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860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x

学年安徽省皖东县中联盟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皖东县中联盟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

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神话对于传承、巩固和增强其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曾指出,神话原生性地表达着民族精神中最稳固最恒定的部分,承载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

在《诸神纪》里,无论是创世大神盘古、大母神女娲,还是尝百草的神农氏,或者射日的大羿,都体现了一种不畏艰险、为了人类福祉而自我牺牲的悲剧意味和崇高之美。

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

神话学大师坎贝尔曾指出,读神话可以发现许多人类的共通处:

人类需要呼唤久违的神性,需要借由神话以接近永恒,需要透过神话以洞悉生命的奥秘。

与史家和儒家典籍中被历史化的温文尔雅、“伟光正”的诸神形象不同,《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

喜欢追着自己尾巴跑的混沌、半人半蛇的女娲、人首豹尾的西王母、铜头铁额的蚩尤……这些朴素的形象和他们身上那种气吞山河、震天撼地的力量体现了先民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对自然、生命、神性之力的崇拜和讴歌。

阅读这样本然面目的上古神话,可以体会原始先民深厚的情感体验,从而缓释压力,抚慰心灵创伤,找到生命的动力。

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

混沌神话所体现的中国人混融无间的宇宙观,上古神树的故事背后体现的中国人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南楚大司命神话背后体现的“方生方死,生死一体”的生命观等等。

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

在《诸神纪》导言部分,严优用充满激情的笔调写道:

“身逢一个科技理性至土的时代,神话始终‘为人类提供着返归自身的航向与能力,(叶舒宪)。

只要回到神话那里,我们终将获得重塑与再造文化筋骨的力量;我们终将平心静气、修复疮痍,放下包袱、满血复活。

”神话是我们的根,离开了神话的民族,就像古希腊神话里的安泰,失去了大地之根的滋养和护佑,生命终将委顿。

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

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

(摘编自闵艳芸《中国上古神话,我们的文化基因——读严优<诸神纪>》,2018年2月11日《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神话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表达着民族文化中最恒定最稳固的精神。

B.如果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神话,那么对其传统文化的传承、巩固和增强意义重大。

C.《诸神纪》中的诸多故事角色,体现了不畏艰险和为了人类而自我牺牲的精神。

D.上古神话中的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有深度地阐释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智慧。

2.下列对原文相关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详细论证了中国古代神话的重要意义,接着对国民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议。

B.文章采用并列结构,从三个维度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论证有详有略。

C.文章主要使用了例证法,大量列举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形象,增强了说服力。

D.作者用发展的眼光,挖掘神话的时代价值,使传统神话生发出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神话是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因此具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

B.《诸神纪》里的神话故事,既有悲剧美和崇高美,又具有野性美和伟岸之力。

C.对一个民族而言,神话是上古时期的人类智慧遗存,是世代相传的文化记忆。

D.阅读《诸神纪》,孩子能有神话相伴,成年人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答案】1.D2.B3.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

D项,“上古神话中的作者在神话中生动而又有深度地阐释了中国上古时期的智慧。

”错误,张冠李戴,其一,原文第2段中“《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

……而中国上古智慧通过作者的“掰扯”,也得到了生动而又不乏深度的呈现”,此处的作者指的是《诸神纪》的作者严优,而不是“上古神话的作者”;其二,中国上古智慧是严优通过对诸多神话故事的分析,概括而呈现出来的,并不是上古神话的作者阐释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明确文中的论点、论据、及其论证方法,然后浏览选项逐个分析判断。

B项,“文章采用并列结构”错误,由原文第2段“可以说,正是凭借不畏艰险的生存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延续几千年不绝,并昂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作为族群意志的民族精神、民族传统之外,神话还与‘人类内心底层的问题,人类内在的奥秘’相关”可知,前两段论证中国古代神话的意义是两个分论点,由原文“可以说,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这是《诸神纪》的作者奉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美好的心愿”可知,第3段以前两段为基础过渡到谈神话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所以文章应是层进结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此题,先要浏览选项,然后结合文本确定相关区域,结合作者的观点从原文中找到依据加以分析。

A项,“因此具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错误,由原文第3段中“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理应成为一种优秀的国民文化教育资源”可知,“中国古代神话拥有高远而深刻的文化内质和精神内涵”是原因,因果倒置。

B项,“又具有野性美和伟岸之力”错误,由原文第2段中“《诸神纪》里描绘的上古诸神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可知,原文为“大多充满野性之美和伟岸之力”,以偏概全。

D项,“孩子能有神话相伴,成年人能找到前进的动力和勇气。

”错误,混淆了必然或或然,由原文第3段“愿我们的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总有神话相伴;愿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都能从神话中找到前行的动力和勇气”可知,原文中的两个“愿”字,表达的是一种希望,而不是阐述一种必然性。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盐业管理体制虽几经变迁,但总的基调仍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方式。

1996年5月27日,国务院197号令发布《食盐专营办法》。

此后,在以专营形式加强食盐管理的同时,工业盐逐步实现了市场化管理。

食盐专营制度在确保市场合格碘盐供应、提高碘盐覆盖率和食用率、消除碘缺乏病、稳定盐价、应对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仅用十年时间即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得到广泛赞誉,被联合国有关组织评价为“世界的典范”和“里程碑式的成就”。

食盐专营制度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是市场区域分割,造成流通环节过多,经营效率较低;二是产销矛盾突出,制盐企业与批发企业市场地位不平等;三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四是制约了行业的创新发展,专营条件下的专营企业过于依赖专营,创新动力不足。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盐业产销总量、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国外市场拓展方面一直未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盐业市场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够。

我国盐业总体呈现产大于销的格局,由于近年来全国盐的总消费和两碱用盐消费增长速度明显减弱,市场需求有限,以致制盐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

(摘编自2017年6月8日《国资报告》,《以自身改革确保“两个安全”》)

材料二:

(图片《中国盐业杂志》2014年8月25日)

材料三:

2017年1月1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了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

按照《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在盐业协会的协助推进下,目前在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食盐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建立以诚信为核心的盐业监管体系,形成法律约束,行政监督,行业规范,社会诚信约束与企业诚信自律有机结合的监管格局是当下盐业诚信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编自杨易鑫《盐业改革稳步推进追溯与诚信体系筑牢盐改根基》,中国经济网2018年7月3日)

材料四:

盐改之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多品牌高端食盐涌现市场。

对此,中盐集团表示,既要为大众提供质量安全、货源充足、随处可见的基础食盐产品,同时精心打造绿色、环保、具有地标意义的优质食盐,积极研发儿童用盐、孕妇用盐、学生用盐、低钠盐等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

提倡“少吃盐,吃好盐”,持续推广科学用盐的理念,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降低居民食盐摄入量。

除了食盐之外,生活用盐也是中盐集团当前重点拓展的领域。

目前推出了配合家庭软水机使用的软水盐;还有清洗水果用的果蔬洗涤盐,市场需求很好。

中盐集团还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降低吨盐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向一些产量不能自给的第三世界国家出口原盐;自主研发高端食盐及衍生产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进军海外市场,拓宽我国盐行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盐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摘编自沈美《以“市”利导盐业体制改革推动行业形成新格局》,新华网2018年7月16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二图1可知,我国盐产品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两碱化工用盐占比最大,达到82.2%,使得盐业生产严重受制于两碱化工行业。

B.从材料二图2可知,2010-2013年我国盐进口量持续攀升,且增幅较大,说明国内盐业产能不足,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

C.从材料二图2可知,盐业体制改革之前,我国的盐出口量很小,并且持续徘徊在较低水平,这与盐业专营制度有一定关系。

D.从材料二图1可知,我国畜牧盐、出口及其他用盐占比和还未达到2%,表明我国应当拓展消费领域,想方设法让更多的盐产品走向世界。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盐业管理体制几经变迁,但总

基调仍是政府主导的计划管理方式,所以2017年1月1日盐业改革之前,我国一直实行盐业专营制度。

B.食盐专营制度利弊各半,其作用是实现了“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受到广泛的赞誉;同时稳定了盐价,有效应对了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

C.我国制盐企业开工率明显不足,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盐的总消费和两碱用盐消费增长明显减弱,市场需求有限。

D.盐业体制改革实施后,国家全面放开了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极大地调动了生产企业和流通领域

积极性,国家对食盐无须也无力监管。

6.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我国实行盐业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

【答案】4.B5.C

6.①可以有效克服原有管理体制、机制的种种弊病;②可以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精神,发展特色,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③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科学的用盐理念;④可以促使企业提高质量,拓宽市场,使我国盐业走向世界。

【解析】

【4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B项,“说明国内盐业产能不足”错误。

根据材料二图2可知,“2010-2013年我国盐进口量持续攀升,且增幅较大”,这是事实,但不能据此说明“国内盐业产能不足”,据材料一可知,“我国盐业总体呈现产大于销的格局”,但因种种原因企业开工率不足,产能严重过剩。

故选B。

【5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曲解文意,“2017年1月1日盐业……盐业专营制度”错,我国是从1996年5月27日起开始实行《食盐专营办法》,即食用盐(包括口食盐和食品加工用盐)专营制度,而非针对整个盐业,也非“一直”实施。

B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无“食盐专营制度利弊各半”的说法,原文的表述是“食盐专营制度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D项,“国家对食盐无须也无力监管”曲解文意,依据文意,盐业体制改革实施后,国家只是改变了对食盐生产和流通的管理方式,绝非“无须也无力监管”。

故选C。

【6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与文本有关内容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

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2017年1月1日起,盐业体制改革正式实施,全面放开了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

按照《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部署,在盐业协会的协助推进下,目前在食盐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和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食盐追溯体系建设是采集记录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信息,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强化全过程质量安全与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可知,我国实行盐业体制改革,可以有效克服原有管理体制、机制的种种弊病;结合“中盐集团表示,既要为大众提供质量安全、货源充足、随处可见的基础食盐产品,同时精心打造绿色、环保、具有地标意义的优质食盐,积极研发儿童用盐、孕妇用盐、学生用盐、低钠盐等系列产品,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目前推出了配合家庭软水机使用的软水盐;还有清洗水果用的果蔬洗涤盐,市场需求很好”分析,我国实行盐业体制改革可以充分激发企业的创新精神,发展特色,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结合“提倡‘少吃盐,吃好盐’,持续推广科学用盐的理念,加大产品创新研发力度,降低居民食盐摄入量”分析,我国实行盐业体制改革可以引导人们树立健康科学的用盐理念;结合“中盐集团还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努力降低吨盐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向一些产量不能自给的第三世界国家出口原盐;自主研发高端食盐及衍生产品,采取差异化的策略进军海外市场,拓宽我国盐行业生存和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盐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分析,我国实行盐业体制改革,可以促使企业提高质量,拓宽市场,使我国盐业走向世界。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

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其次是审题:

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题干具有以下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

审题时注意:

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

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

最后是答题: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

即:

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往事

沈从文

这事说来又是十多年了。

算来我是六岁。

因为第二次我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

那是夏天秋天之间。

妈怕我到外面乱吃东西,每天都要我靠到她身边坐着,除了拿五个小钱到道门口去买士元的凉粉外,剩下便都不准出去了!

至于为甚又能吃凉粉?

那大概是妈知道士元凉粉是玫瑰糖,不至吃后生病吧。

本来那时的时疫也真凶,听隔壁瑞龙妈说,杨老六一家四口人,从十五得病,不到三天便都死了!

爹好像到乡下江家坪老屋去了好久了,有天忽然要四叔来接我们,大概也就是闻到城里时疫的事情吧。

妈也不说什么,她知道大姐二姐都在乡里,我自然有她们料理。

只嘱咐了四叔不准大哥到乡下溪里去洗澡。

因大哥前几天回来略晚,妈摸他小辫子还湿漉漉的,知他必是同几个同学到大河里洗过澡了,还重重地打了他一顿呢。

四叔是一个长子,人又不大肥,但很精壮。

妈常说这是会走路的人。

铜仁到我凤凰是一百二十里蛮路,他能扛六十斤担子一早动身,不摸黑就到了,这怎么不算狠!

他到了家时,便忙自去厨房烧水洗脚。

那夜我们吃的夜饭菜是南瓜炒牛肉。

妈捡菜劝他时,他又选出无辣子的牛肉放到我碗里。

真是好四叔呵!

那时人真小,我同大哥还是各人坐在一只箩筐里被四叔担去的!

大哥虽大我五六岁,但在四叔肩上似乎并不怎么不匀称。

乡下隔城有四十多里,妈怕太阳把我们晒出病来,所以我们天刚一发白就动身,到行有一半的唐峒山时,太阳才红红的。

到了山顶,四叔把我们抱出来各人放了一泡尿,我们便都坐在一株大刺栎树下歇憩。

那树的杈桠上搁了无数小石头,树左边又有一个石头堆成的小屋子。

四叔为我们解说,小屋子是山神土地,为赶山打野猪人设的;树上石头是寄倦的:

凡是走长路的人,只要放一个石头到树上,便不倦了。

但大哥问他为什么不也放一个石子时,他却不作声。

他那条辫子细而长正同他身子一样,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

扯着我不好走!

”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

“四满①,到了?

”大哥很着急地这么问。

“快了,快了,快了!

芸弟都不急,你怎么这样慌?

你看我跑!

”他略略把脚步放快一点,大哥便又嚷摇得头痛了。

他一路笑大哥不济。

到时,爹正同姨婆五叔四婶他们在院中土坪上各坐在一条小凳上说话。

姨婆有两年不见我了,抱了我亲了又亲。

爹又问我们饿了不曾,其实我们到路上吃甜酒、米豆腐已吃胀了。

上灯时,方见大姐二姐大姑满姑②各人手上提了一捆地萝卜进来。

我夜里便同大姐等到姨婆房里睡。

乡里有趣多了!

既不什么很热,夜里蚊子也很少。

大姐到久一点,似乎各样事情都熟习,第二天一早便引我去羊栏边看睡着比猫还小的白羊,牛栏里正歪起颈项在吃奶的牛儿。

我们又到竹园中去看竹子。

那时觉得竹子实在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本来城里的竹子,通常大到屠桌边卖肉做钱筒的已算出奇了!

但后园里那些南竹,大姐教我去试抱一下时,两手竟不能相掺。

满姑又为我们偷偷地到园坎上摘了十多个桃子。

接着我们便跑到大门外溪沟边上拾得一衣兜花蚌壳。

事事都感到新奇:

譬如五叔喂的那十多只白鸭子,它们会一翅从塘坎上飞过溪沟。

夜里四叔他们到溪里去照鱼时,却不用什么网,单拿个火把,拿把镰刀。

姨婆喂有七八只野鸡,能飞上屋,也能上树,却不飞去;并且,只要你拿一捧苞谷米在手,口中略略一逗,它们便争先恐后地到你身边来了。

什么事情都有味。

我们白天便跑到附近村子里去玩,晚上总是同坐在院中听姨婆学打野猪打獾子的故事。

姨婆真好,我们上床时,她还每每为从大油坛里取出炒米、栗子同脆酥酥的豆子给我们吃!

后园坎上那桃子已透熟了,满姑一天总为我们去偷几次。

爹又不大出来,四叔五叔又从不说话,间或碰到姨婆见了时,也不过笑笑地说:

“小娥,你又忘记嚷肚子痛了!

真不听讲——芸儿,莫听你满姑的话,吃多了要坏肚子!

拿把我,不然晚上又吃不得鸡膊腿了!

乡里去有场集的地方似乎并不很近,而小小村中除每五天逢一六赶场外通常都无肉卖。

因此,我们几乎天天吃鸡,唯我一人年小,鸡的大腿便时时归我。

(有删改)

【注】①四满:

四叔,湖南乡人呼叔叔为满满。

②满姑:

湖南乡人对最小的姑母的称呼。

7.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四段写及城里闹“时疫”,既交代了“我”和大哥下乡的缘由,也衬托出下文乡村生活的美好。

B.文章两次写到满姑到后院坎上偷桃子,既突出了满姑的调皮淘气,又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

C.“我”到的乡下自然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可谓“乡村温柔的诗性记忆”。

D.文中画线句运用白描和拟人的写法,形象地突出鸡不怕人的特点;用第二人称“你”,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

8.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9.文章叙述的角度和语言都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答案】7.B8.示例:

①结构上,前有伏笔,后有照应,使文章的结构严谨;②暗示了故事的社会背景:

清朝末年,民国初年;③人物上,表现了“我”的淘气和“四叔”的温和;④主题上,歌颂了美好的人情关系,表现了“我”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9.①文章采用有限视角,以“我”的所见所闻和下乡经历为叙述线索叙述故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

②叙述语言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如称四叔为“四满”、称小姑为“满姑”,其他的如“一百二十里蛮路”“他一路笑大哥不济”“拿把我”等都是凤凰的地域性方言,增加了文章的乡土气息。

③自然质朴的叙述风格。

文章语言不矫不饰,娓娓道来,一如作者家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一一向读者自然展现,具有冲淡闲远的韵味。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项,“又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曲解文意,满姑偷桃子主要突出的是满姑对“我”的疼爱,不能理解为反衬了“我”的天真无邪。

故选B。

【8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中物象的作用。

解答此类试题,准确把握物象作用的答题角度:

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

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

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

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从环境方面思考。

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

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题干问的是“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结合“算来我是六岁。

因为第二次我见到四叔时,他那条有趣的辫子就不见了”分析,四叔剪去了辫子,暗示了故事的社会背景。

结合“我伸出手扯着他辫子只是拽,‘芸儿,莫闹!

扯着我不好走!

’他总是和和气气这样说”分析可知,表现人物形象,写出了我的“淘气”和四叔的和和气气。

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章开头提及四叔的“辫子”,文中写四叔担“我”去乡下的途中又两次提及“辫子”,前后呼应,形成对照,体现小说的整体性。

表达“我”对美好往事的怀念,歌颂了美好的人情关系,为下文写满姑偷桃、四叔照鱼,姨婆亲“我”,鸡大腿归“我”等表现淳朴的人情关系的事情做铺垫。

【9题详解】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