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07473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docx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

《机械原理》课程学习指南

说明:

为配合学生《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根据机电工程学院本科《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本课程基本情况、性质、任务、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的处理、学习参考书、考核要求及各章节重点、难点等均在本学习指南中做岀了较详细的说明。

同时针对各章的不同要求,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自测练习题,学生通过自测检查可以发现自身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

一、课程基本情况、性质、研究对象和任务

总学时:

56学时,课堂教学:

50学时,实验教学:

6学时。

先修课:

大学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等。

《机械原理》是高等工业院校机械类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在整个教学计划中,以主干课程的角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主要研究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动

力学分析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基本理论,包括各种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问题,常用机

构的设计问题,机器动力学问题和机械运动系统设计的问题。

它的主要任务是: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学和机器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常用机构的分析和综合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机械系统运动方案创新设计的能力。

二、教材及多媒体课件说明

1.教材:

本课程教材选用由刘会英、杨志强、张明勤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校机电工程规划教材《机械原理》。

本教材内容精炼、结构合理、理论性强,是“^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由于计划学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教材所有内容一一进行详细讲解。

因此,学生应该抓住每章节的重点、难点,搞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并注意寻找同类问题间的内存规律。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将问题由“繁”变“易”,将课本由“厚”读“薄”。

2•多媒体课件:

机械原理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本校机械基础学科组集体创作的,它综合了图、文、声、像、二维图形、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手段,经科学、合理的重组、整合、加工,构筑了一种虚拟实际场景的教学氛围。

对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增强工程实践意识以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应该提醒的是,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学习时,不能将注意力只集中在丰富多彩的课件画面上,而忽视对课程内容的关注和理解;课堂学习中,由于信息量较大,课堂进度较快,应注意对重要内容作记录,并在课下及时复习和总结。

三、学习参考书

《机械原理》孙桓陈作模主编

《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

《机械原理学习指南》孙桓主编

主编

葛文杰主编

焦映厚编

《机械原理辅导与习题》申永胜

《机械原理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机械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

四、关于课程的考核

《机械原理》课程的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平时成绩(包括课外作业、课堂出勤、课堂表现等情况)20%

•实验成绩(未完成规定实验者不得参加期末考试)10%

•考试成绩(未参加期末考试的该课程无成绩)70%

五、各章基本内容、重点难点及自测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本章要求

1掌握机械原理学科的研究对象及机械、机器、机构等名词概念;

2•了解机械原理学科的研究内容、发展趋势及学习特点。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机械原理课程的研究对象是机器和机构,对于机器和机构的含义和特征应能清楚地掌握,这是本章的重点。

同时,要注意课程的性质和学习特点。

至于课程内容的几个方面及发展趋势,有一初步了解即可。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机构中的构件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所组成的,这些零件间产生相对运动。

A.可以;B.不能;C.不确定

3)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

A.机器较机构运动复杂;B.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

械功或转换能量;

C.机器能变换运动形式。

4)一种相同的机构机器。

A.只能组成相同的B.可以组成不同的C.只能组成一种2.简答题

1)什么是机械、机器、机构、构件、零件?

各举一例说明。

2)《机械原理》课程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一)本章要求

1.了解机构的组成。

搞清运动副、运动链、约束、自由度等基本概念。

2.掌握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方法。

能将实际机构结构图绘制成机构运动简图;能看懂机构的运动简图并以此表达自己的设计构思。

3.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判断方法。

能准确识别机构中存在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作出正确的处理。

能对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作出判断。

4.了解平面机构组成原理及结构分析方法。

能够将简单机构分解为机架、原动件和若干基本杆组,并正确判断机构的级别。

学会根据机构组成原理对简单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一是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二是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至于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内容,属于拓宽知识面性质的内容,不作重点要求。

在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其关键在于如何根据相接触的两构件间的联接方式分析确定两者的运动性质,即判定运动副种类。

此外,在运动简图上绘制构件时,只表达与运动有关的因素,与运动无关的因素(如构件复杂的外形)应略去。

在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中,有关虚约束的识别及处理是本章的另一个难点,但不是重点。

因此,只要对虚约束有一明确的概念,并对机构存在虚约束的一些常见情况能够作出识别和判断,以便正确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即可。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两构件通过面接触

而构成的运动副为,它引入个约束。

2)根据平面机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由加和组成。

3)机构中相对静止的构件称为,机构中按给定运动规律运动的构件称为。

4)杆组是自由度等于的运动链。

A.1

B.0

原动件数

5)某机构为川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A.至少含有一个川级杆组B.至少含有三个基本杆组C.含有基本机构和二个基本杆组

6)机构中只有一个。

A.原动件B.从动件C.机架

7)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

这时其自由度等于。

A.1B.0C.2

2.计算分析题

1)画出下图所示各机构的运动简图。

(a)

(c)

2)计算下图所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并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

(在计算中,如有复合铰链、局

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应说明)

(a)

FG

(b)

 

3)下面所示两图分别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

试:

计算图示各机构的自由度,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

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用简图表示其修改方案,并对其合理性进行验证。

 

 

(a)

4)分析右图所示机构的杆组组成,画图表示拆杆组过程并指出各级杆组的级别和机构的级别。

1若构件1为机架、构件5为原动件,分析机构组成;

2若构件2为机架、构件3为原动件,分析机构组成。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性能分析

(一)本章要求

1•了解平面机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的目的和不同方法

2•掌握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的基本方法。

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及“三心定理”,能够运

用瞬心法对简单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能够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和加速度分析。

3.掌握机构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运用图解法或解析法对平面机构进行动态静力分析;熟悉移动副、

转动副及螺旋副中摩擦力的确定;对机械效率、自锁有明确的概念。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其中包括瞬心法和矢量方程图解法。

本章的难点一是运用瞬心法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二是运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平面机构进行加速度分析。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在由6个构件组成的机构中,瞬心总数为个,其中有个相对瞬心,有个绝对

瞬心。

2)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动,牵连运动为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式加速度。

3)在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时,影像原理适用于各点之间速度和加速度关系。

A.任意构件上;B.同一机构上;C.同一构件上。

4)机械效率等于功与功之比,它反映了输入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5)平面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作用在;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

驱动力作

用在;用机械效率判断自锁的条件是:

6)当移动副中摩擦系数大于零时,滑块所受导路总反力的方向与滑块运动方向成。

A.直角;B.锐角;C.钝角

7)两运动副的材料一定时,当量摩擦系数取决于。

A.运动副元素的几何形状B.运动副元素间的相对运动速度C.运动副元素间作用力

8)一台机器空运转,对外不作功,这时机器的效率

1列出与图b速度多边形相对应的速度矢量方程式,并标明速度多边形中各线段所代表的矢量。

2列出与图c加速度多边形相对应的加速度矢量方程式,并标明加速度多边形中各线段所代表的矢量。

3求构件2的角速度32和角加速度&2。

要求写出计算关系式,并根据图中线段尺寸比例求出其大小,说明其方向。

4

利用影像原理,求出构件2上速度为零的点E和加速度为零的点F2。

3)在右图所示机构中,曲柄1上作用着驱动力矩M,滑块3上作用有工作阻力Q。

设已知机构尺

寸以及转动副中摩擦圆(图中虚线圆所示)。

若不计各构件的质量,试求:

构件2上运动副B、C处的反力方向和位置;构件1的转动方向31。

3)题图

第四章平面连杆机构

1•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演化方法。

对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及演化方式中的曲柄摇杆机构和摆动导杆机构要熟悉其结构组成和运动特点。

2•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特性的分析方法。

对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行程速比系数、传动角或压力角、死点有明确的概念;

3•掌握设计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方法。

能够按照给定行程速比系数、给定连杆位置或两连架杆位置运用图解法或解析法完成四杆机构各构件基本尺寸的确定。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一是铰链四杆机构基本形式的判断;二是四杆机构中急回特性分析、传动角压力角分析及死点位置分析;三是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本章的难点是平面四杆机构最小传动角的分析及按给定两连架杆位置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当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原动件应是,此时,机构的压力角为。

2)在曲柄摇杆机构中,若把摇杆变换为机架,则机构演变成机构。

3)—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若以滑块为机架,则将演化成机构。

4)在四杆机构中,能实现急回运动的机构有、、。

5)摆动导杆机构,当以曲柄为原动件时,传动角总是。

A.等于0o;B.等于90o;C•大于0o而小于900。

6)曲柄滑块机构中,若增大曲柄长度,则滑块行程将。

A.增大;B.不变;C.减小。

7)铰链四杆机构ABCD各杆长度分别为Iab=40mmlbc=90mm,Icd=55mm,lAD=100mm,

取AB杆为机架,则该机构为。

A•双摇杆机构;B•双曲柄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

8)为保证连杆机构具有良好的传动性能,应使传动角y和压力角a。

A.丫大些,a小些;B.丫和a都小些;C.丫小些,a大些

2•作图分析题

已知如下图所示曲柄滑块机构中,

1滑块的行程长度H;

2极位夹角B并计算行程速比系数

LAB=20mm|_BC=70mm偏距e=10mm试用作图法决定:

K;

3出现机构最小传动角的位置ABC'及最小传动角丫min;

4如果该机构用作曲柄压力机,滑块朝右运动是冲压工件的工作过程,请确定曲柄的合理转向和传

1•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及应用;

2•掌握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和适用场合,了解其及选择原则;

3•掌握并灵活运用反转原理,学会根据选定这一原理设计凸轮廓曲线的方法,了解在确定凸轮机构的基本尺寸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一是推杆几种常用运动规律的特点及适用场合;二是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三是凸轮机构压力角及运动失真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章的难点是在凸轮轮廓设计及分析中“反转法”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在凸轮机构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中,运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刚性冲击,而运

动规律会使机构产生柔性冲击。

2)右图所示几种凸轮机构中,的润滑条件和传力性能最好。

、减小基圆半径

定比尖顶推杆的大

)设计滚子直动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压力角超过许用值,则应

A、增大滚子半径B、增大基圆半径

8)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其压力角

A.为常数;B.随凸轮转动而变化;

2.作图分析题

1)右图所示一对心直动滚子从动杆盘形凸轮机构,凸轮工作轮廓由两段圆弧和两段直线光滑连接

而成,已知凸轮转向为逆时针方向,凸轮工作轮廓如图所示,要求:

1画出凸轮的理论轮廓;

2画出凸轮的基圆;

3标出从动杆的行程h;

4标出凸轮的推程角30、远休止角301、回程角30‘、近休止角3

5标出凸轮由图示位置按逆时针方向转过45°时机构的压力角a

2)图示为一偏心圆盘构成的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转向如图,要求:

1写出该凸轮机构的名称。

2

标出理论轮廓、基圆、图示位置的位移S。

3标出图示位置的压力角a及凸轮转过90°时的压力角aoco

4判断凸轮的转向是否合理,并简述主要原因。

第六章齿轮机构

(一)本章要求

1了解齿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掌握关于节点、节圆的概念及节圆尺寸与中心距、与传动比的关系。

3.了解渐开线的形成及性质,掌握渐开线齿廓的啮合特性;明确啮合线、啮合角待概念。

4.掌握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正确安装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熟悉一对标准齿轮正确安装使用时各尺寸参数之间的关系,明确理论啮合线、实际啮合线及重合度的含义。

5.熟悉渐开线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熟练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

6.了解渐开线齿廓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变位修正原理及变位齿轮的概念;

7.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直齿锥齿轮、蜗轮蜗杆的传动特点及基本几何尺寸的计算。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内容较多,学习时注意抓住以下重点:

一是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深入理解;二是外啮合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原理和设计计算。

对于其它类型的齿轮传动注意掌握其与直齿圆柱齿轮相比的特殊点。

本章的难点是:

一对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啮合条件、安装条件及连续传动条件的分析;变位齿轮;斜齿轮和锥齿轮的当量齿轮。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外啮合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

啮合条件是;渐开线锥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是;蜗杆

与蜗轮正确啮合条件是。

2)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外啮合传动时,两轮的圆总是相切并相互作纯滚动的,而两轮的

中心距不一定总等于两轮的圆半径之和。

3)渐开线标准齿轮除了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和顶隙系数为标准值外,还应当满足的条件

4)用齿条刀具加工标准齿轮时,齿条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加工正变位齿轮时,齿条

刀具中线与齿轮分度圆。

5)渐开线斜齿轮参数为标准值;

A.端面B.法向C.轴向

6)渐开线锥齿轮在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

A.大端B.小端C.齿宽中点处

7)渐开线齿轮的传动比不仅与两轮圆半径成反比,也与圆半径成反比,还与圆半

径成反比。

8)的圆称为分度圆。

A.齿厚等于齿槽宽处B.齿顶高等于齿根高处C.具有标准模数和标准压力角

9)渐开线齿轮传动的可分性是指不受中心距变化的影响。

A.节圆半径B.传动比C.啮合角

10)斜齿圆柱齿轮的当量齿数是用来的。

A.计算传动比B.

11)范成法加工齿数少于17的渐开线

A.标准直齿圆柱齿轮B.

12)正变位齿轮与标准齿轮相比其分度圆

A.变大B.

计算重合度C.选择铳刀及进行强度计算

时,一定会产生根切。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C.变位直齿圆柱齿轮

,齿顶圆,齿根圆<

_的方法来避免根切。

零变位

重合度要大于1

变小C.不变

13)当渐开线圆柱齿轮的齿数少于zmin时,可采用

A.正变位;B.负变位;C.

14)一对渐开线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是

A.模数要大;B.齿数要少;C.

2.分析计算题

1)两个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它们的压力角a=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

今测得小齿轮齿数乙=22,齿顶圆直径da1=120mm大齿轮齿数Z2=98,齿全高h2=11.25mm,试:

1判断这两个齿轮能否正确啮合传动,并说明理由。

若能正确啮合,求出其外啮合传动时的标准中

心距a;

2计算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d、齿根圆直径df1、基圆直径db1、齿距p1、齿厚S1和齿槽宽e1;

3若将该对齿轮放置在轴间距离为302mm的两轴上组成外啮合传动,求此时两轮的节圆直径"’

d2‘、啮合角a'、齿顶间隙C及传动比i12;并说明该传动此时是否为无侧隙啮合。

2)设有一对外啮合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已知两轮的齿数分别为Z1=30,Z2=40,模数m

=20mm压力角a=20°,齿顶高系数ha*=1,顶隙系数c*=0.25。

1试求:

齿轮1的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基圆直径db、齿距p、齿厚s、和齿槽宽e。

2当实际中心距a'=702.5mm时,两轮是否为无侧隙啮合?

此时,啮合角a'为多少?

两轮节圆直径"’、d2‘各为多少?

顶隙c为多少?

传动比i为多少?

3保持实际中心距a'和传动比i不变,若要实现无侧隙啮合,可采用什么类型的齿轮传动?

第七章轮系

(一)本章要求

1.了解轮系的分类和主要功用;

2.熟练掌握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会确定主、从动轮的转向关系;

3.了解行星轮系的选型及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熟悉行星轮系各轮齿数的确定方法。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是各种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本章难点是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及复合轮系中基本轮系的划分。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在轮系传动比计算中,iABH表示A、B两轮的传动比。

A.在转化轮系中;B.在实际轮系中;C.在周转轮系中。

4)含有蜗轮蜗杆的定轴轮系,确定各轮的转向关系。

A.可以用(-1)m法;B.只能用箭头法;C.可用箭头法和(-1)“法

2.计算题

1)在右图所示轮系中,已知各轮的齿数乙=Z3‘=80,z3=z5=20,齿数I的转速ni=70r/min,方向如图所

示。

试求齿轮5的转速的大小及方向。

2)已知右上图所示轮系中,zi=20,Z2=30,Z3=Z4=Z5=25,Z6=75,z?

=25,nA=100r/min,方向如图

所示。

试:

①说明该轮系类型名称及其组成情况;

②求nB的大小和方向。

第八章其他常用机构

(一)本章要求

1•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应用场合及设计要点;

2•了解几种常见的组合机构的组合方式、工作特点及主要应用。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内容难度不大,重点掌握几种常用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应用。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单销外槽轮机构中,槽轮的运动时间总是静止时间。

A.大于;B•等于;C•小于。

2)若要实现周期性间歇转动,且希望转角大小可调,可选取机构。

A、槽轮;B、不完全齿轮;C、棘轮。

3)在单向间歇运动机构中,棘轮机构常用于场合。

A.低速轻载;B.高速重载;C.低速重载。

4)当输入运动为连续匀速转动时,要求输出运动为单向间歇转动,可选用机构、

机构和机构。

5)能满足超越要求的机构是。

A、外啮合棘轮机构B、内啮合槽轮机构C、内啮合棘轮机构

6)棘轮机构中止动爪的作用是。

2•简答题

1)实现间歇转动的机构有哪几种?

哪一种间歇回转角可调?

那一种较适用于高速情况?

为什么?

2)右图所示为一摩擦式单向离合器,若以构件1为原动件,试问构件1在什么转向下能带动构件3同速转动?

在什么转向下构件1不能带动构件3转动?

第九章机械系统动力学设计

(一)本章要求

1.了解等效力或等效力矩、等效质量或等效转动惯量等概念的意义和计算;

2•了解机器运动速度波动的原因、特点以及相应的调节方法,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3•掌握刚性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了解平面四杆机构的平衡原理。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一是对等效力或等效力矩、等效质量或等效转动惯量的理解及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中飞轮转动惯量的确定;二是刚性转子静平衡和动平衡的条件、原理和方法。

(三)自测练习题

1•填空题

1)在机械系统的阶段,系统的动能增加,并且输入功大于总消耗功。

A.启动;B.稳定运转;C.仃车。

2)在研究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时,常采用等效力(或力矩)来代替作用在系统中的所有外力,它

是按的原则确定的。

A.动能相等;B•做功相等;C•力的平衡。

3)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构系统,假想用一个移动构件等效时其等效质量按等效前后相等的

条件进行计算。

A.动能;B.瞬时功率;C.转动惯量。

4)在机械系统速度波动的一个周期中的某一时间间隔内,当系统出现亏功时,系统的运动速度_

,此时飞轮将能量。

A.加快,储存;B•减小,释放;C•减小,储存。

5)在机械系统中安装飞轮后可使其周期性速度波动。

A.消除;B.保持不变;C.减小。

6)为了减小机械运转中速度波动的程度,应在机械中安装飞轮。

A.周期性和非周期性;B•周期性;C•非周期性。

7)不论刚性转子上有多少个不平衡质量,也不论它们如何分布,只需在个平衡平面内

分别加一平衡质量,即可达到动平衡。

两个;B.一个;C

静平衡的刚性转子是动平衡的;动平衡的刚性转子

机构总惯性力在机架上平衡的条件是

总惯性力合力为零;B•总惯性力合力偶矩为零;C•总质心静止不动。

第十章机械传动系统方案及机构的创新设计

(一)本章要求

1.了解机构选型的基本知识;

2.了解机构的组合方式及机构的变异方法;

3.了解工作循环图及拟定简单机械传动方案的过程。

(二)本章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机构的组合方式及机械传动方案的拟定过程。

难点为创新设计。

(三)自测练习题

1•已知原动件作等速转动,从动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