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9007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0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41 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 必修2.docx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精品学案必修2

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考目标定位】

考纲点击

热点提示

1.工业的区位因素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2.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布局的影响

3.工业区位的选择要求及原则

4.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考纲知识梳理】

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选址原则(经济利益方面):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3.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布局类型

工业布局原则

典型工业部门

原料

原料导向型

接近原料产地

制糖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不便长途运输)

市场

市场导向型

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

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等(产品不便长途运输;)印刷厂(产品运输成本较高)

动力(电力)

动力导向型

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

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

劳动力(廉价)

劳动力导向型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

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纺织工业、鞋帽加工业

技术

技术导向型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

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生物制药工业等

二、工业区位的选择

1.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不断变化

交通和科技的发展降低了工业对原料、动力及劳动力数量等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污染类型

布局原则

大气污染

布局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或者常年盛行风地带的下风向

水源污染型企业

污水排放口原理水源及河流上游

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企业

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3.政策和企业局决策者的理念和心理心理因素也成为重要的工业区位因素

【要点名师讲解】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

根据工业区位选址的原则:

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可以从工业生产投入的角度甲加以判断,即所需的生产成本中投入越大,其主导地位越强。

具体分析如下: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

比重越大者为其主导因素,如下图:

图中A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电能,则其主导因素为动力;B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廉价劳动力,则其主导因素为劳动力;C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原材料,则其主导因素为原料。

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工厂应该选择在上述主导因素丰富而价优的地方。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

①原材料运输量大(如制糖工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不拘于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成品油)或产品不便于运输(如玻璃制品)或产品需快速上市(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市场。

(2)产品研发环节:

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投入较多,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

(3)工业布局转移中条件优越性增强的环节,如首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海洋运输的又是增强,主导因素则是交通。

工业主导因素确定后,在工业布局时优先考虑,并对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读“某类工业净收入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图”,回答

(1)~

(2)题。

(1)仅从经济效益考虑,图中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

A.H~IB.I~JC.J~KD.K~M

(2)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工资和市场距离B.运费和原料成本

C.地租和原料成本D.运费和地租

【解析】

(1)从图中可知,在区域I~J净收入最高,仅从经济效益考虑,该区域是最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

(2)图中净收入与距市中心距离有关,距市中心距离远近不同,则运费和地租不同,即影响该类工业净收入变化的主导因素是运费和地租,与工资、原料成本没有多大联系。

【答案】

(1)B

(2)D

二、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

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不同,其区位选择要求如下表: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捷径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科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适宜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发电厂、钢铁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发电厂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2).关于图中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类工业可能为食品工业②△类工业污染最大③▲类工业迁移有利于改善城市大气环境④▲类工业布局愈来愈受原料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析】

(1)图示中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工业类型布局在北部和西部,若该城市工业布局合理,则主导风向最可能是东南风。

(2)口类工业可以布局在市区,应为污染较轻的工业生产部门;▲类工业污染应为较严重的工业部门,迁出后有利于改善市区环境。

【答案】

(1)C

(2)B

【感悟高考真题】

(2010·辽宁文综·T6~8·12分)表1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

读表1,完成1~3题。

表1

发展阶段

时间

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

1991~1997年

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

1998~2001年

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

2001~2003年

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

2003年~至今

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

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

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

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

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

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

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

【解析】本题组以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图表解读、分析以及提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重点掌握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集聚与分散,跨国公司形成的各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发展目标等相关知识。

第1题在表中①阶段是产品“走出去”②阶段是销售“走出去”,销售的也是产品。

“走出去”的目的都是开拓国际市场,因此A正确。

B项建立品牌形象是第③阶段的目标。

①、②阶段并没有吸引国外资金和降低生产成本,因此C、D项与题意不符。

第2题,意大利是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因此A项与题意不符。

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属于工业分散,主要是为了产品进入当地市场,便于销售,因此B项与题意不符,C正确。

制鞋不是原料导向型工业,D项与题意不符。

第3题,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主要是利用当地的技术条件,因此D正确,A、B、C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1选A,2选C,3选D。

(2009·海南地理)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4、5题。

4.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消费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生产成本低廉

5.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

A.商贸中心B.机场C.火车站D.港口

【解析】本题组以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为切入点,考查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灵活运用所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1题,该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需劳动力少,采用的是自己的技术而非中国的,由于靠进口国际市场上的原料,因而生产成本并不低,由此可判断出其布局在中国是因为靠近消费市场。

第2题,为了便于进口国际市场上的大豆,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交通便利的港口。

【参考答案】4.A5.D

(2007·广东地理)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6~8题。

6.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指向型B.劳动力指向型C.原料指向型D.动力指向型

7.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

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

8.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

A.环渤海地区B.长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D.中、西部地区

【解析】本题组以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为载体,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影响因素和判读、分析各种地理图表的能力。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认清各因素在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中的地位。

第3题,投入构成比例中最大的因素就是该类工厂的主导因素,由图知,甲、乙、丙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原料、科技、工资,所以甲是原料指向型工业、乙是技术指向型工业、丙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第4题,乙类工厂为技术指向型工业,其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燃料少,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所以该类企业运费在投入构成中比例小;其产品附加值高,多面向世界市场,能够以航空运输为主。

第5题,处在我国东部沿海的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劳动力成本较高。

相比较而言,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现阶段,作为劳动力指向型工业的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

【答案】6.C7.D8.D

9.(2009·宁夏文综)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

近年来,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趋势。

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公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

近期,M公司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甲地港口难以营建深水泊位的原因。

(3)M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何分工?

为什么?

(4)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

【解析】本题以某钢铁企业的发展变化为载体。

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和提取、分析信息,阐述规律、原因的能力。

判读海岸线轮廓,联系区域特征可知:

甲为上海港,乙为宁波北仑港,丙为湛江港。

(1)题,依托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厂,着眼点在于交通最优,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2)题,甲地(上海)港口,既是海港也是河口港,河道较浅且有泥沙淤积,因而难以营建深水泊位。

第(3)题,乙地作为甲地钢铁工业生产的铁矿石转运港,可先用铁矿石炼铁,甲地再用乙地提供的产品炼钢,这样可降低运输成本。

第(4)题,在丙地建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可从:

港口优势(深水良港)、距离优势(靠近原料输出国澳大利亚)、地价优势、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带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便于利用进口铁矿石,降低铁矿石运输成本;便于钢材出口,降低出口钢材的价格;(邻近市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钢铁消耗量大。

(2)甲地位于长江口附近,长江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附近持续大量沉积导致甲地沿岸地区水浅且水深不稳定。

(3)乙地钢铁厂炼铁,甲地钢铁厂炼钢,可以充分发挥甲地钢铁厂的技术、设备优势和乙地港口优势,减少铁矿石的转运成本。

(4)丙地应具有深水良港(深水停泊条件,可停泊大型货轮)。

原料(铁矿石)运输路线短,运价低。

建设成本低(地价低)。

10.(2008·广东地理)北欧国家芬兰从十九世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发展成为科技高度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创造了“芬兰奇迹”。

其主要原因是()

①进口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②漫长严寒的气候不利于农牧业发展

③重视智力开发,免费高中和高等教育,人口素质高

④人均能耗高、能源利用率高⑤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建立技术创新体系

⑥重点发展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

A.①②④B.②③⑤C.③⑤⑥D.②③④

【解析】该题以“芬兰奇迹”为背景,主要考查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题目关注社会现实,体现了地理知识实用性的学科特点。

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芬兰已经发展成为科技高度发达的高福利国家,可知“芬兰奇迹”主要是依靠科技发展实现的,题中只有③、⑤、⑥三项涉及到科技的发展,故C项正确。

【答案】C

(2007·海南地理)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

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依赖进口。

图中河流可通航。

结合表,回答11、12题。

1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B.③④C.②④D.①④

12.该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燃料运输费用B.铁矿石运输费用

C.产品运输费用D.废弃物的排放量

【解析】本题组以某钢铁厂地址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

读懂表中数据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

第2题,早期的钢铁工业,需要消耗很多的煤炭,燃料运输量大,宜接近燃料产地。

由于该地形成了规模很大的工业地域,钢铁厂建在这里也是接近市场的。

由于本地没有铁矿,所以不存在接近原料产地的问题。

第3题,由于技术进步,钢铁工业消耗的煤炭数量减少,相对来说铁矿石的运输量较大。

炼铁厂迁至N地,使铁矿石的运输费用降低,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答案】8.A9.B

13.(2007·宁夏文综)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解析】本题以木材加工厂的选址为切入点,侧重于对木材加工业的区位分析,并探究不利影响,提出应对策略。

仔细审题,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能学以致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本题关键应抓住以下几点:

(1)对木材加工业的优势分析侧重于原料地距离、交通分析

(2)环境影响分析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考虑

(3)其措施应针对环境问题本身,对症下药

【答案】有利条件:

接近原料产地;靠近水、陆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

影响:

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

对策:

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

【考点精题精练】

一、选择题:

(2010·阜新模拟)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底特律动荡不断,而上海通用公司在2009年却创下了破纪录销售量。

图示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该公司决定在中国广州投资建厂。

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2题。

1.该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2.选择在中国广州建厂的原因主要是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②水源、动力充足③劳动力价廉质优④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工业生产的投入因素所占比重图,完成3-5题。

3.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制糖、钢铁B.集成电路、炼铝C.服装、机械D.纺织、石油加工

4.有可能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的工业是

A.①B.②C.③D.④

5.说法正确的是

A.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③类工业在我国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向中西部

D.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6.是四座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与之相符的一组城市名称是

A,甲一圣保罗、乙一武汉、丙一阿伯丁、丁一伊斯兰堡

B.甲一乌鲁木齐、乙一重庆、丙一巴西利亚、丁一纽约

C.甲一巴黎、乙一北京、丙一伦敦、丁一华盛顿

D.甲一拉萨、乙一旧金山、丙一攀枝花、丁一悉尼

二、综合题

7.汽车产业是国家工业实力的综合体现。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

材料二:

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自1933年9月,在东京成立汽车工业部至今,已在全球近20个国家设有分厂,年产量近500万辆,出口比例近50%。

并在中国5个省、市设立了17家合资、独资公司,现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汽车公司,世界十大汽车工业公司之一。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2008年12月22日,丰田公司总裁渡边捷昭宣布,公司2008年(至2009年3月)将出现1500亿日元的营业亏损,这将是丰田历史上首次出现营业亏损。

材料三:

2009年以来,中国制造的汽车在塞内加尔、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销售持续增长、备受非洲消费者的青昧。

(1)近年,中外石油公司在我国各地竞相建立加油站。

影响加油站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2分)

(2)读我国的汽车产业分布变化图,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区位因素变化情况。

(4分)

(3)丰田公司不但在国内形成专业化的汽车城,并且在全球形成许多汽车生产跨国公司,如此布局的原因分别是——。

(4分)

(4)丰田公司在中国落户广州、长春、天津等地,同时日本的其他两大汽车公司本田、日产也纷纷落户于广州,日本三大汽车产业集团来此投资设厂考虑的区位因素有:

(8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D5.C6.A

二、综合题

7.

(1)汽车流量

(2)由接近原料产地转变到接近市场、技术和资金较优的地区。

(3)①在国内形成汽车工业地域,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②跨国公司则可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充分利用各地的原料、劳动力、市场优势,获取更大的利润。

(4)市场广阔;绕过贸易壁垒;投资环境好;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产业之间的协作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