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9377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docx

HSESP14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

HSE程序文件

运行控制程序-环境保护管理

拟制

(职称)

审核

(职称)

批准

(职称)

版本

更新内容

日期

1.0

2.0

初次发出

改版发出

2008年4月8日

2010年12月28日

3.0

1、部分用语修正,版本统一升级

2、调整了环保组织架构

3、增加了环保教育与培训、环境因素识别内容

4、三废管理和噪声管理中,增加了控制要求的内容

2013年2月6日

如果受控印戳不是红色,则本程序文件只是非受控的副本,只有受控的副本才会自动更新,请只参考受控的副本。

受控印戳

1.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标准,满足相关方有关环境保护的合理要求,有效控制和减轻环境污染和破坏,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运作服务等各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管理。

3.术语:

4.职责

4.1管理者代表参与公司环境保护目标、指标的制定,并为完成目标、指标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4.2环保委员会负责督导环保政策及有关环保工作的制定及推行。

4.3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出任环保委员会秘书,协助督导、所有环保事项的协调、监督及控制工作,主要职责包括:

4.3.1收集、确定公司需要执行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

4.3.2制定、推行及检讨公司的环保政策;

4.3.3编制环保手册、指引、守则及规例等供个别部门参考及采用;

4.3.4举办环保推广比赛及活动和培训工作;

4.3.5协助有关部门推行及评估环保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4.3.6检查公司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情况,并组织进行环保监测;

4.3.7和政府有关环保部门及专业团体进行沟通,并就环保事项(办理相关环保的证书和手续等)与有关政府部门联系;

4.3.8准备环境紧急处理计划及应变措施等。

4.4采购部门负责采购环保货品及服务,或通过选择原料、产品及包装以减少浪费,监督承办商及确保有关合约包含适当的环保条文及要求,有关货品及服务必须配合公司的环保政策。

4.5工程建设部(或公司相关部门)负责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执行“三同时”的要求。

新建项目,制定和实施“三废”污染控制工程措施,确保负责工程的承建商遵守有关规定。

4.6各部门(插入职位)负责做好其管辖范围内的生产、服务活动、装置、设施等的环保管理工作,监督/控制部门内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制定并落实部门的环保计划,提高公司雇员的环保意识,并改善公司的环保水平。

4.7环保大使作为公司环保工作的推行者,在环保工作方面应做到:

4.7.1发挥目标及形象效果,让环保工作得以有效协调、维持、检讨及加强;

4.7.2协助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在各部门推行环保计划,以加强同事的环保意识及提高环保知识;

4.7.3分享环保经验及在交流中提高环保知识;

4.7.4负责各自部门办公室每月的环保工作审核,并向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报告工作不足的地方。

5.工作程序

5.1政策及管理方案

5.1.1在公司的HSE政策中明确清晰的环保方向供公司全体雇员遵从,管理层承诺在日常运作程序、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都会符合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与法规,政策由总经理签署推行;

5.1.2为了达到持续改善环境的使命,环保委员会每年制定符合公司HSE方针的年度环境目标和指标。

在确定环境目标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关的环境指标,并定期向管理层报告有关进度及结果;

5.1.3为确保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由相关责任部门制定出切合实际、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方案,具体参见《政策、目标和管理方案管理程序》。

5.2环保组织架构

5.2.1公司应指定专门的环保工作归口管理部门(可为安全及风险管理部),公司成立环保委员会(或与安委会合并,成立安全环保委员会),负责统筹全公司的环保计划,促进公司雇员、承办商及代理商对环保的认识,同时提升公司的环保表现;

5.2.2公司应拟定环保管理架构,并订明各级人员在环保管理上的责任,以供各级人员了解与开展环保工作;

5.2.3公司应在各部门任命环保大使,推进本部门环保方面的具体工作。

5.3环保委员会

5.3.1委员会由总经理委任部门经理或组别经理组成,负责督导环保政策及有关环保工作的制定及推行;

5.3.2委员会主席由总经理担任,并由安全及风险管理部经理或归口管理部门的负责人任秘书协助督导工作;

5.3.3委员会的功能、日常运作及各成员职责参见《安全环保委员会组织及实施指引》相关章节。

5.4环保教育与培训

5.4.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公司各个层级的环保培训计划及组织实施,尤其应注意环保大使以及与环保工作紧密相关的员工环保知识的培训,做好记录;

5.4.2培训的程序和要求参照《培训、意识及资质管理程序》执行,内容、记录及评估可参考《环保管理指引》。

5.5环境因素辨识

5.5.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辨识,对辨识出的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公司范围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重要因素定出控制措施;

5.5.2环境因素的辨识与评价控制参照《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

5.6节能管理

5.6.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制定专门的节能制度供其他部门参照执行,并应定期监察和记录措施的执行情况。

5.6.2各职能部门须加强培训教育以增强员工节约能源资源意识,减少消耗;

5.6.3制定节约能源资源措施。

对主要能耗如水、电等进行重点控制,具体参照《环保管理指引》。

5.7“三废”排放管理

5.7.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专门的制度和指引供其他部门参考,内容应包括废水、废气、固废的管理措施,并应定期监控和记录各部门措施的执行情况;

5.7.2各职能部门应按照制度要求对涉及各自部门的三废进行管理,可包括不仅限于下列要求,具体也可参考《环保管理指引》中一些要求。

5.7.3废水排放管理

5.7.3.1所有超标的含有油类、洗涤剂以及其它污染成分的废水不得直接排入下水道,应进行收集,并适当处理后排放,自身不能处理时应纳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综合处理;

5.7.3.2生活污水应接入城镇污水管网集中处理,或可通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合格后排放。

5.7.3.3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废水应进行收集过滤或沉淀处理后排放;

5.7.3.4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应对废水排放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必要时委托有关机构对废水排放进行监测分析,发现非法排放的应按照《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7.3.5废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应保持记录,且不得随意停用。

5.7.4废气管理

5.7.4.1施工现场应严格遵守生产操作规程,对于有挥发并能造成大气污染的物料,应严格密封;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湿法作业,减少粉尘扬起;

5.7.4.2避免在施工现场熔化沥青和焚烧油毡、油漆和其它可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的废弃物;

5.7.4.3各职能部门使用的工程机械设备应定期保养,加强维护,避免污染。

办公用车辆应按时检测,尾气排放合格。

空调设备应使用环保制冷剂,以减少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5.7.4.4采暖锅炉应尽可能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并采取节能措施。

5.7.5废物管理

5.7.5.1在公司各主要场所设立废物分类投放箱,明确标识危险和有害废弃物投放处,教育督导全体人员遵照执行;

5.7.5.2办公废物如废纸做二次利用;废纸、墨盒、硒鼓、包装物交回收商回收,日光灯管、废电池等交专业危险废物处理机构处理;

5.7.5.3对生产活动产生的危险废物和有害工业废物,交有资格废物处理机构回收或者无害化处理;

5.7.5.4特殊的废弃物如:

灭火器、废弃钢瓶等应按照国家或当地政府有关规定进行废弃处理,不得随意作为废品出售;行政部(或公司相关部门)对废物处理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有不按规定处理废物的,应予指出及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8噪声管理

5.8.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应制定专门的噪声管理制度或指引供其他部门参考,并应定期监控和记录各部门措施的执行情况;

5.8.2各职能部门应尽量避免使用易产生高噪声的工艺、设施和设备;及时对高噪声设备进行改造和维护;

5.8.3城区管道安装作业时应严格按规定的时间施工。

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时,应按规定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并采取有效降噪措施,同时做好周围群众工作,报所在地环保局备案后方可施工;

5.8.4采取隔音消音技术对备用发电机、高噪声调压装置等高噪声设备进行降噪处理;

5.8.5定期对产生边界噪声的厂界进行噪声测试,对于超过标准排放的应按照《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进行处理。

5.8.6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应组织对可能有噪声的岗位进行噪声测试,并核对是否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如不符合,应考虑采取降噪措施或提供必需的保护。

5.9环保检查、考核

5.9.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对公司各部门及办公地点进行定期审核,确保遵守所有有关的环保法例,亦合符所有有关的环保标准;

5.9.2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按《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执行;

5.9.3各部门应促进其属下职工提高环保意识、搞好环保工作,按对好的环保行为进行奖励,对不符合及时纠正并加以考核。

5.10环保事故处理

5.10.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各部门制定完善的紧急应变计划,列明各种意外及危急状况的潜在机会及处理方法;

5.10.2各部门作好预防及减轻其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定期检讨和修订紧急应变计划和程序,事故发生后,各部门按照应变计划和事故管理制度处置、上报和记录事故;

5.10.3安全环保委员会及安全及风险管理部(环保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定期检讨公司应付环保紧急事件的准备情况,安全及风险管理部(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对所有事故种类、起因、走势等定期(年、季、月度)统计及分析,提交到环保委员会检讨有关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制订政策避免类似事故。

5.11环保推广

5.11.1环保工作委员按指引有关内容组织年度环保推广活动,各部门应配合公司及政府环保部门开展的环保宣传、环保检查及污染整治行动;

5.11.2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针对公司不同层次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具体参见环保管理指引的《环保教育及培训》,确保在实际生产、服务等运作过程中执行。

5.12环保法律法规及控制措施

5.12.1按照《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获取与辨识管理程序》的规定,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收集和整理国家及相关地方所有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等数据,建立与公司相关及需执行的环保法规库及查阅清单,并按时更新;

5.12.2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根据公司生产运作特点和环保法规要求,制定生产、服务活动过程中能相应的消除或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控制措施;

5.12.3措施主要包括:

“三废”排放管理,工业噪声管理,危险及有害废物管理,节约资源能源管理等,具体参见《环保管理指引》。

5.13建设项目环保管理

5.13.1工程部应研究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有关法规,对新、扩、改建项目组织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办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全部审查审批工作,落实有关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及投资,并督促、检查,保证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以符合“三同时”的要求,具体参见《新项目HSE管理程序》;

5.13.2在施工阶段,工程部会同安全及风险管理部审查项目施工计划,并检查施工现场情况,确保有关承包方采取适当措施减少废物、粉尘、噪声、废水的排放,具体检查项目参见环保管理指引的《承包方环保检查表》;

5.13.3建设项目完成后,工程部应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环保验收,确保符合环保法规及标准要求后,才可以交付使用;

5.13.4在检查中发现建设项目存在违反国家法规、标准或者当地政府要求或者在施工过程中存在污染排放超标等情况的,有关人员应提出整改要求,具体参照《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的有关规定;

5.13.5工程部负责保存建设项目有关环境保护的文件和记录;

5.13.6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或环保归口管理部门)参与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验收各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监察有关部门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的情况,并提供适当意见和指导。

5.14环境资料档案

5.14.1安全及风险管理部负责定期对环境基础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和管理,主要包括:

5.14.1.1环保指标、目标和管理方案;

5.14.1.2污染源和环保设施设计、运行资料;

5.14.1.3环保设施检查、维修记录;

5.14.1.4现场巡检记录;

5.14.1.5污染事故记录,赔、罚款及奖惩记录;

5.14.1.6“三废”综合利用、环保“三同时”等档案资料;

5.14.1.7环保大事记;

5.14.1.8环保委员会议记录等。

5.14.2安全及风险管理部按政府要求统计、填报环保各项统计报表,办理排污许可证等相关证书;

5.14.3安全及风险管理部定期编制及上报季度HSE统计报表,具体参见《合资公司季度统计申报制度》;

5.14.4负责对环境保护程序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记录,安全及风险管理部及相关部门按照《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6.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6.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6.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7《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获取与辨识管理程序》(XX港华HSE/SP-02)

6.8《政策、目标和管理方案管理程序》(XX港华HSE/SP-03)

6.9《应急准备与响应管理程序》(XX港华HSE/SP-16)

6.10《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程序》(XX港华HSE/SP-20)

6.11《记录管理程序》(XX港华HSE/SP-21)

6.1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XX港华HSE/SP-24)

6.13《合资公司HSE季度统计申报制度》(港华集团HSE/ZD-02)

6.14《环保管理指引》(XX港华HSE/ZY-33)

7.记录

7.1环保检查报告表

7.2承包方环保检查表

7.3办公室环保检查表

7.4废物处理记录

7.5重要环境因素登记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