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8941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docx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须注意

【室外给水】

1.室外给水管

常用材料:

承插式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焊接钢管、塑料复合管、镀锌钢管、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玻璃钢管。

2.小区的管线平面布置原则

(1)尽量与道路平行,减少交叉。

(2)管线与道路或管线交叉时,应尽量垂直交叉;

(3)检查井较多的管线,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绿地地面以下,减少道路检查井数量。

(4)能沟同沟敷设的管线应尽量同沟敷设,(弱电系统,热力,系统等),减少占位。

(5)易产生危险的管线应尽量远离,如给水与污水管,电力与燃气管。

(6)化粪池,变压器,热力交换站等附属设施应尽量布置在小区周边隐蔽处。

3.小区管线竖向布置原则

(1)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尽量减少管线埋深,同时保证建筑排出管顺利接入,当不同管线相交时,有压让无压,小管让大管。

(2)竖向设计首先布置好雨水,污水管的高程,小区雨水污水管的埋深受两控制点制约,一个是市政管线的高程应保证小区内排水管高程能够顺利排入市政管网,另一点管线距市政管网接入点最远处的埋深,应埋深不能够过小,应满足最小覆土和建筑排出管接入的两点要求。

(3)在市政管网高程允许下,在确定高程时也可以将雨水管的高程确定高于污水管线高程,其他管线在雨水,污水管线高程确定后可在两管空隙处通过,如果有交叉,应该根据竖向布置原则做上翻或下弯处理。

【室内给水】

1.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m。

2.室内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铺设最小间距为500mm;给、排水管交叉铺设最小垂直净距为150mm【给水管在上面;【给水管在排水管下边时,给水管加套管长度不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3.管道及附件

1)镀锌钢管应采用螺纹连接,做防腐处理;

2)给水横贯宜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可无)

3)管道上的阀门:

管径<=50mm,宜采用截止阀;管径>=50mm,宜采用闸阀。

4.冷、热水管及其水龙头并行安装:

1)上下平行安装,热水管在冷水管之上:

2)垂直安装,热水管在冷水管左侧;

3)卫生器具上热水龙头在左侧。

4.给水支管没特殊要求一般选用塑料管PPR。

5.给水支管的敷设

(1)住宅给水支管管径不大于DN32mm的小管径给水管,呈弯曲状态。

故采用暗设,不大于DN25的可设在找平层、管槽内。

(2)暗射方式:

暗设在砖墙内,不大于DN25的可设在找平层、管槽内。

、、

6.室内给水管:

PPR管,钢塑复合管,薄壁铜管

7.生活水池大多倾向于不锈钢板等组合式水箱。

8.建筑给水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用水量的计算,给水方式的确定,管道设备的布置,管道水力计算,室内所需水压的计算,水池、水箱的容积确定和构造尺寸确定,水泵的流量、扬程及型号的确定,管道设备的材料及型号选用,施工图的绘制及施工要求。

9.高层建筑给水竖向分区依据:

(1)住在、旅馆、医院一般为0.3MPa~0.5MPa,办公楼一般为0.35MPa~0.45MPa分区依据。

(2)高区建筑给水方式的及泵特征是分区加压。

10.给水系统组成:

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配水管道,用水设备,附件,加压水泵(无负压或变频给水设备,气压罐),(地下水池)。

11.给水管道的布置:

(1)干管宜布置在用水量较大或不间断供水的配水点附近;

(2)设置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引入管;

(3)管道不得穿越生产设备基础,也不宜穿越伸缩缝,沉降缝,若需穿越应采取保护设施。

(4)管道不允许布置在烟道、风道和排水沟内。

(5)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和建筑结构之间(无特殊要求时)的最小间距。

(6)给水管与其他管道同沟或共架敷设时,已在排水管,冷冻管上面;在热水管或蒸汽管下面。

(7)室外埋地【引入管】要防止地面活荷载和冰冻的破坏,其管顶覆土厚度不小于0.7m,并应敷设在冰冻线以下20cm处;建筑内埋地管无活荷载和冰冻线影响时,其引入管顶离地面高度宜小于0.3m。

(8)给水横干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12.管道内水流速度宜采用经济流速,必要时可超过5m/s,但不应大于10m/s。

管道内的平均流速钢管允许不大于5m/s,铸铁管为3m/是,一般生活用水系统流速1.0m/s~1.5m/s,最大不超过2m/s,有噪声要求的0.8~1.0m/s,消火栓系统不大于2.5m/s,自喷可控流速一般为5m/s,最大不超过10m/s。

13.民用建筑内设置的生活给水泵房不应毗邻居住用房活在其上层或下层,水泵

机组宜设在水池的侧面,下方,单台泵可设于水池内或管道内,七运行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

水泵房的位置:

1)在住宅楼中,如室外条件允许,应尽量把生活泵房设计在住宅楼外,可将楼外地下生活给水加压泵房与楼内地下室用地下通道相连;

2)如果室外条件有限,可将泵房尽量设在地下二层;

3)尽量将水泵房安排在首层公共部位或对安静要求不高的房间下面,如公共门厅、厨房、卫生间地下,而生活储水箱安排在卧室,起居地下;

4)若设在住宅地下,应采取隔音减振,消声,吸声,应把水泵房设在物业管理办公室,库房等地下。

14.建筑给水泵房,应采用下列减震防噪措施:

1)选用低噪声泵组;

2)吸水和出水管上应设置减震装置;

3)管道机组基础应设减振装置;

管道支架,吊架,穿墙,楼板处,应设置防止固体传声措施;

5)必要时。

泵房墙壁和天花应做隔音吸音处理。

【倒流防止器】

1.防止倒流器的设置

1)当室内消防(消火栓、喷淋)管网是由室外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时,在消防管网的入口上(消防水泵接合器之前)设置;

2)从市政给水管网上直接吸水的水泵,无负压供水设备的吸水管上;

3)锅炉房,换热站等设备机房内,直接向过锅炉、热水机组、水加热器、压力水罐、水处理站、商业用的电热水机组等有压容器或密闭容器注水、补水的市政给水补水管上(不含小型燃气热水器);

4)游泳池、游乐池、按摩池、水景池、循环冷却池、消防水池等非生活饮用水水池的市政给水补水管上(当补水管口与溢流水位之间的空气间隙小于小于补水管径的2.5倍,相对位置标高有可能产生虹吸回流污染时,不可能产生虹吸倒流的地下室地位水池不在此列);

5)屋面太阳能水箱的市政给水补水管上;

6)垃圾站,动物养殖场的冲洗管道的起端;

7)为工业生产、工艺设备等有可能连接有压容器的生产容器的生产水预留的市政给水管上。

2.不设置倒流防止器的部位

1)一栋建筑物只有一根市政给水引入管上;

2)一个小区只有一根市政给水引入管时,在其引入管上(只有市政给水网状环状网的不同段接出引入管向小区供水,且小区供水管网与市政城市供水管形成环状管网时,才在引入管上设置);

3)市政给水管道与单位内部有自备水源供水管道之间设了连接管,在此连接管上(此种情况根本就不允许直接连接,属于严禁直接连接,不能认为加了防止导流器就可以直接连接)

3.防水质有关强条学习

1)从城镇给水管网直接抽水的水泵吸水管上;

2)从城市给水管网的不同管段接出两路及以上引入管,且与城镇给水管形成环状的小区或建筑屋,在其引入管上;

3)利用城镇给水管网水压且小区引入管无妨回流设施时,向商用的锅炉房,热水机组,水加热器,气压水罐等有压容器或容器注水的进水管上。

4)住宅内使用的热水机组(含热水器、热水炉)不受本条件约束。

如果建筑小区引入管上设置了防回流设施(空气间隙、倒流防止器),可不在区内商用有温有压容器容器设备的进水管上重复设置。

4.从小区或建筑物内生活饮用水管道上接至下列用水管道或设备时,应设置倒流防止器:

1)单独接出消防用水管道时,在消防用水管道的起端;

2)从生活饮用水贮水池抽水的消防水泵出水管上;(本条规属于生活饮用水与消防用水管道的连接)

*1)中接出消防管道不含从室外生活饮用水管道接出的室外消火栓;2)是对小区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贮水池,由于倒流防止器阻力较大,水泵高度有限,故倒流防止器可装在出水管上。

10.供应范围建筑热水系统

1)区域热水供应:

经过小区设置的热水加热设备,制备的热水,经过小区管网输配到小区需要热水供应的建筑内,不污染环境。

2)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在锅炉房,热交换站或加热间将水集中加热后,通过热水管网输送到整幢建筑的热水系统;适用于热水用量较大的建筑,如高级居住建筑,旅馆,公共浴室,医院,疗养院,体育馆,游泳池,大型饭店。

3)局部热水供应系统,采用小型加热器,在水场所就地加热,供应局部范围内一个或几个配水点使用的热水系统,适用于新增设热水供应系统的已建建筑。

11.热水系统是否敞开

1)闭式热水供应方式:

适用于不宜设置水箱的热水供应系统;

2)开始热水供应方式:

一般在管网顶部设有高位水箱和膨胀管或只设置高位水箱。

12.按热水的管网的循环方式

1)全循环供水方式:

所有配水管都设有相应的回水管道,可以保证配水管网任意点的水温。

2)半循环供水方式:

有立管循环和干管循环之分,立管循环指热水干管和热水立管均保持有热水循环;干管循环指仅保持热水干管内的热水循环。

多用于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

3)无循环供水方式:

热水管网中不设任何循环管道。

13.热水布置及管材

1)热水管道横贯坡度为0.003,敷设时要保证排气和泄水。

热交换器热水出水管上行高出本区冷水箱,用于排气和排放膨胀水体;

2)一般选用铜管,供水干管,立管采用保温处理。

3)阀门设置:

a供回水环管网的分干管;b供回水立管起端,末端以及每隔五层处;c住户分户支管的气端;d配水点大于5个的支管上;e水加热器,循环水泵,自动温度调节等检修的设备进、出水的官道上。

4)止回阀的设置:

a循环管网的回水总管上;b冷热水混合器的冷热水进水管道上。

5)为减少热胀冷缩对管道的影响,设置一定的自然弯曲及补偿器。

6)保温处理。

7)热水管材支管可选用PP-R管。

【室外排水】

1.小区污水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时设计计算中注意

当小区位于市区之内或地形坡度许可小区污水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时,这时小区污水管道可按接管进行水力计算,计算方法通常是列表计算,不过在设计参数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小区污水管道排出点城市污水干管的埋深,合理运用落差以减小管道的管径。

最后小河能否重力排入城市污水管道系统,校核结果若不能排入,可适当放大某些管道的管径,适当减小敷设坡度以达到排入目的;如果接入管道落差太大则可设计跌水井。

2.室外管材

(1)室外无压排水管一般很少采用金属管,只有当排水管需要承受较高压力或对渗漏要求严格的地方(污水泵站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才采用金属管材,较为罕见的为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双壁波纹管,HDPE高密度缠绕管在室外得到广泛应用。

(2)钢筋混凝土管的管口形式常用的有平口管,企口管,承插口管,借口一般分为柔性接口,刚性接口,半柔性接口。

柔性接口:

橡胶圈接口,沥青油膏,石棉沥青卷材料。

刚性接口:

水泥砂浆,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半柔性接口:

石棉水泥接口

对于接口要求强度较高,严密性闭水性较好的污水管宜采用柔性或半柔性接口。

纵向管线布置:

电力,电讯,煤气,给水,热力,雨水,污水

3.污水检查井

管径间距

不大于160mm不大于30m

大于200mm不大于40m

【室内排水】

排水小问题

1.污水管道上,检查口与清扫口设置如下;

1)在立管上应每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在最底层和与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处必须设置。

如建筑为两层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

2)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应设置清扫口;

3)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的墙面距离不小于200mm;

4)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与墙面距离不小于400mm;

【关于大便器建筑专业一般把大便器中心设置在距墙450mm处满足3)4)的要求,450mm为最小距离。

5)转角小于135度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2.污水管直线横管段上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的距离(检查口或清扫口设置一种即可):

管径废水污水装置

mmmm

50~751512检查口

100~1502015检查口

2002520检查口

50~75108清扫口

100~1501510清扫口

3.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高出屋面不得小于300mm,必须大于积雪厚度

1)通气管出口4m以内有门窗,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m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2)再常有人停留的屋面上通气管高出2m;

3)通气管出口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的部分(檐口,阳台,雨棚)的下面;

4.污水中含有较多油的排水管道,如无设计要求,应在排水管上设置隔油井。

5.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用45度三通和45度弯头连接,并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6雨水管道

1)雨水管道不得与生活排水管道相连接;

2)生产废水与饮水器的废水,允许排入雨水管;。

3)悬吊式雨水管道的敷设坡度不得小于0.005;

4)悬吊式雨水管的长度超过15m应设置检查口

悬吊管管径不大于150200

检查口间距不大于15m不大于20m

5)埋地雨水管的最小坡度

管径5075100125150200~400

坡度0.0200.0150.0080.0060.0050.004

7.空调冷凝水排放问题

可在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设置冷凝排水管,排水立管选用UPVC排水管De40,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

8.厨房内可不设地漏。

9.排水设计内容

排水体制的确定,排水方案的确定,排水管道的布置,排水管道的水力计算及排水通气系统的计算,卫生设备的选择及布置,局部污水处理,构筑物的选型,排水管材的定型,排水系统施工图的绘制和施工要求。

10.排水系统

(1)分流制;合流制

(2)通气方式

单立管排水:

只有一根排水立管,没有专门通气立管

双立管,两管制:

由一根排水立管和一根专用通气立管组成,适用于污废水合流的各类多层和高层建筑。

三立管排水系统,三管制:

有三根立管组成,分别为生活污水立管,生活废水立管和专用通气立管。

11.排水管道安装要求

(1)排水管材一般采用UPVC;

(2)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至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3m,并与给水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1.0m,引入管距排水检查井中心距离不得小于3.0m,检查井700*700。

(3)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污水立管和通气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

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置伸缩节,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4)排水立管每两层设置一个检查口,离地面距离1m处。

各横支管起端应设置清扫口以便清扫。

(5)排水立管在垂直方向转弯处设两个45度弯头连接。

(6)排水管穿楼板时应留预留洞,安装时设置金属防水套管,非金属管设置阻水圈,阻火圈。

(7)立管沿墙敷设时,其轴线与墙距离L不得小于下列规定DN=50,L=100mm;DN=75,L=150mm。

(8)集水井,化粪池参照《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化粪池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5m。

12.设计最大充满度

污水管管径不大于125mm,最大设计充满度0.5。

管径在150mm200mm,最大设计充满度0.6.

13.塑料管通用坡度:

0.026。

14.最小管径建筑内部排水管的最小管径为50mm;

多层建筑住宅厨房的排水立管管径最小为75mm。

连接大便器的支管管径不得小于100mm。

【雨水】

1.小区雨水管线定线包括,小区内的居住和居住小区街道系统的定线系统内的雨水管的定线。

定线原则时充分利用地形,将小区内的雨水及时就近排出。

2.小区的雨水管渠的设计和水力计算,可按城市雨水管渠的设计和水力计算方法列表进行计算。

3.最小管径的辐敷设范围,雨水管渠的设计虽也有最小设计坡度要求,按现行规范:

在街道和场内最小管径为DN200,坡度i=0.004,在街道下最小管径为DN300,坡度为i=0.003。

4.屋面雨水一般分为外排水和内排水两种方式。

根据屋面有无天沟,外排水分檐沟外排水和天沟外排水两种。

5.雨水工程的主要内容

1)雨水排水方式的确定,暴雨强度的确定,设计流量的计算,雨水汇水面积的计算,雨水斗的选择,雨水立管的布置数量及位置,雨水立管管材,管径的选择等。

2)室内雨水排水系统

(1)按建筑内部是否有雨水管道分为内排水和外排水两种,建筑内部设有雨水管道,屋面设雨水斗的雨水排出系统,否则为外排水系统。

(2)按雨水在管道内的流态分为重力无压流(堰流斗系统),重力半有压流(87式雨水斗系统)和压力流(虹吸式系统)三类。

(3)按出户埋地横支管是否有自由水面分为敞开式排水系统和密闭式排水系统两类。

(4)按一根立管连接的雨水斗数量分为单斗系统和多斗系统。

(5)结合屋面平面图和标准层平面图,当设计屋面雨水采用天沟排水系统,天沟外排水方式在屋面不设雨水斗,管道不穿过屋面,排水安全可靠,不会因施工不善而造成屋面漏水或检查井冒水,天沟应以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和变形缝为分水线,并在分水线两侧分别设置坡度,一般坡度为0.003.

6.雨水系统组成:

天沟,雨水斗,连接管,雨水立管,检查井,溢流口,埋地排出管组成,管材采用UPVC塑料管。

1)当屋顶上方设备用房为排水方式,顶层屋面采用内排水方式,雨水管道采用硬质UPVC塑料管。

2)雨水豆及管道的布置原则与方法。

3)内排睡系统布置雨水斗是应以伸缩缝,沉降缝和防火墙作为天沟分水线,各自成排水系统。

4)布置雨水时应按水力计算确定雨水斗的间距和个数。

5)立管的布置应靠近沿墙柱布置,以因定立管,在距地面1m处设检查口。

6)埋地管最小管径为200mm,最大不超过600mm,采用混凝土管或陶土管。

【室外消火栓系统】

1.消防水源问题:

城市给水管网,天然水源,消防水池。

2.一般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等都应设置室内消防给水和室外消防给水。

3.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建筑物体积小于等于3000立方的厂房或居住人口不超过500人且不超过2层的居住区可不设消防给水。

4.室外消火栓:

1)室外高压消火栓给水达到最大总用水量且建筑物的最高处时,水枪充实水柱不小于10m;

2)室外低压消火栓给水,室外消火栓栓口水压从室外设计地面算起不应小于0.1Mpa;

3)计算水压时,应采用喷嘴口径19mm的水枪和直径65mm,长度120m的有衬里消防水带参数,每支水枪流量不应小于5L/s;

4)高层厂房,仓库的高压给水水压应满足室内最不利点消防设备水压要求;

5)消防给水管道设计流速不大于2.5m/s。

6)建筑的低压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可与生产、生活管道合并。

【合并后的给水管道,当生产、生活用水达到最大小时用水量时,应保证全部的消防用水量】

5.消防用水量=室外+室内消防用水量(消火栓,自喷,泡沫,喷雾等系统)

6.民用建筑一次灭火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L/s)

耐火等级建筑体积m3

<=15001500~30003000~150005000~2000020000~50000>=50000

一级、二级101515202530

三级1015202530---

四级10152025------

【室外消防用水量应按消防用水量最大的一座建筑物计算】

【成组布置的建筑物应按消防水量较大的相邻两座计算】

7.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

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

2)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小于2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量的供给要求。

3)环状管网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消火栓数量不宜超过5个;

4)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宜小于DN100;

5)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应符合《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消火栓保护建筑物不需要两股充实水柱保护,满足消火栓间距即可】

6)两建筑的防火间距为7m。

7)商店疏散人数

地上面积*(50%~70%)*[0.8地下二层,0.85地下一~二层,0.77地上三层,0.6地上四层以上]

8.室外消火栓的布置:

1)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当道路宽度大于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靠近十字路口。

2)室外消火栓的间距应不大于120m;

3)室外消火栓保护半径应不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且当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不设室外消火栓消火栓。

4)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水量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应按10~15L/s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

5)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DN50或DN100和两个DN65的栓口。

采用地下式消火栓时,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

6)消火栓据路边不应大于2m,据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

9.建筑的室外消火栓阀门、消防、消防水泵接合器等设置点应设置相应的永久性固定标识。

10.对室外消火栓管网的设计探讨

消防水池的设置

1)市政给水管网为支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且室内消防用水量大于25L/s,

2)考虑火灾时市政供水管道出现故障,消防水池内应储存室外消防用水量。

室外消火栓管网

1)室外消火栓管网设增压稳压稳压设备稳压;

2)室外消火栓管网接高位水箱稳压。

*考虑引入管是否设减压阀,止回阀

*水泵出水管上设压力表,输出信号控制消防泵的启停。

3)可利用市政供水压力稳压(接进DN50的引入管)

*在引入管上设防止倒流器;

*考虑是否设置计量水表;

*考虑生活供水管网压力是否符合室外消防管网的使用要求;

*水泵出水管上设接点压力表实现室外消防泵的自动启动。

4)室外消火栓管进行无压、干式系统设计

室外管网平时处于无压或空管网,消防主泵的启停由泵房及消防控制室的控制柜的手动控制。

在启动室外消火栓之前首先要在消防控制室或泵房手动(设在一层或地下一层)室外消火栓泵,并定期对管网系统进行冲水检测。

11.室外消火栓

(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布置,道路宽超过60m,可在道路两边设消火栓,并靠近十字路口。

(2)室外消火栓据路边不应超过2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一般可设在住户围栏边。

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120m,保护半径不应超过150m。

 

【室内消火栓系统】

1.下列建筑应设置DN65的室内消火栓:

1)建筑面积大于300平米的厂房、仓库;

2)体积大于5000立方的展览建筑,商店,旅馆建筑,病房楼,门诊楼;

3)超过5层或体积大于1000立方的办公楼,教学楼,非住宅类居住建筑等其他民用建筑;

4)超过7层的住宅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当有困难时可只设置干式消防竖管和不带消火栓箱的DN65的是内消火栓,消防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DN65。

5)低于以上规模的其他公共建筑设置消防软管卷盘;建筑面积大于200平米的商业服务网点应设置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

2.消火栓给水管道的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

3.消火栓压力:

1)为了保证安全,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搞建筑(消防水压超过1.0Mpa),其实内消防系统给水管网应采取分区供水;为了防止水枪的反作用力过大,便于扑救火灾,当消火栓出水压超过0.5Mpa时。

应在消火栓的接管上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