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498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docx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第二单元教案

单元分析

教材分析

本组由课文三篇组成:

《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

《翻越远方的大山》讲的是跨栏王刘翔的心理历程,蕴含了“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有超越梦想的可能”的道理。

《雪儿》讲了一个腿跌伤了的女孩,收养了一只受伤的信鸽,最后让它重返蓝天的故事。

《花瓣飘香》讲了一个小女孩摘了一片带着露水的美丽花瓣送给病中的***故事。

这三篇课文的特点:

1、都是叙事文。

2、都具有很强的人文性。

教学目标

1、关于叙事文。

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年段,也就是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中,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淡化段落教学,强调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

《课标》是这样表述的: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个要求,以往是在四年级下学期完成,它的基本方法是,先给文章分段,然后概括段落大意,最后将段落大意串联起来。

现在淡化了段落教学,如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呢?

如何使学生关注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呢?

叙事文在这里起桥梁作用。

首先,叙事文故事性强,便于学生抓主要情节;其次,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关注文中的故事形象,沉浸于其中,利于达到课标的要求。

当然,这两点也正是我们教学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2、关于人文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情趣。

”课标的要求正是时代的需要、学生成长的需要。

我们的时代呼唤爱心、孝心、同情心,呼唤对生命的执着和热爱。

给孩子以正确的导向,教会他们面对挫折,使孩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孩子进行真、善、美的熏陶,这就成了教材选文的取向。

从课文的特色上来看:

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语言很平实,都是将一件事娓娓道来,没有艰深、晦涩之处,学生一看就知道大概讲了一件什么事。

然而,这平实的背后却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款款的深情!

我们如何让这平时的语言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去打动学生、去实现人文浸染呢?

这是我们教学设计的难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本单元课文。

3、给学生以正确的人生导向,使其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翻越远方的大山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刘翔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进取精神,同时明白前进道路上的一些困难看似不可战胜,但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总有超越的时候。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刘翔的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体会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难点:

能从刘翔的故事中获得启示。

教具准备:

课件、小黑板、配套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要求: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掌握本课生词新词。

能正确书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初步感知刘翔不断进到,不断超越自我的进取精神。

教学过程:

一、视频引路、导入课题:

1、播放刘翔跨栏的视频。

2、你们认识他吗?

谁能介绍一下他?

(多找几名同学,教师适当补充)

3、你们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变成“跨栏王”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这篇文章。

(板书课题:

翻越远方的大山)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课文。

(3)思考如下问题: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③刘翔是怎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开火车读。

跨栏田径决赛希腊雅典国际隐隐成绩

纪录呐喊当初祝贺遥不可及风驰电掣

读音注意:

掣字形区分:

纪记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相机指导读易错、难读的句子。

文中有两处问句,要读好疑问的语气。

4、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谁能说说“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

(3)刘翔是怎么样一步步打败约翰逊的?

从这你体会到了什么?

5、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问,师生共同解决。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让我们再次读课文,这一次请同学们默读,感受这些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想一想刘翔是在翻越这座大山时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读完后试着完成这样的填空:

遥不可及-(站在山脚下)-(翻越大山)。

我们能按照这条时间线索把课文分成对应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写刘翔刚练跨栏那会儿,把约翰逊当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写刘翔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来到了“大山”脚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讲刘翔成功翻越了远方的大山,最终战胜了约翰逊。

“远方的大山”对于刘翔来说是什么呢?

他是怎么样翻越的?

在翻越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

他最终成功了吗?

在翻越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同学们,10道高栏、110米的距离、潇洒的动作,炮弹般的速度、不仅改变了一个民族关于速度的记忆,弥补了一段想象中的记录空白,同时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刘翔——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一个不容忽略的名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刘翔的自传体作品——齐读课题。

2、上节课,同学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几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带着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3、出示:

“远方的大山”指什么?

(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你能找到答案吗?

二、学习1-7小节

过渡:

为什么在刘翔眼里,约翰逊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

请你细细地读一读文章的1-7小节,找一找相关词句,画出来体会体会。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

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1)你体会到了什么?

(差距大、实力强)

(2)从哪看出来差距很大?

“奢望”:

读.什么叫奢望?

什么对于他来说是奢望?

(亲眼看到其人)

“远方的大山”:

远、大、高不可攀/望尘莫及

“遥不可及”:

什么叫遥不可及?

什么对于他来说“遥不可及”?

连到达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山了,所以对刘翔来说,这是一座矗立于“远方的大山”,要想翻越它,只能是一个过高的难以实现的希望,是——梦想!

(3)这座山又远又大,想要翻越它真难啊!

谁来一读这段话。

(指名读第2小节)

差距很大,刘翔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一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齐读)

▲“那次,我没能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

(1)、什么叫“风驰电掣”?

(形容象刮风和闪电一样迅速)

(2)、约翰逊实力强劲,而我只能——作为观众……,连进入决赛的资格都没有。

(3)、读一读,体会一下两者的悬殊。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

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为什么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约翰逊是座“大山”?

(理解“近10次”、“没有一次”、“屡屡拿第二”、“总是”。

(2)、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约翰逊能稳稳地占据冠军宝座,可见其实力的强悍。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

(成名时间很早,早就声名远播,是大家的偶像)

小结:

事实上,阿兰约翰逊从1989年出道至今,已经在110米栏界奋斗了20年。

4枚世锦赛金牌、1枚奥运会金牌、3枚室内世锦赛金牌,是110米栏界的霸主,无法超越的对象。

所以这样一个强劲的的对手在刘翔看来是一座“远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为了他的一个很难实现的希望,一个——梦想。

刘翔就此放弃了吗?

他选择了什么?

(坚持)选择了——翻越远方的大山(点题)

那他又是(出示)怎样一步一步翻越远方的大山的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3-7小节,找一找关键性的词句,体会体会。

学习3-7小节

1、同学们,大山遥不可及,面对这座大山,刘翔是怎么想的?

出示:

“刘翔啊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1)刘翔是很多同学的偶像,你能读出他此时的心声吗?

(2)这句话虽然是一个问句,但是刘翔心中有答案吗?

(有,希望能,有了目标,成为了梦想,也有了超越的决心。

(3)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这句话。

过渡: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这样的目标,所以刘翔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2002年,他就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他的进步吧!

2、齐读第5小节

(1)虽然他向着他的目标又更进了一步,但是那一次还是留给了他无限的遗憾。

遥望着约翰逊胜利的背影,他会想写什么呢?

(2)交流

(3)虽然这次比赛给刘翔留下了遗憾,但更激起了刘翔不懈奋斗的动力。

引读:

他进入决赛的机会——,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整个2003年——

3、出示:

“整个2003年,我跟他的比赛近10次,竟没有一次超越他。

但我跟他的差距越来越小,我屡屡拿第二,而约翰逊总是第一!

(1)在这么多次的比赛中,你看到他的努力了吗?

(2)当他屡屡拿第二的时候,他还会想什么?

交流。

4、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只要拼搏就一定能超越,即便——引读第7小节。

总结:

同学们,约翰逊是一座“远方的大山”,而刘翔就是凭借着树立明确的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敢于超越的精神这样一步一步地接近了目标,最终成功翻越“远方的大山”,超越了梦想。

瞧,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

三、齐读8-11小节

1、你读出他的心情了吗?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兴奋、激动)从哪里看出来的?

2、指导朗读:

你走进了刘翔的内心,读好它!

(指名读)

3、他成功翻越了大山,超越了约翰逊,他的高兴不言而喻。

(齐读)

四、总结

1、同学们,超越约翰逊是刘翔的梦想,它看似遥不可及,难以实现,但刘翔凭借着自己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敢于超越的精神,成功地——齐读,文章学到这,你有什么感想?

2、练笔,交流(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

3、刘翔不是作家,可《翻越远方的大山》一文,却深深吸引了我们,因为他用真心、真情记录了自己内心最真的感受。

同学们,用笔真切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4、“中国有我,亚洲有我,我会再次飞翔,这就是真我的刘翔!

推荐阅读《我是刘翔》。

板书设计

3翻越远方的大山

2001刘翔未进入决赛约翰逊冠军

2002刘翔与约翰逊并肩比赛,但只看到约翰逊的背影

2003刘翔第二,约翰逊第一

2004刘翔超越约翰逊,夺得冠军

 

5、雪儿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趣

1、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3、过渡:

“我”和雪儿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不会的字可查字典解决;

(2)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遇有不理解的词句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3)初步懂得文章写的是什么事。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2)理解词语

明媚:

(春光)鲜明可爱。

信使:

奉派传达消息或担任使命的人。

快慰:

痛快而心里感到安慰。

(3)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剩”“鸽”“捡”“盼”“线”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以及“哀”字。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一读

2、自由读一读,想一想,我为什么一个人在家?

我心里会想些什么?

3、指导读“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

五、学习生字

1、自由读一读

2、用你自己的方法记住字形

3、交流

六、作业

1、继续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过度,导入

二、精读第2、3段

1、出示投影,问:

这是一只怎样的鸽子?

学生说。

文中的“我”和“爸爸”是怎样对待它的呢?

又是怎么做的呢?

在课文中用——画出做的,用波浪线画出想的句子。

交流

2、出示:

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看蓝天上那飘篇悠油的白云……

此时,我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

3、指导朗读第2段,读出作者的怜爱之情。

4、我又是怎么想的呢?

交流“于是,我更盼望着雪儿的伤快点儿好起来。

我为什么更盼望呢?

指名读文中的句子。

区别“飞越”和“逾越”,“传递”和“传送”。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5、指导朗读

6、小结并过渡

“于是”可换成什么词?

渴望雪儿好起来干什么?

作者见到雪儿展翅飞翔是,心情会怎样?

三、精读第4——6段

1、导读

自由读第三部分,看看哪些动作能够体现作者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

2、讲读

(1)比较:

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有一天,雪儿展开翅膀飞起来。

通过朗读,比较两句语气上的差异。

(2)“啊”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

还有哪个词也可以表现这种心情?

是什么使“我”如此惊喜?

“弧线”指什么?

“划”又指什么?

在句中加上一个比喻词。

这样的景象美不美?

作者会怎样欢呼?

你能想象当时的景象吗?

(3)“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

”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

“我”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有什么动作表现?

(4)雪儿渐渐地从“我”的视线中消失了,“我”此时变得——(),高兴的是什么?

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

3、指导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

“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五、作业

1、写近义词

本领()似乎()快慰()向往()忠实()于是()

2、背诵课文。

板书:

雪儿

洗澡

盼望←敷药

取名

渴望←飞越万水千山

传递信息

快慰←欢呼望着喃喃说道轻轻捧起

教学反思:

 

6、花瓣飘香

教学要求:

⒈学会本课生字,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红艳艳"等词语。

⒉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懂得为什么说小女孩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体会小女孩的一片爱心。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花瓣飘香》。

同学们看了课题想提出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红艳艳不知所措惶恐懂事阳台

⒉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小屋清晨惶恐红艳艳阳台花丛懂事舍不得

⑵指名读词,注意读准字音,重点读准:

花丛舍不得。

⑶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

⑷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5、指名试读课文,读后学生评议。

三、读讲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讲了什么。

2、你觉得这一丛月季怎么样?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谁会读这一自然段?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描红。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第2-11自然段

1、自由读第2-11自然段,说说这部分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几个人物,主要写谁。

(板书:

小女孩、"我")

2、"我"是怎样发现这件事的呢?

(齐读第二自然段,板书:

摘花瓣)

⑴、读这一自然段时,你注意到哪些词?

在这些词下面加上着重号。

(教师引导学生在"俯在花前""小心地摘""双手捧着"下面加上着重号)

⑵想一想:

从这几个词语中你的头脑中会看出小女孩对花怎样?

⑶谁会读这一句?

⑷读了这一句,你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疑问呢?

(小女孩为什么摘花瓣?

3、过渡:

课文中的"我"同样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因此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摘花瓣时叫住了她。

(指名读第3自然段)

让学生仿照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在认为重要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并围绕这些词语提问题。

(小女孩为什么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4、"我"叫住了小女孩,同小女孩说了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他们的对话,注意对话的语气,并在表示提示语气的词语下面加上着重号。

5、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后引导学生在语气上进行评议。

⑴"轻轻的问"说明"我"并没有责备小女孩,只有感到不明白,想弄清楚原因。

⑵小女孩"不好意思地说"说明小女孩只摘了花瓣,自己也觉得左得不对。

⑶"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说明小女孩想到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身边,心里感到难受。

⑷比较句子:

"摘花瓣做什么呀?

""摘花瓣做什么?

"

6、读了对话说说有什么地方使你感动。

(板书:

让妈妈高兴)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既爱花又爱妈妈的一颗金子一样的孩子吗?

(懂事的好孩子)

8、小女孩摘花瓣送给生病的妈妈,这件事不但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也深深打动了"我"。

从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来?

⑴齐读第11自然段。

⑵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自然段提问:

"我"为什么买两盆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到母亲的阳台上?

(小女孩的爱心深深地打动了"我",从开始的不解到买花送花是被爱心打动的具体表现)

(板书:

不解买花送花)

⑶有感情地朗读第11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讨论:

与小女孩比一比,你平时是怎样爱妈妈的?

2、教师总结:

小女孩的妈妈生病了,爸爸又不在家,作为一个小女孩,她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她只能用她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去安慰妈妈。

多么懂事、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呀!

四、作业

1、朗读全文。

2、抄写词语。

习作2

习作例文:

《我的好友武建设》

教学要求:

通过习作将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想象中的人的特点表现出来。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话题。

激发兴趣

开课,为吸引学生注意力,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同学肖像。

(找个有鲜明特点的)

师:

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画的是谁?

师:

你们看,老师画的像吗?

哪些地方画的最像?

师及时小结:

老师画的像是因为抓住了这个同学的主要特征。

二、范文引路,掌握要领

1、小朋友,你们看这副图,图上的小朋友可爱吗?

2、谁来说说这个小朋友长什么样?

3、赵建设小朋友不仅把自己的好朋友画的很生动,而且抓住了好友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得很生动,小朋友来读一读。

4、我们来看看,赵建设是抓住是什么来写的?

外貌兴趣爱好

5、图文对照,你看看武建设的什么地方与众不同呀?

6、现在请四人小组讨论一下,我们为别人画像,用习作介绍别人,要注意什么?

7、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出示。

A、介绍人物要写人物的外貌、兴趣、爱好

B、介绍人物要抓住人物的特点――与别不同的特点

C、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D、图文尽量保持一致

三、各自画像,尝试表达

1、请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人或者自己的好朋友长什么样。

2、在学生的发言中教师及时提供一些描写人物外貌和兴趣爱好的语句。

3、画出好友的样子,可以给他穿上各种衣服,手上拿着他最喜欢的东西。

4、小组交流,说说这个人的兴趣爱好。

5、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全班交流。

四、评价交流、尝试写作。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

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

方法:

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

方法:

小组讨论,互提建议。

修改效果自评办法:

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

互评办法:

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2

教材分析:

  这个练习共安排了5道题目:

  1.学用字词句

  这道题目把学习”字词句”与”理解、积累、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练习,使学生对表示颜色的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写钢笔字

  重点把握好“驾、碧、望”这三个字的结构。

  3.读读背背

  八条成语都是以“有”字开头的,读起来押韵上口有节奏感。

  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该诗语言明白浅显却意味深远。

  4.口语交际

  此项练习的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的春游活动。

  5.学写毛笔字

  本次的练习是“撇折”。

教学目标:

  1.学习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清明》。

  2.说话练习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学习并灵活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自读短文,用“”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交流找出的词语。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4.去掉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朗读,体会其作用。

  5.指导朗读例文。

  6.回忆我们生活或学习中积累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7.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说一句话。

  8.自读教材所给的那段话,填空。

  9.讨论交流:

为什么填这些颜色的词合适?

  10.指导学生朗读。

  11.齐读。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习描写“驾”。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

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进行辅导,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练字。

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八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

  (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

  2、背诵古诗《清明》

  

(1)指名读题目。

  师生谈话:

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

在中国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