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7099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docx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含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初中语文毕业班质量检测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2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7)富贵不能淫,。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

(9)《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一次主题班会,使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有了进一步增强。

B.网络热词早已成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不仅以独特的方式即时反映现实生活,而且还寄寓了人们丰富的社会情感。

C.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D.国庆期间,每日参观毛泽东纪念馆的游客达600人以上。

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8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抚今追昔,心潮澎pài。

中华民族经过100多年前赴后继、浴血奋斗,“”之后,再经历100多年持续拼搏、开拓进取,在“”的基础上,又将“”。

这将最终洗刷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全部耻辱,重铸辉煌。

透过十九大报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已经挺立前方,鲜活具体,清xī可见。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①心潮澎pài()②清xī()③耻辱()④辉()煌

(2)下列词语填入文中画线处正确的一组是()(2分)

A.富起来站起来强起来B.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C.站起来强起来富起来D.富起来强起来站起来

(3)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二、阅读(68分)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4-5题。

(5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是杜甫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安史之乱以来的万方多难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妄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信陵君杀晋鄙①,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

唐雎谓信陵君曰:

“臣闻之曰: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信陵君曰:

“何谓也?

”对曰:

“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我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

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

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

今赵王自郊迎,卒然②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

”信陵君曰:

“无忌③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

【注】①晋鄙:

战国时魏国将领。

②卒然:

猝然,突然,这里指“马上”。

③无忌:

信陵君l

(2)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

9.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劝说”的文章。

邹忌和唐雎劝说的方式有什么相同?

他们劝说的目的各有什么不同?

请概括。

(6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

(22分)

铜项链

詹蒙

①2003年,我在日本东京读预科班,准备两年之后在日本考大学。

②第二年,我租的旧公寓到期了,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房子。

当时已经是冬天,寒风刺骨,东京的天空下起了清雪,我颓丧地坐在川崎市新丸子车站的长椅上,在越来越暗的天色里,我哭了起来。

不知何时,一位老人坐到我旁边,微笑着说:

“孩子,你这么年轻,有什么伤心事一定会过去的。

”倾诉的渴望让我不管不顾,滔滔不绝地把全部的惶恐和委屈说给她听。

老人无法止住我的哭泣,她拉起我的手一直走到她的家里。

那是一座破旧的住宅楼,房间摆放的用具都属于上个世纪。

遇到这样的好人,真像是奇迹发生。

③就这样,我总算再次安定下来了。

④老人很孤独,从不提及自己的丈夫,她只有一个儿子,一年才看她一次。

老人有糖尿病,腿脚已经不便,却坚持不肯去医院。

我一再追问,才知道她很久没有交国民健康保险了。

我偷偷地去为她办理了国民健康保险,当我把黄色的保险证交给她时,老人紧紧捧住我的手不说一句话。

第二天,我请假陪她去医院。

老人的糖尿病已相当严重,马上会双目失明,而且很可能转为尿毒症。

回家的路上,老人安慰我说:

“一个孤老婆子的活与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都不大,不要紧。

⑤第二天清早,我把仅有的78万日元(相当于5万多元人民币)的存折塞给老人:

“用这钱去住院吧。

”我没给老人推辞的机会。

办完了住院手续,我才知道那可怜的78万日元只够她全部住院费的五分之四。

⑥2005年初夏,为了支付住院费,我没日没夜地打工。

这期间她儿子来看过她一次,扔下为数不多的钱就走了。

第二个月,老人失明了,并发的尿毒症开始吞噬她最后的残躯。

⑦8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她,一位陌生的男子见到我,如释重负地塞给我一张纸说,他是公立律师事务所的藤山一行,已根据老人的意愿为她起草了遗嘱——老人已经把她全部的、根本不能叫财产的财产给了我。

⑧律师走后,老人从她那满是皱纹的脖子上把一条粗笨的铜项链摘下来,比划了半天才戴到我的脖子上。

她说:

“孩子,这条项链是我丈夫生前的馈赠,跟了我57年。

它的主人是九条道孝的外孙,日本最著名的贵族里年轻有为的一个军人。

这么多年来,这条项链是我的全部。

别看它丑陋,最珍贵的东西不要从表面来判断它。

答应我,在任何情况下不要把它送给任何人,要对它不离不弃。

⑨2005年10月,老人辞世。

她的儿子拒付母亲的住院费,理由是遗产的继承人也该继承债务。

那时,我还欠医院20万日元的治疗费。

⑩两个星期后,藤山律师带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找到我,他是老人的儿子,因为他怀疑母亲藏有巨额财产,要求过目一下清单,否则就和我打官司。

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然而当他仔细过目了他母亲的所有遗产以及那条项链后,默默地在“财产放弃说明书”上签字,转身离去。

11而我直到2007年5月,才还清医院的债务,成为了自由人。

12一天晚上,我反复端详那条项链,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

第二天,我带着项链去了东京最权威的古董店。

店主用放大镜端详了老半天后告诉我:

“这的确是一条老项链,从重量上看它比铜要轻,很可能是铜皮里包裹了其他东西。

”老人临终前说,最珍贵的东西不要凭表面来判断,是在暗示我什么吗?

我下定决心弄清真相,于是让店主打开了那层铜皮。

铜皮里有一颗硕大的钻石,大约3克拉大小,镶嵌在圆形的白金座中!

我们都惊呆了。

店主在测量了钻石的纯度与色泽之后对我说:

“小姐,恕我直言,你已经是一个相当富有的人了。

13老人一生困苦,至死都不肯出卖这条项链。

然而我始终不解,为什么她临终前不肯对我说明真相。

直到有一天,我路过藤山律师的事务所才知道,老人怕我清楚真相后在她儿子面前露出破绽,她知道我不擅撒谎。

(作品有改动)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时间交代具体,既为了表明“我”在老人家里住了很久,又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感。

B.第②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凄冷的气氛,烘托出女孩漂泊异乡的惶恐和无助。

C.第⑧段画线句的外貌、动作描写,体现老人苍老病重,为下文写她不久辞世埋下伏笔。

D.文章不写老人至死都不肯出卖这条项链的原因,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11.赏析下面词句。

(6分)

(1)我偷偷地去为她办理了国民健康保险,当我把黄色的保险证交给她时,老人紧紧捧住我的手不说一句话。

(赏析加点词)

(2)“别看它丑陋,最珍贵的东西不要从表面来判断它。

”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12.“一个孤老婆子的活与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都不大,不要紧。

”这句话反应了老人怎样复杂的心理?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分)

13.铜项链包裹着一颗硕大的钻石,这在文中有多处暗示,请分条概括。

(4分)

14.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请简要分析。

(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12分)

中国家谱

潘道正

①家谱又称为族谱、宗谱、家乘等,目前存世的中国家谱计有5万多种,其中又有2万多种家谱流落海外。

家谱是记载本族世系及其相关内容的历史图籍,其内容涉及娃氏源流、家族迁徒、世系图录、族规礼仪、人物传记、艺文图志、风土人情等。

历史学家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曾说:

“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

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

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统纪一朝,天下之史也。

比人而后有家,比家而后有国,比国而后有天下。

”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是我国传统文化形式之一,不仅具有一定的形式与内容,而且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持久的社会文化效应,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②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魏征《隋书·经籍志》有记载。

秦统一天下后,原有的王侯将相失去世袭势力,社会格局重新划分,制谱有了其必要性。

不过先秦时,家谱体例简单,一般只按世系先后记述宗族人名和交代人物关系。

汉代以后,加谱不仅记世谱,而且记姓氏起源及官职等。

汉代初期问世的《世本》有“叙黄帝祖世所出”,记载了从黄帝到春秋时期,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迁居、名号等,被认为是中国家谱的首创之作。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制定家谱为官方掌握,官方的重视使修谱之风盛行。

当时门阀等级森严,流行以婚姻集团为核心的综合家谱。

在唐代中后期,民族大融合,门第更替,谱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且私家修谱逐渐流行。

到了宋代,中国家谱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宋代许多文人学士都积极参加修谱并创制谱例,著名的“小宗谱法”和“大宗谱法”就是由欧阳修和苏洵两个大文学家创立的,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与前代相比,其功能由以往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

在这一时期,私家修谱进一步发展,取代了官方修谱,成为家谱主要的编暴方式。

明清时期,私家修谱蔚然成风,家谱的形式结构、内容也更加完善精密。

一部体例完备的家谱大约包括谱名、谱序和凡例等30多项。

③家谱的价值主要有两个:

一是丰富的史料价值:

二是具有纽带作用,即所谓“家之有谱,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

中国人有着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这跟千百年来家谱的维系有很大的关系。

(选自《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作品有改动)

15.下列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家谱最早可追溯到周代,魏征的《隋书·经籍志》是中国第一部家谱。

B.家谱和正史、方志一起构成了中国社会历史的三大支柱,所以一直被官方所掌握。

C.宋代文人学士积极参加修谱并创制谱例,欧阳修创立的“小宗谱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D.明清时期的家谱已经得到长足发展,形式结构、内容已经非常完善精密。

16.阅读第②段,概括各时期家谱的内容或功能。

(5分)

17.现代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要查询一个人的相关信息非常容易。

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认为还有制谱的必要吗?

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

(4分)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

(8分)

【材料一】2017年11月2日,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对北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一起校园欺凌案进行宣判,五名犯罪时未满十八岁的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

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被告人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个月。

【材料二】

某省检察机关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统计图

欺凌事件受理案件处理人数

近三年,某省校园欺凌受理案件和被处理的人数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而欺凌事件有所控制,充分表明司法机关对校园欺凌的打击力度在增强。

【材料三】张国新(全国人大代表):

除了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法规外,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个部门还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加强校园欺凌综合治理,设立两级欺凌治理委员会,完善相关处置程序。

同时,建议通过立法把教育惩戒权赋予学校和老师.以起到防微杜渐的惩戒效果。

林夏(深圳阳光心理咨询机构咨询师):

很多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在公众场合。

美国专家的研究表明,旁观者的态度越倾向于协同或沉默,班级的欺凌行为就越多,反之欺凌行为就越少。

旁观者的态度是影响校园暴力发生的关键。

詹小彤(受访家长):

我们常年在外打工,孩子是寄养在亲戚家。

孩子其实是跟我们讲过在学校被同学欺负的事情,说不想去上学了。

当时就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我们天天工作拼命挣钱,你还不好好学习?

再说他怎么不欺负别人?

肯定是你自己不好。

没想到真是我们错了。

1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京西城区校园欺凌案判决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同样不能逃避刑法的制裁。

B.目前我国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事件的整治,并力求对未成年人的惩治有法可依。

C.我们应该对校园欺凌现象和行为说“不”:

不参与欺凌,不做冷漠的围观者。

D.家长发现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时,要冷静处理,首先要教训、批评自己的孩子。

19.根据【材料二】写出结论。

(3分)

20.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下图的寓意。

(2分)

(六)名著阅读。

(5分)

21.下列对名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这首小诗体现了冰心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B.《乌龟和老鹰》通过乌龟非要飞翔不可,结果摔死的悲剧,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C.晁盖等七位好汉在智取生辰纲后事发,被官府追捕,不得己投奔梁山,梁山寨主王伦不肯收留,晁盖便杀死王伦自立为寨主。

D.样子生病时说梦话道出了他从军营牵走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一事,从此得了“骆驼样子”的绰号。

2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3分)

好妖怪,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

去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做七岁顽童。

赤条条的,身上无衣,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

“救人!

救人!

(《西游记》)

唐僧救下顽童,却被顽童捉入火云洞中。

请简述孙悟空解救唐僧的全过程。

(80字左右)

三、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告别游戏,学会自律;告别父母,学会自立:

告别过去,学会珍藏……每次告别,都让我们成长。

请以“在告别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

文体鲜明;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文中如需要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12分,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该空皆不得分)

(1)却话巴山夜雨时

(2)提携玉龙为君死(3)会当凌绝项(4)万里赴戎机

(5)似曾相识燕归来(6)长风破浪会有时(7)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9)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2分)B

3.

(1)(4分,每小题1分)①湃②晰⑧rǔ④huī

(2)(2分)B

(3)(2分)透过十九大报告,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已经矗立(屹立、树立)

前方。

二、阅读(68分)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4-5题。

(16分)

4.(3分)C

5.(2分,意对即可)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16分)

6.(4分,每小题1分)

(1)偏爱

(2)当面指责(3)恩德(4)希望

7.(2分)D

8.(4分,每小题2分)

(1)满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要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2)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您)马上就要会见赵王。

9.(6分;前一问2分;后一问4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两人都采用委婉劝谏(迂回劝说)的方式。

邹忌是为了劝说齐威王能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实现齐国大治。

唐雎是为了劝说信陵君在赵王面前不要居功自傲,要谦虚低调。

参考译文:

魏国的信陵君杀死晋鄙,解救了邯郸,击败了秦军,保存了赵国。

赵王亲自到邯郸郊外迎接信陵君。

唐雎对信陵君说:

“我听说过这样的话:

事情有些是不可以知道的,有些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有些是不可以忘记的,有些是不可以不忘记的。

”信陵君说:

“你这番话是什么意思?

”唐雎回答说:

“别人憎恨我,是不可以不知道的;我憎恨别人,是不可以知道的;别人对我有恩德,是不可以忘记的;我对别人有恩德,是不可以不忘记的。

如今您杀死了晋鄙,解救了邯郸,击败了秦军,保存了赵国,这是很大的恩德。

现在赵王亲自到郊外迎接,您马上就要会见他,我希望您把这件事情忘掉。

”信陵君说:

“无忌我恭敬地领受您的教诲。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

(22分)

10.(3分)A

11.(6分;第

(1)题4分,每词2分;第

(2)题2分;意对即可)

(1)“偷偷”的意思是“暗暗地”,文中指“我”瞒着老人替她办理保险,不想让她知道,怕她拒绝,突出表现了“我”的善良体贴与细心。

“紧紧”的意思是“牢固”,文中指老人抓着“我”的手不放松,突显了老人对“我”的感激之情。

(2)判断一个物品的价值不能只看它的外表,蕴含着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表象的哲理。

12.(6分,每点2分,意对即可)示例:

①体贴女孩,安慰女孩,不想女孩因为自己的病情严重而担心难过;②老人对亲情失望,唯一的儿子一年才来看她一次,对她漠不关心;⑧对生活失去信心,老人的房子破旧,用具陈旧,没钱交保险费,病情严重。

13.(4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①铜项链的主人身份尊贵;②老人赠送项链时郑重的嘱托;③早已知晓项链秘密的律师让“我”签字时如释重负的神态;④店主发现铜项链的重量比铜轻。

14.(3分,分析1分,主旨2分,意对即可)示例:

本文叙述老人收留女孩,女孩照顾生病的老人,最后老人把包裹着钻石的铜项链馈赠给女孩的故事,表现了她们善良、感恩、不计个人得失、真情付出的高贵品质,彰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

(12分)

15.(3分)C

16.(5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①先秦时(周代),家谱一般只按世系先后记述宗族人名和交代人物关系;②汉代以后,家谱不仅记世谱,而且记姓氏起源及官职等;⑧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家谱多是以婚姻集团为核心的综合家谱;④宋代,家谱有“尊祖、敬宗、收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

⑤明清时期,体例完备的家谱大约包括谱名、谱序和凡例等30多项。

17.(4分,理由要两点,每点2分,若只回答“家谱的价值主要有两个:

一是丰富的史料价值;二是具有纽带作用”得2分。

如果回答没必要,理由充分也可酌情给分,最多给2分)

示例:

有必要。

①因为家谱不仅有个人信息,还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如风土人情、族规礼仪等的发展变化过程;②具有纽带作用,可以明白自己的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世系图录等,弘扬了中华民族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

(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8分)

18.(3分)D

19.(3分,若结论只从“受理案件”“处理人数”两项内容得出最多得2分,意对即可)

示例1:

近三年,某省校园欺凌受理案件和被处理的人数呈现(大幅度)增长趋势,而欺凌事件有所控制,充分表明司法机关对校园欺凌的打击力度在增强。

示例2:

近三年,某省随着校园欺凌受理案件和被处理的人数的增长,2017年校园欺凌案件较2016年略有下降。

20.(2分)示例1: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政府加大司法力度,学校抵制,家庭关心。

示例2: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政府、学校、家庭三方合力。

(六)名著阅读。

(5分)

21.(2分)C

22.(3分)示例:

悟空到火云洞叫阵被红孩儿的三昧真火击退,于是请龙王帮忙,又被三昧真火烧得险些丧命;孙悟空假扮牛魔王到洞中又被红孩儿识破;最后悟空前往南海请观世音菩萨帮忙才降服了红孩儿,救出唐僧。

三、写作(60分)23.标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