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2873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docx

自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研究

 

摘要国有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作用但是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中存在着众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削弱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还形成了较大的金融风险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并深入探讨形成这种局面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后提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险管理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逐步缩小但仍是我国金融业的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不良资产高、风险隐患大的问题其面临的信贷风险甚至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这不仅严重削弱了自身的竞争力而且危及了整个金融业的生存与发展不得不引起理论界和实务部门的广泛关注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现状

 

 1.1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高信贷资产安全性差

  如表1所示虽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从2007年第一季度的8.2%下降至2007年第三季度的7.83%整体上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但是却远高于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实际上集中了绝大部分的信贷风险如果不良贷款转化为真实损失国有商业银行将遭受相当大的负面冲击甚至可能危机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1.2信贷资金长期占用率高流动性差

 我国的银行机构普遍存在中长期贷款所占比例过高的现象由表2可见整体上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中约有50%是中长期贷款机构资产的流动性过差不仅影响了其盈利能力而且容易加剧信贷风险对国有商业银行而言由于大量的贷款投放于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住房抵押贷款等长期贷款资金周转非常缓慢而部分承兑汇票因到期无法兑付形成垫款被迫转贷大量流动资金贷款被企业长期占用进而转化为铺底流动资金这些都进一步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

1.3信贷资金筹资成本高盈利能力差

 我国一年期存贷基准利差有明显的走低趋势随着2006年12月我国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驻我国金融市场银行业的竞争进一步激烈化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优质客户流失、客户群体边缘化的危险为应对这种状况国有银行本身也有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趋势这无疑进一步提高了国有银行的筹资成本并削弱了其盈利能力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根源分析

 

2.1外部因素

 

(1)政府对银行干预过于频繁

 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国有银行对信贷资金的支配受到众多限制资金投入的方向和数量常常取决于计划而非风险效益评价银行的自主经营原则让位于国家宏观政策不仅加大了银行经营风险也造成了企业对银行的过度依赖关系同时原应由财政部承担的各种支出经常由国有商业银行承担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成为解决财政支出不足的途径政府的干预导致国有商业银行行为扭曲使银行的资金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社会信用缺失严重

  社会信用的严重缺失也加剧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许多企业通过虚假出资、编造虚假会计信息等骗取银行贷款一旦因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亏损往往通过股权拆分、转让、兼并、联营和重组等方式来逃避银行债务最后的损失往往只能由银行来承担某些地方政府处于自身利益考虑不仅参与、保护企业逃废债行为有的甚至为其逃避债务责任提供政策支持充当企业逃债的“保护伞”中介机构诚信度低下出具虚假报告为企业骗取、逃废银行的债务大开方便之门这些都使得我国社会信用严重缺失

 (3)金融市场发展滞后

 首先资本市场发展不足间接融资比重过高企业对银行资金过度依赖而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国有企业最大的债权人承担了资金融通中的绝大部分压力积累了大量的风险其次金融创新不足金融工具的缺乏国有商业银行资金运用主要集中于贷款资产证券化缺乏二级市场支持缺乏有效的信贷风险化解和转移工具及手段目前许多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流行的金融工具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至今尚未引入而金融数据的不完善、技术不成熟以及基础设施的脱节使得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创新难上加难最后金融监管不力银行同业间竞争无序造成企业多头开户、多头贷款银行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信贷风险不断提高

  2.2内部因素

 (1)信息过于闭塞信贷审查不严

 由于没有建立起统一的信用系统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对企业情况及关联企业往往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商业银行间也缺少信息交流与共享国有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资本结构情况了解不全面过分信赖中介机构的资信证明或相关审计报告从而放松了对企业的审查都可能形成信贷风险虽然人民银行颁布了《贷款证》制度但没能解决好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贷款控制问题登记不全、审查不严、执行不力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贷款“三查”制度也未落到实处贷前缺少没有严格的论证贷时审查流于形式贷后又不及时跟踪检查往往容易积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风险预警不及时信贷监督不力

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预警不够及时特别是在发现滞后、政策滞后、管理滞后、查处滞后、整改滞后方面缺乏全面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信贷后的管理不力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处置上的另一大缺陷外资银行在贷款发放后客户经理会主动参与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争取实现双赢目标与外资银行相比国内银行在企业经营困难暴露后往往急于通过处置抵押物或司法诉讼等方式抽出贷款容易使企业雪上加霜不良资产可能变成真实损失商业银行在实际信贷操作流程中常常忽视了监督职能“重贷轻管”现象普遍存在

 (3)风险分析工具不够内部信用评级操作相对落后

  由于风险分析工具较少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的评估系统中定量分析相对较少对全局的分析把握不够偏重于事后分析对潜在风险无法及时预见对风险的事前控制和防范能力不强依据目前采用的客户信用等级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偏重于对受评对象过去而不是未来偿债能力的评估缺乏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难以准确揭示并量化企业面临的特定风险迄今为止国有商业银行的量化标准和风险指标体系仍较为落后内部信用评级操作使用较少难以适应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

 3结论与对策性建议

 3.1加快信用保障体系建设

首先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明确失信行为、信息源的信息缺失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企业信用行为严格信用信息发布和管理严格信用执法同时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其次大力发展社会信用中介市场规范信用中介管理完善社会信用调查和评价体系;加快建立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档案确保银行能方便地获得企业或个人的信用记录改善银行信息不对称状况最后加大全民信用教育力度提升企业和个人的商业道德素质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加大对缺失社会信用行为的查处力度

  3.2建立全方位的信贷风险监管机制

  首先强化贷前调查通过详细的贷前调查全面了解和掌握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未来发展作出准确预测为贷款的正确决策奠定基础同时健全信贷档案及时对账密切关注客户经营状况其次加强贷款审批关建立科学、严格、高效的贷款决策机制推行严格的专家审批制度最后注重贷后管理建立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准确把握存量贷款的风险状况及时控制和化解信贷风险

3.3采用全新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方法

 近年来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国际大银行开始重视定量分析运用统计模型和模拟计算来识别、衡量和监测风险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起步较晚难以直接采用国际模型要在展开深入分析和历史统计的基础上按新巴塞尔协议要求在国际通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国情的企业信用风险等级评级模型、企业违约风险分析模型等信贷风险分析的定量模型较为准确地评估信贷风险以便于及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对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而言内部评级仅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关于违约数据库、转移矩阵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几乎空白必须要加快步伐尽快落实五级分类法加快内部评级建设

 

 参考文献

 [1]杨高林倪锦忠.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陈一夫.构建商业银行贷后管理的新框架[J].城市金融论坛2002,(9).

 [3]石朝格.信贷风险预警体系[J].经济观察报2002,(8).

 [4]吴钺,柳岳强.国际银行业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J].中国外资2004,(5).

 [5]赵耀.浅谈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J].西安金融2003,(10).

 [6]安娜.银行信贷全面风险管理探析[J].华北金融200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