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docx
《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管理学原理专科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概述
一、名词解释:
1、管理:
就是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其所辖范围内组织资源,有目的的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通过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社会活动。
2、管理职能:
就是指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3、管理者:
就是履行管理职能,对实现组织目标负有贡献责任和影响力的人。
4、管理现代化:
是指逐步运用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新技术成果进行管理的过程,或者说是运用当代世界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来代替传统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过程。
5、管理的自然属性:
是指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性质。
6、管理的社会属性:
是指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性质。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答:
管理的科学性意指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原理构成知识系统,具有普遍性和真理性;管理的艺术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可循;
(2)从决策的角度来看,管理绩效较多的依赖管理者对机遇的把握;(3)管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2、管理信息化的意义有那些?
答:
(1)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
(3)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4)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基础;
(5)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3、如何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答:
(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结合起来;
(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开始;
(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
(4)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
(5)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和ERP系统建设,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及时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
4、管理信息化有何重要意义?
答;
(1)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
(3)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4)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基础;
(5)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5、管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1)管理思想现代化;
(2)管理组织高效化。
(3)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定量化。
(4)管理手段信息化。
(5)管理人才专业化、知识化。
三、论述题
试论企业管理信息化。
答:
试论要点:
1、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1)企业管理信息化将会减轻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2)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带动企业各项工作的创新和升级;(3)极大提高企业管理的规范化程度;(4)为国民经济信息化奠定基础;(5)信息化是适应我国加入WTO,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2、管理信息化的内容;
(1)确定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阶段性目标;
(2)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适合的重组,逐步建立信息化的企业管理业务模型。
(3)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培训;
(4)配备计算机设备和网络;
(5)配备企业管理软件,制定管理制度。
3、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建设
(1)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三改一加强”结合起来;
(2)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基础管理信息化开始;(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4)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要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5)加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和ERP系统建设,不断加强电子商务网络建设,及时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
四、填空题
1、管理的(客体)是组织资源;
2、管理的手段是管理所应有的(职能)活动;
3、管理具有(两个)基本职能;
4、管理正是通过(管理职能)的展开和使用实施的。
5、按管理工作的范围与管理者职责领域:
分为(综合管理者)和(职能管理者);
6、管理既是一门(职能管理者),又是一门艺术。
五、多项选择题
1、管理是由一个若干组成要素组成的内部复杂的有机系统,其组成要素包括(ABCDE)。
A、管理主体B、管理客体C、管理目标D、管理过程E、管理方法
2、管理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ABCD)。
A、预谋与决策;B、计划与组织;C、组织与实施D、监督与保证
3、管理学是(ABCD)。
A、一门科学B、一门艺术
C、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D、以上所说的都正确
4、管理的目标就是有效地实现组织的目标。
有效包括(AD)。
A、效率B、效益C、效应D、效果
5、管理学的特点与其他学科相比(ABD)。
A、实践性B、综合性C、艺术性D、社会性
1、6、管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具有的科学的特点,表现为(ABCD
)。
A、客观性B、实践性C、系统性D、发展性
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理论的发展
一、简答题
1、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答:
(1)确定合理的工作标准。
(2)工作方法标准化。
(3)合理配备工人。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实行职能工长制。
(6)例外管理。
2、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1)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分离。
(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3)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3、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职工是“社会人”的假设;
(2)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存在非正式组织;(4)存在霍桑效应。
4、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有那些?
答:
(1)强调系统化;
(2)重视人的因素;(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4)广泛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5)加强信息工作;(6)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8)强调“预见”能力;(9)强调不断创新(10)强调权利集中。
5、现代管理实践发生了那些变化?
答:
(1)管理的全球化;
(2)工作人员的多样化;(3)道德问题;(4)激励创新和变革;(5)全面质量管理;(6)工作人员的两极分化。
6、工业革命与早期管理思想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
(1)理查.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
(2)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念和经济人观点;(3)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4)欧文的人事管理;(5)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6)丹尼尔.麦卡勒姆的管理制度;(7)汤尼的收益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二、论述题
试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答:
1、企业的基本活动有:
(1)技术活动;
(2)商业活动;(3)财务活动;(4)会计活动(5)安全活动:
(6)管理活动。
2、管理活动是核心,具有五种职能:
(1)计划;
(2)组织;(3)指挥;(4)协调;(5)控制。
3、管理的14项原则是:
(1)劳动分工;
(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人员报酬;(8)集中;(9)等级制度;(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精神;(14)团队精神。
三、填空题
1、需求引发(动机),动机促使(行为)发生;
2、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3、(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科学”理论基础。
4、霍桑试验的负责人是(梅奥)。
5、霍桑试验的四个阶段(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谈)、(接线板工作室试验)。
四、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括号中)
1、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D)。
A法约尔;B德鲁克;C戴尔;D西蒙。
2、行为科学学派的理论认为士气和(B)是提高效率的关键。
A、奖励;B、精神;C、技术;D、工具。
3、科学管理理论是古典管理理论之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A)。
A、提高劳动生产率;B、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C、科学的作业方法;D、例外原则。
4、梅奥通过霍桑试验得出结论:
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受到物理的、生理的因素影响,而且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由此创立了(C)。
A、行为科学学说;B、人文关系学说;C、人际关系学说;D、系统学说。
5、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对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成为后来管理过程学派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B)。
A、《社会管理与经济组织管理》;B、《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C.《科学管理理论》;D、《经济管理理论》
五、多选题
1、管理理论的先驱者是(ABCD)。
A、罗伯特·欧文B、查尔斯·巴贝奇C、安德鲁·尤尔D、夏尔·迪洛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管理学形成了,在管理学形成之前的两个阶段是(AC)阶段。
A、早期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B、古典管理理论
C、管理产生的萌芽D、新古典管理理论
3、现代管理学在实践中有几个主要观点,除了战略观点、变革观点、竞争观点、风险观点、还有(ABCD)。
A、市场观点B、服务观点C、专业化观点D、素质观点
4、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ABCE)。
A、管理是一个过程B、管理过程具有5个职能
C、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D、管理具有多样性E、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5、《管理学》是(AD)合著的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作。
A、孔茨B、艾伯斯C、马纳德D、奥唐奈E、布莱克
第三章系统原理
一、名词解释:
1、系统:
是指由若干要素按一定结构方式相互联系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
2、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系统的结构是指诸要素在该系统范围内的秩序;系统的功能是指系统对环境影响作出的反应能力。
3、系统管理:
就是对管理系统按系统思想、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进行的管理。
4、整分合原则:
“整”就是整体把握;“分”就是科学分解;“合”就是综合的意思。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地综合,这就是整分合原则。
整体把握,合理分工,有效综合,是整分合原则的三层含义。
5、封闭原则:
是指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其管理手段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
6、系统工程:
是指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7、系统分析:
就是为决策者选择最优系统方案提供信息和数据而进行的有目的、有步骤的分析活动。
二、简答题
1.系统工程的含义是什么?
答:
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含义如下:
(1)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为对象进行组织管理的技术。
(2)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运行中全过程活动的科学方法。
(3)系统工程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2.系统工程及实质是什么?
答:
系统工程是用现代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技术。
系统工程的实质就是按系统理论和搞工程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组织与管理,使系统达到经济上最合理、时间上最节省、效益上最高的目的。
3.推行系统工程的包括那些步骤?
(1)由不同部门的许多专家聚集一堂,确定目标,并把目标条文化。
目标一旦决定,就不能轻易更改。
(2)根据确定的目标由大家,列举许多要素。
(3)删除多余的和不必要的要素。
(4)确定时间程序与步骤。
三、填空题
1、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2、系统原理在管理中运用应注意(整分合原则)和(相对封闭原则)原则。
第四章动态原理
一、名词解释:
1、动态原理:
是指任何管理系统要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注意管理系统的动态特征,必须遵循在动态中做好管理工作的规律。
2、弹性原则:
任何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或弹性,留有余地,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才能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
3.局部弹性:
是指在任何一类管理在一系列管理环节上保持可以调节的弹性。
4、整体弹性;是指整个管理系统的可塑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反馈原则:
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要有灵敏、准确、有力的反馈,以保证管理科学地有根据地进行。
6、创新原则:
指在各项工作中都要不断推陈出新,用创新思维搞好各项工作。
7、反馈:
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过去,又把其作用的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起到控制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二、简答题
1、系统的动态相关性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1)系统内部各种要素之间的关联和作用;
(2)各要素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作用;(3)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2、动态调节原理及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答:
为了实现管理目标,使企业取得最佳效益,管理过程的每一步骤都必须实行动态调节,倘若把管理过程当作一成不变的模式,必然导致管理的失败,这就是管理的动态调节原理。
实行动态调节应注意的问题:
(1).管理者要树立动态的,发展的观念;
(2).管理者要十分注意信息的搜集。
3、正、负反馈对于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答:
(1)正反馈对于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强化管理系统及其内部诸要素趋向目标;b.改变或调整管理系统的某些行为。
(2)负反馈对于管理系统的主要作用表现在:
a、缩小或消除同管理系统既定目标的差距;b、使既有的管理系统保持或趋于稳定状态;c.阻止管理系统的改变或调整;d.反馈具有滞后性而且容易矫枉过正。
第五章人本原理
一、名词解释:
1、人本管理:
是指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核心,创造相应的环境、条件,以个人自我管理为基础,以组织共同愿望为指导的一整套管理模式。
2、能级原则:
指根据人的能力差异,合理地分工定岗,把有才能的人安排到相应能级的岗位上,使之各显其能,人尽其才。
二、简答题
1、健康的情绪具有那些特点?
答:
(1)情绪稳定,没有没必要的紧张与不安感;
(2)能够调整自己的情绪;(3)极易与他人的情绪产生共鸣;(4)具有喜欢别人与受别人喜欢的情感;(5)能表现出与发育阶段相适应的情趣;(6)能建设性地处理问题,并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7)具有自信心,善于与别人交往;(8)既能自己满足,也能接受帮助,两者能够保持平衡;(9)为了将来,能够忍受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煎熬;(10)善于生活。
2、用科学的方法激励员工现代管理者必须注意那些问题?
答:
(1)激励应以实现目标为标准;
(2)注意激励的时效性;(3)少用甚至不用定期激励;(4)少用甚至不用固定激励;(5)激励应随人员不同而采取不同手段;(6)奖惩分明,奖惩结合,以奖为主。
3、在现代管理中有几种不同而又相联系的动力?
如何正确运用这几种动力?
答:
在现代管理中有3种不同而又相联系的动力。
一是精神动力;二是物质动力;三是信息动力。
正确运用这三种动力的原则是:
(1)三种动力要综合协调使用。
(2)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辨证关系。
(3)在运用管理动力时需要重视“刺激量”。
三、论述题
试述怎样调动经营者与职工的积极性答:
论述要点:
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2、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3、营造环境,促进个性充分、自由地发展;4、积极引导,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5、用科学的方法激励员工。
四、单项选择题
1、管理原理反映着事物内部的内在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反映了管理原理的(B)特征。
A、科学性B、客观性C、历史性D、实践性
2、根据能级结构,处在正三角形最底层的是(C)
A、管理层B、执行层C、操作层D、决策层
3、在管理中的动力包括三种类型,在特定的条件下,(B)动力可以成为决定性的动力。
A、物质B、精神C、信息D、三者力量均衡
4、管理弹性根据范围可以划分为(A)
A、整体与局部B、静止与动态C、消极与积极D、内部与外部
5、经济效益的好坏,实质取决于经济活动中(D)
A、产出的增减B、投入的增减C、产值的增减D、投入与产出比值的大小
6、封闭有事前封闭、事中封闭和事后封闭,其中最理想是(A)
A、事前B、事中C、事后D、三者效果相同
第六章计划
一、名词解释:
1、计划:
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2、目标:
就是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或要达到的成果。
3、决策:
是一个为达到预期目标而从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择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4.战略:
是关于一个组织的长远的、全局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在不同阶段实施的不同方针和对策,是指导人们实现某种根本趋势的行动准则和目标。
5、目标管理:
就是指组织的最高领导层根据组织面临的形势和社会需要,制定出一定时间内组织经营活动所要达到的总目标,然后层层落实,要求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以至每个员工根据上级制定的目标和保证措施,形成目标体系,并把完成的情况作为各部门或个人考核的依据。
二、简答题
1、具体制定目标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
(1)必须从全局出发,各分目标协调一致;
(2)总目标和各个层次的分目标要清楚;(3)必须是可行的;(4)必须是具体的,尽可能数量化;5)要保持相对的稳性。
2、目标的含义及性质是什么?
答;目标就是一个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目的或要达到的成果。
目标具有:
层次性;多样性;可考核性;可接受性;挑战性和网络化等性质特征。
3、计划的编制过程经过那几个步骤?
答:
(1)估量机会;
(2)确定目标;(3)建立计划工作的前提;(4)拟定和选择可行的方案;(5)制定主要计划;(6)拟订派生计划;(7)编制预算。
4、决策具有那些特点?
答:
(1)多目标;
(2)时间延续性;(3)模糊性;(4)不确定性;(5)信息样本的必要性;(6)动态性;(7)相关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计划工作的核心是(A)
A、决策B、预测C、计划D、构思
2、管理的所有职能中首要的一项是(A)
A、计划B、组织C、人员配备D、控制
3狭义的计划指的是(B)
A、准备计划B、制订计划C、执行计划D、检查计划
4、确立目标是(A)工作的一个主要方面。
A、计划B、人员配备C、指导与领导D、控制
5、涉及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的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
A、计划是一种无意识形态B、计划工作居首要地位
C、计划工作的核心是决策D、计划工作要讲究效率
6、计划和(A)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A、控制B、指导与领导C、人员配备D、组织
7、未经计划的活动,是(D)控制的。
A、可以B、较难C、很难D、无法
8、在计划的编制方法中,具有灵活性的、能适应环境变化的长期计划的编制方法是(B)
A、运筹学方法B、滚动计划法C、计划––规划––预算方法D、投入产出法
9、表明企事业单位或其机构中的某一部分的基本作用或任务的是(A)
A、宗旨B、目标C、政策D、规则
10、计划工作的第一步是(A)
A、估量机会B、确定目标C、确定前提D、做好预算
11、计划工作的最后一步是(C)
A、评价各种备选方案B、拟定派生计划C、编制预算D、修改方案
12、“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是(D)计划
A、短期B、专项C、长期D、中期
13、按照(A)分类,可将计划分为战略计划、策略计划和行动计划。
A、计划的层次B、计划的对策C、计划的范围D、计划的约束力
14、计划的程序可划分成8个步骤,其中(C)是制定决策的真正关键。
A、拟定可供选择的方案B、评价各种备选方案C、选择方案D、拟定派生计划
15、派生计划是主计划的基础。
(C)计划完成,主计划才有保证。
A、短期B、专题C、派生D、战略
四、论述题
试述目标管理的过程及其优缺点。
答:
目标管理实际是一个管理系统,它包括组织的最高层设置目标,明确实现目标应负的责任以及为下级设置和修正目标。
成功的目标管理应当具备以下几个先决条件:
适合组织的需求,倡导团体参与设置目标,进行充分的培训,所有的部门参与评价这种方法的成果和可操作性。
目标管理的过程:
1)目标的制定阶段,目标管理的核心在于目标的设置:
高层领导者预定目标,重新评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确立下级目标,上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的条件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等事宜达成协议,并授予相应的权力,绘制目标图和目标锁链;
2)在目标的实现阶段,应定期地检查,并予以支持协助,必要时修改调整原有目标;
3)在预定期之后,进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
目标管理的优缺点
优点:
科学有效,改进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调动积极性,表现出良好的整体性;缺点:
目标难以确定,假设不一定存在,目标设置花时间。
第七章组织
一、名词解释:
1、参谋职权:
是某项职位或某部门所拥有的辅助性职权,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
2、组织结构:
是指企业等组织机构的全体职工为实现组织整体目标而进行分工协作,在职务范围、责任、权力等方面进行划分所形成的结构体系。
3、正式组织:
一般指组织中体现组织目标所规定的成员之间职责的组织体系。
4、直线职权:
是直线人员所拥有的包括发布命令及执行决策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指挥权。
4、组织层次:
它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从最上级管理组织到最下一级管理组织之间的管理层级,是用来描述一个组织机构纵向结构的组织结构体系。
1.管理幅度:
也称管理跨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有效管理下级人员的人数。
2.组织体制:
是指企业等组织在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管理权限划分、组织运行规范与保障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和形式等。
授权:
是指上级把自己的职权给下属,使下属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
二、简答题
1、组织工作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答:
(1)任务目标原则;
(2)精干高效原则;(3)专业分工与协作原则;(4)指挥统一原则;(5)有效管理幅度原则;(6)责、权、利相结合原则;(7)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8)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原则;(9)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分设的原则。
2、组织设计的基本程序有那些?
答:
(1)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指导原则的确定;
(2)组织职能的分析与设计;(3)联系方式的设计;(4)组织结构框架的设计;(5)组织成员的配备和训练;(6)组织规范的设计;(7)组织运行制度的设计;(8)信息的反馈与结构的修正。
3、管理幅度的影响因素有那些?
答:
①管理工作的不同性质;②领导者及其下属人员的素质;③授权的明确程度;④计划的明确程度;⑤控制的难易程度;⑥信息沟通效率;⑦组织变革的速度;⑧下属人员和组织空间的分布程度。
4、如何设计组织层次?
答:
①按照组织的纵向职能分工来设计组织层次;②按组织内部业务的总体和个体关系来设计组织层次;③按照组织效率极大的原则来设计组织层次;④按照有效管理幅度来推算组织层次。
5.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有那些?
答:
(1)决策的代价;
(2)政策的一致性;(3)组织的规模;(4)组织的成长方式;(5)管理哲学;(6)管理人员的数量及素质;(7)控制技术与手段。
6.非正式组织的影响作用有那些?
答:
(1)积极作用:
它可以为成员提供在正式组织组织中很难得到的心理需要的满足,创造一种更加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提高成员的相互合作精神,最终改变正式组织的工作情况;
(2)消极作用:
可能对正式组织的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可能会束缚其成员的个人发展,还会影响正式组织的变革进程,造成组织创新的惰性。
三、论述题
(一)、论述管理人员的选聘。
答:
论述要点:
1、管理人员需要量的确定2、管理人员的来源
(1)内部选拔的优、缺点:
(2)外部招聘的优、缺点:
3、管理人员的选聘标准4、管理人员的选聘程序与方法
(1)公开招聘;
(2)粗选;(3)对初选合格者进行知识和能力的考核;(4)民意测验;(5)选定管理人员。
(二)论述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