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460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docx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

通达学院

实验报告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题目:

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授课教师林建中

授课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日期2011年11月

第一部分实验目的及要求:

1.实验目的

本课程设计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计算、实际编程、调试、测试、分析查找故障,解决在实际设计中的问题,使设计好的电路能正常工作,为下一步结合实际的硬件系统设计准备条件

2.实验要求

基本要求:

1设计秒表功能,精度为0.01秒。

2可同时记录和存储10个秒表数据(连续记录并显示已存储记录数)。

3秒表记录数据查询和清除功能。

发挥部分:

1可根据速度误差用D/A转换器输出DC信号。

2可设定速度偏差范围,当超范围时通过蜂鸣器能发出提示音。

3有静音功能。

动态显示格式:

自定

第二部分实验工具及实验器件

1.Proteus7.4以及Keil2软件的使用

Proteus软件是英国Labcenterelectronics公司出版的EDA工具软件(该软件中国总代理为广州风标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它不仅具有其它EDA工具软件的仿真功能,还能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

它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虽然目前国内推广刚起步,但已受到单片机爱好者、从事单片机教学的教师、致力于单片机开发应用的科技工作者的青睐。

Proteus是世界上著名的EDA工具(仿真软件),从原理图布图、代码调试到单片机与外围电路协同仿真,一键切换到PCB设计,真正实现了从概念到产品的完整设计。

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将电路仿真软件、PCB设计软件和虚拟模型仿真软件三合一的设计平台,其处理器模型支持8051、HC11、PIC10/12/16/18/24/30/DsPIC33、AVR、ARM、8086和MSP430等,2010年即将增加Cortex和DSP系列处理器,并持续增加其他系列处理器模型。

在编译方面,它也支持IAR、Keil和MPLAB等多种编译器。

在PROTEUS绘制好原理图后,调入已编译好的目标代码文件:

*.HEX,可以在PROTEUS的原理图中看到模拟的实物运行状态和过程。

而*.HEX文件则由Keil软件编译后生成。

KeiluVision2是美国KeilSoftware公司出品的51系列兼容单片机C语言软件开发系统,使用接近于传统c语言的语法来开发,与汇编相比,C语言在功能上、结构性、可读性、可维护性上有明显的优势,因而易学易用,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项目开发周期,他还能嵌入汇编,您可以在关键的位置嵌入,使程序达到接近于汇编的工作效率。

KEILC51标准C编译器为8051微控制器的软件开发提供了C语言环境,同时保留了汇编代码高效,快速的特点。

C51编译器的功能不断增强,使你可以更加贴近CPU本身,及其它的衍生产品。

C51已被完全集成到uVision2的集成开发环境中,这个集成开发环境包含:

编译器,汇编器,实时操作系统,项目管理器,调试器。

uVision2IDE可为它们提供单一而灵活的开发环境。

  Keil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全Windows界面,使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使用keilc51来开发您的单片机应用程序。

  另外重要的一点,只要看一下编译后生成的汇编代码,就能体会到KeilC51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

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有了proteus和keil我们就需要在这两个软件中建立我们所需要的工程进行实验,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

在Keil2中建立一个新的工程,并命名,

第二步:

选择使用的单片机芯片,我们选择80c31,

第三步:

将新创建的.c文件添加到Target中。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keil2的环境下对单片机的程序进行编译和运行了。

2.51单片机AT89c51。

51单片机是对目前所有兼容Intel8031指令系统的单片机的统称。

该系列单片机的始祖是Intel的8031单片机,后来随着Flashrom技术的发展,8031单片机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8位单片机之一,其代表型号是ATMEL公司的AT89系列,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系统之中。

目前很多公司都有51系列的兼容机型推出,在目前乃至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占有大量市场。

51单片机是基础入门的一个单片机,还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需要注意的是52系列的单片机一般不具备自编程能力。

  当前常用的51系列单片机主要产品有:

  *Intel的:

80C31、80C51、87C51,80C32、80C52、87C52等;

  *ATMEL的:

89C51、89C52、89C2051等;

  *Philips、华邦、Dallas、Siemens(Infineon)等公司的许多产品80C31单片机,它是8位高性能单片机。

属于标准的MCS-51的HCMOS产品。

它结合了HMOS的高速和高密度技术及CHMOS的低功耗特征,标准MCS-51单片机的体系结构和指令系统。

80C31内置中央处理单元、128字节内部数据存储器RAM、32个双向输入/输出(I/O)口、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和5个两级中断结构,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时钟振荡电路。

但80C31片内并无程序存储器,需外接ROM。

此外,80C31还可工作于低功耗模式,可通过两种软件选择空闲和掉电模式。

在空闲模式下冻结CPU而RAM定时器、串行口和中断系统维持其功能。

掉电模式下,保存RAM数据,时钟振荡停止,同时停止芯片内其它功能。

80C31有PDIP(40pin)和PLCC(44pin)两种封装形式。

管脚说明:

8031芯片具有40根引脚,其引脚图如图所示:

  40根引脚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类:

  1.电源线2根

  Vcc:

编程和正常操作时的电源电压,接+5V。

  Vss:

地电平。

  2.晶振:

2根

  XTAL1:

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

使用外部震荡器是必须接地。

  XTAL2:

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出和内部时钟发生器的输入。

当使用外部振荡器时用于输入外部振荡信号。

  3.I/O口共有p0、p1、p2、p3四个8位口,32根I/O线,其功能如下:

  1)P0.0~P0.7(AD0~AD7)

  是I/O端口O的引脚,端口O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端口。

在存取外部存储器时,该端口分时地用作低8位的地址线和8位双向的数据端口。

(在此时内部上拉电阻有效)

  2)P1.0~P1.7

  端口1的引脚,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通道,专供用户使用。

  3)P2.0~P2.7(A8~A15)

  端口2的引脚。

端口2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在访问外部存储器时,它输出高8位地址A8~A15

  4)P3.0~P3.7

  端口3的引脚。

端口3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端口,该口的每一位均可独立地定义第一I/O口功能或第二I/O口功能。

作为第一功能使用时,口的结构与操作与P1口完全相同,第二功能如下示:

  口引脚第二功能

  P3.0 RXD(串行输入口)

  P3.1 TXD(串行输出口)

  P3.2(外部中断)

  P3.3(外部中断)

  P3.4 T0(定时器0外部输入)

  P3.5 T1(定时器1外部输入)

  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

  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

3.SRAM芯片6264

  

6264的容量为8KB,是28引脚双列直插式芯片,采用CMOS工艺制造

  A12~A0(addressinputs):

地址线,可寻址8KB的存储空间。

  D7~D0(databus):

数据线,双向,三态。

  OE(outputenable):

读出允许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

  WE(writeenable):

写允许信号,输入,低电平有效。

  CE1(chipenable):

片选信号1,输入,在读/写方式时为低电平。

  CE2(chipenable):

片选信号2,输入,在读/写方式时为高电平。

  VCC:

+5V工作电压。

  GND:

信号地。

4.6264的操作方式

6264的操作方式由,CE1,CE2的共同作用决定

  ①写入:

当和为低电平,且和CE2为高电平时,数据输入缓冲器打开,数据由数据线D7~D0写入被选中的存储单元。

  ②读出:

当和为低电平,且和CE2为高电平时,数据输出缓冲器选通,被选中单元的数据送到数据线D7~D0上。

 ③保持:

当为高电平,CE2为任意时,芯片未被选中,处于保持状态,数据线呈现高阻状态。

微处理器通过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及控制总线与存储器连接,如下图所示:

 

地址总线为地址信号,用来指明选中的存储单元地址。

数据总线为数据信号,它是微处理器送往存储器的信息或存储器送往微处理器的信息。

它包括指令和数据。

控制总线发出存储器读写信号,以便从ROM、RAM中读出指令或数据,或者向RAM写入数据。

在微机系统中,常用的静态RAM有6116、6264、62256等。

在本实验中使用的是6264。

6264为8K╳8位的静态RAM,其逻辑图如下:

 

其中A0~12为13根地址线,I/O0~7为8根数据线,CS1、CS2为两个片选端,OE为数据输出选通端,WR为写信号端。

其工作方式见下表:

控制信号

CS1

CS2

OE

WR

数据线

L

H

L

H

输出

L

H

L

输入

非选

H

高阻态

5.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8255A

8255是Intel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有3个8位并行I/O口。

具有3个通道3种工作方式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40引脚)。

其各口功能可由软件选择,使用灵活,通用性强。

8255可作为单片机与多种外设连接时的中间接口电路。

8255作为主机与外设的连接芯片,必须提供与主机相连的3个总线接口,即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接口。

同时必须具有与外设连接的接口A、B、C口。

由于8255可编程,所以必须具有逻辑控制部分,因而8255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

与CPU连接部分、与外设连接部分、控制部分。

引脚功能:

RESET:

复位输入线,当该输入端处于高电平时,所有内部寄存器(包括控制寄存器)均被清除,所有I/O口均被置成输入方式。

  CS:

芯片选择信号线,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即/CS=0时,表示芯片被选中,允许8255与CPU进行通讯;/CS=1时,8255无法与CPU做数据传输.

  RD:

读信号线,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即/RD=0且/CS=0时,允许8255通过数据总线向CPU发送数据或状态信息,即CPU从8255读取信息或数据。

  WR:

写入信号,当这个输入引脚为低电平时,即/WR=0且/CS=0时,允许CPU将数据或控制字写入8255。

  D0~D7:

三态双向数据总线,8255与CPU数据传送的通道,当CPU执行输入输出指令时,通过它实现8位数据的读/写操作,控制字和状态信息也通过数据总线传送。

  8255具有3个相互独立的输入/输出通道端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一下三种方式下工作。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出方式;方式三————双向选通输入/输出方式;

  PA0~PA7:

端口A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锁存器。

工作于三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

  PB0~PB7:

端口B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I/O锁存器,一个8位的输入输出缓冲器。

不能工作于方式二;

  PC0~PC7:

端口C输入输出线,一个8位的数据输出锁存器/缓冲器,一个8位的数据输入缓冲器。

端口C可以通过工作方式设定而分成2个4位的端口,每个4位的端口包含一个4位的锁存器,分别与端口A和端口B配合使用,可作为控制信号输出或状态信号输入端口。

'不能工作于方式一或二。

  A1,A0:

地址选择线,用来选择8255的PA口,PB口,PC口和控制寄存器.

  当A1=0,A0=0时,PA口被选择;

  当A1=0,A0=1时,PB口被选择;

  当A1=1,A0=0时,PC口被选择;

  当A1=1.A0=1时,控制寄存器被选择.

6.74HC373锁存器

当三态允许控制端OE为低电平时,O0~O7为正常逻辑状态,可用来驱动负载或总线。

当OE为高电平时,O0~O7呈高阻态,即不驱动总线,也不为总线的负载,但锁存器内部的逻辑操作不受影响。

  当锁存允许端LE为高电平时,O随数据D而变。

当LE为低电平时,O被锁存在已建立的数据电平。

当LE端施密特触发器的输入滞后作用,使交流和直流噪声抗扰度被改善400mV。

  引出端符号:

  D0~D7数据输入端

  OE三态允许控制端(低电平有效)

  LE锁存允许端

  O0~O7输出端

真值表:

  

Dn

LE

OE

On

H

H

L

H

L

H

L

L

X

L

L

Q0

X

X

H

高阻态

7.8LED液晶显示器件7SEG-MPX8-CC-BLUE

 

第三部分实验原理及程序代码:

1.硬件部分电路设计图

电路图如图:

2.软件部分设计

/*电子码表

用proteus仿真时注意在烧写对话框中将晶振值改为6MHZ

按键1开始、暂停

按键2秒表运行时记录数据,查看存储记录时删除存储数据

按键3秒表暂停时清除显示清零

按键4查看存储的数据,第一次按下为第一组数据,以此类推最多十组数据

*/

#include

#include

#definePAXBYTE[0x0000]

#definePBXBYTE[0x0001]

#definePCXBYTE[0x0002]

#definecontrolXBYTE[0x0003]

#defineucharunsignedchar

#defineuintunsignedint

uintcodeduanma[10]={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0~9码值

//uintcodeweima[10]={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

uintcodeweima[10]={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

uintdisplaybuff[]={0x3f,0x3f,0x40,0x3f,0x3f,0x40,0x3f,0x3f};

bitflag=0;

bitflag1=0;

bitflag2=0;

bitflag3=0;

bitflag4=0;

ucharnum,second,minute;

ucharcount=0,count1=0;

ucharnum_date[10],second_date[10],minute_date[10];

ucharnumber;

ucharn0;

voidDelayUs2x(uchart);

voidDelayMs(uchart);

voiddisplay();

voidstart();

voidtrans_date();

voidkeyscan();

//主函数

main()

{

start();

PC=0xff;

while

(1)

{

keyscan();

trans_date();

display();

}

}

//初始化程序

voidstart()

{

TMOD=0x01;

TH0=(65536-5000)/256;

TL0=(65536-5000)%256;

ET0=1;

EA=1;

TR0=0;

minute=0;

second=0;

num=0;

control=0x89;

}

//定时器中断程序

voidT0_time()interrupt1

{

TH0=(65536-5000)/256;

TL0=(65536-5000)%256;

num++;

if(num==100)

{

num=0;

second++;

if(second==60)

{

second=0;

minute++;

}

if(minute==99&&second==99)

{

minute=0;

second=0;

}

}

}

voidtrans_date()

{

if(flag==0)

{

displaybuff[7]=duanma[minute/10];

displaybuff[6]=duanma[minute%10];

displaybuff[4]=duanma[second/10];

displaybuff[3]=duanma[second%10];

displaybuff[1]=duanma[num/10];

displaybuff[0]=duanma[num%10];

}

else

{

displaybuff[7]=duanma[minute_date[count-1]/10];

displaybuff[6]=duanma[minute_date[count-1]%10];

displaybuff[4]=duanma[second_date[count-1]/10];

displaybuff[3]=duanma[second_date[count-1]%10];

displaybuff[1]=duanma[num_date[count-1]/10];

displaybuff[0]=duanma[num_date[count-1]%10];

}

}

//显示程序

voiddisplay()

{ucharn=0;

for(n=0;n<8;n++)

{

PB=weima[n];

PA=displaybuff[n];

DelayMs

(2);

}

}

//延时函数

voidDelayUs2x(uchart)

{

while(--t);

}

voidDelayMs(uchart)

{

while(t--)

{

DelayUs2x(245);

DelayUs2x(245);

}

}

//键盘扫描程序

voidkeyscan()

{

ucharm;

m=PC;

m=m&0x0f;

if(m!

=0x0f)

{

DelayMs(30);

m=PC;

m&=0x0f;

if(m!

=0x0f)

{

if(PC==0xfe)

flag1=1;

if(PC==0xfd)

flag2=1;

if(PC==0xfb)

flag3=1;

if(PC==0xf7)

flag4=1;

}

while(PC!

=0xff);

}

if(flag1==1)

{

TR0=~TR0;

flag=0;

flag1=0;

}

if(flag2==1)

{

if(TR0==1)

{

if(number<10)

{

minute_date[number]=minute;

second_date[number]=second;

num_date[number]=num;

number++;

}

}

else

{

if(flag==1)

{

minute_date[count-1]=0;

second_date[count-1]=0;

num_date[count-1]=0;

}

}

flag2=0;

}

if(flag3==1)

{

if(TR0==0)

{

num=0;

second=0;

minute=0;

flag=0;

}

flag3=0;

}

if(flag4==1)

{

if(TR0==0)

{

flag=1;

count++;

if(count>number)

count=1;

}

flag4=0;

}

}

第四部分实验测试结果

按键1开始、暂停

按键2秒表运行时记录数据,查看存储记录时删除存储数据

按键3秒表暂停时清除显示清零

按键4查看存储的数据,第一次按下为第一组数据,以此类推最多十组数据

第五部分实验小结和体会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基于8255的8LED显示电子码表设计。

我通过在图书馆的书籍查阅和网上资料的阅读,初步了解了单片机的基础知识以及单片机通信功能的使用,并且对本次实验时所需要的软件进行了熟悉,对一些经典的例子进行了模拟仿真,学到了许多平时课程上没有学到的知识。

在本次的课程设计中我遇到了不少难题,这源于我们对题目的主观认识,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认识到了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我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

这个过程对我的学习非常有帮助,知道如何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

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此次设计也让我明白了思路即出路,有什么不懂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请教或上网查询,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

最后衷心感谢本次课程设计所有同学、老师的指点和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