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1259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docx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

南振中

新闻记者——令人羡慕的“苦差事”。

新闻记者的“苦”

第一,新闻记者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优哉游哉”,也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到处受人尊敬。

第二,新闻记者不仅生活艰苦,而且思想也很艰苦:

没有线索愁线索,有了线索愁采访,采来了素材愁写作。

第三,新闻记者要在家庭生活和物质享受方面做出牺牲。

第四,生活上苦一点,思想上苦一点,如果能源源不断地出成果,也会感到快慰。

但是,新闻作品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

第五,稿子被采用就没苦恼了吗?

有时也还会带来苦恼。

毛泽东同志说过:

“为了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常常需要有考研的时间。

新闻记者的“乐”

第一,新闻记者活动在整个社会的“前沿阵地”,每日没事都敏锐地捕捉能激起浪花和波涛的重大问题。

一旦他们的报道真正起到了推动实际工作、推动社会前进的作用,那么,再苦再累,也会感到幸福。

第二,新闻记者生活在人民当中,他真诚地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

他们把自己从生活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去,通过自己的报道充分反映人民的愿望、要求和呼声。

一旦反映出来的东西给人民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就会感受到新闻记者的“乐趣”。

第三,在社会主义国度里,新闻记者享有比较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第四,新闻记者的“乐趣”还在于每日每时都可以学到新鲜的、有趣的知识。

罗蒙诺索夫说过:

“我怕的并不是那艰苦严峻的生活,而是不能再学习和认识我迫切想了解的世界。

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

爱因斯坦说过:

“决不要把你们的学习看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

”新闻记者具备了在自己工作岗位学习一辈子的客观条件。

第五,新闻记者工作的领域海阔天空,可以从多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能,用不着担心不用武之地。

新闻记者的追求

高尔基说过: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第一,新闻记者要当局虚荣心的诱惑。

第二,新闻记者应该当局物质利益的诱惑。

爱因斯坦说过:

“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觉得都是可鄙的。

一是不贪图小利,不随意接受被采访单位、被采访对象的馈赠。

二是不要追求工资和待遇。

三是不要热衷于经营安乐窝。

列宁的办公室非常简朴;鲁迅知道成为文豪之后还睡木板床。

第三,新闻记者应该正确对待毁誉。

作为一个物产阶级新闻记者,至少应该给自己规定以下两个毕生追求的长远目标:

第一,要用党和人民交给自己的一支笔,忠实地记下时代的日记。

第二,毕生追求真理。

“新闻大学”第一课——从学习采访开始

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编辑鲍勃·福尔斯曼说过:

“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决当不好记者的。

”拜名师,多看书,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

什么是采访?

我们现在常说的采访一词,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取得新闻而进行的活动,它包括了了解情况、分析情况、组织报道和酝酿写作的全过程。

几点新认识:

一、采访不仅含有“访问”之义,而且含有“搜集”之义。

把“采访”单纯理解为“访问”,只说对了一半。

二、无论是“摘取”、“搜集”,还是“访问”、“寻求”,都包含着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因此还可以说“采访”是一种主动的行为。

三、“采访”既然是指新闻工作者为了取得新闻而进行的活动,那么,它不是从摊开采访本的时候开始,也不是合上采访本的实收结束,而是贯穿于记者新闻生涯的全过程。

四、鉴于对“采访”一词的新的认识,我觉得采访活动应包含以下内容:

1、日常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

2、广泛了解情况,取得新闻线索;

3、调动和运用各种手段,相近地搜集新闻材料;

4、综合分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明确主题思想,完成新闻作品的构思。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版跋中说过:

“研究必须充分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势,探寻这些形势的内在联系。

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

这点一旦做到,材料的生命一旦观念地反应出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好像是一个经验的结构了。

采访前的准备

《礼记·中庸》篇有这样一句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说,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有个计划和准备就能成功,没有计划和准备就做不成。

新闻采访也不例外。

采访前的准备分为“直接准备”和“间接准备”两种。

“直接准备是以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为目的的临时性的准备;“间接准备”是不以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为目的的经常性的准备。

但是,对于某一次具体采访活动是有明显的帮助的,还是采访浅析的直接准备。

直接准备所包含的内容很多,究竟应该从何处着手呢?

第一,要尽可能地了解有关采访对象和他的专业的一切事情。

新闻记者去访问的人,一般都很忙,如果你对他们谈论的东西一无所知,那他们是不愿意在你身上拜拜浪费时间的。

我们应该尽量多掌握一些有关资料,在对将要访问的人和事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再去访问他们。

当采访对象发现记者能够理解他们所谈论的东西时,他们才会真正重视记者所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采访才有可能顺利进行下去。

第二,要尽量汇集与所采访的问题有关的政策、法令和经典作家的论述,初步明确采访思想。

记者采访的范围很广,不可能对什么问题都熟悉。

每次采访之前,都应作一点理论方面的准备和政策方面的准备。

第三,要研究同类问题的报道,了解该类报道已经深入到何种程度,还有那些侧面尚需继续研究。

这种准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大局,把握动向,避免和别的报道重复,以便在以备比较高的基础上,把采访引向深入。

第四,制定采访纲目。

这是采访前准备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此外,还应该说明一点:

采访前的准备固然是愈充分愈好,但无论如何不能把这些准备当作一种框框。

“撒得开”与“收得拢”

所谓“撒得开”,就是在采访的第一阶段,应该吧调查研究之“网”张得大一点,了解的面要宽一点,以便使重大的主题、重要的典型、生动的细节能够进入自己的“网”中。

在采访过程中,怎样才能“撒得开”呢?

一、当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点”时,不要一头扎到这个“点”上,而应该同时了解许多“点”。

二、当我们需要了解几个“点”时,最好不要只盯着这几个“点”,而应该先去了解一个“面”,弄清楚大面上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哪些问题已经解决?

哪些问题尚未解决?

这几个“点”在大面上的地位如何?

有无典型意义?

有无指导作用?

有无宣传价值?

大面上的情况摸清楚了,进“点”以后就可以胸怀全局,从点上发现最有个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新问题。

三、当我们需要了解一方面的问题时,最好不要一开始就陷到这个问题当中去,而应该尽量多了解几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那些与这个问题有牵连的一些方面。

要对这许多方面的问题进行反复研究和比较,看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对推动当前到实际工作更有指导意义。

四、每一次具体的采访,记者都要在事前研究一些有关的资料,都会初步形成一些采访摄像,都会实现确定出采访的重心。

这些对于记者来说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千万不要把设想的“采访重心”作为对采访兑现的一种限制。

在采访的第一阶段,最好不要把采访对象“框死”,访问的题目要稍微大一点,要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尽量启发采访对象“放开来谈”,不要怕他们的谈话“偏离重心”。

话题稍微宽一点,就好像是一张撒开的网,原先预想不到的好材料都会被你网住,新闻事件的精华就很难从你手上漏掉了。

“收得拢”,就是要在采访的过程中,把本来已经撒开了的“网”越收越紧,知道捕获“大鱼”为止。

首先,在广撒网的基础上,把几个方面的问题收拢到一个主要的问题上来,使采访能够围绕着一个主要的问题继续进行;之后,要从一个“面”收拢到几个“点”,力争获得更具体、更真实的材料;最后,从几个“点”收拢到一个“点”,这个“点”有共性,也有个性,尽管它只是千百个“点”中的一份子,然而,却包含着许多“点”的共同属性。

其实,在采访实践中,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往往要经过多次交替,才能达到预期的采访目的。

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

每个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有眼睛而不去使用,等于在采访中解除了自己的“武装”。

眼睛在采访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有许多事情,光靠别人介绍很难深刻理解,记者亲眼看一看,可以增加感性知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第二,用眼睛采访,可以纠正传闻中的许多不实之处,获得更真确的第一手材料。

第三,用眼睛采访,可以抓取更多的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使新闻报道具体、形象、生动。

第四,用眼睛采访,可以是记者收到生活事件的感染,容易产生激情,从而增强新闻作品对读者的感染力。

不要掩饰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第一,新闻记者在知识的广度方面存在缺陷。

第二,新闻嘉禾在知识的深度方面存有缺陷。

第三,新闻记者在把握最新知识成果方面存有缺陷。

第四,新闻记者在实践方面存有缺陷。

为了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办法是很多的。

在采访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一、任何时候都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懂。

当访问对象看你真想从头学起时,他才会把他的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告诉你。

二、采访中亚大胆滴提出你需要了解的问题,并且要善于追问、探索,知道吧自己不懂的东西弄明白为止。

每个记者都有权向被采访对象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不必因为自己提出了难以回答的问题而抱歉。

三、不要向采访对象卖弄自己的知识。

因为我们要采访的,大都是忙人,他们的时间有限。

四、在采访中药随时修正机子由于缺乏知识而产生的各种错误认识,及时收回自己提出的一些违背常识的问题,不要固执己见、一错到底。

五、要千方百计矿大自己知识的“入口处”。

记者采访接触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名人、专家。

只要时间允许,要尽量让他们多谈一些与他们的准也有关的东西,这样,每一次采访都会成为一场弥补自己知识缺陷的好机会。

只要我们能长期坚持下去,就会由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

记者的笔记本

古今中外,许多在写作上有成就的作家,都很重视机子的“笔记本”。

果戈理有一个近五百页的笔记本。

他总爱把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听到的传闻趣事、京剧言语随时寄到这个笔记本里。

“一个作家,应该像画家一样,身上经常带着铅笔盒纸张。

一位画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画成一张画稿,那很不好。

一个作家如果虚度了一天,没有记下一条思想,一个特点,也很不好。

不过,新闻记者的笔记本不同于作家的笔记本。

作家的笔记本了主要是储藏以后写作时所需要的生活素材;新闻记者的笔记本里则主要是现在就要用的东西。

记者笔记本的主要特征是内容广泛,形式自由,不拘一格。

记者笔记本的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比较常用的笔记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消息来源手册》

每个记者都应该有一本自己工作范围内通用的《消息来源手册》,上面记着经常同自己保持联系的人的姓名、职务、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2、《理论学习笔记》

这种笔记的主要内容是记者在学习经典著作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所作的摘记,写下的心得体会,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明确的一些报道思想。

这类笔记可以帮助记者正确地认识生活、理解生活,从而抓住生活中最本质的东西。

《理论学习笔记》记得多了,可以提高我们的新闻敏感,久而久之,记者的头脑就会变成一家灵敏的“新闻雷达”,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捕捉到新鲜的、深刻的新闻主题。

3、《报道线索笔记》

在参加各种会议、听报告、阅读文件和典型材料的过程中发现的各类新闻线索,可以专门记在一个本子里。

有的只记一句非常简洁的话,有的可以写出最感人的几件事,有的甚至可以写出“标题”或“导语”。

这些线索并不一定都能变成稿子,但是它可以成为我们深入采访的向导,帮助我们从中筛选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东西。

4、《采访笔记》

这是记者笔记本中一种最主要的形式。

它应该包括被访问对象的谈话、新闻实现的经过、人物的神态、时间发生的换几个的真实记录;也应该写进记者对人、对事的第一眼的印象、感想等等。

采访笔记是我们写作时的重压根据。

5、《采访札记》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到某些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启发,对于生活事件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验、新的感受、新的联想,可以把这些突然想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这就叫做“采访札记”。

这些“札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活、深化主题,而且有些“札记”可以直接用到所写的新闻通讯之中,是新闻报道增色。

6、《记者日记》

日记是一个人每日生活的真实的记录。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记日记的习惯,新闻记者更应该如此,因为新闻记者的职业特性使他们每天都有新的见闻,新的感受。

如果在几十年的新闻生涯中始终坚持写日记,那么,他的笔就能记下时代的风雷。

关于怎样采访笔记的问题,看法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记者不主张过多地记笔记。

理由有三:

第一,在采访过程中过多地记笔记会影响自己仔细思考被采访对象的谈话,不能及时提出新的问题;第二,材料记得太多,没有时间消化,旧的材料还没用,新的材料又来了,材料的新闻价值会逐渐消失;第三,一开始采访就打开笔记本,不停地记,容易使被采访的对象感到拘束。

因此,他们主张除了人名、地名和数字之外,基本不记。

有的记者主张全记,即根据自己的记录速度,尽可能地把被访问对象的谈话内容都记下来。

还有一些记者主张由选择地记笔记,即重要的记,次要的不记;对于此次采访有用的记,无用的不记;容易忘掉的人名、地名、时间要记,不容易忘掉的故事情节不记。

为了更好地利用笔记本上的材料,在每次采访告一段落之后,还必须对笔记本进行一番整理。

整理笔记的好处是,可以是自己对于此次采访所得的材料有一个概括的、系统的认识,便于了解所得材料的完整程度。

从表面上看,整理笔记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实际上,整理之后可以节省许多反复翻检的功夫。

怎样整理自己的笔记本呢?

1、编写页码;

2、每一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典型细节之前,用粗体字加一醒目的小标题;

3、用各种不同的颜色、各种不同的符号在笔记本上标出“重点”;

4、每一本采访笔记的前面都要留出几页空白,按照已标出的标题和页码,编写出详细的“目录索引”;

5、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可以编写摘记或提要字数应为全部采访材料的百分之五左右,有时可占百分之十;

6、书写“封面”和“书脊”。

笔记本的“封面”应包括主要内容(用一个标题来概括)、采访时间、采访地点,以及素材利用情况(稿件刊载在什么报纸、刊物之上)等。

“书脊”上书写“标题”及年月。

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

“人民艺术家”老舍曾经对初学写作的年轻人说过:

“先搜集材料,越多越好”。

我们常说:

“搜集材料要以十当一,使用材料要以一当十”。

但是,如果不想办法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让大量的有生活气息的材料“烂”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呢?

第一,细心检阅采访得来的全部材料,尽量把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新闻素材是进入记者视野并被记者所意识、所采撷的生活现象,即从社会生活中摄取而来、尚未经过提炼加工的原始材料。

新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其中一部分被记者写入新闻作品。

这些被写到稿子里去的材料,成为新闻题材。

要提高新闻素材的利用率,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尽量把精彩的新闻素材转化为新闻题材。

第二,许多新闻素材可以用作背景材料,使新闻报道有纵深感。

我们常说“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比较,有纵的比较,有横的比较。

横的比较是甲事物同乙事物的比较;总的比较是过去同现在的比较。

我们笔记本里积存的大量的新闻素材,就是进行纵横比较的好材料。

第三,大量的新闻素材可以作为新闻记者的生活积累,帮助记者捕捉和深化主题。

第四,掌握十八般武艺,搞好新闻素材的综合利用。

新闻素材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记者的技艺不全面。

譬如新闻、通讯、调查报告、记者来信、记者述评、评论、杂谈、散文、特写等。

如果会写各种体裁的东西,就可以给新闻素材找到更多的“出路”。

要把这些措施变为现实,最根本的一条是要勤奋。

明末大思想家黄宗羲,从十七岁开始苦读,每天天不亮起床,一直读到深更半夜才睡觉。

白天的八小时固然重要,夜晚的四个小时更为宝贵。

假若我们每天晚上七点半铺开稿纸,写到十一点半,按照每小时写半页稿纸(一百字)的写作速度计算,全年即可得十四万六千字。

有了这种勤奋写作的精神,许多精彩的新闻素材就不会再自己的采访本里烂掉了。

学会“抓问题”

我对“点子”的认识:

第一,“点子”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各种矛盾在记者头脑中的反映;

第二,记者在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各种矛盾时,并不是宝蓝一切,而是有选择的,有重点的。

要集中反映那些从全局看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

第三,这些重大问题和突出矛盾解决起来十分困难,以至于许多单位面对这些问题和矛盾一筹莫展;

第四,正当许多单位迫切需要典型经验对他们进行指导的时刻,你发现某一个单位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及时地捉住这个典型、这个问题、这个矛盾,详尽地报道他们解决这个问题的经过和经验,这样的报道才算整整抓到了“点子”上。

由此可见,要想抓到点子上,必须从关心现实生活开始,必须从研究现实生活存在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开始。

在如此纷繁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抓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呢?

一、要注意研究同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紧密相连的一些问题。

二、要注意研究当前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对实际工作能起推动作用的问题。

三、要注意研究一定时期内成为争论焦点的问题。

四、要注意研究人们议论纷纷的问题。

“问题”和“题材”不等于“主题”

主题这个概念,本来是文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专用术语。

在音乐创作中,主题值得是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个完整或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为乐曲的核心,亦为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

在文艺创作中,主题又叫“主题思想”,也就是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造型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主题思想是作品内容的核心,是作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接几个,也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

由于主题这个概念同非文学作品所使用的“中心思想”相类似,所以,在研究新闻作品时,也常常借用这个术语。

新闻作品的主题是记者对于自己在新闻报道中所反映的某种生活现象和某周社会问题的基本看法和态度。

所谓问题,指的是需要解决的矛盾,活着是要求回答和解释的题目。

一篇新闻作品,如果带有一定的指导性,那么,它必须提出一个什么问题,然后加以分析。

新闻作品中提出来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迫切需要解决的各种矛盾。

我们在深入实际的过程中,敏锐地抓住了人们群众迫切需要回答的、实际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算抓准了问题。

“题材”与“主题”也是不相同的。

题材指的是作品中具体描写的、体现主题思想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主题是指通过作品中具体描写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所表达的作者的某种倾向、某种思想。

作品的主题思想要靠题材来表现。

如果没有题材,主题思想的表现就成了一句空话。

然而,主题思想对于题材又不是完全消极的依从关系。

主题思想一旦形成,又会对题材起统帅作用。

题材表现主题、主题统帅题材,这就是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搞清这些后,作为一个好的新闻记者,不应该满足于会抓问题。

有时,及时抓住了一个重要问题,,又选取了好的新闻题材,如果不能孕育和提炼出深刻的主题思想,那么,写出来的稿子仍然是苍白无力的。

我们应当力求将自己想要反映的问题“吃透”,从中提炼出较深刻的主题思想。

孕育主题的途径

新闻作品的主题孕育至少有两条途径:

第一条途径是记者借助于长期的生活积累,包括素材积累和思想积累,初步形成了自己对生活的一些认识和见解。

在采访实践中,一旦受了某一生活事件的触发,就会孕育出比较深刻的主题思想。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

“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通过这篇通讯的采访,我开始懂得记者的生活积累同作家的生活积累是同等重要的。

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积累生活,积累素材,积累思想,那么,这些“积累”就有可能帮助我们孕育和提炼比较深刻的主题思想。

主题言语的第二条途径是记者通过采访、搜集,从所获得的新闻素材中分析、归纳而逐渐形成的。

在新闻实践中,这种类型比前一种类型要普遍得多。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只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当然也不例外。

记者开始采访时,并没有形成什么明确的主题思想。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不断地受到生活事件的启发和感染,边采访,边思考。

当他对此次采访所获得的材料作了系统的分析和归纳之后,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就孕育而成了。

以上所谈的两个途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从上面所举的两个事例中可以看出,者两种方法常常互相渗透和交织在一起。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一生中的生活经验,都或隐或现对形成作品的主题思想起作用。

无论是采用哪一条途径,主题的形成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当记者观察、体验生活,或研究事实、材料时,某些事件或人物,某些问题或事例深深地触动了自己的思想,记者受了感动,得到启发,于是,从这些新闻素材中“发现”了它的意义,从这些问题中“找”到了矛盾的症结,“悟”出了最本质的东西。

这一切,逐渐地在自己的脑海里集中起来,明确起来,突出起来,最后会觉得“豁然开朗”。

到了这个时候,一篇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就应运而生了。

主题的提炼与深化

当某一种新鲜的、能给人以启发的思想刚刚萌生的时候,尽管记者本人也觉得很兴奋,但不一定一下子就能揭示出这一思想的本质。

新闻作品的主题思想萌生之后,还必须下苦功夫去“开掘”,去“深化”。

怎样才能把主题思想提炼得更鲜明、更深刻呢?

我觉得应该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要深化主题,必须“立主脑”,“减头绪”,使稿件中所表达的思想高度集中,高度凝练。

我刚当记者的时候,采访写作的毛病是“快而浅”。

后来,在采访上注意下功夫了,每次都搜集大量的新闻素材,但是,却不善于提炼,往往被许多的生活素材所包围。

由于自己没有产生明确而集中的思想,所以,对大量的生活素材无法取舍,这也想写,那也想写,“大而杂”,“全而浅”,真有点像高尔基讽刺过的那样,“把鸡毛和鸡一起炒”。

二、提炼和深化主题必须尽量挖掘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个性。

毛泽东同志说过:

“要完全地反映整个的事物,反映事物的内部规律性,就必须经过思考作用,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就必须从感性认识跃进到理性认识。

”所谓提炼和深化主题,从哲学上说,就是记者对事物(或问题)由感性认识到达理性认识的一个“飞跃”。

通过提炼,对客观事物有了完整的认识,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和个性特征,就是抓住了主题,就是深化了主题。

那么,究竟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呢?

怎样开掘事物的主题呢?

“写人”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人物“思想”的发掘,要全力寻求出支配人物一切雅兴举止的那种思想的“最高点”。

因为,只有它才是人物全部活动的内部根据、内部推动力。

“记事”的文章,要着力于对事件“思想意义”的探求,要在事件所显示的多方面的意义中找出最主要、最动人、最深刻的哪一点。

因为,只有它才决定着事件的主要本质。

三、要深化主题,最主要的是要深入到生活的底层,去观察、去体验、去感受。

记者对稿件中揭示的思想感受到什么程度,主题也就深化到什么程度。

新闻记者是和时代一同进击的战士。

他们反映变革中的新人新事,歌颂光明,批评谬误,同人民一起朝着胜利的目标前进。

不能设想,一个对生活冷若冰霜、对一切都失去感觉的麻木的人,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

探索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二者是辩证法的一对范畴。

新闻作品的内容是有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构成的:

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内容的统一。

新闻作品的形式就是新闻作品内容的组织构造或外在的物质显现。

新闻作品的结构、语言、体裁等等,就是作品形式得以显现的手段。

关于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地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也一样:

你要想把内容从相识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

思想和形式、形式和思想的这种活的联系,或者,更正确地说,这种有机的统一和同一是只有天才性才有的资产。

单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