边缘的栏杆是否牢固,维修时要配带安全带,在下面同时工作时要戴安全帽。

⑻搞好厂房内、外现场卫生,维护好设备,带头管理好防护用品的使用执行情况。

7.1.2盐酸工序看火岗位

(1)当班人员监守岗位,杜绝脱岗、串岗、睡岗及与工作无关的事。

熟知本岗位应知,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会。

⑵上班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持证上岗。

⑶看火者不能脱离岗位,合成炉四周严禁烘烤衣物。

⑷熟练掌握应急药物使用,消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

7.1.3氯化氢及盐酸工序巡检制酸人员

⑴当班人员监守岗位,杜绝脱岗、串岗、睡岗及与工作无关的事。

熟知本岗位应知,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应会。

⑵加强巡视各设备的运转情况及各仪表的变化。

⑶上班时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持证上岗

⑷熟练掌握应急药物使用,消防器材的使用与保管。

⑸搞好清洁文明生产,杜绝跑、冒、滴、漏。

7.2开车操作

7.2.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7.2.1.1检查三合一炉炉体、手孔、防爆膜;尾气收收塔及管道、阀门,要求符合安装要求。

7.2.1.2通知仪表工,检查各液位计、温度表、流量计、压力表,要求正常好用。

备好防毒面具,操作人员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7.2.1.3接车间调度通知后,进行试压,要求各管道、设备、阀门不得泄漏,出现漏点要立即排除。

7.2.1.4各泵盘车正常后,点动检查转向。

7.2.1.5保证吸收水循环槽液位处于2/3处,开启吸收水泵,调整适当的炉内负压。

打开三合一炉炉门,进行炉内抽空。

7.2.1.6打开高纯盐酸中间槽进酸阀门,三合一炉夹套冷却水出口阀、进口阀。

7.2.1.7将吸收水流量调至规定的流量。

7.2.1.8将去尾气处理氯气阀门打开,通过废氯管置换3分钟。

7.2.9分析炉含氢≤0.067%、氯气纯度≥75%(点火时最好用原氯)、氢气纯度≥98%,即达到点火要求。

7.2.10准备完毕,等候开车指令。

7.3开车操作

化验氢气含氧、纯度、氯气含氢、纯度、炉内含氢指标合格后通知生产调度

7.3.1接DCS室指令后开车。

DCS开氢气阀,盐酸主操作对氢气进行排空,防止氢气内含有氮气,点火不成功。

7.3.2开启吸收水泵,待从视镜中看到吸收水流下时,开始点火。

7.3.3一人在室内调节氢流量,两人在室外点火,氢气胶管放炉外下风处。

7.3.4调节适当的氢气流量后(气体喷射30-40CM),点燃氢气,迅速插入氢气灯头入口,用法兰扎牢。

如果火焰不灭即为正常,然后通入少量氯气助燃,当火焰为青白色时,迅速装好炉门,提氢气、氯气流量。

需要注意提量时必须先加水,再提氢气,后提氯气,而且一次不能提的太大,需要观察氯氢气压力炉内负压,酸温度,平稳后再进行下一轮提量。

达到系统要求的压力后,停止提量,将控制阀调整到自动调节位置。

7.3.5如果一次点火不成功,应立即停止送原料气,冲氮气15分钟后停氮气打开炉门,拔下氢气胶管,重新抽空置换,分析炉内含氢合格后再重新点火。

7.3.6点火完毕,火焰正常后,通知氯气液化岗位,将原氯缓慢换成尾氯。

每两小时做一次分析,保证盐酸质量。

7.4正常停车

7.4.1接车间指令后方可进行停车。

通知氯氢处理岗位、氯气液化岗位

7.4.2DCS逐渐降氯氢气流量、水量,保证炉内压力,到最小量时,按停炉按钮,停炉充氮气,关闭流量阀。

注意降量时要交替降氯氢气流量,先降氯气,后降氢气。

7.4.3熄灭后开氮气置换炉内气体,防止炉内残存混合性气体。

待炉温降至常温时拔下氢气胶管,打开炉门停止充氮,水力喷射器继续抽空置换。

7.4.4短时间停炉,不需要停纯水循环泵,长时间停炉,纯水循环泵运转半小时后停止运转。

7.4.5短时间停炉循环水阀门不用关闭,长时间停炉,需关闭阀门,冬季必须把夹套内的水放净,防止冻坏设备

7.5紧急停车

7.5.1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三合一炉进行紧急停车;

a)全厂突然停电;

b)循环水泵、吸收水泵突然停电并不能立即送电;

c)氯氢处理岗位动力电跳闸或整流室直流电跳闸,原料气突然停止供应;

d)氢气纯度低于95%,火焰发红,与氯氢处理岗位联系,处理无效时;

e)系统不能维持正常微负压,调节无效时;

f)防爆膜破裂时;

g)其它突发事故,不能维持生产时。

7.5.2紧急停车时,要通知调度然后交替降量、降到最低量还不能维持,应迅速关闭氢气、氯气阀门,报告DCS室,然后按正常停车程序停车,弄清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并准备开车。

8.异常情况判断及处理:

序号

异常情况

原因

处理方位

1

下酸温度≥55℃

a)产量太大;

b)分酸环破裂或安装不平整,致使稀酸分布不均匀;

c)冷却水量太小。

a)通知DCS室,减小吸收水,降低产量。

b)停车换分酸环或重新找平。

c)开大冷却水

2

产酸浓度≤31%

a)吸收水量大;

b)石墨块有裂缝,冷却水进入吸收水内;

c)吸收效果不好。

a)降低吸收水量。

b)停车检查修补;

c)按序号1中)b)、c)处理。

3

火焰不均匀

a)灯头安装不正;

b)灯头破裂;

c)灯头间盐垢阻塞氢气管道

a)停车调整;

b)停车换灯头;

c)停车清洗灯头。

4

系统压力≥-0.30kpa

a)氯氢配比不当;

b)水力喷射器阻塞;

c)循环水泵输水量太小;

d)三合一炉产量太大;

e)尾氯纯度≤70%;

f)负压表管积酸;

g)系统有漏点。

a)调整配比;

b)停车检查清洗水力喷射器;

c)改用备用泵,并通知维修班修理;

d)通知DSC室,降低产量。

e)联系氯气液化岗位,提高尾氯纯度;

f)排泄积酸;

g)查打漏点并堵漏。

5

石英灯头破裂

a)产量加减速度太快;

b)氢气含水量大;

c)灯头盐垢太多;

d)氢气中含碱量高。

a)加减产量时速度不得太快;

b)通知氯氢处理岗位降低氢气气温度

c)及时放镜缓冲罐及管道内的积水;

d)通知工段及时清理;

e)通知车间协调处理。

9安全生产技术规定

9.1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穿戴防护用品,备好防毒面具,持证上岗。

9.2点火前必须打开炉门,开水力引射器抽空,化验炉内含氢合格后方可点火开车。

9.3一次点火不成功。

要重新抽空置换,直到炉内氢合格后再点火。

9.4点火前要先向炉内加少量吸收水。

9.5点火时,氢气胶管必须远离灯头并处在下风处,以免氢气吸入炉内引起爆炸,

9.6尾气含氢要求≤5.0%,要按规定时间进行分析。

如超标,应马上调整系统压力,使系统压力成为正压,迅速查出漏点,及时处理,如短时间内处理无效,应立即停车处理。

9.7冬季不用的设备要放净水或开少量水循环。

9.8氢气管道路上的阻火器要正常好用。

9.9合成炉下部分离段要正确安装防爆膜。

9.10点火时禁止正视炉门及氢气胶管。

9.11接触盐酸及氯化氢时要带好胶皮手套和防毒面具。

9.12本岗位周围严禁明火,系统动火时,要办理动火证,并按规定审批。

9.13操作室内外使用的电气及仪表应用防爆措施,禁止明火。

9.14操作工不得擅离岗位,防止突发事故的发生。

9.15环境监测指标:

氯气含量≤1mg/m3。

9.1.6氢气是易燃易爆的气体,在大气压力和室温下是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的沸点很低(20.4K),同时也无腐蚀性。

但在高温下(>260℃),它将腐蚀某些金属,如炭钢,它与金属中炭起作用产生“氢脆”。

氢是所有元素中最轻的一种,原子量为2,对空气的比重为0.07,密度最小,它还具有高度的渗透性。

氢气在空气或氧气中于一定条件下(指有水源或催化剂等)能产生爆炸,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是4.0%~75.6%,氢气不能供给呼吸,故在高浓度下能使人窒息,氢气的自燃点为560℃。

 

按GB4968-85的火灾分类法氢气属C类火灾;按TJ16-74第三章第一节火灾危险性分类的规定,本区域为甲类;按爆炸危险场所划分的规定,本区域设备的程控阀布置区为Q-3级场所(正常情况下不能形成,在不正常情况下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可能性较小的场所)

(1)距氢气厂房10米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严禁明火。

(2)所有设备管路必须有排除静电装置。

(3)严禁用金属敲打氢气设备及管道。

(4)不得氢气排放室内。

(5)生产上需要动火,必须分析设备、管道含氢量,并分析动火地点周围空气含氢量。

分析合格后按程序办理动火手续。

(6)开车时,氢气设备、管道必须用氮气置换,合格后方可开车。

(7)一旦管道泄漏点(放空)着火,必须保持着火系统管道正压,切勿降电流或停电。

保持氢气水环泵正常运转;打开消防氮气阀,降低泄露点(放空)管内氢气含量。

10.安全注意事项

10.1进入岗位前必须经三级教育并合格,持证上岗。

10.2进入生产岗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操作要佩带必要的防护用品。

10.3积极参加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生产出现异常情况,应积极、正确处理,控制事故恶化。

10.4在生产过程中有氯气、氢气、硫酸等三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

氯属于二级(高度危害)物质。

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极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范围(4.1-74.2%)。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和氧化作用。

极易灼伤人的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

硫酸与水大量放热、发生沸溅,硫酸可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金属粉沫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

当生产过程中,设备突然发生故障氯气、氢气、硫酸大量外泄时,要迅速处理,本着先救人后抢险的原则,其他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

抢救人员佩戴好防护面具,和抢险工具,根据具体情况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1.岗位责任制

11.1上岗人员必须在当班班长的带领下,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关心当班生产,了解和掌握本工序的生产情况,坚守岗位,专心致志地搞好本职工作。

11.2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管理规定,按照操作规程和程序办事,不准违章违纪各行其事。

11.3要坚决服从上级领导对生产的正确指挥,服从班组的调配,按照指令完成岗位生产任务,认真作好安全生产工作。

11.4必须按照本岗位的工作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岗位间的密切配合与联系。

要顾全大局,积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11.5必须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地反映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填写各种原始记录,不得弄虚作假或胡填乱写。

11.6要及时发现与排除生产中的各种故障,为下一班创造有利的生产条件,要及时的请示和汇报工作。

12.交接班制度

12.1提前十五分钟到达工段,换好工作服,在班长的带领下开好班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