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2495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docx

拓展型课程设计表小制作

 

xx镇小学

拓展型课程申报表

科目名称:

小制作

科目课时:

15课时

实施对象:

二年级

人数限额:

24人

报名要求:

无限制

设计教师:

李xx

 

2016年2月

岳溪镇小学

拓展型课程科目开发设计要求

拓展型课程科目的开发设计,要有所开发科目的背景分析、参及学生的基础要求(学情分析)、科目开设的教育价值、教学(或活动)课时总量、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规划、课程的实施及课程的评价等。

课程目标包括

1、涵盖参及本科目学习后所要达成的知识及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具体的目标阐述方式不限;

2、对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及要求。

课程内容包括:

1、内容选取的原则及组织形式说明;

2、完整的内容框架(细化到教学或活动单元层面);

3、配套的课程资源说明(数字化课程资源包、纸质教材、相关学具或器材等)。

课程实施包括

1、教学(或活动)组织形式及实施原则;

2、教学(或活动)设计的要求;

3、必要的技术使用原则和要求;

4、必要的德育要求等。

课程评价包括

1、评价的原则、

2、技术选择、

3、相关量规和操作说明。

(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等)

岳溪镇小学拓展型课程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小制作

适应年级

二年级

适合人数

24人

开设时间

总课时15节每周1节

设计教师

xxx

小学科技活动是围绕“三小”而开展的,“三小”即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

小制作是适合小学低段的科技活动,它是最基础的科技课程。

小制作通过课内外简单的科技活动,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启蒙及普及教育,增强学生科技意识,激发学生的科技兴趣,引导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开发学生的科技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协作、献身的科学精神,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1、体现实践性及自主性原则;

2、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3、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4、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5、科技人才苗子的发现及培养。

课程内容

单元

单元主题

课次

活动内容

课时数

心灵手巧

1

卵石画

1

2

勺及筷

1

3

竹蜻蜓

1

4

光盘气垫船

1

变废为宝

5

笔筒

1

6

带便笺的笔

1

7

小陀螺

1

8

空气炮

1

异想天开

9

不倒翁

1

10

带刷子的橡皮擦

1

11

旋转木马

1

12

储蓄罐

1

魔术世界

13

失踪的硬币

1

14

水中蜡烛

1

15

巧破案

1

16

17

18

19

20

课程保障

主要

手段

教师引领,学生合作。

设备

设施

要求

手工工具

课程实施

选课

指导

开启创新思维,培养科学兴趣。

教学

策略

小组合作,教师辅助,成果展示。

课程评价

评价

办法

(方式)

展示、照相、评奖、鼓励。

评价

内容

见附表

成果

展示

方式

当堂展示,期末总结。

 

xx镇小学

拓展型课程活动记录

2015—2016学年第2期

 

科目名称:

小制作

指导教师:

xxx

xxx

 

KAIXIANYUEXIZHNEXIAOXUE

学生名册、出勤记录

编号

姓名

出勤记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评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学期活动计划

开发学生的科技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求实、创新、协作、献身的科学精神,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

具体安排

活动

内容

开展有趣的小制作活动

活动

模式

小组合作

活动

制度

1、分组活动;

2、爱护器材;

3、注意安全;

4、注意场地卫生。

具体

安排

每节课一个作品

教学活动方案

时间

2016.5.18

活动内容

做不倒翁

活动地点

二(3)教室

活动目标

1、学会做美观的不倒翁;

2、感受重心的重要性;

3、通过在不倒翁帽子绘画,进行审美教育。

活动重难点

调节橡皮泥的多少,看怎样才会不倒。

活动过程

1、乒乓球开小孔;

2、塞进橡皮泥,并调节重心的高低;

3、做锥形帽子;

4、粘贴帽子;

5、在帽子上画画;

6、比赛谁摇摆的时间长;

7、拍照录像;

8、收集好的作品。

活动反思

1、乒乓球开孔不能太大;

2、帽子太高也会打破以前的平衡。

附1:

教材

附2:

教案

附3:

考核方案

附4:

课程成果(作品、照片、影像资料)

附2:

1、卵石画

材料:

各形卵石、乳白胶、硬纸板等。

做一只脚的图案

2、勺及筷

材料:

勺子一把、筷子一双、塑料管3厘米等。

用加一加的办法做成既可以喝汤又可以吃饭的餐具。

3、竹蜻蜓

需要准备的材料:

1、木头一片,大约20厘米左右长,3厘米左右宽,0.5厘米左右厚(其实用竹片来做更好,只是木头更容易弄到。

2、小木棍一根,圆柱状,25厘米左右长,直径3毫米左右(从木头或竹子慢慢削,尽可能的匀称,最好先准备长一点的)。

3、锋利的小刀一把(请注意安全)。

4、胶水(非必须品)

5、细砂纸(精益求精者必备)

制作步骤:

1、先在木片正中央打一个洞,控制直径,比小木棍稍小一点

2、背面也是如此加工,使木头削成一个倾斜面。

我们从侧面看一下效果:

3、另一端也如此操作,然后我们把小木棍固定到刚才打的洞里面。

如果感觉松动的话,就用上胶水吧!

4、如果你是个完美主义者的话,拿出细砂纸,好好地把叶片打磨一番吧。

你也可以给它上点色,花点图案,这样就更加及众不同了。

  竹蜻蜓怎么飞:

先用你右掌尖和左掌根夹住竹蜻蜓的手柄,然后迅速的把右手往前一搓,就像搓烟卷一样。

搓到尽头的时候,将手放开,竹蜻蜓就飞出去了!

4、光盘气垫船

材料:

光盘、瓶盖、气球、AB胶等。

做成可以短时间漂浮在桌面的气垫船。

5、笔筒

材料:

饮料瓶、吹塑纸、AB胶等。

做成一个美丽的笔筒。

6、带便笺的笔

材料:

废注射器、签字笔芯、A4纸等。

同时可以解决纸及笔的问题。

7、小陀螺

材料:

硬纸板、短铅笔等。

旋转及平衡。

8、空气炮

材料:

气球、冰红茶饮料瓶、胶带纸等。

感受压缩空气的力量。

9、不倒翁

材料:

乒乓球、橡皮泥、彩纸等。

感受重心及平衡。

10、带刷子的橡皮擦

写错了字,要用橡皮擦。

擦完后,纸上总会留下不少碎屑。

不管是用手拍还是用嘴吹,都不卫生而又麻烦。

做一块干净橡皮擦就不会这样麻烦了。

材料:

大橡皮、废毛笔。

工具:

剪刀、胶水。

制作方法:

1.在橡皮的一头挖一个浅浅的小圆孔。

2.把废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净晾干。

3.把毛笔头的尖端剪去,使它变成一把小刷子。

4.把毛笔头嵌进橡皮的小圆孔里,用胶水粘牢好,干净橡皮擦做成了。

每当擦完橡皮后,你就可用刷子轻轻地把纸上的碎屑“扫”拢,再倒进废纸篓里。

11、旋转木马

旋转木马这个科技小制作的内容,是在我校实施的课题“科技小制作中”中产生的。

首先,它自身的美观性和可探索、可操作性,符合“科学”、“艺术”整合的要求。

其次,它制作的难易程度符合小学一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材料的收集方便、环保,同时作品还具有一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小朋友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能体验到制作所带来的成就感和乐趣,并引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活动目标1.尝试看流程图学习旋转木马的制作。

2.掌握钻孔和十字剪制的技能,学习剪贴相同图形进行装饰。

3.感知木马旋转,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

活动准备1.材料:

一次性杯子、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工具:

剪刀、固体胶、双面胶。

3.制作范例1个。

4.制作步骤流程图。

活动过程1.回忆情境,演示范例,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

2.了解制作的步骤和所需材料、工具。

(1)教师:

要做旋转木马,需要用到哪些材料呢?

(一次性纸杯、前端可弯曲的吸管、彩色纸、广告纸。

(2)教师:

旋转木马怎么做呢?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制作流程图(展示制作步骤图),你能看懂吗?

这些图都表示什么意思呢?

(3)教师用儿歌小结操作流程。

杯子做平台,洞儿杯底、杯边打;小吸管,洞里钻,长的钻上面,短的钻旁边;吸管头,十字开,小花伞,撑起来,木马四边粘;旋转木马转起来,真呀真好玩。

3.了解制作要点。

在制作的过程中,哪些步骤你不太会做?

(1)打洞。

洞的位置及大小。

(2)十字剪制。

吸管的前端裁开成十字型,方便粘贴及花伞的平稳。

(3)伞形的制作。

先将正方形的纸剪成圆形,从边到中心点剪一条直线,再粘贴起来。

(4)同样图形。

先将纸进行折叠,再画出图形,然后进行剪贴。

4.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1)遇到困难能主动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可以向同伴学习或向老师求助。

教师:

那么多的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就可以制作了。

在制作之前,老师还有要求:

在制作时,你们可能还会遇到一些困难,你们一定要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困难,解决不了的,可以向小朋友或者老师求助。

(2)节约使用材料,注意制作安全,及时收拾工具、材料,保持整洁等。

教师:

要节约使用制作材料,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制作结束要及时收拾好工具和剩余材料,保持整洁。

5.学生探索游戏:

旋转木马。

(1)自由玩自制的旋转木马,体验成功的喜悦。

(2)学生交流:

为什么旋转木马能够转起来呢?

活动评价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都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

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

科技小制作是一项创新活动。

旋转木马制作活动采用了儿童平时熟悉的一次性纸杯和弯头吸管,通过清晰、形象、易懂的图谱和朗朗上口的儿歌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让儿童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快捷地理解了其中的操作要领,通过讨论、思考、对比、尝试等方法,自主习得了简单基本的操作技能,获得了制作成功的体验;旋转木马制作,看似简单,其实蕴藏着不少科学原理,最为吸引儿童的应该就是吸管转动连带伞形转动木马的科学现象。

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了儿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做做玩玩中,儿童已不知不觉地开启了探索科学原理和艺术想象的兴趣之门。

12、储蓄罐

材料:

废饮料瓶、AB胶、彩纸等。

环保意识,废物变装饰品。

13、失踪的硬币

1、取一个立方体纸盒,将其一个侧面裁去,并装上一块大小相等的玻璃,作为窗口;

2、在纸盒的上表面开一条狭缝,在底面上铺一张及平面大小相等的彩纸;

3、沿盒内对角线嵌入一块平面镜,使镜面及玻璃相对,镜面斜朝下。

在平面镜的背面放一张硬纸板;

4、将一枚硬币从狭缝投入盒内。

现象:

只听到硬币落入盒内发出的叮当声,却看不到硬币的踪影。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障眼法的秘密在于,对角线上有平面镜!

所以从狭缝投入盒内的硬币落入上半个空盒中,当然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了!

其实,很多魔术都是利用视觉上的错误来表演的,所以神奇的不是魔术师,而是我们的科学知识!

14、水中蜡烛

1个废弃易拉罐,将其中间剪去一段,做成中空的蜡烛台。

(注:

用图画出来);

2、点燃1支蜡烛,放入易拉罐蜡烛台中,在烛台前放一块高反膜玻璃(或者普通镀膜玻璃);

3、将1个玻璃杯放在高反膜玻璃后面,并使其位置及烛台。

缓慢向玻璃杯中注水。

现象:

从易拉罐蜡烛台这一侧看去,在水杯中呈现有火焰的蜡烛。

其实这就是高反膜玻璃的秘密所在了,它和普通的玻璃不一样,它对光的反射率远大于透射率。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呢,许多汽车的车窗就是采用这

种高反膜玻璃,车窗中的人能看见车外的人,而外面却看不见里面的人。

15、巧破案

材料:

淀粉、碘酒、A4纸等。

体会化学变化的神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