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1052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1.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docx

高分作文素材综合素质1

主题一自立自强

主题分析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的品质,对于每个人

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而奋斗,是当代社会的热点问题。

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也曾经

考查过该主题,因此需要广大考生给予重视。

题目

梁启超先生曾领导戊戌变法,是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还培养出建筑学家梁思

成等9位杰出子女。

他以一篇《少年中国说》激励了无数年轻人,其中的“少年强则

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更是成为很多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动力。

要求:

请结合教师职业,以“自立自强”为主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自立自强是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提倡的精神。

从古代的先辈披荆斩棘建立家园,

到近代因为贫弱受尽外邦欺凌,我们认识到,唯有自立自强才能使自己昂首立于世。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家庭中孩子数量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家庭反而不敢让子女独立做

事。

过多的保护使得自立自强的精神越发显得珍贵,这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论据

1.爱迪生:

成为“发明大王”

爱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贫困,他的“学历”是一生只上过3个月的小学。

老师因

为总被他古怪的问题问得张口结舌,竟然当着他母亲的面说他是个傻瓜,将来不会有

什么出息。

爱迪生虽未受过良好的学校教育,但凭个人奋斗和非凡的才智,自信、自

强、自立,获得巨大成功。

他自学成才,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热情和精力从千

万次的失败中站了起来,克服了数不清的困难,成为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

他发明

了电报自动记录机、留声机,实验并改进了电灯(白炽灯)和电话。

在他的一生中,

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新发明,因此被誉为“发明大王”。

2.大卫·洛克菲勒:

金山上的自强者

大卫·洛克菲勒是洛克菲勒家族的第三代,是兄弟中最小的一个,也是最出色能

干的一个。

1915年,大卫出生于纽约市,当时他家虽已有亿万财产,可他在童年时

代没有享受过任何超级富豪的生活,穿着和雇工一样的普通衣服,生活既简单朴素又

紧张快乐。

他每周只能得到三角的零用钱,同时还必须准备一个小账本,按父亲的要

求将三角钱的使用去向登记在上面;经检查后,如果使用合理,还能得到奖励。

大卫

得到的零用钱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十一二岁时,每周能得到一美元;十五岁时,

每周能得到两美元左右。

因此当大卫长大后离开家时,已拥有许多账本。

大卫为了挣到更多的钱,便设法取得了为全家人擦皮鞋的特许权。

然而,他必须

在清晨六点以前起床,以便在全家人起床前完成工作,擦一双皮鞋五分钱、一双长筒

靴一角钱。

正是一直坚持着自力更生的理念,才使得大卫·洛克菲勒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

他的事业不在石油上,而在大名鼎鼎、位列世界十大银行第6位的曼哈顿银行上。

任该银行执行委员会主席兼总经理以后,使该银行从资金20亿美元上升到资产净值34亿美元。

 

3.李嘉诚:

逼迫儿子自立门户

香港巨富李嘉诚的两个儿子李泽钜和李泽楷都以优异的成绩从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

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

“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

你们还是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来证明你们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于是兄弟俩去了加拿大,一个搞地产开发,一个搞投资银行。

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

正是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自立、自强之路,陶冶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4.尼克·胡哲:

生命的奇迹

胡哲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

他天生没有四肢,只在左侧臀部以下的位置有一个

带着两个脚趾的小“脚”。

尽管身体残疾,但父母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育。

胡哲的父

亲是一名工程师,母亲是一名护士。

6岁时,父亲教他如何用身体仅有的“小鸡脚”

打字;而母亲则为他特制了一个塑料装置,好让他学会“握笔”写字。

8岁时,父母

把他送入小学。

因身体残疾,胡哲饱受同学的嘲笑和欺侮。

10岁时,他曾试图在家

中的浴缸溺死自己,但没能成功。

19岁时,他打电话给学校,推销自己的演讲。

被拒绝了52次之后,他获得了一个5分钟的演讲机会和一份50美元的薪水,开始

了自己的演讲生涯。

2003年胡哲大学毕业。

2005年出版DVD《生命更大的目标》,同年被提名为“澳大利亚年度青年”。

2008—2009年胡哲两次来到中国各所高校举行演讲。

2010年出版自传式书籍《人生不设限》。

2011年做客香港凤凰卫视电视谈话性节目《鲁豫有约》。

2013年5月14日开启东南亚巡回演讲。

2014年出版书籍《坚强站立:

你能战胜欺凌》。

2015年出版书籍《爱情不设限》。

靠着自身的毅力,尼克·胡哲成了当代年轻人心目中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榜样式人物。

理论论据

1.“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

是好汉。

──陶行知《自立歌》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3.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雷锋

4.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5.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

6.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罗曼·罗兰

7.自助者天助。

——英国

8.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

——拿破仑

9.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

——德国

10.人类要在竞争中生存,便要奋斗。

——孙中山

参考范文

寄言自立者 勉励共自强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物流业获得迅猛发展,它在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

导致了部分高校学生懒惰恶习的形成。

有学子将积攒的脏衣服寄回家洗,再通过快递

寄回的行为实在引人深思。

古语有云: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

骨气,锻造学生吃苦耐劳的品格,需要教师支持助力!

常立志,立长志,培养自立自强精神,当从自身做起。

当今青少年受时代氛围的

鼓励、身边环境的影响、科学技术的感染,或多或少都会对自己的未来规划有一定的

期许,从而立下或宏伟或朴实的志愿。

然而常立志,能否立下长志?

立下长志,又能

否有所坚持?

这是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通过日常行为、精

神鼓励等方式去引导学生在立志之初便制订明确的计划。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

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自立自

强,从小事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会的事情尝试做;自立自强,从教师做起,作为教师,我们要身体力行,用言传身

教为学生树立榜样;自立自强,从学生的第一个志愿做起,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观

察、注意引导,在学生实现理想的路途中提供助力。

养不教,父之过,塑造自立自强品性,应从父母做起。

现今,多数家庭都出现了孩子关爱过多,甚至溺爱的现象。

父母不忍心责骂孩子、爷爷奶奶全力呵护孩子、外公外婆极力包庇孩子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值得思考。

尽管这种家庭庇护的初衷是让孩子少受点苦、少受点挫折,但是费尽心思的爱却没有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长。

爱是一个抽象词,世界上有太多的行为都打着“爱”的幌子。

虽然爱的定义有无数种,但唯一不变的是,爱唯一真正的目标是心灵的成长,而心灵的成长离不开品性的自立与行为的自强。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随时提醒父母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足,使孩子在家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父母明白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等。

教不严,师之惰,锻造自立自强灵魂,教师应尽心竭力。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给孩子一切,包括放弃自己的幸福来给予孩子,这种溺爱的给予是给孩子最大的毒药。

”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精神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支持,为学生提供可以自由选择、畅快交流的成长空间,提供身心锻炼、毅力培养的机会,充分信任并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

从小事做起,从学校做起,鼓励并监督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努力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使学生迈出树立自立自强精神的坚实一步、树立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避免社会热议.高校学子寄洗脏衣服一事,更在于对学生个体的塑造和集体品性的培养。

培养学生自

立自强的品性,要从学生自身做起,从家庭管教方式起步,从教师培养监督肇始,这

样我们定会在不远的将来看到有责任、有担当、自立自强的中国希望!

范文点评

1.文章紧紧围绕“树立学生自立自强品性”这个核心论点,采用主题分析法,分

别从学生、家长、教师三个角度设立分论点展开论述,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2.论述有理有据,结合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说服力很强。

3.语言流畅,节奏性较强,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十足。

主题二终身学习

主题分析

“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为一名

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践行。

因此,

广大考生要以此作为热点话题进行备考。

题目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一

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

中指出:

“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

要求:

请结合教师职业,以“终身学习”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

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古已有之。

早在孔子生活的时代,就有终身教

育的思想意识。

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倡导终身教育,主张“活到老,干到老,学

到老,用到老”。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

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

需要。

事实论据

1.爱因斯坦的“大圆与小圆”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有人问爱因斯坦:

“您可谓物

理学界空前绝后的人了,何必还要孜孜不倦地学习?

何不舒舒服服地休息呢?

”爱因

斯坦并没有立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找来一支笔、一张纸,画了一个大圆和一个小圆,

说:

“目前,在物理学这个领域里可能是我比你懂得略多一些。

正如你所知的是这个

小圆,我所知的是这个大圆。

然而整个物理学是无边无际的,小圆的周长小,即与未

知领域的接触面小,所以感受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少;而大圆与外界接触的这一周长大,

所以感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多,会更加努力去探索。

学无止境,既是指引我们今后工作生活的导航,也是我们践行终身学习的目标。

2.毛泽东“活到老,学到老”

“活到老,学到老”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

他常说: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

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

”因此,无论是在戎

马倥偬的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求知,

为了解决中

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毛泽东孜孜不倦地从大量的书籍中汲取营养。

他总是挤时

间读书,有时白天实在忙不过来,就减少夜晚的睡眠时间。

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

他每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

即使每次外出,

他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在当地借些书来读。

3.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活到老、学到老

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的践行者,84岁开始学习使用电脑,

86岁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后来又打算当“博客”。

不想落后于时代的于光远,以乐观

的生活态度治学为文、安度晚年。

头顶“著名经济学家”桂冠的于光远晚年又开始攀

登文学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称“21世纪文坛新秀”。

90岁之前,于老出版了75

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记》《窗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们》《周扬和我》

《我的编年故事》等。

4.季羡林大师的温软与寂寞

季羡林大师91岁时还坚持写作,人生七十古来稀,他认为人活到80岁已经不

错了,自己早已“视死如归”了。

然而正是这种乐观态度,才使得季老一年年越发显

得硬朗。

此后随着岁月的增长与流逝,他又写出了《虎年抒怀》《九十抒怀》。

他说,

研究谈不上了,就是不愿待着,待着是很无聊的事情,每天接受医生护士的检查照顾,

吃药打针喝水吃饭,实在是没有什么意义,还是写些东西好。

于是,每天他都坚持着。

温家宝曾五次看望季羡林,并称:

“您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

您写的作品,如行云流水,叙事真实,传承精神,非常耐读。

”“您写的几本

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您在最困

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

”“您一生坎坷,敢

说真话,直抒己见,这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5.钱伟长90多岁高龄仍坚持学习

钱伟长认为,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不会老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他说:

“我

36岁学力学,44岁学俄语,58岁学电池知识,不要以为年纪大了不能学东西,我

学计算机是在64岁以后,现在也搞计算机了。

”90多岁高龄时,他还表示“到现在,

晚上9点以后是我的自学时间”。

学习问题是一个关系国民素质的基本问题,也是一

个常说常新的问题。

可以说,学无止境,对学习的讨论也无止境。

有关学习重要性的

问题,古今中外都有精辟的论述。

孔子讲:

“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培根也说:

“读书

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可见,学习不但可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使我

们始终在思想观念上与时代接轨、在行动上与时代保持一致,而且可以提高我们的能

力、增长我们的才干,这对工作的推动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古人云“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即把修身放在第一位。

而学习的过程,也是修身的过程。

6.董必武晚年仍然坚持练字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总是勤于练字。

他晚年的时候到户

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

写字;如果坐得高,就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画。

散步时,他以手杖

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

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

挺拔,人称“董体”。

理论论据

1.学而不已,阖棺乃止。

——孔子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

4.一个人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不应停止。

——杜威

5.无论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的教育内容多么丰富,目的多么明确,这种教育不应

随着发给学生毕业证书而告结束。

从学习转到劳动是男女青年生活中极其重大的一步。

——苏霍姆林斯基

6.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颜之推

7.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陶行知

参考范文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描绘斑斓多彩人生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的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

人生就像一张白纸,而人就是这张白纸的创造者,决定着这张白纸的“命运”:

或是

浓墨重彩,或是平白浅淡,或是眼花缭乱。

一个经常说生活无聊的人,他的生活一定

只是一张白纸,因为他从来没有用心在这张白纸上涂抹色彩、描绘画卷;而一个对生

活充满热情的人,他的生活一定是一幅多彩的画,因为他一路都在为之填补丰厚的知

识、成熟的阅历、深沉的思考。

平淡的人生触手可得,可多彩的画卷才能绽放生命最

美的花朵。

描绘美好人生画卷,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

非学无以立德”,古有大家将读书视为信仰;“只有保持学习,才能让我看到生活的希

望”,今有名门为了读书而废寝忘食。

终身学习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自古就有“学

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辩证精神,也有“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人生乐趣。

为教师,我们当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了自己能够获得长足的进步和不停歇的发展

去适应社会需求,为了自己能够不断开阔眼界和充实自身去坚定进取。

这样不仅能够

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还能够通过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从而形成良好

的学习氛围。

描绘斑斓人生画卷,应该找准终身学习的方向。

人生如同画卷,描绘美丽的图景

需要明确绘画元素的构成、预先思索颜色的取舍。

也就是说,要找准学习和进取的方

向。

毕竟术业有专攻,多且杂地涉猎各个领域,难以内化,空读百书仍不得学习的门

径;精而专地研读某一个方面,思考消化,读过经典才能发现治学的方法。

作为立志

终身学习、不断进步的教师,我们当发掘自身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进行学习,

在正确的方向中开始描绘斑斓的人生画卷。

描绘独特人生画卷,应该坚持终身学习的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

”描绘人生图景,空想无用,实践为王。

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时间的海绵里挤水,

在生活的点滴中实践,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立下的终身学习的誓言,努力充实并丰富

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终身学习理念由一时的兴起到审慎的选择再到踏实可观的具体

实践。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能决定人生色彩的除了先天不可更改的客观条件,还有后

天主观的持续不断的学习热忱。

决心学习、立志学习,选择方向、准确学习,立足实

践、踏实学习,只要坚持如上思想,我们终将涂抹出美丽的人生色彩,描绘出独一无

二的人生画卷!

范文点评

1.结构合理,层次清晰。

五段三分式的结构清晰地阐述了三个分论点,即树立理

念、做好选择、有所坚持,层层递进、步步升华。

2.论据充实,名言、古语引用恰当,文化内涵深厚。

3.语言流畅,用词精致。

 

主题三师生关系

主题分析

教育是师生交往的过程,而师生关系则是学校育人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

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学生个性心理、

社会能力和创造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新时代下每个

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题目

材料一:

部分地区《各年级师生关系状况调查表》显示:

50%以上初、高中老师认为目前

的师生关系融洽,77.7%的初、高中生认为目前的师生关系一般。

虽然只是在部分

地区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抽样调查,但是也能客观地反映我国目前中学师生关系是不容

乐观的,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材料二:

重庆市奉节县吐祥中学,一群学生在课堂上对老师拳脚相向,大打出手。

几名学生上完体育课回教室迟到了,老师当场予以指责。

由于老师的语言不当,

致使学生和老师相互用脏话辱骂了起来。

随着矛盾不断加剧,最后言语攻击演变成肢

体冲突,好几名学生冲上了讲台,一名男生更是脱下了自己的外套,罩在老师头上,

对老师进行推搡。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

理清楚,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

解题思路

师生关系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

教学活动的正常有序都必须依赖

于良好的师生关系。

当前,师生关系并不是很和谐,部分教师不顾职业道德和法律约

束随意对待学生,而部分学生也缺乏最基本的尊师重道的教养。

所以,如何建立良好

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障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是当前迫切需要

解决的问题。

事实论据

1.杨时和游酢:

程门立雪

北宋大学问家杨时,在40多岁时与好友游酢一起去向程颐求教。

凑巧赶上程

颐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

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不一会儿,下起了鹅毛大雪且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

游酢实在冻得

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拦住了。

程颐一觉醒来,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个

“雪人”。

2.唐太宗李世民:

教子尊师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少有的明君,开创了

“贞观之治”的盛世。

李世民懂得国家要实现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教诫太子诸王是

“当今日之急”。

因此,

他给几个儿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的人,而

且一再告诫他们一定要尊重老师。

一次,太子的老师李纲因患脚疾不能行走。

怎么

办呢?

在封建社会,后宫等级森严,除了皇帝和他的后妃、子女可以坐轿外,其他

官员不要说坐轿,就连出入也是诚惶诚恐。

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轿进宫讲学,

并诏令皇太子亲自迎接老师。

后来,唐太宗又叫礼部尚书王珪当他第四个儿子魏王

的老师。

有一天,唐太宗听到有人反映魏王不尊敬老师,便十分生气,还当着王珪

的面批评儿子说:

“以后你每次见到王珪,都要如同见到我一样尊敬,不得有半点放

松。

”从此,魏王见到老师王珪,总是好好恭迎,听课也认真了。

3.居里夫人:

不忘受业恩师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

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

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

们的敬仰。

尽管如此,她对自己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

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

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

一大笔旅费,因而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

当时居里夫人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

理解老师的心情,于是不仅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

居里

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觉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

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

当时,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在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

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妇人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并亲自推着她走上了

主席台。

这位老妇人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

动,报以热烈的掌声,老人也激动地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

在成为一位伟

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4.叶圣陶先生:

和学生做朋友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一所小学当教师时,就给自己提出:

“我要做学生的朋友,我要

学生做我的朋友。

”他也的确做到了,和学生亲密无间。

他给学生上课,常讲小故事、

小童话,学生特别爱听。

他在校园里种花、种草,美化环境,给学生创造优美的学习

环境。

他对待学生,无论是聪明的、愚笨的,衣着干净的、肮脏的,都一样和蔼、一

样亲热。

叶圣陶先生当时只有17岁,而学生都是十一二岁的,虽然他长得比较瘦小,

和学生差不多高,

但是学生都喜欢他、尊敬他。

5.李桂林、陆建芬夫妇:

在绝壁上播撒知识的种子

甘洛县乌史大桥乡二坪村,是凉山北部峡谷绝壁上的彝寨。

村民上下绝壁都要攀

爬5架木制的云梯,因此一年也难得下绝壁一次。

在如此艰险的环境下,从汉族地区

来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扎根这里19年,把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彝寨,为村民走出彝

寨架起“云梯”。

悬崖上,二坪小学的校舍在暮霭中格外宁静。

孩子们在凹凸不平的木桌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