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2201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8.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docx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TitIeOf

EXPerimetn)

蛋白质的定量测定(Folin-酚试剂法)

实验日期

(Dateof

EXPeriment)

XXXX

实验地点

(LabNoJ

XXXX

合作者

(Partner)

XXXX

指导老师

(InStrUCtOr)

XXXX

总分

仃OtalSeore)

教师签名

(SignatUre)

批改日期

(Date)

、实验预习

1.0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各种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常用方法。

掌握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及熟悉和掌握实验操作技术。

掌握用excel制作标准曲线和通过标准曲线及标准管方法求样品溶液中待测定物质含量。

1.1实验原理

1.1.1总体概述

Folin-酚试剂法是经过科学家改进的测定蛋白质含量的方法,Folin首创这种

方法:

利用蛋白质分子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酚基)还原酚试剂(磷钨酸-磷钼酸)

起蓝色反应。

而后,LOWry对此法进行了改进,先于标本中加碱性铜试剂,再与酚试剂反应,提高了灵敏度,灵敏度的范围为:

20:

2504g,故使得实验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但同时也存在着干扰物质多、费时、操作严格计时等问题。

1.1.2双缩脲反应

2+

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H2NOc-NH-CONH2)能和CU作用,发生配位反应,形成紫色或紫红色的络合物,即为双缩脲反应。

由于蛋白质的肽键结构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在碱性溶液中,蛋白质的分子中

2+2+

肽键能和碱性铜试剂中的CU作用,生成紫红色的蛋白质-Cu复合物。

对于蛋白质的测定来说,这一步是基础,这也是Folin-酚法的基础原理。

1.1.3Folin-酚显色反应

Folin-酚试剂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其磷钼酸盐-磷钨酸盐易背酚类化合物

一2+

还原而呈现蓝色。

酪氨酸(Tyr)含有酚羟基,故蛋白质-CU复合物含有的酪氨酸或色氨酸残基还原酚试剂中的磷钼酸和磷钨酸,生成蓝色的化合物。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蓝色的深浅与蛋白质的浓度呈线性关系。

故可以利用上述两种反应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

1.1.4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的蛋白质的含量

本实验以上述两个反应原理为基础,再通过设置空白对照组,标准管中设置蛋白标准液的一系列浓度梯度(0∙2mL,0.4mL,0.6mL,0.8mL)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从而获取标准曲线,样品管通过测定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中找到较为准确对应的含量。

1.2实验材料

1.2.1实验样品

1血清稀释液(正常人血清稀释300倍)

1.2.2实验试剂

1200」g/ml牛血清白蛋白标准液(BSA);

2碱性硫酸铜溶液(组成:

碱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按50:

1混合而成,使

用时该溶液必须新鲜配制,当日有效);

③Folin-酚试剂(配制过程较为复杂)

注:

此次实验所用的试剂全部已由老师制备好,所以无配制过程,但需知道配制流

程,可查阅实验书P105o

123实验仪器及器材

1V-1100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2恒温水浴箱;

3试管6支、试管架;

4加样枪、加样枪架。

1.3实验步骤

1.3.1实验流程

1.3.2实验步骤

步骤

操作

取6只洁净的试管,利用加样枪按要求量取相应量的溶液,

混合均匀(各试管的需加入的试剂和量见下表):

试剂

空白管

标准管

样品管

(1)反应体系设置

1

2

3

4

5

6

牛血清蛋白质标准液

0

0.2

0.4

0.6

0.8

0

样品液

0

0

0

0

0

0.5

蒸馏水

1.0

0.8

0.6

0.4

0.2

0.5

每隔一分钟,依次往1号试管到6号试管中加入2mL的碱性

(2)双缩脲反应硫酸铜溶液,摇匀并记录每支试管的加入硫酸铜时间,室温

静置10min

(3)FOlin-酚反应

1将静置时间达到10min中的试管中,加入0.2OmL的Folin-

酚试剂,快速摇匀(一般在2s以内)。

2在40C下水浴加热IOmin钟同样需计时。

3IOmin钟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4)比色测定

1转动波长旋钮,调制500.0nm,按“mode键切换到T档,分别将1-6号试管中混合液放入比色杯中利用1号试管为空白,校置100;

2调至A档,依次测定2-6试管的吸光度,并读取数据。

3重复操作,再读取数据2次,并记录。

数据表格见表1

(5)绘制标准曲线

利用测得的数据,绘制以A500值为纵坐标,牛血清清蛋白标

准液浓度为横坐标的准备曲线,具体绘制利用excel制作,

结果可见图2

(6)测样品蛋白

质含量

根据样品管(6管)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中找到对应的蛋白质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300),得出每毫升未稀释血清含蛋白质的微克数,即每毫升血清中蛋白质的微克数(mg∕ml)。

血清蛋白浓度(也/ml)=样品蛋白质浓度&×300

参考:

正常人血清蛋白浓度范围为60~80g/L。

1.3.3注意事项

1试剂要求:

实验所需的试剂必须是新鲜配制,不然会存在被空气及其他物质氧化还原的情况,干扰实验的测定。

2控制时间:

LOWry反应的显色随时间不断加深,因此各项操作必须精确控制时

间。

严格按照实验步骤的操作,规定的时间是多少就多少。

水浴时间也不宜过长。

同时,在最后从水浴加热后取出冷却后,需及时的进行比色测定。

防止混合液中物质发生系列变化和反应。

3加入Folin-酚试剂后,需要马上混合摇匀,防止磷钼酸-磷钨酸试剂被破坏。

4干扰物质的影响:

凡干扰双缩脲反应的基团,均可干扰Folin-酚反应。

这些

物质在所测样品中含量较高时,则需做校正曲线。

若所测的样品中含硫酸铵,则需增加

碳酸钠一氢氧化钠浓度即可显色测定。

若样品酸度较高,也需提高碳酸钠一氢氧化钠浓度1—2倍,这样即可纠正显色后色浅的弊病。

5绘制曲线要求:

作过原点的直线或光滑连续的曲线,该线表示实验点的平均变动情况,因此该线不需全部通过各点,但应尽量使未经过线上的实验点均匀分布在曲线或直线两侧。

(电脑Excel绘图,可以不考虑)

6操作要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来,防止操作问题导致的操作误差的出现等。

二、实验记录

2.1实验条件

材料及试剂:

本次实验的试剂和材料均是实验室配制好的,比例和浓度同实验预习,故不再赘述。

实验时间表:

总表

实验步骤

消耗时间

混合溶液

未计时

滴加溶液静置

10min

加Folin-酚试剂、水浴

10min

比色测定

6min

附表

项目时刻表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试管4

试管5

试管6

加硫酸铜

8'42”09

8'43”20

8'44”29

8'45”45

8'46”55

8'47”55

水浴

8'52”09

8'53”20

8'54”29

8'55”45

8'56”55

8'57”55

冷却等待

9'02”09

9'03”22

9'04”29

9'05”45

9'06”55

9'08”00

操作技巧:

1在这一次的实验中,关键的要点在于滴加FOlin-酚试剂的摇匀,必须快速摇匀,保证反应优先进行。

振荡试管时,振荡的正确方法是用手腕的力左右摆动,使试管中液体混合均匀且不漏出。

最后放入到水浴中加热。

2在分光比色的时候,测量一次后重新凋零,不能继续测量等。

操作失误:

全部实验过程中,就出现了一次失误,即在试管4加入Folin-酚试剂,充分摇匀,在放入水浴加热之间,部分液体由于磕碰而溅出。

其余操作严格按照要求一步步完成,理论不存在着失误。

分析:

Folin-酚与液体已经混合均匀并反应,在后面的水浴加热后,只是影响到了整体的试管4的反应后得到的溶液量,而不影响颜色的变化及最后的比色测定,故该失误不会对实验产生测定的偏差。

2.2实验现象

1在滴加硫酸铜溶液后,摇匀,产生较多的黏性气泡且附着在液体表面。

液体颜色

变化不深。

2在滴加Folin-酚试剂水浴加热后,除试管1为淡黄色外,其余试管均成不同的蓝

色。

具体看下图:

图一水浴后各试管的情况图

分析:

标准液的试管中(2-5)蓝色不断加深,同实际的标准液的含量多少正相关,而试管6的颜色不深,在1-2试管之间,根据实验原理初步可以判定的是:

该样品液的蛋白质含量将不会在60-80g∕L之间,而是在0-40g∕L。

即实验存在一定的问题,详见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2.3实验原始数据

本次实验原始数据是在500nm的波长下,各试管混合液的吸光度值,结果见下表1

表1500nm波长吸光度值记录各管吸光度值A500

测定次数

23456

10.3530.5610.7440.9380.172

20.3500.5620.7440.9380.172

30.3510.5620.7430.9380.172

各管平均值A500

三、结果与讨论

3.1数据处理

3.1.1利用原始数据,可得到各管的平均值:

2管:

A500=(0.353+0.350+0.351)/3=0.3513;

3管:

A500=(0.561+0.562+0.562)/3=0.5617;

依次得到4-6管的吸光度值如下所示:

测定次数

各管吸光度值A500

2

3

45

6

各管平均值A500

0.3513

0.5617

0.74370.9380

0.1720

3.1.2Excel绘制蛋白质的标准曲线

根据用Excel绘制标准曲线PPt所示步骤,最终得到如下结果:

图2标准曲线图

2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线性方程:

y=0.0062∙x,R=0.9659

将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即y值)代入方程,可得出样品浓度(即X值);由相关指数值

R2可看出误差大小。

y=0∙1720x=0.1720"0.0062=27.74」g/mL

血清蛋白浓度(^g∕ml)=样品蛋白质浓度×2×300

故得血清蛋白浓度为16.65g∕L。

3.2结果

由上数据处理可知,最后的待测样品的蛋白质含量为16.65g/L。

而真正的正常人血清蛋白浓度范围为60~80g/L。

因此,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分析见3.3分析与讨论。

3.3分析与讨论

首先,我们回顾了整个操作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基本都是按照要求操作,并

不存在着明显的操作问题。

通过上面水浴加热后的图可以明显看到,结果的确应该在0-20g∕L之间。

同时我们与和我们一样使用试剂的组讨论后发现,他们的结果也是在10

几左右;同时,很多组测出的结果都偏低,故可以初步判定结果的测量方式上不存在明显冋题。

其次,回顾全部过程的原理,我们猜测可能存在的造成结果低的情况为:

1在室温冷却后,实验室没有空余的分光光度计,排队时间应该是全部小组中最长的,基本花去30多分钟。

而这也导致了最后的显色增强(其具体的显色原因可能为物质间的复杂反应导致)从而使得最后的标准曲线的斜率增大,导致测定的标准的样品液蛋白质含量的下降。

即AVB,如图所示:

吸i

L

j"

增色反应增强后的标准曲线

I—

原本的标准曲线

样品液吸光值

—F

AB

蛋白质含量

2分光光度计的比色杯清晰不干净,存在蒸馏水的稀释,且稀释的总体效果是使样品液的含量测定下降。

3开始实验的试管清洗的不充分,可能存在部分的杂质,导致显色反应的增强。

4分光光度计的几个比色杯透明面被碰到,影响到了液体的吸光度,吸光度的下降,使得样品液的测定值偏低。

最后,有可能在以后的时间里,可以重新做该实验,从多方面来验证自己的分析。

多和老师同学交流,得到较好的结果

3.4复习思考题

参考资料来源: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王晓华,朱文渊主编

1、试述Folin-酚试剂法的优点?

答:

根据所学及所查知识,优点总结如下:

1测定蛋白质灵敏度高,较为准确,可检测最低蛋白质量达5∙ig,通常范围为:

20:

25OJg在生物化学领域应用广泛。

2操作虽受时间限定,但是只需加入两种试剂,即可起作用,总体上说,操作简单,原理清晰易懂。

3适用性广,除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还可特定的适用于酪氨酸和色氨酸的定量测定。

2、应用本方法有哪些干扰作用?

为什么?

应如何注意?

答:

①对双缩脲反应有干扰的离子,同样干扰LOWry反应,且影响还要大得多。

酚类、柠檬酸、硫酸铵、TriS缓冲液、甘氨酸、糖类、甘油等均有干扰作用。

原因是:

Lowry反应的第一步即是双缩脲反应,即为之基础。

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杂质的影响,严格控制实验时间,提高反应的效率。

2浓度较低的尿素(质量分数为0.5%)、硫酸钠(质量分数为1%)、硝酸钠(质量分数为1%)、三氯乙酸(质量分数为0.5%)、乙醇(体积分数为5%)、乙醚(体积分数为5%)、丙酮(体积分数为0.5%)等溶液对显色无影响,但这些物质浓度高时,必须作校正曲线。

3含硫酸铵的溶液,只须加浓碳酸钠一氢氧化钠溶液,即可显色测定,若样品酸度较高,

显色后会色浅,则必须提高碳酸钠一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1—2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