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963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完成时间

2012.6.25

指导教师

张云峰

职称

副教授

学生姓名

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

总体设计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程序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健壮性。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第一周、周1:

设计动员,分组,布置课程设计任务。

第一周、周2:

查阅资料,制定方案,进行程序总体设计。

第一周、周3~第二周2:

详细设计,系统调试。

第二周、周3:

整理,撰写设计报告。

第二周、周4-周5:

验收,提交设计报告,评定成绩。

 

课程设计成果

1、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份

2、源程序清单一份

3、成果使用说明书一份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能够全面、深刻地掌握数据库系统的设计流程。

根据在数据库原理课程中所学到的数据库理论知识,结合某个具体的实际需求,最终开发出一个较为实用的数据库系统。

二、 课程设计的要求

1、明确课设任务,复习与查阅相关资料。

2、可以根据老师给出的设计题目,在两周时间内完成其中某一个题目的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的数据库系统设计。

如果学生自拟题目,需经指导教师同意。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不能抄袭,设计完成后,将所完成的工作交由老师检查;要求写出一份详细的设计报告。

4、按要求完成课设内容,课设报告要求文字和图工整、思路清楚、正确。

5、应用程序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6、程序具有一定的健壮性。

三、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1、系统需求分析

(1)信息要求:

指用户需要从数据库中获得信息的内容与性质。

数据库中需要存储那些数据。

(2)处理要求:

用户需要完成什么处理功能,对处理的响应时间有什么要求(给出功能模块图)。

(3)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

2、概念结构设计

(1)逐一设计分E-R图,合并分E-R图,生成基本E-R图。

(2)若在合并中存在属性冲突、命名冲突以及结构冲突,给出解决方法,若存在不必要的冗余,则消除并给出设计方法。

(3)基本E-R图中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

3、逻辑结构设计

(1)给出由E-R得到的关系模型:

并注明转换过程中应用的规则;

(2)数据模型的优化;

(3)分析这些模式对于应用环境是否合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

(4)用户模式设计;

(5)在数据库中一般使用英文名字,在用户视图中则一般使用符合用户一贯的中文命名法;

(6)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4、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各张表,包括字段名称、中文含义、数据类型、长度、完整性约束、索引定义、字段说明;

5、数据库实施

(1)使用T-SQL语句实现数据库表;

(2)使用T-SQL语句创建必要索引;

(3)使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数据库视图;

(4)用T-SQL语句实现必要的存储过程及触发器。

6、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实施和维护

(1)应用程序的编码和调试;

(2)按模块分析所编写的应用程序;

(3)给出截图(标明图号)简单阐述该模块的基本功能;

(4)给出该模块的设计思路,针对难点部分应该进行详细的阐述;

(5)结合程序代码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法。

(不要过多书写源程序代码,代码只是用于说明具体设计方案的)

7、小结

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大小、自己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收获与体会、本系统的不足之处以及可改进的地方,还应说明系统的特色、新的发明、创造等等。

四、课程设计报告(论文)排版打印要求

论文必须使用标准A4打印纸(29.7厘米×21厘米)、以Word格式编排打印,英文及阿拉伯数字为TimesNewRoman。

页面上、下页边距各2.5厘米,左页边距2.5厘米,右页边距2.2厘米,并按如下要求排版:

(一)封面

封面所填内容文字格式为宋体、三号字。

题目较长的,可以分成两行填写,并注意上下匀称。

保持封面线形、位置及长度,不得随意改变。

(二)内容摘要

摘要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字居中排印,然后隔行打印摘要的文字部分,摘要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内容摘要与关键词应占一页,不设置页码。

(三)关键词

关键词与内容摘要同处一页,位于内容摘要之后,空一行,另起一行并以“关键词:

”开头(黑体字),后跟3~5个关键词(字体不加粗),关键词之间空一字,其他要求同正文。

关键词如需转行应同第一个关键词对齐。

(四)目录

题头“目录”应居中,黑体、小二号字,“目”与“录”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

段前1行,段后0.5行。

然后,隔行打印目录的内容。

目录列至正文的2~3级标题以及附录、参考文献和致谢所在页码,标题与页码之间加“…………”连接,并应使用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的“插入-索引和目录”自动生成,内容打印要求与正文相同。

目录页不设置页码。

(五)正文

正文必须从正面开始,并设置为第1页。

页码在页末外侧打印,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1.标题与字号

论文题目为黑体、二号字,居中,段落设置为:

段前1行,段后1行。

论文每级标题的层次代号及字体字号见下表:

报告层次代号及说明

层次名称

示例

说明

第1章 □□…□(小二号黑体)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章序用阿拉伯数字

1.1└┘□□…□(小三号黑体)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1.1.1└┘□□……□(四号黑体)

└┘└┘

(1)□□…□└┘□□…□□…□□□□…(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题序空二格书写,以下内容接排

↑↑

版心左边线版心右边线

正文一律使用标准小四号宋体字,段落开头空两个字,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2.图表

正文中的插图应与文字紧密配合,文图相符,内容正确,绘制规范。

插图按章编号并置于插图的正下方居中,如第2章的第3个插图序号为“图2-3”,插图序号和图题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正文中的插表不加左右边线。

插表逐章单独编序,插表序号置于插表的正上方居中,如“表2-3”(插表应有表名);插表序号及表名使用标准五号宋体字。

3.页眉与页脚

报告除封面外,各页均应加页眉,页眉文字居中,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课程报告”。

页眉的文字用华文行楷、五号字,距边界1.5厘米,设置黑色双线0.5磅下边框,应用于段落。

报告中的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注(如①②…),要求排印在该页页脚。

序号按页分别编号,不采用通篇文章统一编号方式。

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序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文字用五号、宋体字。

引文出处的注释也在当页的页脚排印,书写格式同参考文献。

所有注释均须采用插入“引用”或“脚注和尾注”的方法生成,脚注和尾注所列的文献应当列入参考文献,但工具书除外。

4.数字

正文中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

需要注意的有:

(1)所有数码一律采用半角字表示,如1234。

(2)使用“首先”、“其次”或“第一”、“第二”等顺序词时,其后不能使用顿号“、”,必须使用逗号“,”,且“首先”、“其次”应与“最后,”相对应。

(3)英文字母后不得使用顿号,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使用逗号“,”或圆点“.”。

(4)破折号(即两字线)为中文状态下“减号键”的上档键“——”,不得连续使用几个减号“-------”。

(六)致谢

致谢独占一页,题头“致谢”应居中,黑体、小二号字,“致”与“谢”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

段前1行,段后0.5行,然后另起一行打印致谢的内容。

致谢内容按照正文要求处理。

(七)参考文献

另起页。

名称为小二号黑体。

独占行,居中,段落设置为:

段前1行,段后0.5行。

参考文献的内容按文献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分别按参考论文(刊物上发表的)、参考书目和其他参考资料(报纸文章、电子文献、网站上发表的等)不同类别列于正文之后。

参考文献从页首开始,格式如下:

[1]刘国钧,郑如斯.中国书的故事.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1979:

115.

[2]姚伯元.课程设计(论文)规范化管理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国高等教育网教学研究,2005-2-2.

(八)附录

名称为小二号黑体。

独占行,居中,“附”与“录”之间空两字,段落设置为:

段前1行,段后0.5行。

每个附录均从页首开始,并在附录起始页的左上角用标准小四号黑体字注明附录序号。

附录序号采用“附录1”、“附录2”等。

内容格式要求同正文。

五、课程设计报告装订顺序

装订顺序具体要求如下:

(一)课程设计报告封面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

(三)内容摘要与关键词

(四)目录

(五)正文

(六)致谢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九)课程设计成绩

六、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根据课设题目方案的设计,程序编制,调试测试结果,实验报告、学习态度等标准打分确定成绩。

其中,正确性是第一位的,包括数据库设计的正确性和程序的正确性,占总成绩的450%。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引用不超过10%,内容正确、结构合理、语言顺畅、排版规范,占总成绩的3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

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

优:

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文档有条理、文笔通顺,格式正确,其中有总体设计思想的论述;程序完全实现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先进,软件可靠性好;

良:

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文档有条理、文笔通顺,格式正确;有完全实现设计方案的软件,设计方案较先进;

中:

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有基本实现设计方案的软件,设计方案正确;

及格:

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有基本实现设计方案的软件,设计方案基本正确;

不及格:

没有完整的符合标准的文档,软件没有基本实现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不正确

提交的电子文档和软件必须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雷同者教师有权视其情况扣分或记零分。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论文)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报告(论文)题目:

XX系统数据库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

作者所在专业:

作者所在班级: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完成时间: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

班级

指导教师

题目

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课程设计成绩

 

课程设计题目详细要求及参考题目

1、题目1—学生管理系统:

设计目标:

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具有对学生个人信息、课程信息、所选课程信息进行管理及维护的功能。

学生可以通过此系统进行个人信息、考试成绩查询以及完成选课功能。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学生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需求描述:

学生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包括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和学生对功能的需求两大部分,具体需求如下所列:

(1)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管理员权限最大,可以对学生、班级、课程情况进行统一的管理,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细分如下:

1)有关学生信息的浏览,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入学时间、所在班级、籍贯及备注等信息;

2)学生信息的添加,本系统由管理员对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

3)学生信息的修改、删除;

4)班级管理信息的浏览,包括班级设置、年级信息等。

5)班级管理信息的添加;

6)班级管理信息的修改、删除;

7)教师信息的添加,本系统管理员对教师的基本信息进行添加;

8)教师权限的修改,管理员可将教师的权限设为管理员;

9)学校基本课程(有哪些)的浏览,包括课程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课程具体描述;

10)学校基本课程的添加;

11)学校基本课程的修改、删除;

12)学校对所设课程进行教师分配;

13)学生成绩信息的浏览与统计,可按成绩具体范围(如系、班级等)、课程号、年度等方面对成绩进行统计;

14)学生成绩信息的添加;

15)学生成绩信息的修改、删除;

16)学生选课人数的统计。

17)其他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添加其他实用功能)

(2)学生对功能的需求

学生只是利用此系统进行与自己有关的信息查询、输入等,不必多关心其他内容,学生对功能的需求细分如下:

1)浏览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入学时间、所在班级、籍贯及备注等信息;

2)学生登录系统后,修改个人信息,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只要求学生修改个人信息;

3)浏览课程信息,具体内容包括课程名、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和课程具体描述、任务教师等;

4)学生利用此系统选修课程,在选课过程中,学生可查询待选课程的基本信息及教师情况,并可浏览截止当前时间选修此课的人数;

5)浏览个人的选课情况;

6)浏览个人成绩信息。

7)其他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添加其他实用功能)

2、题目2—图书管理系统:

设计目标:

图书馆在正常运营中总是面对大量的读者信息、书籍信息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产生的借书信息、还书信息。

因此需要对读者资源、书籍资源、借书信息、还书信息进行及时管理,及时了解各个环节中信息的变更,力求提高管理效率。

需求描述:

图书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划分为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和读者对功能的需求两大部分,如下所列:

(1)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

管理员权限最大,管理员对功能的需求细分如下:

1)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性别、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备注等;

2)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

3)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类别、作者姓名、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书籍页数、关键词、备注信息等;

4)书籍信息的查询、修改;

5)借书信息的输入,包括借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以及应还日期的生成等;

6)还书信息的输入,包括还书信息编号、读者编号、书籍编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备注信息等;

7)其他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添加其他实用功能)

(2)读者对功能的需求

1)图书信息检索,范围可按ISBN、作者、书名、索书号、分类号、主题名、书目号等检索项目进行任意条件组合精确或模糊检索,最快时间查找目标书籍;

2)读者个人信息检索,获取当前读者的个人信息。

并根据借书证号查询当前读者当前的借书情况,历史借书情况,超期图书警告情况等。

3)其他功能(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添加其他实用功能)

3、题目3—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设计目标:

企业人事管理是所有公司、企业单位、事业单位所必需的。

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包括人事档案的统计、查询、更新、打印输出等功能。

如果人工直接进行统计管理,工作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使用计算机软件来管理就可以使人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仅使用一些简单的操作便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需求描述:

企业人事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如下所列:

(1)权限设置功能

可以分配使用系统人员的权限,即每个登录人员都有自己的操作范围,不能对超出自己权限外的功能进行操作。

(2)员工信息查询功能

可以按姓名、部门或其他条件进行员工的信息查询,可以实现模糊查询功能。

(3)初始化功能

将计算机保留的上一次操作的结果清除,以备重新查询、更新、统计、输出等操作。

(4)员工信息更新功能

应为每个员工设置职工信息、家庭成员信息、社会关系信息三种表来存放,并且可以实现员工信息的添加、删除、更新。

(5)员工信息统计

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对员工信息进行统计,如:

工资、年龄、职称等。

(6)员工信息打印输出

可以打印输出个人档案信息、单位名册、员工名册、人事关系等。

(7)管理人员信息修改功能

可以添加、删除管理人员,可以修改管理人员的密码和权限。

(8)其他功能

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此添加其他实用功能

课程设计参考题目:

1、学生宿舍管理系统  

2、餐饮管理系统      

3、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系统

4、学生课外活动管理系统  

5、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6、仓库管理系统

7、酒店管理系统

8、运动会管理系统

9、餐饮管理系统 

10、酒店客房管理系统

11、题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2、企业工资管理系统  

13、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

14、企业人事信息管理系统

15、考试管理系统

16、车辆信息咨询系统

17、交通线路信息资讯

18、教材管理系统

19、出租屋管理系统  

20、企业设备管理系统

21、学生公寓管理系统

22、手机信息管理

23、停车场管理系统

24、房地产信息管理

25、毕业设计管理系统

26、装饰公司信息管理系统

27、医药销售管理系统

28、车站售票管理系统

29、超市商品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0、飞机票务管理系统

31、客户资源管理系统

32、企业的进销存管理系统

33、学生社团管理系统

34、家庭理财系统

35、音像租赁销售系统

36、体育用品销售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