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46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docx

财务报表分析资料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

第二章财务报表的背景资料分析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除了财务报表揭示的信息外,还包括与财务报表相关联的其他背景资料。

面对财务报表上一系列的项目和大堆数字,还要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才能透视数字后面的真实含义。

背景资料主要包括:

财务报表附注、审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年度报告。

要了解数字后面的故事。

做好财务报表分析工作,要在财务报表外下功夫。

2.1附注分析

2.1.1附注的作用

附注是对财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

(准则30号)。

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本身无法表达或难以充分表达的内容和项目所作的补充说明与详细解释,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达到改善财务报表,充分披露的效果。

附注是为帮助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对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解释。

1、提高报表内信息的可比性

会计准则,规定多种处理方法,允许公司选择使用,附注里明确公司所采用的处理方法。

会计程序、方法与原则,不得随意变更,但不是绝对不能变更。

因此,在财务报表中通过注释的方式,说明公司采用的会计方法及其变更对公司经营成果的影响,才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2、增进表内信息的可理解性

对报表内的数据进行更详细的解释,有助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信息。

例如,应收账款、销售收入等。

3、突出财务报表的重要性

通过注释,可将财务报表中重要的数据进一步予以分解、说明,引起读者注意和重视。

4、提供更详细的会计信息

例如,应收账款的账龄情况等等。

2.1.2附注的主要内容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准则中对附注的规范内容:

第六章附注

第三十一条附注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第三十二条附注应当披露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相关信息应当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的项目相互参照。

第三十三条附注一般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披露:

(一)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三)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包括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和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等。

(四)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包括下一会计期间内很可能导致资产、负债账面价值重大调整的会计估计的确定依据等。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对已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列示的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包括终止经营税后利润的金额及其构成情况等。

(七)或有和承诺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需要说明的事项。

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提议或宣布发放的股利总额和每股股利金额(或向投资者分配的利润总额)。

第三十五条下列各项未在与财务报表一起公布的其他信息中披露的,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

(一)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二)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三)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1、企业的基本情况

2、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权责为生制为基础。

3、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企业应当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4、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例如:

对资产计价以市价计价还是以历史成本计价就属于资产计价的具体工作原则,而在以市价计价的情况下,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等而下之就属于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1)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1)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

(2)会计政策的确定依据。

2)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折旧年限,坏账率等等。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进行披露。

6、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重要项目的构成或当期增减变动情况。

7、或有事项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进行披露。

 

8、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非调整事项

利润分配方案,股利发放情况。

 

9、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按《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进行披露。

2.1.3附注的局限性

附注丰富了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数量和内容,使其提供了信息更加完整和全面,但附注存在着无法弥补的局限性。

1)内容繁杂,直观性不强,只有经过仔细研究才能理解。

2)过多采用文字,会给用户的判断和分析带来不便,甚至会产生误导。

3)市场环境变化,公司业务的发展,会计人员难以把握那些项目、事项或业务需要注释。

4)附注内容有较大的弹性,有滥用注释的情况,避重就轻、注而不释及释不解惑的现象。

也就是说附注也未必能说清楚财务报表数字后的真相。

但是,有总是比没有好。

2.1.4附注重点项目分析

一般情况下,在对财务报表分析之前,应首先阅读和分析附注。

在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经常地结合附注分析,寻找辨别财务报表真实程度的调查分析重点。

对附注进行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关注企业背景及主营业务;

关注会计处理方法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分析子公司及关联方交易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程度;

分析会计报表主要项目的明细资料

关注企业其他主要项目的说明

 

1.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分析

自学:

《会计准则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同一经济业务允许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会计政策存在选择问题,例如: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限平均法,加速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等等。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年限平均法折旧,估计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残值等。

坏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

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确认、记录、计量等出现的错误。

企业经营环境变化-----会计政策变化能更有效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例如:

资产计量方法,变更历史成本法、公允价值法等。

准则28号规定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下:

1)法律;或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例如,会计准则。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

2007年1月1日,上市公司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2006》

2)变更会计政策后,能够使所提供的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更可靠、更相关。

(自行变更)。

自行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以前的该项目交易或事项要用新的会计政策从新做会计处理。

往往影响以前年度的利润)(推倒重来)

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既往不咎)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更正重要的前期会计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数影响数不切实际不可行的除外。

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常见的会计估计项目有:

估计坏账;估计存货损失;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及净残值;无形资产的受益期;长期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间;资产损失准备估计;收入确认的估计等。

会计差错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由于计量、确认、记录等出现的错误。

1)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条件分析。

会计准则28号规定,会计政策变更条件:

(1)法律、法规要求变更。

例如:

2001年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2)变更后,能够更可靠、更相关地提供会计信息。

坏账损失的账龄分析,同一笔账,时间推移,坏账概率增大,因此,计提坏账比例,不断提高(变化)。

本着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合理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可以挤去经营成果的水份,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更为可靠合理。

(参看珠江钢琴招股说明书1-1-194页)

要注意非法定的、非强制性的会计政策变更。

可能会出于盈余管理的目的。

选择对自身更为有利的会计政策,在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应引起注意。

从实务中看,运用会计政策变更来操纵利润的五种主要形式

(1)折旧政策。

案例2-1P24

 2012年11月AG公司公告,决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延长部份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少提折旧费用12亿元。

(2)存货计价。

案例2-2P24/25

案例2-2

某生产彩电的上市公司FRGF在1999年的招股说明书中披露,该公司对存货核算施行了会计政策变更,即从“先进先出法”的存货计价政策变更为“后进先出法”。

 

(3)权益性金融资产归类的改变(准则22—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权益性金融资产由企业对其他公司股票或其他权益性金融工具投资而形成,按新会计准则,在资产负债表上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价格变化反映在当期损益(在利润表上反映)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市场价格变化反映在资本公积。

(在资产负债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上反映)

(准则22第十九条,初始确认分类后,不能再重新分类。

两者的分类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目的等因素,可利用其调节和平滑利润。

另外:

两类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的列示不同,会影响流动性指标.

(4)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

权益法还是成本法 P25 案例2-3

案例2-3

某上市公司在1995年持有被投资企业10%的股权,釆用成本法核算。

1996年末,新股东参股被投资企业,该上市公司持股比例降为7.31%,却采用权益法核算,使长期投资和投资收益多计687万元。

合并政策。

合并范围的改变

亏损子公司不纳入合并范围内。

P26案例2-4

案例2_4

HL公司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33亿元,净利润为1048.97万元,其中除传统业务外,本年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某房地产开发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01亿元和392万元,占合并报表的43.26%和37.37%。

经查验,公司对该子公司持有股份比例为49%,2002年度未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2003年,公司以在该房地产开发公司董事会中拥有半数以上投票权为由,将其纳入2003年度的合并会计报表。

再回头看看HL公司2002年度仅1.80%的净资产收益率,就不难理解合并该房地产开发公司对HL公司2003年业绩的重要性。

案例2-4

NY公司1996年将其控股子公司期货有限公司的会计报表纳入了合并范围,然而1997年则将其排除在合并范围之外,该子公司1996年亏损700万元,1997年亏损多少不得而知。

该公司的理由是:

协议转让该控股子公司的股权,已向有关部门申报,手续正在办理过程中。

(5)资产减值计提。

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的计提,及其比例变化.

2)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分析

分析企业披露的变更是属于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还是属于会计差错的更正,是否选择了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追溯调整法:

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如同该类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应计算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也相应进行调整,但不需要重新编制以往年度的会计报表。

(推倒重来)

例如:

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核算。

采用追溯调整法。

折旧方法改变等也要追潮调整。

未来适用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时,新的会计政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的方法。

不适用于以前的交易或事项。

不用变更期初数。

(既往不咎)

两种处理方法对企业的损益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

(1)前后期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的会计政策发生变更之后,以前年度到未来的会计信息都将受到影响,要采用追溯调整法。

1999年,财政部要求上市公司必须计提4项资金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并且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有追溯调整3年的财务数据。

(2)变更只适用于当期和未来的相关会计要素和经济事项,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

例如:

存货计价方法的变更。

以前的存货可能已经变现的,无从追究。

如果会计政策变更后的累积影响数,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合理确定,则应当以未来适用法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

(3)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只计算变更后对当期的影响。

账龄变化而导致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变化,不追溯调整。

(4)对于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要区分不同情形。

①本期发现的,本期会计差错,应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②本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非重大会计差错。

不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但应调整发现当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③本期发现的,以前年度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期初数。

④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及报告年度前的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本期数。

⑤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的报告年度前的重大会计差错,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报告年度期初留存收益及相关项目。

案例2-5

2000年中期上市公司ABC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完成中报披露近一个月后发布补充公告:

称其需计提4项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跌价准备)总计5880.69万元,每股收益则由原来的0.001元骤变为-0.31元.

广西某公司盈利的中报刊出后3天即发布补充公告,称中期应计提4项减值准备298.1万元,计提之后该公司的净利润由156.02万元降为-144.39万元,每股收益也由原先的0.011元变为-0.105元.

这样计提是属于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发生变化,是否要追潮调整?

书P27案例2-5引用错误。

上市公司要在附注披露: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的影响数和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理由。

我们只要仔细阅读会计报表附注,就能够准确地了解企业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是否充分、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合理性,是否存在混淆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范围法的行为。

特别要注意是否影响各期会计报表的可比性。

2.关联方交易的分析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关联方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企业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

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对于已经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予披露,但应当披露与合并范围外各关联方的关系及其交易。

  第二章关联方

  第三条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

  控制,是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共同控制,是指按照合同约定对某项经济活动所共有的控制,仅在与该项经济活动相关的重要财务和经营决策需要分享控制权的投资方一致同意时存在。

重大影响,是指对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参与决策的权力,但并不能够控制或者与其他方一起共同控制这些政策的制定。

第四条下列各方构成企业的关联方:

  

(一)该企业的母公司。

  

(二)该企业的子公司。

  (三)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

  (四)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

  (五)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

  (六)该企业的合营企业。

  (七)该企业的联营企业。

  (八)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九)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关键管理人员,是指有权力并负责计划、指挥和控制企业活动的人员。

与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处理与企业的交易时可能影响该个人或受该个人影响的家庭成员。

  (十)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第五条仅与企业存在下列关系的各方,不构成企业的关联方:

  

(一)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

  

(二)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或代理商。

  (三)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

  第六条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

  第三章关联方交易

  第七条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转移资源、劳务或义务的行为,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

  第八条关联方交易的类型通常包括下列各项:

  

(一)购买或销售商品。

  

(二)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

  (三)提供或接受劳务。

  (四)担保。

  (五)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

  (六)租赁。

  (七)代理。

  (八)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

  (九)许可协议。

  (十)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

  (十一)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第四章披露

  第九条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下列信息:

  

(一)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

  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

  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

  

(二)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股本)及其变化。

  (三)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者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第十条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

  

(一)交易的金额。

  

(二)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

  (三)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

  (四)定价政策。

  第十一条关联方交易应当分别关联方以及交易类型予以披露。

  类型相似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财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关联方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

  第十二条企业只有在提供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才能披露关联方交易是公平交易。

 

1)分析关联交易的目的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普遍存在,特别是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的上市公司。

关联交易与会计报表粉饰的关系:

并不存在必然联系。

公允价格定价,并非就没有问题。

非公允价格,一定有有问题。

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的主要目的:

(1)利润转移

(2)包装上市公司

(3)避税

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手法:

书上案例

(1)关联购销P28—29,案例2-6

关联方之间利用协议定价的方式确定关联购销的价格,并借以改变上市公司利润的情况在以往年度上市公司公布的财务报告中得到了反映。

案例2-6

2008年度WLY公司销售货物的关联交易金额为41.6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53.16%,其中,与进出口公司(与WLY受控于同一母公司)的关联销售交易金额41.36亿元,占总销售关联交易比重的99.31%。

而该公司与进出口公司的产品结算价格却远远低于市场价,约8亿元的利润由此渠道流入了集团公司。

(2)转让、转换和出售资产。

案例2-7

上市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和债务;将不良资产转卖给母公司;母公司将优质资产卖给上市公司。

以不合理价格。

案例2-7

2000年10月30日,SCL公司以每股1元的价格获得其大股东持有的SF公司1000万股股权,同年11月22日,该公司以每股8元的价格将这些股权转让给MY公司,通过两次股权转让,该公司获得了7000万元的投资收益,占当年利润总额1604万元的436.4%。

若剔除该笔投资收益,公司将亏损5396万元。

(3)受托经营

在我国目前的证券市场上,由于缺乏受托经营方面的法规,托管经营的操作往往服务于公司调整利润,成为会计报表粉饰的一种新方法。

其具体表现形式是:

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委托给母公司经营,定额收取回报,以在避免不良资产亏损的同时,凭空获得一块利润;母公司将稳定、获利能力高的资产以较低的托管费用委托上市公司经营,虚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案例2-8

1997年7月18曰,上市公司蜀都A与其第一大股东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公司签订了《宾馆部分客房经营权转让承包和承包经营合同》,将大厦东楼18、19、20层三层的经营权转让给母公司,转让期5年(自1997年8月1日至2002年7月31曰),转让费1200万元一次性支付,列入1997年年度收入。

同时,在合同期内,蜀都A又代母公司经营该部分客房,并须向母公司每年支付承包利润300万元。

(4)资金往来.案例2-9

案例2-9

PD公司在1998年中期实现利润2837.04万元中,应收母公司的资金占用费就高达559.73万元(母公司报告期期末欠上市公司的款项为2916.52万元)。

 

(5)费用分担.案例2-10

    财务报表分析

上市公司以前年度交纳的有关费用退回等,以提高公司的利润。

案例2-10

CL公司2001年年报披露,2000年7月公司与销售公司(与CL受控于同一母公司)签订协议,免交2000年7月一12月约7542万元的销售费用;同时,按照公司《2000年生产经营计划》,公司应按销售净额的1%上缴母公司2000年度的研究发展费用,但经母公司同意,豁免了公司当年860万元的研发费。

以上两项金额合计8402万元,占公司当年净利润的31.23%,若剔除关联方分担的两项费用,公司2000年度的净利润将同比下降31.11%,CL公司也将失去自1994年上市后在证券市场上树立起来的绩优股的形象。

 

2)关联交易剔除法分析

关联交易,不具真实性,不具可持续性,影响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长贫难顾,烂泥扶不上壁。

运用关联交易剔除法可以还原分析对象公司的本来面目。

关联方交易剔除法,就是将关联交易引致的收入和利润从公司利润表中剔除。

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公司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判断该公司盈利在多大程度上依赖关联企业,从而判断其利润来源是否稳定、未来的成长性是否可靠。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包括营业收入和利润),投资者要特别关注关联交易的公允性。

定价政策、发生的时间、关联交易的目的,交联交易的审批程序。

教材P30案例P2-11。

陕长岭(0561)2000年利润总额仅为1336万元,扣除因关联方交易获得的投资收益7000万元,该公司实际每股收益为-0.14元。

可见陕长岭的扭亏完全是建立在母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