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和LP相互关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3411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P和LP相互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GP和LP相互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GP和LP相互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GP和LP相互关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GP和LP相互关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P和LP相互关系.docx

《GP和LP相互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和LP相互关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P和LP相互关系.docx

GP和LP相互关系

GP和LP相互关系

GP和LP的相互关系

GP(GeneralPartner)即普通合伙人,主要是那些进行投资决策的人员,通常情况下就是投资公司的内部管理人士,LP(LimitedPartner)即有限合伙人,主要指出资人士。

细究LP、GP关系的缘起逻辑,大致如下:

大额度资金投资公司通常会有很多不同的投资项目,每个项目至少需要上千万乃至数亿元的投资金额,但是,投资公司的GP们并没有足够多的金钱,或者,GP为了分摊风险而更愿意将鸡蛋放入不同篮子,分散资金投资多个项目;与此同时,有钱人群体却有坐拥富余资产而没有好的投资方法的苦恼。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超额回报的非专业理财有钱人(即LP)便找到投资公司的基金管理人(即GP),提供货币资金给他们,GP汇集LP们的资金(GP也会提供少量货币资金,但更主要提供人力资本)去进行项目投资及管理,通过“你(LP)出钱,我(GP)出力”的合作模式进行资产配置,从回报中获取利润、进行分成,从而实现超额收益。

在国外成熟的股权投资市场上,LP、GP职责分明、边界清晰。

很多LP是养老金或者保险基金,它们通常只用考虑投资、不涉足管理,也无权过问插手GP的投资运作,在约定期限获得投资回报足矣;GP则专事投资,募完LP们的资金后,通过专业的投资、管理及退出,为LP们的资金获得N倍的价值回报,而自己也可以从中获得管理费用及未来利益分享。

但在国内的股权投资市场上,LP、GP的情况则截然不同。

国内LP群体目前尚是散户多于机构的现状,GP并没有太多机会拿到机构型LP的远见长钱,而普通商业企业或个人散户出身的LP们股权投资观念尚不成熟,往往更喜欢快进快出型短钱,无法耐下心等待8~10年的超长期投资,出于对自己财富资产的不放心,LP们充满焦虑,习惯插手投资事务。

私募圈内有个流行的小故事颇能说明这种特殊现象:

一位知名外资风险投资家(GP)准备募集人民币基金,他按照国外募资惯例告诉中国投资人(LP):

"你们投资后不能参与管理,平时也不能过问,每年我会给你们一份报告。

"话毕,LP们

金投资管理能力,投资布局、投资逻辑、管理能力、退出能力比较好,过往拥有不错的基金业绩和良好口碑。

拿到“金主爸爸”或“老婆大人”LP们的钱后也会非常谨慎负责,时刻以为LP赚取更多倍价值回报为己任,优化资产配置,辅之以完善的投后服务及管理,选择恰当时机适时退出,力争将价值回报最大化。

这是LP心中的理想GP,也是目前GP中最受人欢迎的类型。

这类GP通常分布在成熟的老牌或非常有实力的投资机构,LP竞相出资,很多LP可能根本得不到出资机会及份额。

2、蜜蜂型GP

蜜蜂型GP非常勤奋忙碌,他们的战略也是多中取胜,为了避免错过某只未来独角兽,投资经理们东奔西跑,撒尽天罗地网寻找可投项目。

GP的日常状态就是:

白天约见创业者,晚上继续聊项目,每周工作100+小时,一年四季忙的要死……在上万家投资机构中,蜜蜂型GP所占比例最大,有的基金公司甚至号称年看项目数万个。

GP们在投资时,往往从数万个项目中分散掷石,投资几十甚至上百个,希望凭借大数原则砸中独角兽。

然而,能否投中独角兽尚不能确定,但这样的战术确实让蜜蜂型GP们劳累不堪,精力太多分散,对项目及行业的思考浅尝辄止、不够深入,最终项目积压,投后管理与服务面临巨大压力,项目退出亦成难题。

GP累,LP也非常着急。

蜜蜂型GP似乎是每个初入行业的GP都会经历的阶段,勤奋而忙碌,却收获甚微、事倍功半。

但“吃一堑,长一智”,缴纳过这些学费后,时常复盘的GP会从中反思自身的功过得失,修正投资误区,提升投资能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孔雀型GP

孔雀型GP名气很大,对LP有种不可名状的吸引力,很多人以做他们的LP为荣。

但是,现实往往并不像看起来那般美好,LP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获得孔雀型GP的投资份额,做着坐享其成、赚的盆满钵满的春秋大梦时,通常会被现实叫醒:

基金存续期结束,LP却发现孔雀型GP分给他们的投资回报还不如去买理财产品。

细究其由,原因有二:

第一,深受青睐的GP们被钱冲昏了头脑,面对LP们主动奉上的金钱,他们不加节制地求大,导致基金规模随品牌影响力增大而越变越大,甚至超出了实际管理能力上限。

等到投资时才发现超出实际管理能力的资金变成了烫手山芋,留也不是,扔也不是,为了把募来的钱都花出去,便慢慢偏离了原来擅长的投资策略,降低了项目标准、加快了投资节奏,为了投资而投资,成功率大打折扣。

第二,孔雀型GP获得庞大的募资后,基金规模扩大,基金管理费自然变得宽裕,饱暖思淫欲,不思进取,GP为LP赚取Carry的动力严重变弱,基金业绩自然逐步下滑、走向平庸。

这就是孔雀型GP存在的问题:

好看,但容易华而不实。

作为靠LP养活、为LP做事的GP,切记戒骄戒躁,时常复盘自省,不要被金钱冲昏头脑,LP也应擦亮双眼,在选择GP时,不仅看颜值,更要考察实力、检验人品。

LP的六大派系

随着双创事业如日中天的发展,中国进入无股权不富的时代,风险投资行业如火如荼,各大机构、企业、家族、个人等纷纷下水,加入LP大军,截止清科最新统计,LP数量已增至18987家,而跟据“GPLP”的统计,庞大的LP群体中,大致有六大门派来源,具体如下:

1、政府派

相对于民间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代言人的政府资产在招商引资、发展地方产业的初衷下,踊跃参与到政府地方引导基金中,已经成为风投资金的一个重要的募资来源,也是各大基金极力想抓住的LP派系。

2、家族派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市场经济孕育了很多优秀的企业家,为了进行资产配置,宗庆后、刘永好、牛根生等企业家纷纷成立家族办公室,甚至还成立了母基金,逐渐发展出一支家族派LP力量,洛克菲勒家族办公室及母基金的投资模式也日渐成为中国投资圈的主流。

3、三方派

和二级市场情况一致,国内风投圈也多散户LP,因此,第三方募集也是中国风投资金的一个主流模式,比如宜信、格上理财等,通过代客理财来帮人募集资金,这就是所谓的三方派。

4、明星派

明星通常拥有大量资金,但他们缺乏专业能力,也没有太多时间管理,因此多会寻找基金做LP,并且能够借助自身声名为基金代言,两全其美,因此是很多基金寻找LP的首选目标。

近年来,陈坤、杨幂、鹿晗等纷纷下海风投圈,也日益掀起了明星跨行投资的热潮。

5、机构派

险资、社保等机构的钱非常优质,但想要获得他们的投资却相当困难。

只有在投资圈里摸爬滚打数十年,用实战业绩证明自己非常优秀,才有可能获得机构投资的青睐。

6、母基金

伴随着风投的进一步发展,母基金近两年大规模爆发,在风投市场上日渐活跃起来,也颇受GP们青睐和欢迎,一举成为LP中的一只新秀。

除了机构派与政府派,家族派、企业派、个人派都偏散户性质,无论出身哪种派系,股权投资市场都亟需更加成熟的规范机制,身为LP也应更加理性成熟,处理好与GP的关系,和谐共赢的发展。

3

妻管严:

GP、LP的恩怨情仇

投资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成熟的GP、LP关系是:

GP募资,LP出资,但LP只投资不管理,也不过问GP的投资运作。

但在国内,LP、GP之间有个有趣的本土化“妻管严”现象:

因为LP音同“老婆”,许多GP将LP看作“老婆大人”,而在现实情况中,GP也确确实实将金主LP放在了“老婆大人”的位置上,不仅“长相厮守、赚钱归她”(语出京北投资某GP),更有“给钱就是主”的弱势方心态。

与此同时,LP参与投资管理的热情度亦很高,作为掌握资金大权的一方,GP们的“老婆大人”,LP甚至大多都是"妻管严":

既参与决策,也插手项目,GP们的工作样样不落下。

导致GP不仅要去找项目,做好投资,还要顾及LP的观点和意见,看LP的脸色行事,长此以往,GP功能衰退,丧失投资独立性,在很多决策中听命于LP,投资能力及回报业绩不佳。

这种“妻管严”反映了中国LP、GP关系中的特殊现象:

LP的GP化倾向。

在国内,除少数机构派LP,大多数LP尚是普通的企业及个人。

改革开放三十年造就的这批富裕企业家及富二代,因为对财富的珍视及观念的保守,转做投资时并不能完全放开手脚,更喜欢亲力亲为,插手投资,尤其是企业家转做投资人LP时,依然会沉浸在昔日创业打江山的豪情万丈中,用做实业的方法插手资本运作,宁愿自身缴纳昂贵的投资学费,也不愿对专业的GP团队给予充分信任和授权。

所以,在国内股权投资市场上,与国际惯例上LP不参与投资决策和管理的策略截然不同,而是一种“处处插手、过度参与”的异化管理决策模式:

1、LP在投资决策委员会中占一定比例,委员会实行投票制,LP对投资决策享有投票权;

2、LP亲自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监督GP的投资,如果专家咨询委员会反对,投资可以被否决;

3、全部的LP和GP都派员进入投资决策委员会,投委会开会变成了"劝降会"或"双边谈判",GP想方设法说服LP。

当然,LP对GP的不信任也并非无理可寻,国内GP发展也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GP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是当前现状。

在《一个上市老板的自白:

我为什么选择不做LP》一文中,上市老板道出了LP们发自内心的隐忧:

1、中国GP目前缺乏职业操守,基金合伙人拿投资回扣的乱象让LP心生顾虑;

2、GP的实际管理能力堪忧,投资机构只具备投资能力而缺乏管理、退出能力的水平让其充满不信任感;

3、GP不以LP的回报为己任,职业素养及道德的丧失让身边LP被忽悠的案例不减,对GP心生厌恶及恐惧。

虽然不能以偏概全,在鱼龙混杂、不够成熟的GP市场及刚刚入水、不够专业的LP群体中,合作不快、回报不佳、彼此找茬、互不信任等激化了矛盾,LP充满了“GP太不负责人,LP投资都打了水漂”的怨言,而GP则同样饱含“LP太不成熟,凡事皆要插手,干扰投资”的愤懑,上市老板的话既直指国内多数GP、LP之间不可调和矛盾——怨偶式关系,也抓住了问题的根源。

如何打造健康和谐的GP、LP关系,尚需要从根源入手。

4双向合格:

论GP、LP的自我修养

“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如是说。

同样,在股权投资圈,好的GP、LP关系都一样:

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和谐共赢,不好的GP、LP关系各有各的不幸:

互不信任、彼此怨愤、矛盾百出、人财两失、不欢而散……

如何解决LP、GP之间怨偶式的关系,需要分别抓住双方病源,在源头彻底医治:

本土LP、GP都应该更加成熟的对待股权投资,将其看作专家理财行为,并明确自身角色定位。

中国各大机构都在宣传和学习的耶鲁大学捐赠基金模式是当前最为成功的案例,该基金自1985成立起,30年间创造了近14%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其对私募股权坚持超长期配置,时间规划达十年之久,LP期间不会插手GP的工作,GP也尽职负责,在超长期投资中获取超额回报。

根本而言,最值得国内GP、LP学习的核心在于:

GP学会做合格的GP,LP学会做合格的LP,二者最大化资源,同舟共济解决问题。

对私募股权投资来讲,超长期投资耗时甚长,LP与GP的合作是漫长的旅程,无论处在何种阶段,二者都应该时常复盘反省,互相信任、彼此尊重,并在资源的整合中最大化发挥功能,适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维持长久健康的合作关系。

要做到合格的GP和合格的LP,二者首先应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定各自的行为边界和行为准则,并沿着此准则行事。

此外,GP、LP还应清楚各自角色的特殊地位,LP是出资人,负责出钱,GP是资金管理人,负责做事,各自做好自身的事。

在此基础上,形成群体意识,在行业内寻求更广泛的互动和合作。

1、充分打造自身特色,无论赛道布局、投资策略、管理特色,有特色既是受LP青睐的要素,也是GP核心竞争力和回报率的所在。

2、强化募投管退能力。

LP最在乎的就是回报,GP应充分以LP的回报为准则,提升自身投资能力、管理能力、退出能力,把LP的资金投好,把业绩很好,将回报回好。

3、GP的投资布局应该在行业内体现出充分竞争力,这也是能否真正发现好项目,创造巨大回报的重要所在。

同样,合格的LP必然是理性成熟的LP,LP在明确自身角色的基础上,也应充分提高自己选择长期和睦相处的GP的能力:

1、出资是LP的首要任务,所以LP应该保证资金来源。

以此为主导,在筛选GP环节考察好GP的业绩、能力、策略等,保证资金的衔接和联动,资本循环往复。

2、跟投是国内LP的重要投资策略,但在跟投时要把握好限度,实现收益率和经济率的平衡,一方面降低成本,不给GP投资带来大的压力,同时保持在管理费上给予GP足够的激励。

3、慎重筛选,然后放任GP管理。

LP虽然只是出资方,但应该形成自身的投资策略。

看重哪些行业,喜欢何种打法,适合哪种相处模式,LP应形成自身成熟的机制,将重点环节放在GP的筛选中,慎重选择适合自身的GP,投资之后,则完全信任交由GP负责。

无论是“金主爸爸”,还是“老婆大人”,LP、GP之间的稳定和谐才是合作共赢的前提。

在日益规范成熟的股权投资市场,未来的一个趋向是:

彼此合适的LP、GP之间应该构建长期的合作关系。

GP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用优秀业绩及回报吸引LP出资的同时,注重维持一些核心LP及关键LP的长期参与,不只投资GP的个别基金,而是在彼此的磨合中使LP成为该GP基金的忠实“粉丝用户”,在长期合作谋求长远发展,做一对人人称羡的“佳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